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市高中历史新课程教学情况的调查分析

来源 :历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nshenguizu9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课程标准,历史教学,调查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08)17—0017—05
  
  浙江省进入高中新课程已有两年时间,尤其是高二选修课的开设和新高考方案的出台,使课程改革面临许多新的问题。在课程改革面前,绍兴的历史教师有无奈的叹息,也有深入的思考;有无穷的困惑,也在积极地探索。近一年多时间,笔者在绍兴范围内以听课、座谈、问卷等方式进行了系统的教学调研,着重调查和分析历史教师对课程改革的所思、所想、所行,试图为历史课程改革寻找一些路径。
  关于与历史课程紧密相关的三个重要文本,我们做了如下问卷调查:
  1.一与教学大纲相比,您认为《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标)最大的突破是(可多选)
  A.克服了“繁难偏旧”的弊端
  B.更新了课程理念
  C.改变了历史学习内容
  D.与教学大纲没有本质区别
  E.其他
  2.您认为课标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可多选)
  A.课程理念脱离历史教学实际
  B.课程内容过于繁难
  C.忽视学生基础,可操作性不强
  D.其他
  国家课程标准是这次课改的起点,设计上述两个问题的意图,是了解一线教师对《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的看法。调查表明79%的老师认为更新了课程理念,有突破;但80%的老师认为课程内容忽视了学生的基础,可操作性不强。
  从调查结果看,历史新课程的理念更新基本上为广大教师所接受,在座谈中也发现,历史课程的三维目标、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等新课程倡导的理念,成为多数老师的常用教学“语汇”。说明课标在更新教师的教学观念方面作用不小,对新课程的心理承受预期不错。
  由于新课标采取专题模块的结构形式,对学生历史学习的基础要求更高,这是不少老师对课标的主要意见。一些老师说,原来在高三第二轮复习的做法,要求高一学生把握,难度太大。有的老师质问:新课程标准一开始就采用这种做法,砖头还没有,怎么砌墙呢?按照专题学习,学生头脑中缺乏起码的知识准备,有些内容教师要做大量的知识铺垫才能让学生搞清楚。与以往的课程相比,高中的新课程跳跃太大。教师可以利用寒暑假通过参加各种培训、自学等途径“充电”(这种充电远远不能适应新课程的要求),而学生呢?学生的基础和能力受身心发展和社会经验的制约,恐怕不是短时间内能提高的。
  对于新教科书的感受,我们设计了这样两个问题:
  3.您觉得浙江选用的人民版教科书和人教版教科书最主要的优点是(可多选)
  A.较好地体现了课标精神和课程理念
  B.学习内容丰富生动
  C.问题设计合理有效
  D.文字图片赏心悦目
  E.其他
  4.您觉得人民版教科书和人教版教科书存在的问题有(可多选)
  A.专业性、理论性太强
  B.太过拘泥于课标
  C.问题习题设计不符合学生实际
  D.历史内容杂乱,分析不到位
  E.内容太多,无法完成教学
  F.其他
  从问卷情况看,有52%的老师认为较好地体现了课标的精神和理念,62%的老师认为文字图片赏心悦目,但只有34%的老师认为教科书学习内容丰富生动。这说明教科书在内容的生动性方面存在不足,人民版教材这方面的问题尤其突出。在座谈中不少老师反映人民版教材几乎是“学术手稿”,学术性极强,有些章节甚至大量摘自高校教科书的原文,学习难度很大,可读性不强。采用模块专题的编写方式,还出现了大量新知识,再加上课程标准对内容标准大都只作粗线条的规定,表述高度概括,使得其涵盖的基本知识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新教科书不仅内容多而新,而且专业化、成人化倾向更严重!不少老师认为新课标教科书事实上造成了新的“偏、难、繁”,学生负担增大。问卷调查中80%的老师认为内容太多,无法完成教学,51%的老师认为内容杂乱,分析不到位。
  上述课标和教科书的相关问题也体现在以下问卷中:
  5.您觉得新的课程内容优点是(可多选)
  A.选择精当,符合学生实际
  B.内容生动,能激发学生兴趣
  C.观点新颖,有时代气息
  D.其他
  6.您觉得新的课程内容存在的不足是(可多选)
  A.史学观念陈旧,仍以上层历史为主
  B.内容庞杂,不利教学
  C.理论性太强,远离学生生活
  D.知识要求太高,与学生现有知识水平有距离
  E.其他
  48%的老师认为内容生动,能激发学生兴趣,52%的老师认为新课程内容的优点是观点新颖,有时代气息,66%的老师认为学习内容庞杂,不利于教学,72%的老师认为知识要求太高,与学生现有知识水平有距离。
  为了指导新课程的实施,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出台了各学科的教学指导意见。据此,我们调查:
  7.您觉得浙江省的学科指导意见主要作用在(可多选)
  A.使笼统的课标变得具有可操作性
  B.减轻了课程内容的负担
  C.提供的教学方式和策略建议实用有效
