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科学活动在不同年龄班实施的适切性

来源 :教师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ly82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使自己的教学活动精彩、有效是每一位教师教学的目标追求。幼儿园科学教学同样也应追求其精彩、有效。正视现实的科学课堂,我们不得不承认,很多老师对教材理解深度不够,教学目标制定不合理,教学方法策略不完善,缺少教学的适切性,导致教学效度比较低。纵观这些问题,我们该如何做才能确保课堂教学的精彩有效呢?我想,提高教学的适切性是关键。于是,我们试图从研究同一科学主题在不同年龄班的有效实施入手,引领教师深入、细致地探究如何根据不同年龄段幼儿的认知特点,把握活动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以及活动方式的适切性,以此来提高教师设计科学活动目标及组织策略的适切性,提高科学活动的组织效益。
  下面就以“神奇的磁铁”为例,谈谈我们是如何在小、中、大三个年龄班展开实切性教学,提高教学效益的。
  一、 设定适切目标,找准活动之方向
  “工欲利其事,必先利其器”,砍柴的人想把柴砍得又快又多,必须先把时间、精力花在磨刀上。同一主题的教学内容安排在不同年段进行教学,我们到底要让孩子获取什么?这是我们必须思考的问题。教育名师崔峦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因为目标意识不强,目标的阶段性不明,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越位和不到位的问题便同时存在。”所以,只有目标定位准确,我们才能更好地实施教学。为此,我们首先对“神奇的磁铁”在三个年龄班实施的目标进行了推敲、定位。
  从表中可以看出,小、中、大三个年龄班分别从认知、能力、情感三个维度设定了不同的科学活动目标,且每一个维度三个年龄班的目标呈逐渐上升的趋势。
  从认知目标看,因小班幼儿年龄小,他们虽然看到过磁铁或碰到有关磁铁的现象,但还不认识磁铁,为此,我们将小班的认知目标定位于“认识磁铁,初步了解磁铁吸铁的特性”;中班幼儿在小班初步了解磁铁特性的基础上对磁铁吸铁的特性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但对于磁铁的其他特性还不甚了解,为此,中班的认知目标应在小班的基础上有所提升,我们将中班的目标设定为“进一步感知磁铁的特性,发现其隔物吸铁的现象”,大班幼儿在小班和中班多次探索磁铁特性的基础上,应有新的提升,于是,我们将大班的目标定位于“感知磁铁的两极,初步了解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磁性原理”。
  从能力目标看,小班幼儿年龄小,他们往往是无意识地玩弄,操作物体,虽然在操作的过程中也感知到了一些科学现象,有时候甚至会在操作的过程中进行自言自语,但他们往往不乐意将自己的探索发现向同伴进行表达,而让幼儿操作后交流表达自己的发现是科学探索中帮助幼儿构建完整的科学经验,提高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重要环节,为此,我们将此活动在小班实施的能力目标定位于“能积极探索,乐意表达自己的发现”;在设置中班的能力目标时,我们以《纲要》中“要将回归生活作为幼儿园科学教育的主旨”及“科学活动的价值取向应注重儿童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思想为指导,将中班的能力目标设置为“能运用磁铁隔物吸铁的原理解决实际问题”;《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明确指出:大班幼儿应“能通过观察、比较与分析,发现并描述不同种类物体的特征或某个事物前后的变化”、“能用数字、图画、图标或者其他符号记录”、“探究中能与他们进行合作与交流”,为此我们将大班的能力目标设定为“能仔细观察,并合作记录探究结果”。
  在情感目标的设置上,我们也充分考虑幼儿的年龄差异,根据三个年龄班幼儿的特点分别设定了“初步产生探索磁铁奥秘的兴趣”、“ 产生探索磁铁奥秘的兴趣”以及“进一步提高探索磁铁奥秘的兴趣”三个层层递进的情感目标,以此来逐步培养、提升幼儿探索磁铁奥秘的兴趣。
