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群文阅读初探

来源 :课外语文·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t123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以小学语文群文阅读为研究对象。首先分析了群文阅读的意义,接着提出了当前群文阅读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学生质疑少、课堂上忽略学生主体地位、缺少归纳总结等;最后结合教学实践提出群文阅读的优化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群文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群文阅读是群文阅读教学的简称,即围绕同一议题选择一组结构化文本展开的阅读教学。在这种模式中,师生积极参与到集体建构中,一起分享智慧,在教师、学生、文本的融合中形成共识。群文阅读的观念与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知识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理念相契合,促进小学生阅读能力与素养的提高。
  一、实施群文阅读的意义
  (一)丰富学生閱读量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要求九年义务教育的学生课外阅读总量应达到405万个字,小学语文教材12册,每册平均30篇课文,每篇课文平均500个字,总字数共15万左右,远远达不到课程标准要求。实施群文阅读,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以一篇带多篇。在一课时的群文阅读中,教学文本一般在三到五篇,学生自主阅读的时间至少在20分钟左右。同时语文教材中的文章是语文专家和语文教材编写者选定的,而群文阅读是语文教师根据教学议题,阅读大量的相关文章,从中择优选择出学生比较感兴趣的,丰富了小学生阅读量的同时又培养了小学生阅读兴趣。
  (二)更快掌握表达与读写方法
  群文阅读的教学可以做到一课一练,一课一得。群文阅读,让学生根据阅读结构相同的几篇文章或写作方法相同的几篇文章,将大量的阅读与写作紧密结合起来,实现高效的以读促写。同时大量的阅读,也可以让学生获得丰富的间接经验与感悟,从而达到有话要说,有话要写,且有法可循。
  二、当前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质疑少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关注的更多是学生知识点的掌握,填鸭式教学让学生没有时间提问题。久而久之,学生质疑越来越少,这样的课堂不能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
  (二)忽略学生主体地位
  语文课堂主要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在一堂课只能完成一篇课文的阅读。同时课上阅读时间较短,学生并不能深入了解文章所要表达的内容。面对老师的讲解,学生只能被动接受。长此以往会导致学生失去阅读的兴趣。
  (三)缺少归纳总结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运用过多时间练习并指导学生朗读,对阅读的问题进行讲解。而不是教会学生为什么要这样分析,为什么这样回答。欠缺了对阅读分析技巧与方法的归纳,学生的阅读与写作能力难以提高。
  三、群文阅读实施策略
  基于以上传统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要求语文教师改变传统的观点和做法,对传统的阅读进行优化。鼓励学生积极提出问题,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激发小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小学生阅读分析能力和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从而提高语文教育素养。
  (一)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良好的阅读习惯使人受益终生,所以群文阅读教学中尤其要注重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首先要让学生敢于提问,养成有问必读、有读必问的阅读习惯。问题是学生思维的起点,阅读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为了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其次,培养学生边读边思考的习惯。李海荣老师在《精彩的对话,出乎意料的情节》课堂上,给出三个小故事,读后让学生理清人物、地点、事情和心情。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只有学思结合,才能达到对文本的深入理解。
  (二)变“讲”为导,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必须在内容上为学生创造条件,把“讲课”变为“导课”,教师少讲多导,把课堂主动权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主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李海荣老师的课堂上,通过引导,学生渐渐说出了三个故事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甚至有的学生还说出这三个故事的时间顺序有可能不一样。在小组汇报或者学生回答问题时,只要学生说出为什么这样分析便可。此时学生的回答以及感受往往是浅层的,教师应适当引导再次回到课文中,深化对重点字词以及重点词句的理解,从而得到升华。这一过程有利于学生学会仔细品味课文,也提高了学生自己独立学习的能力。
  (三)总结归纳,建立结构化脉络
  群文阅读的结构化指的是在群文阅读教学中,读者对群文要有一个整体的理解,即有一个贯彻始终的核心线索,各部分围绕着这一线索形成一个逻辑框架。李海荣老师也为小学生总结了她本节课教学的核心,即写故事时,我们可以写一些对话并加入出乎意料的情节,这样就会有人越来越喜欢看我们写的故事。在群文阅读教学中,学生可以用学到的方法阅读其他几篇文章。并且在一篇又一篇的文本中,增加学生阅读量。保留新鲜感的同时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群文阅读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是对传统教学的创新与发展,给阅读教学带来了生机与活力,我们相信,群文阅读在语文教学的发展中将展现它特有的魅力。
  参考文献
  [1]倪文锦.语文核心素养视野中的群文阅读[J].课程·教材·教法,2017(6).