  D.其他
  8.您觉得浙江省的学科指导意见存在的不足是(可多选)
  A.一与课标要求有出入
  B.规定的学习要求太高,不能切实减轻负担
  C.束缚了历史教师开发课程的手脚
  D.提出的教学建议过于空泛
  E.其他
  根据浙江省新的考试方案,2009年的高考将“教学指导意见”作为命题的主要依据(考纲在“教学指导意见”的基础上做减法),再加上浙江省统一使用教科书,在事实上架空了课程标准的作用。从问卷结果看,55%的老师认为教学指导意见使课标变得有操作性,68%的老师认为教学指导意见有利于减轻学生负担,但有48%的老师认为教学指导意见规定的学习要求仍然太高,不能切实减轻学生负担。教学指导意见基本上是在课程标准的范围内做“减法”,把过于笼统的要求明晰化、过于复杂的要求简单化,应该说浙江省的教学指导对于解决《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存在的问题有积极意义。在实际教学中,一方面是如何理解教学指导意见,把握教学的深度与广度,是很多教师面临的问题;另一方面,高考会不会确实按照教学指导意见的范围命题,这是一线教师最主要的疑问。 课程改革的核心和关键是改变历史课堂教学,实现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历史新课程实施两年来,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转变的情况如何,是本次教学调研中重点了解的问题。
  9.您在教学中采用的主要教学方法是
  A.讲授法
  B.问题导学
  C.讲练结合
  D.引导探究
  10.您一节历史课一般的讲授时间是
  A.20分钟左右   B.30分钟左右
  C.40分钟左右
  11.您在历史教学是否要求学生提出问题
  A.经常
  B.偶尔
  C.从不
  12.您在历史教学中是否组织学生课堂讨论或辩论
  A.经常
  B.偶尔
  C.从不
  从问卷统计看,31%的教师采用讲授法,59%的老师采用问题导学法,24%的老师采用引导探究的教学方法,14%的老师采用讲练结合法。应该说不同的教学方法本身并没有优劣之分,就历史教学而言,传统的讲授法有时也必不可少。但问卷中有三个问题值得注意:
  1.问题导学法在历史教师中比较流行。问题导学是介于传统讲授法和探究式教学之间的类型,它既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的主导地位,教学问题由教师设计,教学各环节由教师调控,易于为教师所掌握;又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有效地训练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增加师生互动。这种教学方法既可以走出“老教法”的泥潭,又能“心里有底”,放心地应对考试,所以很多历史教师乐于选择。问题导学重心在“导”,这也说明课程改革后历史课堂教学出现了明显的变化。统计显示,讲授40分钟左右的“满堂灌”式课堂教学比例较小(20%),而讲授30分钟左右的占80%。
  不过,在听课中可以明显地感到,同样是问题导学,也存在着两个不同的极端:一部分教师很好地把握了问题导学的中心是“学”,“导”是为“学”服务的,因此,他们的教学比较好地体现了尊重学生主体,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课改精神;还有一部分教师的课堂教学,实质上是以一问一答呈现以教师为中心,对学生的“学”重视不够,是新“面具”下的老面孔。 2.教龄在5年以内的青年教师几乎全部选择了讲授法。原来以为青年教师受传统教学方法的惯性影响较小,有采用新教学方法的优势,但实际情况恰恰相反,多数5年教龄以内的青年教师对讲授法情有独钟。结合座谈和听课,可能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这些教师怕考不好的心理压力比较成熟的老教师大,不深入讲解就不放心;二是青年教师驾驭课堂和调控能力不高,而引导探究等教学方法需要更高的教学艺术和水平,他们不敢贸然尝试。
  3.采用讲练结合法的老师主要是10年以上的教师。讲练结合是一种围绕考试题目分析教学内容,或围绕教学内容提出考试题目的教学方法,应试色彩比较强。它要求教师能够很好地把握题目的考查目标和方法,把题目与教学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所以不少老教师对这种实战性强的教学方法情有独钟。
  从学生创新思维发展的角度说,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是否要求或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是衡量一位教师对教学思维创新重视程度的重要标尺。调查显示,只有28%的老师经常要求和鼓励学生提出问题,72%的老师只是偶尔这样做。同样,对于激发学生思维碰撞和思想火花的课堂讨论,也只有28%的老师经常组织,72%的老师只是偶尔这样做。综合前述调查可以确认,在课程改革面前,历史教师的课堂教学发生了一些改变,但这种改变很大程度上体现了教师在应对考试和改革教学之间做出的平衡。
  13.您是否向学生推荐与历史相关的研究性学习课题
  A.较多
  B.有但不多
  C.没有
  14.您是否指导您校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课题
  A.指导多个