  在设计同一主题在三个不同的年龄段实施的目标时,我们首先应思考每个年龄段幼儿有哪些特点和需求,然后再根据每个年龄段幼儿的认知规律及《纲要》、《指南》的要求正确定位目标,努力使每个年龄段目标在不同的维度上呈现螺旋上升的趋势。这样的目标设定,能让我们更准确地找到教学的基本切入点和教学实施的落脚点;让我们在清晰地看到教学目标的落实不再是零散的而是比较系统、有计划的一条明线的同时,也让我们关注到了幼儿掌握知识、形成能力、产生积极情感、态度的一条隐线,确保了发展幼儿科学探索的积极情感及能力的过程性、阶段性和持续性。目标的分层确立,为我们开展有效的科学教学明晰了方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 运用适切策略,成就活动精彩
  泰戈尔说:“不是锤的击打,而是水的载歌载舞才使鹅卵石臻于完美的。”在精心设定了每一年龄段的教学目标之后,根据活动目标及各个年龄段幼儿的认知特点精选适切的教学策略,是确保教学精彩有效的关键。
  1. 精彩导入,为幼儿的有效探索激情引趣
  “学源于思,思源于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只要有了兴趣,就会有动力,有了动力才会有创新和成功。好的导入活动对激发幼儿的兴趣,促进教育活动的成效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此,教师在组织科学活动时,一开始就应注意运用精彩的导入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好奇心,使幼儿在好奇心的驱使下,积极地投入到探索活动中去,感受科学的奥秘。为此,我们在不同年龄班实施“神奇的磁铁”时,根据小、中、大三个年龄班幼儿的不同认知特点分别设计了不同的导入。
  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出,“神奇的磁铁“在三个年龄班实施我们分别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设计了不同的活动导入,由此激发了不同年龄班的孩子探索磁铁奥秘的兴趣。
  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尤其是小班的孩子。寓科学教育内容于有趣的游戏之中,可以有效地激发幼儿的探索热情,使幼儿在自己感兴趣的游戏活动中通过试一试、玩一玩,在亲身体验中学科学、玩科学、用科学。为此,在设计小班的导入活动时,我们运用了“游戏导入法”,将整个导入环节设计成“寻找神奇的朋友”的游戏,让幼儿在轻松、愉悦的“找朋友”的游戏氛围中自然而然地产生探究磁铁的愿望和兴趣,从而为老师组织进一步的探究活动提供了动力保证。
  魔术往往能给人营造一种神秘的感觉,它符合幼儿的认知特点,能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发幼儿的探究欲。中班幼儿较小班幼儿对事物有着更强烈的探究欲望,为此,中班的活动导入设计我们采用了“魔术导入法”,通过让幼儿欣赏“回形针不见了”的魔术,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产生探究磁铁的欲望。   大班幼儿在小班、中班学习的基础上对磁铁的基本特性已经有了较多的了解,积累了一定的关于磁铁的经验,为此,在大班活动的导入部分,我们运用了“猜谜导入法”,将磁铁的特性编织成一个活泼、有趣的谜语让幼儿来猜测,由于幼儿,尤其是大班的幼儿都很喜欢猜谜语,采用猜谜语的方式导入活动,可以让幼儿在猜谜语的过程中集中精力,带着老师抛给他们的问题认真、仔细地听老师描述,并且根据自己原有的经验,来猜谜底,在这个过程中,幼儿很容易获得成功的体验,并且能顺理成章的进入到上课的环节,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一下子被激发了起来,为接下去的深层次探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可见,根据不同年龄班幼儿的认知特点精心设计不同形式的、适切的活动导入,能有效地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为活动的顺利展开打好基础。
  2. 精选材料,为幼儿的有效探究提供保障
  科学活动重在通过提供趣味的、有针对性的、适宜的材料激发幼儿探究的欲望,体验发现的乐趣,不同年龄的幼儿由于其学习特点及生活经验积累的不同,材料的选择与投放也应根据教育目标、教育对象的不同有所区别与侧重。
