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公元前221年,地处偏隅的秦国扫灭东方六国,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的分裂局面,实现了国家的统一,奠定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基础。秦国统一的原因有哪些呢?我们一起来学习: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割据,战争连年,社会动荡,经济发展受阻,人民生活困苦,各诸侯国之间壁垒森严、关卡林立、交通受阻、货币紊乱,人民迫切渴望结束分裂、实现统一。
争霸战争虽然破坏了社会经济,但又迫使各诸侯国统治者开始重视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到战国时期铁制工具已经普遍使用,铁制农具的推广有利于大量荒地的开垦,便于深耕、发土、平田、除草和收割;牛耕被日益推广,翻地不再完全依靠人力,大大提高了耕作效率;各诸侯国重视兴修水利,为预防黄河的泛滥,黄河下游的各国都修筑有堤防。齐国沿黄河修筑了一条离河二十五里的长堤防。魏国西门豹引漳水溉邺,开了十二条渠,利用灌溉冲洗,使得含有过多盐碱成分的“恶田”变成了能种稻粱的良田。铁农具及牛耕的广泛应用、水利工程的兴修,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农业的发展为工商业发展提供了条件,春秋战国时期的商业发达,各地土特产品互相交流。在中原市场上可买到南方的象牙、北方的马匹、东方的鱼盐和西方的皮革。各地居民因货物交换,经济生活上相互联系相互依赖,逐渐变得不可割离。《礼记·月令》仲秋月记载:“开放关市,招徕商贾,以有易无,各得所需。四方来集,远乡都到,自然财物充足,国用民用,不感缺乏,百事顺利。”许多政治中心,如临淄、邯郸、郢等成为繁华的商业中心,聚集了许多人口,商人非常活跃,出现了许多有名的大商人,如范蠡、吕不韦,“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各地联系的加强,为统一提供了物质条件。
频繁的战争和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的融合。北起秦、赵、燕三国长城,南至旧吴、越海滨勾勒了华夏文化的地域范围。居住在这个地域内二千万的人民,文化是共同的,心理状态是共同的,形成了相当巩固的民族共同体。孟荀大儒主张行仁政,使天下“定于一”,明确地反映了这种共同心理。各民族的融合,初步形成了具有共同文化、共同经济及相近生活习惯的华夏族,为统一创造了民族基础。
秦国地处关中,拥有崤函之固,进可攻,退可守,占据了有利的地理位置,对东方六国有一定的战略主动权。秦国地旷人稀,商鞅变法奖励垦荒和耕织、重农抑商,并且废井田,开阡陌,从根本上确立土地私有制,这一切激发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为秦国的农业生产带来了生机,扩大了封建国家的经济基础。关中地本肥沃,郑国渠造成后,溉田四万余顷,农产更加丰富。秦昭王时,蜀郡太守李冰造都江堰,开辟稻田,大兴水利,蜀地沃野千里,无水旱灾,富饶无比。秦拥有两个大农业区,再加上巴、蜀出铜铁木材,西北戎狄地区出牛马,资源丰足,能够支持连年不断的战争。“关中土地约占天下三分之一,人口不过十分之三,财富却占十分之六”。(《史记·货殖列传》)
随着封建经济的发展,秦国新兴地主阶级日益壮大,商鞅变法废除分封制,普遍推行县制,县作为一级地方行政机构正式建立起来。通过县的政权制度,全国政权、兵权逐渐集中到朝廷,强大的中央集权封建国家开始建立起来。加上强化基层管理的户籍什伍制和连坐法,打击并瓦解了旧的血缘宗法制度,使封建国家机器更加健全,秦国从此成为了比较强大的封建中央集权国家。
此外,商鞅变法还颁布了二十等爵制度。官爵晋升和斩敌首级与军功大小成正比。此法的实行,大长秦国杀敌立功之风。秦国严禁私斗,凡私斗者,按其情节轻重予以严厉的处罚,从而使“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极大提高了秦国军队的战斗力, 使秦国在对外兼并战争中掌握了主动权。
公元前 246 年,秦王嬴政即位,秦国当时“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乡邑大治;勇于公战、怯于私斗”,名义上的周天子已不存在了。秦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平定了嫪毒叛乱,接着整顿内政,招揽了一批精干的文臣武将,如韩非、李斯之流,对外继续采用了“远交近攻”的策略。从公元前230到公元前221年,秦国用了10年时间发动了大规模的兼并战争,集中力量各个击破,先灭三晋,后伐楚燕齐,结束了春秋以来500多年的分裂割据局面,统一了全国,使一个新的封建专制主义王朝出现在中国历史的舞台上。“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秦始皇的雄才大略和统一中国的业绩赢得了后人的盛赞。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割据,战争连年,社会动荡,经济发展受阻,人民生活困苦,各诸侯国之间壁垒森严、关卡林立、交通受阻、货币紊乱,人民迫切渴望结束分裂、实现统一。
