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农村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的重中之重,也是我国基础教育较为薄弱的环节。当今中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和人口出生率下降,农村小学学生人数每学期都有所减少,农村小学也从原来的大班教育过渡到现在的小班教育。要解决农村教育出现的这些新问题,主要的方法是教师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农村小学;小班化;语文课堂;教学质量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和人口出生率下降,农村小学学生人数每学期都有所减少,农村小学也从原来的大班教育过渡到现在的小班教育。如何充分利用小班班级容量小、师生交流空间大的优势,体现小班教育的优势,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呢?以下是我作为一名农村小学语文教师,近几年来努力尝试打造农村小班化高效课堂的一些教学心得体会。
一、将生本理念融入课堂教学
小班化教学是指教师的教学模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互相转变,提倡学生自主探索,以一种相互合作的方式进行互动学习,改变了以往以教师为中心,教师教学生被动学的传统“填鸭式”教学模式。这种小班化教学方式不仅促进了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学习,还能够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发展和创新意识的提高。
要想提高小班化教学课堂的教学质量,我认为教师首先要有“生本理念”,即以生为本,因材施教。小班化教学模式,最大的优势就是灵活多变,因材施教。既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教授不同的知识,还可以根据学生的需要进行授课,选择适当的教学内容,调整进度,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完成教学任务。例如,三年级的小学作文教学正处于从一、二年级的简单写话到完成正式文章写作的过渡阶段,是小学生写作的关键时期。教师可以在小班教学课堂上根据每个学生不同特点,以表扬主为,注重培养学生学习写作的兴趣,积极带领学生们深入生活,鼓励学生们大胆写出心中想写的东西。
总之,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观察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所呈现出来的不同特性,以及学生不同的性格特征进行小班化教学,或者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知识水平、不同接受能力、不同的兴趣爱好进行小班化教学,以保证学生在小学阶段的学习中得到身心全面健康发展。
二、多样化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在课堂教学特别是小班化教学中培养学生深厚的兴趣,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爱语文的热情,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但是,如何去发掘教学内容的“趣”,这需要教师有足够智慧。众所周知,小学生对新鲜的事物都比较敏感,好奇心特别强。如果一味地用同一种方式进行课堂教学,学生们很容易觉得乏味,不愿意学习。所以我在小班化教学中采用多樣化教学模式,用各样方式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我曾经用讲故事、播电影短片、排练课本剧、表演生活剧等多种方式导入我的语文课堂教学,不仅激发学生们学习语文的兴趣,使学生们在学习中找到乐趣,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学生们不但在课堂上乐于参与,积极思考,而且还养成了主动学习、主动探索的好习惯。
总之,力求形式迥异、方法多样的教学模式,加上多媒体辅助教学,让学生对语文学习保持新鲜感,让传授的知识点在潜移默化中被学生汲取。学生们一旦对语文这门学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学习语文的潜能就会喷薄而出,教学质量自然而然地提高了。
三、多媒体是小班教学不可缺少的辅助
语文学科是语言学科,教学内容比较枯燥,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较差,运用电教媒体进行语文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情感,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有助于轻松解决教学难点。因此,小学生语文课堂教学不应局限于原有的教学手段,应该发挥多媒体的优势,主动参与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我在运用多媒体教学中进行了多方面的尝试。比如:在语文教学中有许多抽象的文字、符号,我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多媒体恰当地将这些抽象的文字、符号,转化为形象生动的画面。这样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农村的小学生见识少,知识面比较窄。他们对直观形象、色彩鲜明的事物非常感兴趣。电教多媒体教学的特点是图文并茂,能向学生提供形式多样、功能各异的感性材料,形象生动的动感画面、悦耳动听的音乐背景,能把学生带进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从而为课堂教学营造一种浓厚的学习氛围,以此拨动学生的心弦,荡起思维的火花。根据低年级学生的认知心理,我在设计课件时,充分运用直观的外部刺激,即运用生动鲜艳、声像一体的动态画面,动静结合、色彩变幻的图像文字,使原本无声、静止的语文知识展示得栩栩如生,使学生在更广阔的空间里接受信息。这种直观无疑会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唤起学习的“内驱力”,在不知不觉中进入学习情境,主动学、乐于学,取得最佳学习效果。
