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要“三个面向”,要培养学生做“四有”新人,成为个性鲜明,各具特色的人才,小学数学教学担负着重要的责任。我认为,数学课堂教学应该成为学生主动探求的过程,学生创造性思维活动的过程。通过教学过程,使每一位学生的创造潜能、个性品质得以全面展现,以促进学生人格的发展。如何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个性特点,努力优化数学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呢?
一、教学民主——创新的前提
“建立平等、友好、民主师生关系”是教学中的一条重要原则。江总书记说过:创新是社会前进的动力,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所谓创新:是指冲破旧思想、旧观念、旧模式的束缚,具有解决新问题,获取新成果,开拓新局面的思想,具有丰富的想象,活跃的灵感,合理的知识结构,敏锐的观察能力,独特的求异本领和顽强的探索精神与创新精神,作为基础教育,这里的创新不同于“科学家、艺术家”的创新,而应是通过对小学生施以教育和影响,使他们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能够善于发现和认识新知识、新观念、新事物、新方法,掌握其中蕴含的基本规律,并具备相适应的能力,为将来成为新型人才奠定全面的基础。
作为儿童,本身就具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学习探索能力,他们渴望在学习中获得知识与乐趣,遇到疑难,不是师讲生吸,而是共同探讨,遇到不同见解,允许学生交流、讨论,智慧的源泉还怕断流吗?创新意识,还怕不能萌芽吗?
二、兴趣——创新的源泉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儿童学习愿望的源泉是思维智力上的感受学习和情感色彩,儿童的思维是同他们感受和情感分不开的。教学和认识周围世界的过程充满情感,这种情感是发展儿童智力和创造能力极其重要的土壤。”“兴趣乃智慧之源”。我认为:兴趣更是创新之泉,虽然创新能力要有一定的知识和智慧作基础,但是不可低估情感对知识、智慧的作用。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常常设计这样的环节: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成果。同学们用不同的画面在百格图中表示50%,风格各异,教室四周贴满了同学们的作品,师生共同欣赏着,品味、评论。我满腔热情地赞扬同学们自己思考的一切结论,竭尽全力的去肯定同学们的一切努力,去保护和激励他们所有的创造欲望和尝试。我用自己对学生良好的情感去引发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同学们在四十分钟的课堂活动中常常体验参与的快乐,思维的兴趣,创造的愉悦。
三、求异——创新的体现
“求异”即是独特的思维方式,独到的见解、观念。对于学生,我们要尊重他们的不同意见,只要是他们自己所思、自己所察、自己所做都应给予尊重和肯定。试想,如果所有的学生都沿着一条思路去做,那又谈何为创新呢?因此,在课堂上允许学生质疑,鼓励他们多途径解决问题,留足时间让他们交流,阐述自己的观点。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心里学家认为,疑是最容易引起探究反射,思想也就应运而生。
层层设疑的提问,不断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科学而深刻的提问,是促进学生积极主动探索新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金钥匙。
对于作业我主张小组订正,这样“失去”教师知识的权威,消除教师的负面影响,学生没有心里负担,在平和愉快的气氛中,让学生畅所欲言,通过发表自己的见解,达到统一观点的目的,既训练他们思维的同进,又训练他们语言表达能力和自学能力,在求异的过程中,孩子们的创新意识得到了发展和充分的展现,在教学探索中,我悟得只有建立平等民主的气氛,融知识于学生中,全方位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环境里,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创新的源泉才会源远流长。
四、提高创新能力——使学生会创造
创新能力是一种积极改变自己,改变环境的应变能力和创造能力,我认为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就是以多向,逆向思维为主要特征的创造思维能力和富于创造的科学态度,是由模仿到创造的转变,每个学生都有创造潜能,学生学习数学的正确方法就是挖掘潜力,进行“再创造”,也就是说学生把要学的知识自己去发现或者创造出来。
提高创新能力,使学生学会创新,一是要注重学生观察力,学生从不具有强烈的接触物体、探究物体的本能与需要,这种本能与需要是创新思维的基础。教学中,我充分利用这种需要来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只有在观察的基础上,才能使学生有新的发现。二是注重学生的想象力。一切创新的活动,都从创新性的想象开始。三是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只有亲自动手实践,才能使创新思维的结果物质化,同时可以看到自己创造的成果,体验创新的快乐,进一步组织开发创新探究的意识,四是为学生提供一题多解、多向思维的材料,激发学生创造性,如:“某修路队计划修一条1600米的公路,前5天修了全长的20%,照这样计算,修完这条公路还要多少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分析,思考、列出了算式:
(1)(1600-1600×20%)÷(1600×20%÷5)
(2)5×[1600÷(1600×20%)]-5
(3)[1600×(1-20%)]÷(1600×20%÷5)
(4)(1-20%)÷(20%÷5)
(5)5÷20%-5
学生在数学活动的实践中学习数学,学会创造。
总之,教师要以崭新科学的教学指导思想,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以教师创造性的教学劳动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要以教师人格的力量和高尚真挚的情感,以数学知识本身的艺术魅力粘住每一位学生的心,使之受到感染和激励,从而促进学生人格健全发展。
(作者单位:565300贵州省沿河县和平镇六完小)
一、教学民主——创新的前提
“建立平等、友好、民主师生关系”是教学中的一条重要原则。江总书记说过:创新是社会前进的动力,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所谓创新:是指冲破旧思想、旧观念、旧模式的束缚,具有解决新问题,获取新成果,开拓新局面的思想,具有丰富的想象,活跃的灵感,合理的知识结构,敏锐的观察能力,独特的求异本领和顽强的探索精神与创新精神,作为基础教育,这里的创新不同于“科学家、艺术家”的创新,而应是通过对小学生施以教育和影响,使他们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能够善于发现和认识新知识、新观念、新事物、新方法,掌握其中蕴含的基本规律,并具备相适应的能力,为将来成为新型人才奠定全面的基础。
作为儿童,本身就具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学习探索能力,他们渴望在学习中获得知识与乐趣,遇到疑难,不是师讲生吸,而是共同探讨,遇到不同见解,允许学生交流、讨论,智慧的源泉还怕断流吗?创新意识,还怕不能萌芽吗?