  B.指导一个
  C.没有指导
  D.学校还没有开展研究性学习
  15.您是否组织过历史活动课
  A.多次
  B.组织过
  C.没有
  除了课堂教学,历史学习还应该向课外延伸,研究性学习和活动课是比较集中的体现。调查显示,只有14%的老师较多地向学生推荐相关的研究性学习课题,而72%的老师选择了“有但不多”,有14%的老师从来没有向学生推荐过研究性学习课题。在指导研究性学习方面,48%关注新课程的老师指导过多个学生研究性学习课题,28%的老师指导过一个学生研究性学习课题,14%的老师从来没有指导过学生研究性学习课题,10%的老师表示学校还没有开展研究性学习。65%的历史老师组织过活动课,而35%的老师表示从来没有组织过活动课。
  新课程改革实施近两年,还有不少学校没有切实落实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也有相当一部分历史教师没有主动实践研究性学习。
  关于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态度,是了解新课程效果的重要问题。
  16.您觉得您任教的学生对历史学习的态度
  A.兴趣浓厚,学习主动
  B.学习认真,兴趣不浓
  C.对历史学习敷衍了事
  17.您任教的学生在历史学习中能否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A.经常
  B.有时
  C.很少
  18.您任教的生在历史学习中能否提出有意义的历史问题
  A.经常
  B.有时
  C.很少
  19.对于组织课堂讨论、辩论以及活动课、研究性学习等历史学习方式,您的学生
  A.参与积极性很高
  B.积极参与的学生只占少数
  C.学生没有兴趣
  任何教学活动必须归结于学生的学习活动,上述4个问题主要试图了解教师视野中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式。统计显示,58%的老师认为学生学习认真,但兴趣不浓,只有28%的老师认为学生对历史兴趣浓厚,有14%的老师认为学生是敷衍了事。在学习中能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是学生主动、积极学习的突出表现。调查显示,只有11%的老师认为学生能经常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而24%的老师认为学生不能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处于一种“被动的认真状态”。组织课堂活动也反映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64%的老师认为积极参与的学生只占少数。
  没有学习兴趣,失去求知的愉悦感,学习历史就成为一种纯粹的课业负担。学生对历史学习兴趣不高,这既有课标规定的教学内容和教科书的原因,如:课标内容忽视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模块整合内容,使历史内容变得很抽象;教科书成人化倾向突出;也有课堂讲授缺乏魅力等教师的原因,例如,调查发现学生对于问题导学的形式兴趣不大,因为这种形式让学生有被考查的“紧张感”而缺少发现的“愉悦感”。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是非常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学生不是对学习不感兴趣,也不是对探究不感兴趣(调查中有34%的老师认为学生对探究活动和研究性学习兴趣极高),究竟是哪些因素影响了学生的兴趣?需要做专门的调查和研究。
  新课程提出了很多评价方式。关于历史学习中的形成性评价,我们提出了两个问题。
  20.您在教学中对学生的形成性评价主要通过
  A.记录课堂上的表现
  B.平时完成作业的情况
  C.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D.其他
  21.您觉得对学生的形成性评价的难度在于   A.学生太多,记录困难
  B.“填表式”评价不能反映实际情形
  C.当前的实际是考试决定一切,形成性评价意义不大
  D.其他
  新课程要求实行学生学业成绩与成长记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因此,形成性评价在课程改革中有特别的意义。从调查看,课堂表现(41%)、作业情况(48%)、有价值的问题(20%),三者结合占一定比例,可见多种形式的形成性评价已逐步进入历史教师的视野。对于形成性评价的难度,认为“学生太多,记录困难”和“‘填表式’评价不能反映实际情形”的老师各占27%,62%的老师认为“当前的实际是考试决定一切,形成性评价意义不大”。考试对老师的压力十分突出。老师们普遍感觉,目前学校和家长、社会主要是依据考试成绩来评价教师教学,教学管理总体上是日趋严密和刚性,学生与教师的自主空间被大大压缩,教师与学生的负担同样过于沉重,因此,形成性评价的实效值得怀疑。当然,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根据浙江省高考方案,综合素质评价在高校招生中的作用有多大,教师心中没底。
  在帮助学生发展的同时实现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历史新课程的实施给历史教师带来了什么呢?