  小班“神奇的磁铁”活动一开始,教师就在每个小朋友的小椅子底下摆上了一块不同颜色,不同形状的磁铁,让幼儿先把这个藏在椅子底下的神奇朋友找出来。把磁铁藏在椅子底下这一设置,增加了活动的趣味性和神秘感,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接着请幼儿自主观察,相互交流,了解磁铁的特性,在这里,教师能充分考虑小班幼儿喜欢独自游戏,不善于合作的年龄特点,提供了每个幼儿一块磁铁供幼儿探索发现,充分满足了每个幼儿的探索需求。而所提供的磁铁,包含了圆形、方形、长条形、拱形、红色、蓝色等不同的形状和不同的颜色,这样,有利于幼儿全面地感知到各种磁铁的不同外形,在接下去的“磁铁找朋友”环节中,教师为幼儿提供了架子、发夹、勺子、回形针、钥匙、塑料小花片、积木、硬币等等物品,让幼儿拿着磁铁与这些物品玩“找朋友”的游戏,在这里,教师能从小班孩子的生活经验出发,选择的物品都是孩子们生活中常见的,熟悉的物品,由此激发了幼儿游戏的兴趣,幼儿像见老朋友似的开心地与这些朋友玩起了“找朋友”的游戏。在摆放这些材料时,教师也能充分考虑小班幼儿的能力特点,将这些生活用品分红、黄、兰三组摆放,给幼儿准备的篮子也分红黄兰三种颜色,请拿不同颜色篮子的幼儿分别去不同颜色的小组上为磁铁找朋友,这样的材料设计与摆放,减少了游戏过程中由于小班幼儿能力弱不会灵活选择而出现的争抢、拥挤或者等待现象,有效地确保了幼儿的有序操作、探索。
  在中班“神奇的磁铁”活动中,在让幼儿探索感知磁铁隔物吸铁的特性时,教师为每组幼儿提供了磁铁,回形针及不同材质的隔物板,有木质的、铁质的、塑料的、纸板的、玻璃的等材料,让每个幼儿都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进行隔物相吸的探索。中班幼儿的主观意识较小班幼儿有了较大的提高,能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材料进行操作、探究,为此,在这里,老师能根据中班孩子的年龄特点,将同组的探索材料摆放在一起,供幼儿自由选择、探究。充足、丰富的材料投放,不仅满足了每个孩子的探索兴趣及愿望,同时也让幼儿充分地感知了磁铁能隔着任何物体吸铁的原理。在接下去的让幼儿运用磁铁隔物吸铁的特性解决实际问题的环节中,教师又巧妙地为幼儿创设了“帮妈妈找东西”的生活情景,将一些铁制的生活用品分别藏在沙中、瓶中、盒中、水中,让幼儿用磁铁把这些物品找出来,这样的材料投放方式,带有神秘感、新奇感,能有效地激发中班幼儿的探索兴趣。
  在大班“神奇的磁铁”活动中,教师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及本活动的目标要求,除了为幼儿提供了每人一块两端分别为兰红颜色的磁铁、每组一盆回形针供幼儿探索、比较磁铁两端及中间部分的吸力大小外,教师还为每两位幼儿提供了一张操作记录卡,让两个幼儿合作看着操作记录卡上的图示玩“碰一碰”的游戏,记录卡的提供,对于大班幼儿独立完成探究具有较大的挑战性及吸引力,不仅培养了大班幼儿独立看图示进行操作、探索的能力,而且也使幼儿间的合作能力也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由此可见,在组织科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应根据科学活动的目标要求,根据不同年龄班孩子的年龄特点、生活经验精心选择,投放幼儿探索、操作所需要的材料,同时还应精心考虑材料的提供数量、摆放位置等,努力使材料能激发幼儿的探究兴趣,满足幼儿的探究需求,实现教学的预设目标。
  3. 精心引领,为幼儿的有效探索点灯引路
  在科学探究活动中, 教师恰如其分地运用语言进行精心指导、引领,不仅可以保证科学活动目标的落实,更重要的是可以激发并维持幼儿在探究活动中的兴趣,延伸幼儿探究行为的深度和广度,促进幼儿探究行为的效度,进而提高科学教学活动的质量。
  在小班“神奇的磁铁”活动中,教师首先运用了拟人化的语言告诉幼儿,今天老师为你们带来了一位神奇的朋友,这位神奇的朋友就坐在小椅子底下,请你们把它请出来。在探索磁铁具有吸铁的功能环节,教师同样也用拟人化的语言向幼儿交代了游戏内容及要求:“这些磁铁告诉老师一个秘密,要去找他的好朋友,能和它粘在一起的就是他的好朋友”。拟人化的语言导入及游戏交代,就像一根魔棒牢牢地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有效地激发了小班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同时也为幼儿的有目的探索指引了方向。
