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2020年高考生物试题考查方向明朗:科学探究和科学思维是生物学科高考选拔人才的大势所趋。这意味着实验设计题、语意表达题、新信息新情境试题只会增加不会减少。而生物高考二轮复习是让学生知识系统化、條理化,提升对知识灵活运用能力的关键时期,使学生素质、能力得到发展的关键时期。结合2017版生物学新课程标准,如何在二轮复习有限的时间内实现以上目标,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对二轮复习中山区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导学案设计思路,帮助学生提高二轮复习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关键词】导学案设计;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
经过高三第一学期的一轮复习后,学生已全面地复习了一遍高中生物知识,熟悉了部分题目的解题框架以及掌握了一定的科学思维方法,但是出现的问题仍然不少。在二轮冲刺复习中,笔者建议教师需要把控好复习的节奏,有针对性地制定复习策略,最大限度地提升学生成绩。为了使复习更有针对性,学案的设计应该更有侧重点具体做法如下:
一、新课标重视必备知识以及生物大概念学习,学案设计要注意引导学生回归课本
在二轮复习中大量各地的模拟试卷以及高频率的考试,很容易让学生误以为只要多“刷题”就能够得高分。学生对教材原文不够重视,甚至出现只看“教辅”不看教材的现象。这种本末倒置的做法使学生学习效率低下,教师应强调学生掌握应有的必备知识,这样才能提升学生的关键能力。所以,在学案的设计中应适当增加课文中重要大概念的基础内容,引导学生回归课本。做法是设计学案课文内容填空,课前完成部分、课中阅读内容、课后学案默写。在二轮复习的每节课,课前组织学生完成学案的基础知识模块,学生不仅能够检测到遗漏的知识点,起到查漏补缺的作用,还能强化学生对教材大概念等核心知识的记忆。如果发现大部分同学对概念理解不到位,教师应要求学生立即翻到课文相应部分,对教材原文进行通读。这种方式属于记忆混乱,理解出错后的纠正阅读,能让学生对知识点产生深刻的印象,而且还能逐渐让学生慢慢养成回归课本的习惯。课本中的黑体字是生物高考的常考点,主观题中也常需要使用大量课文中的专业术语来表述。但是,如何考察学生的掌握情况?仅仅通过课堂提问,不能面向全体同学。通过让学生书写完成学案,课后老师检查,来代替上课个别提问。不仅能面向全体同学,还能督促、加强学生对课本核心概念的阅读和理解。
二、新课标要求综合性,设计学案时应设置学生构建概念图知识网络体系
经过一轮复习,学生已经摄入了大量的知识,如果零碎的知识仅仅简单堆积在一起,不利于知识的理解、提取和应用。在二轮复习中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体系,形成个性化的有主题、有主线的概念图,能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高效的提取知识。在学案中设计要求学生建构概念图的栏目,能督促提醒学生完成此事。而且在构建网络的过程中,其实就是在增强对基础知识的理解,不仅可以有效克服遗忘,还可以提高思维的灵敏度,做题时能快速地联系上解题可能需要用到的知识点。此外,构建过程还能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这里有一个点需要注意,很多同学在完成学案时会直接使用教辅资料中归纳好的相关概念图。如果这样做,学生就只是作为被动接受知识的对象。由于相关知识网络不是自己构建的,不容易消化吸收,会表现为遗忘率高。所以在导学案设置完成概念图的模块,要强调学生必须自己动手绘制符合自己知识提取习惯的概念图。在构建的过程中可先从已有的知识概念入手,逐步建立知识网络,并且不断地完善补充相关联系的知识点。让学生在构建过程中,增强对相关知识的理解以及联系。把知识内化成自己的东西,就实现了从“被动接受知识”到“主动发现联系新知”的转变。学生的综合运用、科学思维能力在这个过程中自然而然就提高了。