争霸战争虽然破坏了社会经济,但又迫使各诸侯国统治者开始重视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到战国时期铁制工具已经普遍使用,铁制农具的推广有利于大量荒地的开垦,便于深耕、发土、平田、除草和收割;牛耕被日益推广,翻地不再完全依靠人力,大大提高了耕作效率;各诸侯国重视兴修水利,为预防黄河的泛滥,黄河下游的各国都修筑有堤防。齐国沿黄河修筑了一条离河二十五里的长堤防。魏国西门豹引漳水溉邺,开了十二条渠,利用灌溉冲洗,使得含有过多盐碱成分的“恶田”变成了能种稻粱的良田。铁农具及牛耕的广泛应用、水利工程的兴修,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农业的发展为工商业发展提供了条件,春秋战国时期的商业发达,各地土特产品互相交流。在中原市场上可买到南方的象牙、北方的马匹、东方的鱼盐和西方的皮革。各地居民因货物交换,经济生活上相互联系相互依赖,逐渐变得不可割离。《礼记·月令》仲秋月记载:“开放关市,招徕商贾,以有易无,各得所需。四方来集,远乡都到,自然财物充足,国用民用,不感缺乏,百事顺利。”许多政治中心,如临淄、邯郸、郢等成为繁华的商业中心,聚集了许多人口,商人非常活跃,出现了许多有名的大商人,如范蠡、吕不韦,“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各地联系的加强,为统一提供了物质条件。
频繁的战争和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的融合。北起秦、赵、燕三国长城,南至旧吴、越海滨勾勒了华夏文化的地域范围。居住在这个地域内二千万的人民,文化是共同的,心理状态是共同的,形成了相当巩固的民族共同体。孟荀大儒主张行仁政,使天下“定于一”,明确地反映了这种共同心理。各民族的融合,初步形成了具有共同文化、共同经济及相近生活习惯的华夏族,为统一创造了民族基础。
秦国地处关中,拥有崤函之固,进可攻,退可守,占据了有利的地理位置,对东方六国有一定的战略主动权。秦国地旷人稀,商鞅变法奖励垦荒和耕织、重农抑商,并且废井田,开阡陌,从根本上确立土地私有制,这一切激发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为秦国的农业生产带来了生机,扩大了封建国家的经济基础。关中地本肥沃,郑国渠造成后,溉田四万余顷,农产更加丰富。秦昭王时,蜀郡太守李冰造都江堰,开辟稻田,大兴水利,蜀地沃野千里,无水旱灾,富饶无比。秦拥有两个大农业区,再加上巴、蜀出铜铁木材,西北戎狄地区出牛马,资源丰足,能够支持连年不断的战争。“关中土地约占天下三分之一,人口不过十分之三,财富却占十分之六”。(《史记·货殖列传》)
随着封建经济的发展,秦国新兴地主阶级日益壮大,商鞅变法废除分封制,普遍推行县制,县作为一级地方行政机构正式建立起来。通过县的政权制度,全国政权、兵权逐渐集中到朝廷,强大的中央集权封建国家开始建立起来。加上强化基层管理的户籍什伍制和连坐法,打击并瓦解了旧的血缘宗法制度,使封建国家机器更加健全,秦国从此成为了比较强大的封建中央集权国家。
此外,商鞅变法还颁布了二十等爵制度。官爵晋升和斩敌首级与军功大小成正比。此法的实行,大长秦国杀敌立功之风。秦国严禁私斗,凡私斗者,按其情节轻重予以严厉的处罚,从而使“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极大提高了秦国军队的战斗力, 使秦国在对外兼并战争中掌握了主动权。
公元前 246 年,秦王嬴政即位,秦国当时“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乡邑大治;勇于公战、怯于私斗”,名义上的周天子已不存在了。秦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平定了嫪毒叛乱,接着整顿内政,招揽了一批精干的文臣武将,如韩非、李斯之流,对外继续采用了“远交近攻”的策略。从公元前230到公元前221年,秦国用了10年时间发动了大规模的兼并战争,集中力量各个击破,先灭三晋,后伐楚燕齐,结束了春秋以来500多年的分裂割据局面,统一了全国,使一个新的封建专制主义王朝出现在中国历史的舞台上。“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秦始皇的雄才大略和统一中国的业绩赢得了后人的盛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