  在中班“神奇的磁铁”活动一开始,老师就一边表演回形针不见的魔术,一边神秘地说“转呀转呀转呀,回形针怎么不见了?回形针去哪里了呢?怎么会跑到手里去了呢?为什么手里有了磁铁回形针就挂在手心里不掉下来了呢?”一连串的问句设置,一方面有效地激发中班幼儿观察、思考的兴趣,另一方面也引领幼儿进行有目的地观察与思考。中班幼儿对于磁铁能吸铁的特性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为此,“为什么手里有了磁铁回形针就挂在手里不掉下来了”这一问题的设置能有效地引领中班幼儿在已有的经验基础上进行主动的思维,真正发挥幼儿在活动中的主体作用。接着教师又向幼儿提出:“如果在回形针和小磁铁之间夹一样东西,磁铁还能吸住回形针吗?”简洁明了的问题,不仅引起了幼儿探究的欲望,同时也使幼儿明确了探究的目的和方法,为接下去幼儿进行隔物吸铁的探究打下了基础。在幼儿探究发现磁铁具有隔物吸铁的本领之后,为了能进一步提高中班幼儿利用科学原理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又精心设置了这样的一段导语:“前几天妈妈的许多东西都弄丢了,想请你们想办法用磁铁把这些东西找出来,可是有个条件,不能用手直接去拿东西。”这段语言的设计,不仅为幼儿营造了一个帮助妈妈找东西的生活场景,同时也向幼儿简明地交代了游戏的方法和规则,为中班幼儿接下去的有效操作,探索激发了兴趣,指明了方向。
  大班“神奇的磁铁”活动中,教师一开始就提出了“磁铁的两端和磁铁的中间吸的东西是不是一样多”的问题让幼儿进行猜测,引发幼儿尝试、探索的兴趣,在幼儿探索之前,教师还向幼儿交代了明确的操作要求:“请你用磁铁的两头和中间分别去吸盆子了的回形针,看看你能发现什么秘密?”在接下去探索磁铁异性相吸,同性相斥的原理的环节,教师告诉幼儿:“接下去呀,磁铁要请你们来玩个碰一碰的游戏,两个小朋友一起看着记录表玩,红的和红的碰一碰,兰的和兰的碰一碰,红的和兰的碰一碰,看看你能发现什么秘密,请你们把发现的秘密在记录表上记录下来。”简洁的语言,符合大班幼儿的认知特点,既为幼儿指明了探索、操作的方法与要求,也为幼儿的成功探索指明了方向。
  在幼儿科学活动中,教师应根据小、中、大三个幼儿的年龄特点精心设置适切的导入、问题、总结及评价语给予幼儿的操作探究以引领与指导,小班幼儿年龄小,教师可多运用拟人化、游戏化、儿童化的语言来激发其探究的兴趣,指明其探究的方向。随着中、大班幼儿能力的逐渐提升,教师则可围绕探究目标多设计简洁、明了的问题,引领幼儿进行自主的思考和探究,以更好地发挥幼儿在活动中的主体作用,促进其在科学活动中获得更好的发展。
  (作者单位:无锡市荡口中心幼儿园)
其他文献
“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是学生在已经掌握了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口算和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笔算的基础上进行的学习,对学生学习多位数的加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教学中,教师普遍反映这一内容看似简单,但学生实际上的计算正确率很低。教师该如何进行这一内容的教学呢?  第一部分:现状:探究性学习的教学  课前预设(理想)  首先,当然要设置一个优美的、有趣的故事情境(在一个假日小队里,小明和小丽都喜
期刊
计算教学作为数学课程的一个重要内容,不应只满足于学生会算,算得快,更重要的是要使学生学会思考,能根据算式的特点,去寻求合理、简捷的计算途径和方法,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小学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明确提出了“运算能力”的概念,这个概念主要是指: 能够根据法则和运算律正确地进行运算的能力,培养运算能力有助于学生理解运算的算理,寻求合理简洁的运算途径解决问题。这些要求充分概括了计算品质的内涵: 准
期刊