三、新课标注重应用性,学案的设计要注重训练学生的图文转换能力
生物全国卷许多的图表信息题,都来源于课本中的图文素材。在学案设计中应该多直接引用课本图表,引导学生关注教材。特别需要关注、解读课文图表背后的含义,将图表内容与课文核心概念、原理联系在一起。深化对生物大概念、原理的应用和理解。这样做既掌握了知识,又提升了能力,学生还学会了将知识点在图、表、文字等不同形式的素材上实现迁移的能力,逐步形成“图”与“文”的转换能力。帮助学生构建图文题的解题程序:第一明确题目提出的问题;第二分析图表,提取信息,构建情景;第三将图表反映的情景与所学知识、原理相联系,根据题目要求将文字、图表等不同形式的素材相互转换;第四根据题目要求,选择角度作答。
四、在导学案中多设置环节,想方设法训练、提高学生的“语意表达能力”
全国卷生物部分的主观题越来越强调学生要能用语言把解题的科学思维过程表达出来。特别是遗传定律、光合呼吸等探究、设计类题目,要求学生设计整个实验方案。而学生在作答此类题目时往往“只能意会”、“不可言传”。所以在学案中,应尽量设置问题情景让学生表达、陈述观点,从而加强学生的语意表达能力。具体可在导学案相应知识点后,设计编写与课文情景对应的问题,要求学生用所学知识书写回答,做为课后练习。多要求学生在新情景下,书写解决情景问题所运用的知识点,并尽量引用课本原文作答。如此层层递进,学生的能力就能稳步提升。
五、在导学案中设计任务清单,提醒学生对自己的能力、时间、知识进行管理
在复习的最后冲刺阶段,由于学生对自己的整体状况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在高考临近时会感到非常的焦虑,从而使得成绩停滞不前。所以在这个时间,我们老师要在学案中设置好合适的练习,通过科学设计学案帮助学生培养自己的解题节奏。可在学案中设计每天任务清单栏目,要求学生填写并记录完成情况。每完成一份学案就相当于完成一个小目标。到了这个阶段不管学生的知识储备去到哪个阶段。都要让学生有一种运筹帷幄的感觉,让他感觉每天都有收获、信心满满。
最后学案的设计还应该设置学生每日反思的栏目,引导学生对当天的学习进行反思,例如,核心概念是否理解正确无误,有哪些漏洞,应该怎么查漏补缺?要求学生在学案中总结反思。还可以从解题时是否遵循科学思维过程的方法,解题步骤是否恰当进行反思,让学生掌握科学的解题程序,有策略、有步骤的答题。
二轮复习要取得好的效果,学生的勤奋努力固然不可或缺,教师的引导和复习策略也同样重要。而学案可在这个过程中,使得复习的方向,看得见摸得着。只要师生共同努力,定能在金色的六月取得高考的好成绩。
【关键词】导学案设计;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
经过高三第一学期的一轮复习后,学生已全面地复习了一遍高中生物知识,熟悉了部分题目的解题框架以及掌握了一定的科学思维方法,但是出现的问题仍然不少。在二轮冲刺复习中,笔者建议教师需要把控好复习的节奏,有针对性地制定复习策略,最大限度地提升学生成绩。为了使复习更有针对性,学案的设计应该更有侧重点具体做法如下:
一、新课标重视必备知识以及生物大概念学习,学案设计要注意引导学生回归课本
在二轮复习中大量各地的模拟试卷以及高频率的考试,很容易让学生误以为只要多“刷题”就能够得高分。学生对教材原文不够重视,甚至出现只看“教辅”不看教材的现象。这种本末倒置的做法使学生学习效率低下,教师应强调学生掌握应有的必备知识,这样才能提升学生的关键能力。所以,在学案的设计中应适当增加课文中重要大概念的基础内容,引导学生回归课本。做法是设计学案课文内容填空,课前完成部分、课中阅读内容、课后学案默写。在二轮复习的每节课,课前组织学生完成学案的基础知识模块,学生不仅能够检测到遗漏的知识点,起到查漏补缺的作用,还能强化学生对教材大概念等核心知识的记忆。如果发现大部分同学对概念理解不到位,教师应要求学生立即翻到课文相应部分,对教材原文进行通读。这种方式属于记忆混乱,理解出错后的纠正阅读,能让学生对知识点产生深刻的印象,而且还能逐渐让学生慢慢养成回归课本的习惯。课本中的黑体字是生物高考的常考点,主观题中也常需要使用大量课文中的专业术语来表述。但是,如何考察学生的掌握情况?仅仅通过课堂提问,不能面向全体同学。通过让学生书写完成学案,课后老师检查,来代替上课个别提问。不仅能面向全体同学,还能督促、加强学生对课本核心概念的阅读和理解。
