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应用型课程在各高校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可以有效提高高校的教学水平,改变教学现状。现在,虽然各高校运用应用型课堂教学,但教学方式仍和理论教学相近,收效甚微。文章以《应用微生物及遗传育种》为例,从理论、实践等方面展开讨论,提出改革方案。
关键词:应用微生物学;遗传育种;应用型课堂;改革
前言
目前,社会城市化进程逐渐加快,市场对人才的需求逐渐增多,但各高校的毕业生因为综合素质较低,缺少实践经验,无法得到社会的认同,与市场脱节,这成为高校面临的难题之一。因此,高校教师要增加课堂实践,采用应用型教学模式,增加课堂时间,提高技能水平。
一、理论课程教学模式的创新
(一) 多媒体与教学
在这个电子日新月异的时代,随着大学与社会的距离逐步拉近以及现代新技术的革新与发展,多媒体走进课堂并且成为各大高校主要的教学方式之一。教师采用多媒体方式教学,可以优化、整合教学内容,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以互联网为媒介,寻找自己需要的资料并做成课件,丰富教学内容,制定与课堂教学相符的教学目标,完善教学方案。所以应该充分利用多媒体在教学上的应用,给学生提供信息量大、知识范围广的课堂。但网上的教学资料形式丰富多样,教师要正确选择,合理使用。
(二) 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高校展开微生物教学课程,其目的是让学生对微生物有一定的了解,运用掌握的知识打开微生物世界的大门,从而在现实生活中应用,与实际的生产、生活结合。而微生物是一个生命体,如果教师只用文字表述的方式讲授,就会让课堂过于乏味,缺少趣味性,而学生在学习微生物的相关知识中,不仅要接受理论知识,还要通过自己的实践,理解其抽象的概念。因此,应用微生物课程也要遵照这一原则授课,通过多媒体的演示,让学生对微生物的形象有初步的认识,然后在这一形象的基础上,给出一个抽象的定义,使学生充分理解课上所讲的知识。
二、 理论与实践兼顾
《应用微生物及遗传育种》课程不仅仅只重视微生物的实践应用,还注重微生物在遗传育种、工程菌的改造、基因工程方面的理论知识的掌握与探索。大学不仅仅是一个学习知识的地方,也是每一位同学成长与成熟的沃土。
该课程是应用性和理论性均很强的课程,生物技术中很多实际问题的解决都离不开微生物基础知识的支持,更离不开实践的积累。因此,担任该课程的教师不仅要拥有丰富的理论知识,还需要具备一定的企业生产经验。与国内很多高校一样,黄淮学院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的很多教师都具有较高的学历,掌握着丰富的理论知识,但是由于缺乏企业生产的实践经验,在教学中难以真正做到理论与企业生产实际密切的联系。对于此课程,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必须经常走访生物科技类的公司和企业,到企业一线观察和实践锻炼,积累丰富的生产实践经验;同时,学校应将微生物行业经验较为丰富的专家请到学校和学生进行面对面的授课,他们丰富的生产实践经验可有效的弥补专业教师在此方面的不足。通过课堂与企业的紧密结合,课堂教学不再枯燥乏味,也能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 教学方法的改革
应用型教学课堂会采用很多方法教学,其中包括课堂讲授法、讨论式教学法、自主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每种教学方法都有适用的课堂和条件,都有利弊。是否可以让教学方法的职能充分发挥,会直接对教学资源的优化组合造成影响,如果其教学课堂与条件不符,其职能的发挥就会受限。因此,教师要把多种教学方法巧妙融合,让教学内容具有针对性。
应用学科的理论教学会用“五步”法教学,即让学生仔細阅读教材内容,对内容有一定的了解,然后引导学生给出问题,结合成功的教学案例对问题进行分析,解答问题,接着通过教师的讲解充分理解知识点。这种教学方法在理论教学中的应用,可以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但如果想要在应用教学中应用,就要做适当的调整,变成“六步”教学法。即结合生活中真实的应用案例,让学生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提出问题,组织学生讨论,给出初步解决问题的方案,再通过教师的仔细讲解细化方案,进行反思,用实验验证得出的理论是否正确。应用型课堂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应用,而所有的应用都离不开生活,所以,教师在展开实践教学时,要从生活中发现案例拉近学生与知识的距离,从而提高其学习的积极性,扩大思维模式。又因为应用型课程在课前都会有设计课题,为了让教学具有针对性,教师可以在课程开始时把课题告诉学生,确定教学中心。