  22.进入新课程以来您最大的收获是(可多选)
  A.理念由学科转向了课程
  B.教学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C.自身历史知识得到了更新
  D.其他
  23.进入新课程来您最大的教学困惑是(可多选)
  A.新的理念难于转化为实践中的操作策略
  B.课程内容太多,教学任务难以完成
  C.会考、高考方案不明确
  D.课程内容与学生现有历史知识基础不适配
  E.参考资料不足
  F.其他
  24.您觉得新课程对您提出的最大挑战是(可多选)
  A.历史知识亟待更新
  B.教育观念与课程改革有出入
  C.指导学生学习的策略性知识有待提高
  D.设计教学能力有待提高
  E.其他
  新课程中教师感受自己最大的收获,45%的老师选择教学理念的变革,35%的老师认为是教学方式的变化,59%的老师认为是历史知识的更新。更多的老师认可专业知识需要更新,这是可喜的现象。对“教学方式的变化”感受最低,这一结果发人深省。从座谈和听课中可以发现,由于浙江省统一了教科书并下发了学科教学指导意见,本来教师要摆脱“教教科书”的传统习惯难度就不小,而教科书的统一更强化了“教教科书”的教学行为,课程标准被教科书架空;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则架空了课程标准。
  课程理念的转变还有待于高考命题改革的深化。课改中面临的困惑问题,有52%的老师选择了“新的理念难于转化为实践中的操作策略”,62%的老师选择“课程内容太多,教学任务难以完成”,41%的老师选择“高考方案不明确”(问卷时浙江省新高考方案尚未公布)。
  面临课程改革的挑战,选择“历史知识亟待更新”和认为“教育观念与课程改革有出入”均占35%,认为“指导学生学习的策略性知识有待提高”的占59%,选择“设计教学能力有待提高”的占33%。这说明,要从传统的较多关注“教”到更多地关注“学”,不仅存在观念的问题,也有技能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切实有效的校本教研是一条重要途径。调查中发现教师对此有很大的期待,很多的老师认为课程改革为教师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会,积极参与校本教研活动,对自己的成长有较大作用,但是也有部分老师认为校本教研对专业成长有作用但作用不大,少数老师认为校本教研对教师专业成长没有作用。这说明如何使校本教研更有效,如何使校本教研的形式和内容更受教师的欢迎,还是一个值得探索的课题。
  高中课程改革实施前,曾经有人悲观地预言:课程改革最后将会蜕变为新一轮的教材改革。相信通过历史课程专家和一线历史教师探索和实践,历史课程改革能摆脱这一宿命。
  
  [实习编辑:吴 丹]
其他文献
《语文课程标准》的颁布执行,要求广大教师构建一种与“新课标”最为合拍的课堂,即“理想课堂”。那么什么样的课堂才是最为理想的课堂呢?其实把陶先生的教育思想研究一番,“
采用野外径流冲刷试验的方法,模拟研究非硬化路面土壤剥蚀率与各水动力学参数之间的关系,并建立各自的定量关系式.结果表明:不同流量和坡度下,平均土壤剥蚀率可以用放水流量
今年国有企业将分四类进行改革。对一些大中型骨干企业,将按《公司法》的要求,规范地进行公司化改造;对一般中型企业。国家将采取合资或嫁接的办法,通过产权流动和重组。改
科学的学生评价是检验教学效果的一种重要手段,是实现评价的促进功能的需要。为了能够公平、合理地实施学生评价,促进中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加拿大的基础教育界制定了《学生评
在最近召开的全国现代企业制度试点工作座谈会上,国家经贸委主任王忠禹强调,试点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涉及问题都是深层次问题,需要探索和突破的难点,大都集中在政府身上,转变
编者按:为适应我省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发展的新形势,不少地区即将建立农产品质量监测化验室,对农产品质量进行监测。据此,省农业环境保护监测站根据有关农产品质量监测化验室建设经
圆周运动既是教学的重点,学生学习的难点.又是历年高考的热点.圆周运动作为基础性的知识,往往与其他内容密切相连的,所以与圆周运动相结合的问题类型较多,现分类介绍如下. C
手工制作是幼儿非常喜欢的一项活动,它有许多的形式如:泥工、纸工、编织等等。它是培养幼儿动手、动脑,启发幼儿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手段。是教师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力与创造力,直
虽然很想为喵们改善生活环境,但家里空间实在太小,自己的预算又不是很多?没关系,不用花费太多也可以为猫咪打造小小乐园的方法多得是——只要你选对了合适的家居小物。 Alth
概述了江西现代钨工业各个主要发展进程,总结了建国40多年来取得的重要科研成果及钨矿生产实践经验,是一篇较为完整的钨业史料。江西钨业为我国经济建设、出口创汇作出了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