  [2]陈巧新.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初探[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7(8).
  (编辑:马梦杰)
其他文献
【摘要】在高中语文教材中,诗歌鉴赏是不可或缺的部分,阅读诗歌不仅能够强化语文素养,提升审美与赏析的能力,而且能够深化社会责任,对综合素养的培养意义重大。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旨从管理机制、实践操作、德育引导、优化等多角度,讨论如何进行德育教育下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迅速提升高中语文诗歌鉴赏能力的措施,让学生对于诗歌鉴赏类题型兴趣增强。  【关键词】语文诗歌;鉴赏能力;兴趣想象力  【中图分类号】G633 【
【摘要】在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高中语文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做好课前预习,着重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教师要按照  要求,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的观念,从而在课堂上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指导学生自主预习新课内容,逐渐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使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学会自主总结知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自主预习能力和总结能力。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做好课前预习  【中图分类号】G63
【摘要】中国五千年的文化博大精深,而在我国的古代优秀文化宝库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就是古诗词,它凝聚着中华民族的人文精髓。在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古诗词教学既是学习的重点,更是难点,我们要优化教学方法,让学生爱上诗词阅读。  【关键词】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占据着重要的位置,而古诗词教学更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同时也是教
【摘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将学习的主体放在学生身上,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习语文的热潮,改变以往老师是教学主体的状态,从而推动中职语文教学的改革。本文对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法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运用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以学生为中心;中职语文;教学方法;运用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教学方法是老师在教学活动中不断研究和思考的问题。随着教学年龄阶段的不同,对学生的教学
【摘要】古诗词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值得学生继承和发展的文化精髓。笔者仅立足于自身的实践教学感悟,从“重视诵读指导技巧”“加强诵读实践活动”和“完善诵读评价系统”三方面出发,就初中语文古诗词诵读教学方法探究发表个人的认识与看法。  【关键词】初中语文;古诗词;诵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初中语文课本中古诗词占不少比例,但是古诗词的教学主要停留在理解古诗意思,背诵默写等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更加注重对学生核心素养能力的培养。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这是核心素养能力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着小学语文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教师应尽快转变自身观念,不断优化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加强对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为学生核心素养能力的提升打下坚实基础。本文将简述培养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具体可行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方法 
实践教学是高校日语专业中必不可缺少的教学环节,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非常重要。针对我校日语专业实践教学现状与问题,应构建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积极拓展实践基地,大
【摘要】高中阶段是学生接受高等教育前的最后一个阶段,所以高中语文课堂的教学要基于学生对素质教学的需求,综合性地对学生进行教学。教师要基于素质教学的教育理念,针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制定教学策略,多方面对学生的素养和能力进行培育,达成素质教学的标准。  【关键词】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探究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在高中语文阶段对学生的培育不能一味地对学生进行知识教育,而是应该在课
【摘要】近年来,课程教学正在进行创新改革,很多新的教育教学方式及理念陆续加入到了教学中,小学语文古诗词的诵读教学就是小学语文人文性教学的最好展现,同时小学语文古诗词诵读教学的实施还对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也是因为古诗词诵读教学的实施现阶段教学中出现了很多较为突出的问题,我们应该重视这些问题,并进行及时的修改解决。本文就是结合现阶段的实际教学情况,针对教学中
【摘要】长期以来,我国小学语文教育为学生的“小升初”考试服务,这直接导致我国小学生的语文素养久久得不到质的提升,在这种形势下,情境教学法应运而生,利用情境教学法进行语文教学对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从小学语文存在的问题出发,阐述情境教学法的优势及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情境教学法;小学语文;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情境教学法是小学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