二、新课标要求综合性,设计学案时应设置学生构建概念图知识网络体系
经过一轮复习,学生已经摄入了大量的知识,如果零碎的知识仅仅简单堆积在一起,不利于知识的理解、提取和应用。在二轮复习中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体系,形成个性化的有主题、有主线的概念图,能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高效的提取知识。在学案中设计要求学生建构概念图的栏目,能督促提醒学生完成此事。而且在构建网络的过程中,其实就是在增强对基础知识的理解,不仅可以有效克服遗忘,还可以提高思维的灵敏度,做题时能快速地联系上解题可能需要用到的知识点。此外,构建过程还能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这里有一个点需要注意,很多同学在完成学案时会直接使用教辅资料中归纳好的相关概念图。如果这样做,学生就只是作为被动接受知识的对象。由于相关知识网络不是自己构建的,不容易消化吸收,会表现为遗忘率高。所以在导学案设置完成概念图的模块,要强调学生必须自己动手绘制符合自己知识提取习惯的概念图。在构建的过程中可先从已有的知识概念入手,逐步建立知识网络,并且不断地完善补充相关联系的知识点。让学生在构建过程中,增强对相关知识的理解以及联系。把知识内化成自己的东西,就实现了从“被动接受知识”到“主动发现联系新知”的转变。学生的综合运用、科学思维能力在这个过程中自然而然就提高了。
三、新课标注重应用性,学案的设计要注重训练学生的图文转换能力
生物全国卷许多的图表信息题,都来源于课本中的图文素材。在学案设计中应该多直接引用课本图表,引导学生关注教材。特别需要关注、解读课文图表背后的含义,将图表内容与课文核心概念、原理联系在一起。深化对生物大概念、原理的应用和理解。这样做既掌握了知识,又提升了能力,学生还学会了将知识点在图、表、文字等不同形式的素材上实现迁移的能力,逐步形成“图”与“文”的转换能力。帮助学生构建图文题的解题程序:第一明确题目提出的问题;第二分析图表,提取信息,构建情景;第三将图表反映的情景与所学知识、原理相联系,根据题目要求将文字、图表等不同形式的素材相互转换;第四根据题目要求,选择角度作答。
四、在导学案中多设置环节,想方设法训练、提高学生的“语意表达能力”
全国卷生物部分的主观题越来越强调学生要能用语言把解题的科学思维过程表达出来。特别是遗传定律、光合呼吸等探究、设计类题目,要求学生设计整个实验方案。而学生在作答此类题目时往往“只能意会”、“不可言传”。所以在学案中,应尽量设置问题情景让学生表达、陈述观点,从而加强学生的语意表达能力。具体可在导学案相应知识点后,设计编写与课文情景对应的问题,要求学生用所学知识书写回答,做为课后练习。多要求学生在新情景下,书写解决情景问题所运用的知识点,并尽量引用课本原文作答。如此层层递进,学生的能力就能稳步提升。
五、在导学案中设计任务清单,提醒学生对自己的能力、时间、知识进行管理
在复习的最后冲刺阶段,由于学生对自己的整体状况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在高考临近时会感到非常的焦虑,从而使得成绩停滞不前。所以在这个时间,我们老师要在学案中设置好合适的练习,通过科学设计学案帮助学生培养自己的解题节奏。可在学案中设计每天任务清单栏目,要求学生填写并记录完成情况。每完成一份学案就相当于完成一个小目标。到了这个阶段不管学生的知识储备去到哪个阶段。都要让学生有一种运筹帷幄的感觉,让他感觉每天都有收获、信心满满。
最后学案的设计还应该设置学生每日反思的栏目,引导学生对当天的学习进行反思,例如,核心概念是否理解正确无误,有哪些漏洞,应该怎么查漏补缺?要求学生在学案中总结反思。还可以从解题时是否遵循科学思维过程的方法,解题步骤是否恰当进行反思,让学生掌握科学的解题程序,有策略、有步骤的答题。
二轮复习要取得好的效果,学生的勤奋努力固然不可或缺,教师的引导和复习策略也同样重要。而学案可在这个过程中,使得复习的方向,看得见摸得着。只要师生共同努力,定能在金色的六月取得高考的好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