倡导自主学习,是新课程改革所取得的一项重大成果,也是义务教育阶段各学段、各学科《课程标准》重要的教学理念之一,大量教学实践证明,任何一项学习活动,没有学生的自主参与,其结果必然是事倍功半。然而,综观目前课堂教学现状,以教师为中心,重教轻学,方法陈旧,忽视个性等现象还普遍存在。那么,作为县级教学业务指导部门,如何引领广大教师积极构建“自主学习”教学模式,切实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打造高效优质课堂,全
期刊
学习《我和祖父的园子》,学生对“我”在园中的自由快乐感触颇深,在谈阅读感受时,向往之情溢于言表。小煜对萧红席地而睡一事情有独钟,他一脸兴奋:“萧红玩累了,往地上一躺,用草帽遮在脸上就睡着了。这实在是太过瘾了!那次,我也体验过,只是没睡着。”我以为他是回忆起了在老家时自由自在的日子。没等我插话,他已迫不及待地说了下去:“上周的一天放学,我和小志去批数学作业,结果老师不在。我们就拿着练习册去操场兜了一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因此,语文课堂教学应着眼于激活学生学习的动机,以“趣味”、“新奇”、“情感”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多读、多说、多写,积累语言,学会质疑、辩论,以求创新。进而构建和谐的课堂氛围,使学生进入一种“自能”状态
期刊
课堂教学是由许多教学环节组成的。一节课最能体现教学效果的莫过于课堂教学设计,在教学设计中细节处理恰当,学生不仅能学到知识,语言运用能力也能得到提升;反之,学生不仅不能学有所获,反而会渐渐失去学习兴趣。笔者在一次听《小学牛津英语5B The English club Part A》同课异构课的活动中深刻体会到了不同的教学设计对课堂教学效果的影响。  一、 课堂教学的有效导入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期刊
活力课堂犹如扑面而来的春风,教学理念的碰撞、课程观念的更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新教材带来的新讯息以及学习方式的转变,无不向每一位教师提出了挑战。建构充满活力的语文课程,促进学生个性的张扬,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让快乐走进课堂。那么,怎样让课堂“活”起来、快乐起来呢?  一、 语言富有诱惑力──使学生愿意听  一堂好的课,从学生的表现来看,应是听得专心,思考得认真,活动得积极。教师最难过的事情,莫过于自
期刊
牛津小学英语的学科特点是系统性强,运用性强,英语语法及口语知识的链条前后衔接、环环紧扣,并总是按照“口语、练习、运用”的规律,自然地构成每一单元整体。因此,小学英语的教学内容并非课课都难,在一单元中,一般有一课或几课的内容在全单元中起主导、制约作用。在一课的教学中,教学的呈现又起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可以把这一课或教学的呈现作为突破口,然后以诱导为主,重在语言训练,学生可在此基础上,依靠思维上的迁移
期刊
《幼儿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幼儿园安全问题是摆在每一位幼教工作者心里的头等大事。国家历来对学校、幼儿园的安全工作都十分重视,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部门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关注安全、关爱生命。  幼儿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成长,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幸福和社会的安宁,关系到国家长远发展和民族的未来。因此在幼儿园教育工作中,幼儿的安全问题是保教工作的重
期刊
数学课外作业大都是些练习性作业,无非是计算题、应用题等。这些作业是课本习题的简单重复,只能起到复习巩固的作用,不利于知识、技能和情感的进一步拓展。久而久之,作业就成了孩子的一种包袱、一个枯燥而又不得不去投入的活动,大大压制了孩子的好奇心、求知欲和创造性。导致学生不喜欢做数学作业,更有甚者会使学生失去数学学习的兴趣。而课堂上一部分学生新想法、新发现及学习的困惑得不到及时反馈。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