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职业教育的发展速度非常之快,远远超出人们的想象,这是我国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结果,也是职业教育要为企业培养大量技能人才的需要。但是,随之而来的问题也逐渐凸显,那就是学生人数比较多,学生的文化课水平差异比较大,相应的实训设备和指导教师比较缺乏。当然,大量地购进实训设备和培养实训教师是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但这需要大量的资金和厂房。在资金短缺的情况下怎么解决这些矛盾呢,下面是笔者的几点粗浅看法。
一、设立不同层次的培养目标,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培养不同等级的技能人才
各校对于不同数控专业和不同学制的学生,都有很明确的实训目标和详细到每学期的实施计划。但在实际中存在这样一个问题:由于先天动手能力的差异,同一阶段,同班同学之间技能掌握的差异非常大。这样必然出现一个学期的内容,有的学生完成得很好,另一部分在规定时间内不能完成。对提前完成的学生,学校可引导其做更高难度的训练,对滞后的学生可提供条件让其参加各类补习,进行辅导。对确实跟不上的学生,等其最后一个学期达到技能目标后,才准其参加实习。
以上做法,有以下几个好处:更切合学生的实际,符合学生的要求;给学生一定的压力,同时也能给学生一定的鼓励;可培养一批基础好、肯钻研的技能高手,满足各层次技能的需要。
二、挖掘现有专业教师资源,充实实训师资
通常,学校的实训任务比较重,实训师资比较紧张。究其原因,一方面学校老师数量不足,导致能安排到实训岗位上的师资不够;另一方面,真正能胜任实训的老师不多。
针对各校老师数量不足这个现实,笔者认为,在满足正常教学的前提下尚有潜力可挖。不少学校都有这样的现象:个别的专业教师,其所教的各个班级同时参加实习,在实习期间该老师是不承担理论教学的,那么完全可以安排这位老师在这段时间内到实训岗位上,这样就更能充分地利用实训师资力量。至于能否胜任实训工作,对专业教师来讲只是时间的问题。的确,理论课老师与实训老师的研究方向不同,角色的转变需要时间来适应,这也是很多专业老师提出的“轮岗制”和“一体化教学”不能在短时间内实现的原因。但是也不能停止尝试,不做就永远解决不了“一体化教师”不足的问题。作为专业教师,主观上都愿意成为真正的“双师型”教师,所以只要学校提供机会,教师都会踊跃把握的。
三、应更灵活、更切实际地培养实训师资
学校向来非常重视对于专业师资的培养,每到寒暑假都有教师出去培训、到兄弟学校交流学习,这些活动确实增加了老师的专业知识、开阔了眼界。但作为实训老师,最主要的任务就是使用学校现有的设备来培养学生的技能,因此笔者认为对实训老师的培训更应贴合学校的实际,应该多请技术专家、设备厂家维护人员到学校来,利用现有机床有针对性地传授加工工艺、数控编程、日常维护等方面的知识。这些内容,对实训老师的教学是最有帮助的。
四、实训管理能否企业化
笔者经常听到学生为他在实训过程中犯的错误找这样的借口:这又不是真正的工厂,到了工厂自然会注意的。事实上,这样的想法是非常错误的,企业最欢迎的是一毕业就能被工厂所用的。这样的学生必须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有很强的质量观和竞争意识,同时有很强的安全意识。在学生整个的学习过程中,实训环节是与工厂生产最为相似的。所以,在实训中学校应尽量采用企业的管理模式,使学生尽量体会今后的职业要求。为了自己更好地适应今后的工作,他们自然会更关注产品的质量、加工的速度、会更注意工作中的安全问题。实训管理的企业化,会为学生更好地适应今后的工作岗位打下基础。
五、实训车间要充分运用模拟仿真软件
