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外研究表明,人们通过语言形式从听觉获得的知识能记忆15%,从视觉获得的知识能记忆25%,利用声光同步,把视觉和听觉结合起来,能够记忆的内容可达65%,而语文课本中的古诗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其价值不仅在于给人以艺术的熏陶,更能启迪人的思想,陶冶人的情操。
古诗教学是使学生吸取古文化精华的一种有效手段。学生从理解诗意,感受诗情,品味诗境中受到审美教育,提高自身素质。集文字、声音、图像、动画于一体的CAI课件在创设情境、丰富古诗内容上有着独占鳌头的优势,更有利于让学生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领悟蕴含于诗中内在的美,拓宽了古诗教学的欣赏领域。
一、激活兴趣,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教师和学生是一个整体,教与学是心灵、语言、信息交换的一个过程。学生掌握知识表现为自身内在的学习需要,“教学应当贯穿在学生的兴趣之中,使学生的兴趣在教学的每一阶段都能连贯地表现为注意、等待、研究和行动。”(赫尔巴特语)因此,兴趣的激活、保持就显得尤为重要。而兴趣作为支配人们行为的动机,是客观世界在人脑中反映的结果。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提供大量的表象,刺激学生多种感官,激活学生的兴奋点,是激发学生兴趣的有效途径。多媒体以其强大的表现力,使客观事物的形、光、声、色等直接作用于学生感官,对学生有极强的吸引力,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二、形象感知。使学生受到“情”的诱导
文学作品以塑造形象为手段,达到教育、启智的目的。多媒体以其极强的表现力,将形象放大、缩小、连续、定格等,展示在学生面前,激发学生兴趣。如<采莲曲>“菱叶萦波荷毡风,荷花深处小船通。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微风拂过水面,荡起碧绿涟漪,菱叶随着水波轻轻摆动,荷花也摇曳生姿。首句七个字写了四样事物:菱叶、水波、荷花、微风全是动景,我利用课件展现这幅生动的莲塘独特环境。这时,从浓密的荷花丛中,撑过一只小船来,第三句七个字四层意思:逢郎一欲语—低头一笑,让学生驰骋想象,虽然她没有料想到情人就坐在驶过来的小船上,因此这“逢郎”是又喜又惊,急忙中想说个话儿,但事出意外,说什么好呢?结果“欲语”而终又未语,这一来好象更不好意思了,可是,意外相逢,心中的高兴,忍抑不住,于是有最后的一“笑”,这抿嘴一笑,又有了“碧玉搔头落水中”。读这首诗像过“电影”,一个镜头连一个镜头,色彩美丽,不停地转动:逢郎一欲语-低头-笑,神态不同,表情细腻,是连续的慢镜头,突然一个急镜头一闪:“碧玉搔头落水中”,咔哒一声。“电影”停了。而这丰富多彩的想象通过这直观的电教手段把爱情中微妙的情节能动地“演”出来,使学生从内心受到极大震撼,对于理解诗意又算什么呢?
三、恰当运用媒体,领会意境美
意境是由作者主观感受和客观景象融合而成的。而作为主观感受的“意”,往往蕴含在客观景象的“境”中,那么要会其意,就必须进入“境”,引发学生的想象。如白居易的《暮江吟》“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这首诗通过描绘深秋傍晚到夜晚这段时间江上迷人的景色,赞美了清新和谐的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热爱大自然的浓厚情趣和悠然自适的心情。在理解全诗后,我让学生戴上耳机,闭上眼睛,随着轻柔和缓的乐曲,在脑海中逐渐出现深秋江景图:渐渐西坠的斜阳,红绿相映的江面,晶莹透亮的露珠,弯弓似的新月……这时学生自己就是诗人,正久伫江边,日落前那奇丽的江景,日落后这醉人的夜色,使人目悦心清,流连忘返!在学生随着音乐想象的同时,教师用富有激情的语言相机诱导,使学生尽快入情入境,通过神游,体验到诗的意境美。
四、充分利用媒体,体会情趣美
有很多古诗耐人寻味,,与现实贴近,情景谐和,浑然一体,如<咏蝉>“垂矮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这首前二句写蝉高栖枝头,吮吸清洁的露水,接连不断发出欢快的呜叫,从高高的,叶子稀疏的梧桐树上传出来,我制作了一幅乡间插图:高高的树,清澈的溪,一户人家……让学生听着轻快的音乐,欣赏清脆的蝉鸣,体会作者的品格高洁,这是一种超脱境界,从中培养学生心地纯净,从诗歌中受到感染,得到陶冶,体会学习诗歌的情趣。
五、抓住媒体,把握诗歌节奏羹
古诗讲究平仄、押韵,有很强的节奏感和韵律感,读起来琅琅上口,就像一首美妙的音乐。因此,学习古诗要注重引导学生反复地抑扬顿挫地诵读,读出一种紧张与松弛交错的特殊美感,即节奏感,体现韵律美、音乐美。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教师指导学生朗诵时,让学生听“范读”,这时深沉凝重的古筝曲由远及近悠悠传来,同时屏幕上显示出以鹳雀楼为背景的古诗全文,并随着范读的开始,诗中相应出现停顿符号,“白日||依山尽,黄河||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学生在范读的熏陶下,会饶有兴趣地跟着朗读起来,融入诗歌内在的真情实感,读出了情味,读出了意趣。
实践证明,充分发挥CAI课件在古诗教学中的优势,拓宽了古诗教学的欣赏领域,使古诗的教学过程成为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觉欣赏的过程,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每个学生都可以而且应该发展创造力,并在创造活动中体味到成功的喜悦。教师通过教育使学生创造性的学习、创造性的活动,这是教育成功的标志。如果我们培养的孩子要能在将来挤身于社会,现在一定要让孩子成为思维活跃敏捷、想象丰富、有创造性的一代新人。电教媒体能激发学生大脑处于兴奋状态,活跃了学生的思维活动,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潜力的开发。
