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小学语文高年级朗读教学中,挖掘文本中的情感因素是提高学生朗读水平的有效途径。课前,教师细读文本,咬文嚼字,充分挖掘渗透在文章字里行间的情感因素;课堂上,引领学生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感悟、解文本的情感因素,从文本中来到文本中去,学生自然而然地进入文本的意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自然水到渠成。
【关键词】情感因素 感情朗读
小学语文高年级教材中的课文语言生动,意境优美,为学生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情感世界。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当感情的血液在知识这个活的机体中欢腾的时候,知识才会融入人的精神世界。”这就需要教师在朗读教学中充分发挥教材的作用,善于激发学生的朗读情感,让学生在情感中阅读,在理解课文思想内容的同时受到感染和熏陶,使原本抽象的文字符号折射出丰富的情感光芒,把文本中的“意”与“情”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达到最佳的朗读效果。
一、回归文本的“真”
语文教学不仅追求“语”,而且还讲究“情”。《语文新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可见,在语文教学中我们既要注重知识
和能力目标,也要重视情感目标;既要凸显语文的工具性,也要彰显他的人文性。从高年级文本来看,一篇篇文质优美的课文,带给我们的是人性的光辉、亲情的温暖、友情的珍贵等诸多情感因素的体验。可是,往往在面对这些情感性比较强烈的课文时,我们内心却十分矛盾:如何引领孩子们一起走进文本,一起与人物进行对话,激发他们内心的体验呢?只有挖掘文本中蕴含的情感因素,适时引领学生与文本、作者进行心灵对话,一遍遍地诵读理解,咀嚼回味,才能激荡学生的情感波澜,达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把握文本的“脉”
(一)“解”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引领学生走进文本品读语言。首先,自己要对文本有深刻的体验——“解”。“解”什么——解“人物情”、“作者情”、“读者情”,这样课堂上才能做到“人物心—作者心—教者心——学者心”紧密相连。托尔斯泰说过:“把自己体验到的情感传达给别人,而使别人也被这感情所感染,体验到这些感情。”我们读进去,而且用心灵去读,就让自己的感受丰富起来,情不自禁地为作品中的主人公爱而爱,恨而恨,忧而忧。如在学习《圆明园的毁灭》一课时,为何题目叫“毁灭”?为什么课文大篇幅地都在描写圆明园的辉煌呢?前面描写它的辉煌,后面直接描写了它的毁灭,这巨大的反差又会给学生情感上怎样的积淀呢?这些问题直接决定了学习这篇课文的情感基调。课文中描写圆明园的辉煌,让人亲临其境,走进这园林,它所饱含的神韵美、形象美就直观地展现在读者面前。这样的辉煌,这样的雄伟,足以见证中华儿女智慧的结晶,几番游走在文字行间,你便被优美的文字所折服,所动容,内心的情感涟漪顷刻间迸发而行!为此,在设计这一课时,我引导学生感受圆明园的美和伟大后,让学生知道创造这样伟大工程的正是我们的祖先,从而激起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又展示圆明园现在所存情况的照片,这一强烈的反差对比又会让学生有所思考的。“这样伟大的工程现在为什么会成为这样子的?”我接着向学生介绍清政府的腐败无能致使八国联军入侵背景,毁灭圆明园经过,激起学生爱国热情和“为国家之崛起而读书”的责任感。
(二)“读”
马科联卡曾说过:“凡是不善于模仿,不能运用必要的面部表情或者不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的教师,都不会成为良好的教师。”“只有在学会用二十多种声调来说‘到这里来’的时候,只有在学会运用面部、姿态、声音来做出风格韵调的时候,我才是一个真正有技巧的人。”教师投入地说、读,淋漓尽致地表现,那丰富多腔的表达不仅传情达意,感染学生,还能帮助学生理解、引发兴趣,还会由于变化的刺激提高学生注意力的集中性和稳定性,减少上课的疲劳。