四、分阶段重点教学是小学班教学的优势
语文教学其实是一门语言教学。人类的语言来自生活,又运用于生活。语文教学的实质就是通过师生之间的交流活动来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交流能力。教师应该注重对教材内容的研究,注重交流的策略和运用,将课本上的内容尽量向生活延伸,尽可能多地创设语言情景,让学生之间进行交流沟通,进而领悟语言所蕴含的深层次内涵。
每本语文课本都分为好几个单元,每个单元都有不同的知识点、不同的侧重点,培养学生不同方面的能力。小班化教学能更好地进行重点教学。我通过有趣的课文,帮助学生掌握每个单元基本的语言知識,发展学生听、说、读、写能力,让学生有良好的语文素养。还可以通过一些趣味性强、互动性强语言实践活动,帮助学生们熟练掌握教材中呈现的主要词语和句型,提高学生运用语言交流的能力。这样的教学设计,非常适合小班化教学中的阶段教学和分层教学。教师可以通过学生不同的语文水平、语言能力,以及语文学习兴趣安排好教学的侧重点,从而使小班化教学的效果发挥到极致。
五、小班教学培养学生细品慢读的好习惯
指导学生学好语文课的一个大前提,就是要培养学生养成“细品慢读”课文的好习惯。品读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读,品读可以让学生发现拿不准读音、意思不理解、字形易混淆的生新词;品读可以让学生读出作者的创作思路;品读可以让学生发现理解不透的句子;品读有利于背诵,并且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能够让学生很轻松地把握作者在文章中所要表现的主题。因此,小班教学更有利于语文教师有的放矢地指导学生去细品慢读课文,培养学生品读习惯。学生们有了品读课文的习惯,教师在讲解课文时,就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学生独立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能渐渐增强。 六、培养学生的赏析能力
赏析能力是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努力培养学生的赏析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课堂教学质量也能事半功倍地提高。因为语文课堂教学的主体部分,离不开对文本的深入剖析,但是赏析课文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指导学生赏析课文时,不要拘泥于对课文传统的理解与判断,应该让学生大胆地猜想与假设,允许学生表达个人的观点和见解。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对作品中人物的性格特征及作者的写作用意有深刻的认识和领悟。我在教学过程中,喜欢指导学生多个角度、多方面地对课文进行赏析,比如写作特点、语言风格、人物形象、人物性格特征、修辞手法、表达方式等,让学生对课文有更深刻的理解。
七、课堂练习是小班教学不可缺少的部分
众所周知,练习是对已学知识的巩固与加深。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采取直接或间接的形式指导学生练习。习题可以是讲授过的,也可以是拓展延伸的;练习过程可以是口答的,也可以是板书的;答案可以是讨论出来的,也可以是独立思考后完成的。当然,也可以分学习小组、分人员分时段进行练习。练习题的设计要有针对性,应是本节课教学重点难点的延续与突破,要既能巩固知识又能提升能力,要有難易梯度,照顾不同层次的学生。我一直认为,没有练习的课堂是不完整的。也只有在练习上下功夫,教师才能直观地知晓学生对本节课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以便于在课后辅导时进行重点把握。
八、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把指导学生的“思”作为课堂的重要内容之一。没有思考就没有对课文主旨的深层理解,学生就停留在文字的表面,无法深入挖掘文章的主旨。以教学《高尔基和他的儿子》一文为例,如果缺少思考,把这篇文章当作一般的记叙文,那么就背离了作者所表达的主题了。教学中,教师应该指导学生思考:儿子给爸爸留下的仅仅是一些花草吗?文中的两处“美好的东西”意思一样吗?让学生找出文章的主旨句,最终读出“给”永远比“拿”愉快的内涵。在課堂上,教师只有指导学生思考,才能让学生产生“头脑风暴”,才能收获意想不到的效果。这样的课堂,才是有深度、有生机、有活力、有创造力的课堂。
农村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的重中之重,解决当前农村教育问题的主要方面在于如何进一步优化当前的课堂教学。我在多年的教学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探索,从解读农村小班化教学的相关理论入手,对实施农村小班化教学进行了多方面的尝试。不断整合教学资源,不断变换教学模式,充分利用小班化教学的优势,激发学生主体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使全体学生得到充分的均衡发展。