古诗教学是使学生吸取古文化精华的一种有效手段。学生从理解诗意,感受诗情,品味诗境中受到审美教育,提高自身素质。集文字、声音、图像、动画于一体的CAI课件在创设情境、丰富古诗内容上有着独占鳌头的优势,更有利于让学生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领悟蕴含于诗中内在的美,拓宽了古诗教学的欣赏领域。
一、激活兴趣,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教师和学生是一个整体,教与学是心灵、语言、信息交换的一个过程。学生掌握知识表现为自身内在的学习需要,“教学应当贯穿在学生的兴趣之中,使学生的兴趣在教学的每一阶段都能连贯地表现为注意、等待、研究和行动。”(赫尔巴特语)因此,兴趣的激活、保持就显得尤为重要。而兴趣作为支配人们行为的动机,是客观世界在人脑中反映的结果。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提供大量的表象,刺激学生多种感官,激活学生的兴奋点,是激发学生兴趣的有效途径。多媒体以其强大的表现力,使客观事物的形、光、声、色等直接作用于学生感官,对学生有极强的吸引力,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二、形象感知。使学生受到“情”的诱导
文学作品以塑造形象为手段,达到教育、启智的目的。多媒体以其极强的表现力,将形象放大、缩小、连续、定格等,展示在学生面前,激发学生兴趣。如<采莲曲>“菱叶萦波荷毡风,荷花深处小船通。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微风拂过水面,荡起碧绿涟漪,菱叶随着水波轻轻摆动,荷花也摇曳生姿。首句七个字写了四样事物:菱叶、水波、荷花、微风全是动景,我利用课件展现这幅生动的莲塘独特环境。这时,从浓密的荷花丛中,撑过一只小船来,第三句七个字四层意思:逢郎一欲语—低头一笑,让学生驰骋想象,虽然她没有料想到情人就坐在驶过来的小船上,因此这“逢郎”是又喜又惊,急忙中想说个话儿,但事出意外,说什么好呢?结果“欲语”而终又未语,这一来好象更不好意思了,可是,意外相逢,心中的高兴,忍抑不住,于是有最后的一“笑”,这抿嘴一笑,又有了“碧玉搔头落水中”。读这首诗像过“电影”,一个镜头连一个镜头,色彩美丽,不停地转动:逢郎一欲语-低头-笑,神态不同,表情细腻,是连续的慢镜头,突然一个急镜头一闪:“碧玉搔头落水中”,咔哒一声。“电影”停了。而这丰富多彩的想象通过这直观的电教手段把爱情中微妙的情节能动地“演”出来,使学生从内心受到极大震撼,对于理解诗意又算什么呢?
三、恰当运用媒体,领会意境美
意境是由作者主观感受和客观景象融合而成的。而作为主观感受的“意”,往往蕴含在客观景象的“境”中,那么要会其意,就必须进入“境”,引发学生的想象。如白居易的《暮江吟》“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这首诗通过描绘深秋傍晚到夜晚这段时间江上迷人的景色,赞美了清新和谐的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热爱大自然的浓厚情趣和悠然自适的心情。在理解全诗后,我让学生戴上耳机,闭上眼睛,随着轻柔和缓的乐曲,在脑海中逐渐出现深秋江景图:渐渐西坠的斜阳,红绿相映的江面,晶莹透亮的露珠,弯弓似的新月……这时学生自己就是诗人,正久伫江边,日落前那奇丽的江景,日落后这醉人的夜色,使人目悦心清,流连忘返!在学生随着音乐想象的同时,教师用富有激情的语言相机诱导,使学生尽快入情入境,通过神游,体验到诗的意境美。
四、充分利用媒体,体会情趣美
有很多古诗耐人寻味,,与现实贴近,情景谐和,浑然一体,如<咏蝉>“垂矮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这首前二句写蝉高栖枝头,吮吸清洁的露水,接连不断发出欢快的呜叫,从高高的,叶子稀疏的梧桐树上传出来,我制作了一幅乡间插图:高高的树,清澈的溪,一户人家……让学生听着轻快的音乐,欣赏清脆的蝉鸣,体会作者的品格高洁,这是一种超脱境界,从中培养学生心地纯净,从诗歌中受到感染,得到陶冶,体会学习诗歌的情趣。
五、抓住媒体,把握诗歌节奏羹
古诗讲究平仄、押韵,有很强的节奏感和韵律感,读起来琅琅上口,就像一首美妙的音乐。因此,学习古诗要注重引导学生反复地抑扬顿挫地诵读,读出一种紧张与松弛交错的特殊美感,即节奏感,体现韵律美、音乐美。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教师指导学生朗诵时,让学生听“范读”,这时深沉凝重的古筝曲由远及近悠悠传来,同时屏幕上显示出以鹳雀楼为背景的古诗全文,并随着范读的开始,诗中相应出现停顿符号,“白日||依山尽,黄河||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学生在范读的熏陶下,会饶有兴趣地跟着朗读起来,融入诗歌内在的真情实感,读出了情味,读出了意趣。
实践证明,充分发挥CAI课件在古诗教学中的优势,拓宽了古诗教学的欣赏领域,使古诗的教学过程成为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觉欣赏的过程,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每个学生都可以而且应该发展创造力,并在创造活动中体味到成功的喜悦。教师通过教育使学生创造性的学习、创造性的活动,这是教育成功的标志。如果我们培养的孩子要能在将来挤身于社会,现在一定要让孩子成为思维活跃敏捷、想象丰富、有创造性的一代新人。电教媒体能激发学生大脑处于兴奋状态,活跃了学生的思维活动,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潜力的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