三、绽放文本的“魂”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不是只关注知识的传授和学生从知识到知识的死板学习,而是注重学生体验的学习,关注学生对事物的理解和具有个体意义的感受与领悟的获得,强调学生的情感体验。学生的情感体验到位了,有感情地朗读就自然生成。
1.抓住文本情感因素,用方言、地方话调动朗读情感
目前这种朗读教学在实际教学中很少见。但是上海市语文特级教师彭世强老师就开始对古诗词吟诵唱的教学进行研究,深入探索诵读的规律。他认为吟诵效果比诵读效果要好得多,感染力更强,尤其在诗词歌赋方面更能够把情感传达出来。对于高年段的学生,他们有一定的朗读基础,有一定的朗读技巧,让他们用各自的方言、地方调进行朗读,极大地增强他们对朗读的兴趣,玩索取乐。如:《清平乐?村居》词人辛弃疾用吴方言创作的,吴方言中保留着大量古汉语中的入声字。这首词中“小、草、好、媪”等入声韵的字。这韵音节让人感到乡村生活的美好。这样的朗读教学给了古诗、诗歌鉴赏提供了新的思路,教学效果突出,受到学生们的青睐,也值得探讨。
2.抓住文本情感因素,引入课外资料,达到情感朗读
在阅读教学中,有些语言是高度概括的,这些语言背后的情感因素不易被学生体会,适时适度地引用与课文有关的资料,可以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如:《老人与海鸥》一课,教师提问:这里描写老人,为什么重复用三个‘褪色’呢?学生很容易回答道:“突出强调了老人使用了很久。”但是学生并不了解老人的家庭情况。为此,适时引入资料:吴庆恒老人每月的退休工资是308元,但一半以上都用来给海鸥买吃的。他平时几乎舍不得花1分钱坐公交车,4元5角一斤的饼干,他却毫不吝啬地买给海鸥吃。10多年来,他经常买来鸡蛋为海鸥制作“鸡蛋饼干”,而他自己,唯一的奢侈品是2角钱一包的“金沙江牌”香烟。此时,学生就会联系资料内容感受到吴庆恒老人为了给海鸥们买吃的,生活过得和拮据,足以看出他与海鸥们之间深深的爱。学生就会站在老人的角度发自内心地满含深情地读出描写老人的句子。 再如:在《最后一头战象》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能感受嘠唆怀念当年战场,痛恨当年日寇的侵略,感受嘠唆有情有义、忠诚的情怀,运用了与原文资料引导学生体验。
【教学实录片段】这时,它身体膨胀起来,四条腿皮肤紧绷绷地发亮,一双眼睛炯炯有神,吼声激越悲壮,惊得江里的鱼儿扑喇喇跳出水面。
A、比较嘎羧身体前后的变化
师:此时的嘎羧,你又体会到什么了?
生:我从“身体膨胀起来”体会到了嘎羧就像要上战场一样,充满了战斗的英姿。
师:你抓住了它的外形,感受到了嘎羧的战斗激情。嘎羧体型还发生了什么变化?谁也来说?
生:我从“皮肤紧绷绷地发亮”中感受到嘎羧回到战场时,又呈现了一种战斗的准备,作战的英勇。
师:你体会到嘎羧当年作战时的英勇。此时的嘎羧已经完全不同于原来的样子了,原文是这样介绍的:
(出示原文):它已经50多岁了,脖子歪得厉害,嘴永远闭不拢,整天滴滴嗒嗒地淌着唾液;一条前腿也没能完全治好,短了一截,走起路来踬踬颠颠;本来就很稀疏的象毛几乎都掉光了,皮肤皱得就像脱水的丝瓜;岁月风尘,两根象牙积了厚厚一层难看的黄渍。
借助原文的介绍,学生的情感受到了冲击,通过比较阅读使学生走进了嘠唆的内心世界,为理解嘠唆有情有义、忠诚打下基础,自然在朗读时表达出了对嘠唆的敬佩之情。
3.抓住文本因素,进行朗读再创造,形成“意”“情”合一
朗读,是一种有声语言活动,把无声语言转化成有声语言,并赋予创造性,那足以说明朗读必然是朗读者的个性化行为。在新课程标准中,提到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学生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有所感悟和思考,显然,朗读时一种创造性的行为。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对于文本的理解,各有千秋,他们的朗读发自内心,没有对与错,尊重他们的朗读,这才是真正的朗读。“读者的创造性包含在读者的审美经验中,读者在鉴赏所培养起来的审美经验中包含着潜在的创造力……”我们的学生,有着丰富的想象力,他们对于文本的认知是简单的,当他们直面文本的时候,在对文本字词的深刻理解上,他们便用丰富的想象力挖掘文本中隐藏的人、事、物,以及作者所深藏的情感。可想而知,这种赋予创造的学生个体,赋予再创造的文本,两者统一,实现朗读的完美。
在琅琅的书声中,学生用心灵拥抱语言,和作者心灵直接交流;在琅琅的书声中,感受和再现作品的情思美感;在琅琅的书声中,体验言语的节奏感和音韵干。因此,挖掘文本情感因素,贯穿语文课堂,使朗读成为语文课堂的“热点”,从而达到小学语文教学的美感、乐感、语感、情感的和谐统一。
