沦动词动相结构的一种新解释模型——链相模型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at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动词动相结构的解释现采用两种模型:单相模型和兼相模型,它们都存在不足之处。有鉴于此,一种刻画动词动相的新模型——链相模型,得以提出。在证明这种新模型的合理性的过程中,首先以若干动词为例展开了论述,之后又针对和链相模型关系密切的若干问题作了论述或辨析,最后归纳出如下结论:动词的链相模型是把动词所含的各动相之间的关系看作概括反映了事件链的诸环节关系的解释性理论构造,它可以标写为“活动一界变一状态”的形式,在分析具体动词的动相结构之时,也可以标写为“V:【活动】、【界变】、【状态】”等。链相模型除了适用于分析多动相的兼相动词之外,也可以用来分析单相动词。
其他文献
期刊
<正> "文革"期间,我和后来为我的英、美抒情诗集作注的黄杲昶都在工厂做工,既同原先所学的理工科专业离得越来越远,也无需花功夫学什么技术,于是不约而同地把很多时间投在研习外文和阅读外语诗歌上,因为当时就只借到那么几本书.然而日子一久,我们之间有了一点分歧:我开始练习将外国诗译成汉语,他开始练习用英语写诗.本来倒也尽可以相安无事,各搞各的,偏偏我认为他"误入歧途",想把他转化为自己的同路人(恐怕是因为在当时的条件下为没有同道而感到孤独吧).我说,用外语写诗其实是想以自己之短去取悦人家之长
<正> 苏联科学院1980年的《俄语语法》上卷§1441节讲的是未完成体动词的"具体过程类用法的意向亚类(?),即未完成体动词所表示的"具体过程体现为希望达到目的的意向、企图","这种用法的情态成分在于注意力集中于达到结果的意向,而这种结果或者尚未出现,或者根本不会成为现实".《80年语法》中举的例子是?.通过这些例子我们可以看出,未完成体动词所表示的意向意义需要一定的条件才
论文作者对翻译过程中涉及的语言与文化这两个密切相关的因素提出了中肯的分析,包括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和语言与文化意义的表现,作者强调:1)语言与文化不可能脱离另一方面而单独存在;2)语言不仅反映文化,同时也塑造文化;3)由于文化通常比语言的变化速度快,因而一个词语意义的确定要取决于句法结构和文化背景两方面
启蒙运动是18世纪欧洲的一场由思想家推动、致力于理解并改善人类现世生存状况而不问来世祸福的运动,同时也是思想家面向更大范围的受众传达其观点的运动。重思启蒙运动,必须看到启蒙运动在批判宗教权力的同时,也在努力地理解宗教;启蒙运动作为为改善人类现世生活状况而求索的努力,其不仅是实践层面的,而且寻求深刻地理解人类自身状况;启蒙哲学家在关注"社会"的同时,还着重阐发了"公众(public)"概念,"公众"群体开始受到重视;在启蒙与现代性关系上,重要的是要追问"启蒙运动"和"现代"或者"现代性"这些概念的历史,回到
当人们对伦理学理论进行分类或加以对比时,通常是以一种相对零散的方式或仅仅将其局限于两两对比中进行的,缺乏整体性、系统性的分类研究,因而无法得到一个统摄所有观念流派的类别。对不同的伦理学理论谱系进行系统性分类或元哲学分析,并探讨它们之间的联动关系,可以使规范伦理学呈现更丰富的类别和区位,而不再局限于任何一种二元模型框架。
近代以来,"中国向何处去?"成为时代的中心问题,该问题在文化领域集中表现为"古今中西之争"。冯契的"智慧说"是在哲学层面上解决"古今中西之争"的创造性成果。在"智慧说"体系中,"中国向何处去"不仅构成了哲学思考的背景,而且它本身就是具有哲学内涵的问题。冯契建构的"智慧说",既是中国哲学的当代发展形态,也具有世界哲学的意义。冯契"有根"的价值论,不仅回答了中国社会关注的经济问题,而且以独特的哲学体系,参与了世界性的百家争鸣。冯契从青年时期的文学创作到后来的哲学书写,特别是晚年的体系建构,体现了其对真善美统一
人论是儒家伦理学理解中国哲学的钥匙。与西方本体论、目的论宇宙观不同,儒家认为万物是相互依赖的。西方个人是分离的、个体化的个人,而儒家的个人在内在关系、构建性关系中"在",前者不过是对后者的抽象。儒家对人的理解是叙事性的,人不是永恒不变的灵魂,不是"现成的人",而是"生成中的人",儒家伦理学是一种重榜样而轻原则的彻底的经验主义。儒家之"人"同时是"焦点"(focus)和围绕焦点展开的"场域"(field),有利于在关系和角色中的人成长的就是道德的。美德伦理学主张德性(virtue)与早期儒家之"德"相对应,
作者或其文本所要表达的原义,与译文面向处在特定的社会、历史环境中的读者发言的需求,这两者之间在翻译的过程中总是有某种张力,译义往往脱离了原义。从理论上说,完美的翻译应该满足一切诸如此类的要求;但实际上,译者必须在其间挣扎,以其最佳判断力来平衡这些不同的要求。
著名美国语言学家尤金·奈达博士给本刊编辑部的来信(摘译)上海外国语大学《外国语》编辑部主任先生:谢谢你9月30日来信,寄来的《外国语》杂志也收到了。我和我的同行们对你们的杂志甚感兴趣。尽管我不懂中文,因而不能了解所有文章的内容,但还是能通过英文标题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