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法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来源 :课外语文·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ssh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将学习的主体放在学生身上,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习语文的热潮,改变以往老师是教学主体的状态,从而推动中职语文教学的改革。本文对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法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运用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以学生为中心;中职语文;教学方法;运用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教学方法是老师在教学活动中不断研究和思考的问题。随着教学年龄阶段的不同,对学生的教学方法也不同。中职教育正是学生思想活跃,青春叛逆的时期,因此对他们的教学方法应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法,尊重学生思想活跃的特点,进行差别化教育。其次中职教育是提高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教育,所开设的课程大多以动手操作,实践应用的内容为主。所以中职语文教学也应强调应用实践为主,课堂灌输为辅的教学理念。充分带动学生的积极性,将所学的语文知识充分应用到实践中去,让他们感受到学习语文的乐趣。
  一、“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法的实践探索的意义
  (一)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以学生为中心就是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年龄特点,尊重他们自主学习,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将所学的语文知识体现在运用语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让语文成为他们解决学习生活社会实践问题的工具,让他们切实感受到学习语文的重要性。这样有感而发才能刺激他们学习语文知识的积极性。
  (二)提高学生自学能力
  主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解决学习、生活、社会实践中的问题,在充分调动积极性的情况下,学生会自主学习语文知识。特别是参与社会实践的新闻调查、演讲、广告内容编辑等,主动参与、合作、互助。在这些社会实践中学生会发现语文知识应用的广泛性和重要性。
  (三)提高应用语文知识的综合能力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在社会实践中使学生不断得到语言、思维的锻炼,因此逐渐养成了勤于思考,善于思考的习惯,在参与社会实践时一边提高语文应用能力,一边学习语文知识,起到双重的作用。这也充分展示出语文知识综合能力的应用。因此我们要放下课堂,或者改变课堂的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中心,尊重他们的个性差异。而不是一味地灌输语文知识。
  二、如何营造“以学生为中心”的中职语文课堂
  (一)演讲比赛
  演讲既是锻炼学生的语言能力,说话能力,又是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只有放得开学生才能将语言思维能力发挥出来。而且演讲的内容非常丰富,不限于对某个话题进行演说。例如相声演说、演讲稿、笑话等,总之让学生站在讲台上,就算说一段故事也是锻炼学生的语言能力。如果语言功底得到提高,那么写作能力自然也会上去,而写作是学习语文知识和展示语文知识最好的体现。写作水平越高那么在社会实践中用到的语文知识就会充分发挥和体现出来。为了提高演讲的水平,我们可以从这些方面进行:一是个人演讲,演讲内容不限,就短短的几分钟时间。第一次可能连话都说不出来,但是多次演讲就会提高学生的说话水平。二是召开辩论赛,成为团体演讲。事实上辩论赛对语言能力的發挥和对问题的思考将得到极大的锻炼。在辩论赛中通过正方与反方的激烈辩论,不但将所学的语文知识发挥得淋漓尽致,而且越辩论激烈程度越高。那么学生对学习语文知识的兴趣会极大地被调动起来。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要一味地进行语文课本灌输。这样不但没有效果,而且天天学习会导致学生对语文产生厌倦心理、叛逆心理。
  (二)社会调查
  如果说演讲比赛是课堂上学习语文知识的话,那么社会调查则是把室内课堂搬到了室外。中职教育作为中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阶段,主要是把所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社会实践中,通过调查取证的方式,用语言文字记录并反映出来,就形成了社会调查或者社会新闻。通过调查典型的新闻事件来反映社会道德、倡导社会新风向,不仅反映社会存在的问题,而且也是写作的好素材。为了做好社会调查,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一是团队协作,因为搞社会调查不可能一个人能完成,而需要团队的协作才能完成。团队的协作也是互助互爱的过程,其次团队协作有利于发挥团队的思维方式,从而对问题的解决也会更加全面。二是必须真实记录社会上发生的事件,社会调查必须是真实的,否则虚假的东西不值得去调查。通过社会调查我们还可以撰写新闻稿、个人事迹等题材的东西,将所学的语文知识充分应用到生活中,这才是学习语文的初衷。为什么现在的中学生对写作不感兴趣,主要是写作没有素材,其次平时说话的语言没有得到锻炼,这样久而久之也就不会写作,害怕写作。
  (三)因材施教,区别对待
  在教学中要把握好学生的整体语文水平,重视学生之间的差异。学生的语文基础不一样,导致教师在教学中难以把握教学的深浅难易,面对这一问题的有效方法是因材施教,开展分层次教学。首先,教师有必要进一步了解学生,尽量掌握学生的语文基础水平、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等等,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方法。
  三、结语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法重视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突出了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既鼓励学生参与,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培养了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中职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
  参考文献
  [1]蒋玲.英国(SCL)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法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实践——应用文《启事》案例实践[J].课外语文,2017(10).