广东省教育科研“十二五”规划研究项目“基于情感教育的学校文化建设研究”(2012ZQJK016)阶段性成果
【关键词】情感因素 感情朗读
小学语文高年级教材中的课文语言生动,意境优美,为学生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情感世界。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当感情的血液在知识这个活的机体中欢腾的时候,知识才会融入人的精神世界。”这就需要教师在朗读教学中充分发挥教材的作用,善于激发学生的朗读情感,让学生在情感中阅读,在理解课文思想内容的同时受到感染和熏陶,使原本抽象的文字符号折射出丰富的情感光芒,把文本中的“意”与“情”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达到最佳的朗读效果。
一、回归文本的“真”
语文教学不仅追求“语”,而且还讲究“情”。《语文新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可见,在语文教学中我们既要注重知识
和能力目标,也要重视情感目标;既要凸显语文的工具性,也要彰显他的人文性。从高年级文本来看,一篇篇文质优美的课文,带给我们的是人性的光辉、亲情的温暖、友情的珍贵等诸多情感因素的体验。可是,往往在面对这些情感性比较强烈的课文时,我们内心却十分矛盾:如何引领孩子们一起走进文本,一起与人物进行对话,激发他们内心的体验呢?只有挖掘文本中蕴含的情感因素,适时引领学生与文本、作者进行心灵对话,一遍遍地诵读理解,咀嚼回味,才能激荡学生的情感波澜,达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把握文本的“脉”
(一)“解”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引领学生走进文本品读语言。首先,自己要对文本有深刻的体验——“解”。“解”什么——解“人物情”、“作者情”、“读者情”,这样课堂上才能做到“人物心—作者心—教者心——学者心”紧密相连。托尔斯泰说过:“把自己体验到的情感传达给别人,而使别人也被这感情所感染,体验到这些感情。”我们读进去,而且用心灵去读,就让自己的感受丰富起来,情不自禁地为作品中的主人公爱而爱,恨而恨,忧而忧。如在学习《圆明园的毁灭》一课时,为何题目叫“毁灭”?为什么课文大篇幅地都在描写圆明园的辉煌呢?前面描写它的辉煌,后面直接描写了它的毁灭,这巨大的反差又会给学生情感上怎样的积淀呢?这些问题直接决定了学习这篇课文的情感基调。课文中描写圆明园的辉煌,让人亲临其境,走进这园林,它所饱含的神韵美、形象美就直观地展现在读者面前。这样的辉煌,这样的雄伟,足以见证中华儿女智慧的结晶,几番游走在文字行间,你便被优美的文字所折服,所动容,内心的情感涟漪顷刻间迸发而行!为此,在设计这一课时,我引导学生感受圆明园的美和伟大后,让学生知道创造这样伟大工程的正是我们的祖先,从而激起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又展示圆明园现在所存情况的照片,这一强烈的反差对比又会让学生有所思考的。“这样伟大的工程现在为什么会成为这样子的?”我接着向学生介绍清政府的腐败无能致使八国联军入侵背景,毁灭圆明园经过,激起学生爱国热情和“为国家之崛起而读书”的责任感。
(二)“读”
马科联卡曾说过:“凡是不善于模仿,不能运用必要的面部表情或者不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的教师,都不会成为良好的教师。”“只有在学会用二十多种声调来说‘到这里来’的时候,只有在学会运用面部、姿态、声音来做出风格韵调的时候,我才是一个真正有技巧的人。”教师投入地说、读,淋漓尽致地表现,那丰富多腔的表达不仅传情达意,感染学生,还能帮助学生理解、引发兴趣,还会由于变化的刺激提高学生注意力的集中性和稳定性,减少上课的疲劳。
三、绽放文本的“魂”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不是只关注知识的传授和学生从知识到知识的死板学习,而是注重学生体验的学习,关注学生对事物的理解和具有个体意义的感受与领悟的获得,强调学生的情感体验。学生的情感体验到位了,有感情地朗读就自然生成。
1.抓住文本情感因素,用方言、地方话调动朗读情感