【关键词】农村小学;小班化;语文课堂;教学质量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和人口出生率下降,农村小学学生人数每学期都有所减少,农村小学也从原来的大班教育过渡到现在的小班教育。如何充分利用小班班级容量小、师生交流空间大的优势,体现小班教育的优势,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呢?以下是我作为一名农村小学语文教师,近几年来努力尝试打造农村小班化高效课堂的一些教学心得体会。
一、将生本理念融入课堂教学
小班化教学是指教师的教学模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互相转变,提倡学生自主探索,以一种相互合作的方式进行互动学习,改变了以往以教师为中心,教师教学生被动学的传统“填鸭式”教学模式。这种小班化教学方式不仅促进了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学习,还能够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发展和创新意识的提高。
要想提高小班化教学课堂的教学质量,我认为教师首先要有“生本理念”,即以生为本,因材施教。小班化教学模式,最大的优势就是灵活多变,因材施教。既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教授不同的知识,还可以根据学生的需要进行授课,选择适当的教学内容,调整进度,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完成教学任务。例如,三年级的小学作文教学正处于从一、二年级的简单写话到完成正式文章写作的过渡阶段,是小学生写作的关键时期。教师可以在小班教学课堂上根据每个学生不同特点,以表扬主为,注重培养学生学习写作的兴趣,积极带领学生们深入生活,鼓励学生们大胆写出心中想写的东西。
总之,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观察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所呈现出来的不同特性,以及学生不同的性格特征进行小班化教学,或者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知识水平、不同接受能力、不同的兴趣爱好进行小班化教学,以保证学生在小学阶段的学习中得到身心全面健康发展。
二、多样化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在课堂教学特别是小班化教学中培养学生深厚的兴趣,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爱语文的热情,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但是,如何去发掘教学内容的“趣”,这需要教师有足够智慧。众所周知,小学生对新鲜的事物都比较敏感,好奇心特别强。如果一味地用同一种方式进行课堂教学,学生们很容易觉得乏味,不愿意学习。所以我在小班化教学中采用多樣化教学模式,用各样方式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我曾经用讲故事、播电影短片、排练课本剧、表演生活剧等多种方式导入我的语文课堂教学,不仅激发学生们学习语文的兴趣,使学生们在学习中找到乐趣,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学生们不但在课堂上乐于参与,积极思考,而且还养成了主动学习、主动探索的好习惯。
总之,力求形式迥异、方法多样的教学模式,加上多媒体辅助教学,让学生对语文学习保持新鲜感,让传授的知识点在潜移默化中被学生汲取。学生们一旦对语文这门学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学习语文的潜能就会喷薄而出,教学质量自然而然地提高了。
三、多媒体是小班教学不可缺少的辅助
语文学科是语言学科,教学内容比较枯燥,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较差,运用电教媒体进行语文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情感,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有助于轻松解决教学难点。因此,小学生语文课堂教学不应局限于原有的教学手段,应该发挥多媒体的优势,主动参与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我在运用多媒体教学中进行了多方面的尝试。比如:在语文教学中有许多抽象的文字、符号,我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多媒体恰当地将这些抽象的文字、符号,转化为形象生动的画面。这样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农村的小学生见识少,知识面比较窄。他们对直观形象、色彩鲜明的事物非常感兴趣。电教多媒体教学的特点是图文并茂,能向学生提供形式多样、功能各异的感性材料,形象生动的动感画面、悦耳动听的音乐背景,能把学生带进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从而为课堂教学营造一种浓厚的学习氛围,以此拨动学生的心弦,荡起思维的火花。根据低年级学生的认知心理,我在设计课件时,充分运用直观的外部刺激,即运用生动鲜艳、声像一体的动态画面,动静结合、色彩变幻的图像文字,使原本无声、静止的语文知识展示得栩栩如生,使学生在更广阔的空间里接受信息。这种直观无疑会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唤起学习的“内驱力”,在不知不觉中进入学习情境,主动学、乐于学,取得最佳学习效果。