二、兴趣——创新的源泉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儿童学习愿望的源泉是思维智力上的感受学习和情感色彩,儿童的思维是同他们感受和情感分不开的。教学和认识周围世界的过程充满情感,这种情感是发展儿童智力和创造能力极其重要的土壤。”“兴趣乃智慧之源”。我认为:兴趣更是创新之泉,虽然创新能力要有一定的知识和智慧作基础,但是不可低估情感对知识、智慧的作用。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常常设计这样的环节: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成果。同学们用不同的画面在百格图中表示50%,风格各异,教室四周贴满了同学们的作品,师生共同欣赏着,品味、评论。我满腔热情地赞扬同学们自己思考的一切结论,竭尽全力的去肯定同学们的一切努力,去保护和激励他们所有的创造欲望和尝试。我用自己对学生良好的情感去引发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同学们在四十分钟的课堂活动中常常体验参与的快乐,思维的兴趣,创造的愉悦。
三、求异——创新的体现
“求异”即是独特的思维方式,独到的见解、观念。对于学生,我们要尊重他们的不同意见,只要是他们自己所思、自己所察、自己所做都应给予尊重和肯定。试想,如果所有的学生都沿着一条思路去做,那又谈何为创新呢?因此,在课堂上允许学生质疑,鼓励他们多途径解决问题,留足时间让他们交流,阐述自己的观点。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心里学家认为,疑是最容易引起探究反射,思想也就应运而生。
层层设疑的提问,不断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科学而深刻的提问,是促进学生积极主动探索新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金钥匙。
对于作业我主张小组订正,这样“失去”教师知识的权威,消除教师的负面影响,学生没有心里负担,在平和愉快的气氛中,让学生畅所欲言,通过发表自己的见解,达到统一观点的目的,既训练他们思维的同进,又训练他们语言表达能力和自学能力,在求异的过程中,孩子们的创新意识得到了发展和充分的展现,在教学探索中,我悟得只有建立平等民主的气氛,融知识于学生中,全方位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环境里,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创新的源泉才会源远流长。
四、提高创新能力——使学生会创造
创新能力是一种积极改变自己,改变环境的应变能力和创造能力,我认为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就是以多向,逆向思维为主要特征的创造思维能力和富于创造的科学态度,是由模仿到创造的转变,每个学生都有创造潜能,学生学习数学的正确方法就是挖掘潜力,进行“再创造”,也就是说学生把要学的知识自己去发现或者创造出来。
提高创新能力,使学生学会创新,一是要注重学生观察力,学生从不具有强烈的接触物体、探究物体的本能与需要,这种本能与需要是创新思维的基础。教学中,我充分利用这种需要来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只有在观察的基础上,才能使学生有新的发现。二是注重学生的想象力。一切创新的活动,都从创新性的想象开始。三是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只有亲自动手实践,才能使创新思维的结果物质化,同时可以看到自己创造的成果,体验创新的快乐,进一步组织开发创新探究的意识,四是为学生提供一题多解、多向思维的材料,激发学生创造性,如:“某修路队计划修一条1600米的公路,前5天修了全长的20%,照这样计算,修完这条公路还要多少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分析,思考、列出了算式:
(1)(1600-1600×20%)÷(1600×20%÷5)
(2)5×[1600÷(1600×20%)]-5
(3)[1600×(1-20%)]÷(1600×20%÷5)
(4)(1-20%)÷(20%÷5)
(5)5÷20%-5
学生在数学活动的实践中学习数学,学会创造。
总之,教师要以崭新科学的教学指导思想,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以教师创造性的教学劳动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要以教师人格的力量和高尚真挚的情感,以数学知识本身的艺术魅力粘住每一位学生的心,使之受到感染和激励,从而促进学生人格健全发展。
(作者单位:565300贵州省沿河县和平镇六完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