目前这种朗读教学在实际教学中很少见。但是上海市语文特级教师彭世强老师就开始对古诗词吟诵唱的教学进行研究,深入探索诵读的规律。他认为吟诵效果比诵读效果要好得多,感染力更强,尤其在诗词歌赋方面更能够把情感传达出来。对于高年段的学生,他们有一定的朗读基础,有一定的朗读技巧,让他们用各自的方言、地方调进行朗读,极大地增强他们对朗读的兴趣,玩索取乐。如:《清平乐?村居》词人辛弃疾用吴方言创作的,吴方言中保留着大量古汉语中的入声字。这首词中“小、草、好、媪”等入声韵的字。这韵音节让人感到乡村生活的美好。这样的朗读教学给了古诗、诗歌鉴赏提供了新的思路,教学效果突出,受到学生们的青睐,也值得探讨。
2.抓住文本情感因素,引入课外资料,达到情感朗读
在阅读教学中,有些语言是高度概括的,这些语言背后的情感因素不易被学生体会,适时适度地引用与课文有关的资料,可以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如:《老人与海鸥》一课,教师提问:这里描写老人,为什么重复用三个‘褪色’呢?学生很容易回答道:“突出强调了老人使用了很久。”但是学生并不了解老人的家庭情况。为此,适时引入资料:吴庆恒老人每月的退休工资是308元,但一半以上都用来给海鸥买吃的。他平时几乎舍不得花1分钱坐公交车,4元5角一斤的饼干,他却毫不吝啬地买给海鸥吃。10多年来,他经常买来鸡蛋为海鸥制作“鸡蛋饼干”,而他自己,唯一的奢侈品是2角钱一包的“金沙江牌”香烟。此时,学生就会联系资料内容感受到吴庆恒老人为了给海鸥们买吃的,生活过得和拮据,足以看出他与海鸥们之间深深的爱。学生就会站在老人的角度发自内心地满含深情地读出描写老人的句子。 再如:在《最后一头战象》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能感受嘠唆怀念当年战场,痛恨当年日寇的侵略,感受嘠唆有情有义、忠诚的情怀,运用了与原文资料引导学生体验。
【教学实录片段】这时,它身体膨胀起来,四条腿皮肤紧绷绷地发亮,一双眼睛炯炯有神,吼声激越悲壮,惊得江里的鱼儿扑喇喇跳出水面。
A、比较嘎羧身体前后的变化
师:此时的嘎羧,你又体会到什么了?
生:我从“身体膨胀起来”体会到了嘎羧就像要上战场一样,充满了战斗的英姿。
师:你抓住了它的外形,感受到了嘎羧的战斗激情。嘎羧体型还发生了什么变化?谁也来说?
生:我从“皮肤紧绷绷地发亮”中感受到嘎羧回到战场时,又呈现了一种战斗的准备,作战的英勇。
师:你体会到嘎羧当年作战时的英勇。此时的嘎羧已经完全不同于原来的样子了,原文是这样介绍的:
(出示原文):它已经50多岁了,脖子歪得厉害,嘴永远闭不拢,整天滴滴嗒嗒地淌着唾液;一条前腿也没能完全治好,短了一截,走起路来踬踬颠颠;本来就很稀疏的象毛几乎都掉光了,皮肤皱得就像脱水的丝瓜;岁月风尘,两根象牙积了厚厚一层难看的黄渍。
借助原文的介绍,学生的情感受到了冲击,通过比较阅读使学生走进了嘠唆的内心世界,为理解嘠唆有情有义、忠诚打下基础,自然在朗读时表达出了对嘠唆的敬佩之情。
3.抓住文本因素,进行朗读再创造,形成“意”“情”合一
朗读,是一种有声语言活动,把无声语言转化成有声语言,并赋予创造性,那足以说明朗读必然是朗读者的个性化行为。在新课程标准中,提到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学生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有所感悟和思考,显然,朗读时一种创造性的行为。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对于文本的理解,各有千秋,他们的朗读发自内心,没有对与错,尊重他们的朗读,这才是真正的朗读。“读者的创造性包含在读者的审美经验中,读者在鉴赏所培养起来的审美经验中包含着潜在的创造力……”我们的学生,有着丰富的想象力,他们对于文本的认知是简单的,当他们直面文本的时候,在对文本字词的深刻理解上,他们便用丰富的想象力挖掘文本中隐藏的人、事、物,以及作者所深藏的情感。可想而知,这种赋予创造的学生个体,赋予再创造的文本,两者统一,实现朗读的完美。
在琅琅的书声中,学生用心灵拥抱语言,和作者心灵直接交流;在琅琅的书声中,感受和再现作品的情思美感;在琅琅的书声中,体验言语的节奏感和音韵干。因此,挖掘文本情感因素,贯穿语文课堂,使朗读成为语文课堂的“热点”,从而达到小学语文教学的美感、乐感、语感、情感的和谐统一。
广东省教育科研“十二五”规划研究项目“基于情感教育的学校文化建设研究”(2012ZQJK016)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