  [2]余一繁.浅谈行动导向教学法在中职语文小说教学三个教学层次中的运用与实践[J].新课程(下),2015(4).
  (编辑:张驰)
其他文献
【摘要】为了促进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能否进行有效的课堂提问尤为重要。小学语文是培养学生理解能力和阅读能力的关键学科,近年来备受关注。本文将通过对小学语文现阶段课堂提问中存在的问题、课堂提问的必要性及解决办法做出相应阐述。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课堂提问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课堂提问的必要性  课堂提问的这种教学模式
【摘要】以情激趣,融情于景,是诗歌学习的常用方法。为引导学生高效学习诗歌,建构魅力的高职诗歌课堂,创设恰当的情境必  不可少。诗歌鉴赏的目的,是引导学生理解诗歌内容、感悟诗歌情感、解读诗歌中蕴含的哲理和意境。为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与精神境界,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有必要创设恰当的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进入到诗歌的意境和情感氛围中,去感受、体验、领悟和表达,结合教学实际经验做一些简单阐述。  【关键词】
着重从教学的角度,从理论联系实际、合理安排技能训练、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等几个方面论述对上好数控实习课、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实践操作能力的一些
【摘要】要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就必须充分了解学情,做到有的放矢;精心细致备课,不打无准备之仗;恰当使用多媒体,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效果;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课堂效果的高低是衡量一节语文课好坏的关键因素,而要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就必须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教学气氛,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热情,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这样,语文教学
拼音教学,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特别重要,只要学好拼音,孩子们认字,就不成问题了,更有助于阅读写作、表达交流,能更好地帮助学生自主学习新知识,提高能力和智力.一年级的孩子
期刊
This paper presents a novel interference management strategy, to adaptively choose the best fractional frequency reuse (FFR) scheme for macro and femto networks
【摘要】趣味性教学不仅能有效改善传统语文教学课堂的枯燥和单调,同时还能极大程度地提高初中生对语文学习的热情,并且能够有效调动初中生的主动性以及积极性,从而提高初中语文教学质量。因此,本文将结合实践教学经验,就如何加强趣味性教学在初中语文高效课堂中的应用做简要探讨。  【关键词】趣味性教学;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一、发挥课前导语的作用  精彩有趣的课前导语
【摘要】在高中语文教材中,诗歌鉴赏是不可或缺的部分,阅读诗歌不仅能够强化语文素养,提升审美与赏析的能力,而且能够深化社会责任,对综合素养的培养意义重大。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旨从管理机制、实践操作、德育引导、优化等多角度,讨论如何进行德育教育下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迅速提升高中语文诗歌鉴赏能力的措施,让学生对于诗歌鉴赏类题型兴趣增强。  【关键词】语文诗歌;鉴赏能力;兴趣想象力  【中图分类号】G633 【
【摘要】在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高中语文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做好课前预习,着重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教师要按照  要求,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的观念,从而在课堂上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指导学生自主预习新课内容,逐渐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使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学会自主总结知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自主预习能力和总结能力。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做好课前预习  【中图分类号】G63
【摘要】中国五千年的文化博大精深,而在我国的古代优秀文化宝库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就是古诗词,它凝聚着中华民族的人文精髓。在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古诗词教学既是学习的重点,更是难点,我们要优化教学方法,让学生爱上诗词阅读。  【关键词】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占据着重要的位置,而古诗词教学更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同时也是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