四、分阶段重点教学是小学班教学的优势
语文教学其实是一门语言教学。人类的语言来自生活,又运用于生活。语文教学的实质就是通过师生之间的交流活动来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交流能力。教师应该注重对教材内容的研究,注重交流的策略和运用,将课本上的内容尽量向生活延伸,尽可能多地创设语言情景,让学生之间进行交流沟通,进而领悟语言所蕴含的深层次内涵。
每本语文课本都分为好几个单元,每个单元都有不同的知识点、不同的侧重点,培养学生不同方面的能力。小班化教学能更好地进行重点教学。我通过有趣的课文,帮助学生掌握每个单元基本的语言知識,发展学生听、说、读、写能力,让学生有良好的语文素养。还可以通过一些趣味性强、互动性强语言实践活动,帮助学生们熟练掌握教材中呈现的主要词语和句型,提高学生运用语言交流的能力。这样的教学设计,非常适合小班化教学中的阶段教学和分层教学。教师可以通过学生不同的语文水平、语言能力,以及语文学习兴趣安排好教学的侧重点,从而使小班化教学的效果发挥到极致。
五、小班教学培养学生细品慢读的好习惯
指导学生学好语文课的一个大前提,就是要培养学生养成“细品慢读”课文的好习惯。品读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读,品读可以让学生发现拿不准读音、意思不理解、字形易混淆的生新词;品读可以让学生读出作者的创作思路;品读可以让学生发现理解不透的句子;品读有利于背诵,并且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能够让学生很轻松地把握作者在文章中所要表现的主题。因此,小班教学更有利于语文教师有的放矢地指导学生去细品慢读课文,培养学生品读习惯。学生们有了品读课文的习惯,教师在讲解课文时,就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学生独立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能渐渐增强。 六、培养学生的赏析能力
赏析能力是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努力培养学生的赏析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课堂教学质量也能事半功倍地提高。因为语文课堂教学的主体部分,离不开对文本的深入剖析,但是赏析课文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指导学生赏析课文时,不要拘泥于对课文传统的理解与判断,应该让学生大胆地猜想与假设,允许学生表达个人的观点和见解。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对作品中人物的性格特征及作者的写作用意有深刻的认识和领悟。我在教学过程中,喜欢指导学生多个角度、多方面地对课文进行赏析,比如写作特点、语言风格、人物形象、人物性格特征、修辞手法、表达方式等,让学生对课文有更深刻的理解。
七、课堂练习是小班教学不可缺少的部分
众所周知,练习是对已学知识的巩固与加深。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采取直接或间接的形式指导学生练习。习题可以是讲授过的,也可以是拓展延伸的;练习过程可以是口答的,也可以是板书的;答案可以是讨论出来的,也可以是独立思考后完成的。当然,也可以分学习小组、分人员分时段进行练习。练习题的设计要有针对性,应是本节课教学重点难点的延续与突破,要既能巩固知识又能提升能力,要有難易梯度,照顾不同层次的学生。我一直认为,没有练习的课堂是不完整的。也只有在练习上下功夫,教师才能直观地知晓学生对本节课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以便于在课后辅导时进行重点把握。
八、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把指导学生的“思”作为课堂的重要内容之一。没有思考就没有对课文主旨的深层理解,学生就停留在文字的表面,无法深入挖掘文章的主旨。以教学《高尔基和他的儿子》一文为例,如果缺少思考,把这篇文章当作一般的记叙文,那么就背离了作者所表达的主题了。教学中,教师应该指导学生思考:儿子给爸爸留下的仅仅是一些花草吗?文中的两处“美好的东西”意思一样吗?让学生找出文章的主旨句,最终读出“给”永远比“拿”愉快的内涵。在課堂上,教师只有指导学生思考,才能让学生产生“头脑风暴”,才能收获意想不到的效果。这样的课堂,才是有深度、有生机、有活力、有创造力的课堂。
农村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的重中之重,解决当前农村教育问题的主要方面在于如何进一步优化当前的课堂教学。我在多年的教学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探索,从解读农村小班化教学的相关理论入手,对实施农村小班化教学进行了多方面的尝试。不断整合教学资源,不断变换教学模式,充分利用小班化教学的优势,激发学生主体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使全体学生得到充分的均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