目前,学校运用的模拟仿真软件多数是三维的,具有很强的逼真性,而且与各个数控机床制造商生产的机床操作面板相同,因此在电脑上利用仿真软件进行模拟加工与在实训车间实习非常相似。此外,还有节约实习材料、降低实习成本、安全和方便等优点,在模拟加工熟练后,再进实训车间进行与生产实习对接即可。
(作者单位:牡丹江技师学院)
一、设立不同层次的培养目标,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培养不同等级的技能人才
各校对于不同数控专业和不同学制的学生,都有很明确的实训目标和详细到每学期的实施计划。但在实际中存在这样一个问题:由于先天动手能力的差异,同一阶段,同班同学之间技能掌握的差异非常大。这样必然出现一个学期的内容,有的学生完成得很好,另一部分在规定时间内不能完成。对提前完成的学生,学校可引导其做更高难度的训练,对滞后的学生可提供条件让其参加各类补习,进行辅导。对确实跟不上的学生,等其最后一个学期达到技能目标后,才准其参加实习。
以上做法,有以下几个好处:更切合学生的实际,符合学生的要求;给学生一定的压力,同时也能给学生一定的鼓励;可培养一批基础好、肯钻研的技能高手,满足各层次技能的需要。
二、挖掘现有专业教师资源,充实实训师资
通常,学校的实训任务比较重,实训师资比较紧张。究其原因,一方面学校老师数量不足,导致能安排到实训岗位上的师资不够;另一方面,真正能胜任实训的老师不多。
针对各校老师数量不足这个现实,笔者认为,在满足正常教学的前提下尚有潜力可挖。不少学校都有这样的现象:个别的专业教师,其所教的各个班级同时参加实习,在实习期间该老师是不承担理论教学的,那么完全可以安排这位老师在这段时间内到实训岗位上,这样就更能充分地利用实训师资力量。至于能否胜任实训工作,对专业教师来讲只是时间的问题。的确,理论课老师与实训老师的研究方向不同,角色的转变需要时间来适应,这也是很多专业老师提出的“轮岗制”和“一体化教学”不能在短时间内实现的原因。但是也不能停止尝试,不做就永远解决不了“一体化教师”不足的问题。作为专业教师,主观上都愿意成为真正的“双师型”教师,所以只要学校提供机会,教师都会踊跃把握的。
三、应更灵活、更切实际地培养实训师资
学校向来非常重视对于专业师资的培养,每到寒暑假都有教师出去培训、到兄弟学校交流学习,这些活动确实增加了老师的专业知识、开阔了眼界。但作为实训老师,最主要的任务就是使用学校现有的设备来培养学生的技能,因此笔者认为对实训老师的培训更应贴合学校的实际,应该多请技术专家、设备厂家维护人员到学校来,利用现有机床有针对性地传授加工工艺、数控编程、日常维护等方面的知识。这些内容,对实训老师的教学是最有帮助的。
四、实训管理能否企业化
笔者经常听到学生为他在实训过程中犯的错误找这样的借口:这又不是真正的工厂,到了工厂自然会注意的。事实上,这样的想法是非常错误的,企业最欢迎的是一毕业就能被工厂所用的。这样的学生必须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有很强的质量观和竞争意识,同时有很强的安全意识。在学生整个的学习过程中,实训环节是与工厂生产最为相似的。所以,在实训中学校应尽量采用企业的管理模式,使学生尽量体会今后的职业要求。为了自己更好地适应今后的工作,他们自然会更关注产品的质量、加工的速度、会更注意工作中的安全问题。实训管理的企业化,会为学生更好地适应今后的工作岗位打下基础。
五、实训车间要充分运用模拟仿真软件
目前,学校运用的模拟仿真软件多数是三维的,具有很强的逼真性,而且与各个数控机床制造商生产的机床操作面板相同,因此在电脑上利用仿真软件进行模拟加工与在实训车间实习非常相似。此外,还有节约实习材料、降低实习成本、安全和方便等优点,在模拟加工熟练后,再进实训车间进行与生产实习对接即可。
(作者单位:牡丹江技师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