四、 教学时间的调整
应用型课堂开设时间的选择非常重要,如果时间过早,学生还未掌握充足的理论知识,无法有效展开应用型课程,如果过晚,就会抑制学习的积极性,增加就业的困难。而应用型课堂大多数都在理论教学后开设,时间最好定在大三学年。但很多学校会在大三阶段安排较多的课程,挤占应用型课程所占的课程比例,针对这一情况,学校要尽量调整大三课程的密度,把开设的时间控制在大四学习之前,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比如《应用微生物及遗传育种》,现在很多学校会在前两个学年着重培养学生的理论知识,让其打下良好的基础,到了大三学年会根据应用型教学的课时,适当安排教学时间,以提高教学效果。
五、 总结
各高校在展开应用型教学时,不仅要从实践应用的角度促进教学方法的改革,还要改变理论教学方法,为应用型教学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因此,教师要调整理论教学模式,改变应用型课堂的教学方法,合理安排教学时间,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鲁珍.《啤酒工艺学》应用型课程教学方法改革初探[J].考试周刊,2015,42:7-8.
[2] 杨红军,王洋清,张勇,李勇.多媒体在应用微生物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2012,12:7608-7609.
[3] 田微,张志俊,樊金荣,张俊敏.应用型课程教学改革新探[J].科技资讯,2012,20:168-170.
关键词:应用微生物学;遗传育种;应用型课堂;改革
前言
目前,社会城市化进程逐渐加快,市场对人才的需求逐渐增多,但各高校的毕业生因为综合素质较低,缺少实践经验,无法得到社会的认同,与市场脱节,这成为高校面临的难题之一。因此,高校教师要增加课堂实践,采用应用型教学模式,增加课堂时间,提高技能水平。
一、理论课程教学模式的创新
(一) 多媒体与教学
在这个电子日新月异的时代,随着大学与社会的距离逐步拉近以及现代新技术的革新与发展,多媒体走进课堂并且成为各大高校主要的教学方式之一。教师采用多媒体方式教学,可以优化、整合教学内容,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以互联网为媒介,寻找自己需要的资料并做成课件,丰富教学内容,制定与课堂教学相符的教学目标,完善教学方案。所以应该充分利用多媒体在教学上的应用,给学生提供信息量大、知识范围广的课堂。但网上的教学资料形式丰富多样,教师要正确选择,合理使用。
(二) 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高校展开微生物教学课程,其目的是让学生对微生物有一定的了解,运用掌握的知识打开微生物世界的大门,从而在现实生活中应用,与实际的生产、生活结合。而微生物是一个生命体,如果教师只用文字表述的方式讲授,就会让课堂过于乏味,缺少趣味性,而学生在学习微生物的相关知识中,不仅要接受理论知识,还要通过自己的实践,理解其抽象的概念。因此,应用微生物课程也要遵照这一原则授课,通过多媒体的演示,让学生对微生物的形象有初步的认识,然后在这一形象的基础上,给出一个抽象的定义,使学生充分理解课上所讲的知识。
二、 理论与实践兼顾
《应用微生物及遗传育种》课程不仅仅只重视微生物的实践应用,还注重微生物在遗传育种、工程菌的改造、基因工程方面的理论知识的掌握与探索。大学不仅仅是一个学习知识的地方,也是每一位同学成长与成熟的沃土。
该课程是应用性和理论性均很强的课程,生物技术中很多实际问题的解决都离不开微生物基础知识的支持,更离不开实践的积累。因此,担任该课程的教师不仅要拥有丰富的理论知识,还需要具备一定的企业生产经验。与国内很多高校一样,黄淮学院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的很多教师都具有较高的学历,掌握着丰富的理论知识,但是由于缺乏企业生产的实践经验,在教学中难以真正做到理论与企业生产实际密切的联系。对于此课程,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必须经常走访生物科技类的公司和企业,到企业一线观察和实践锻炼,积累丰富的生产实践经验;同时,学校应将微生物行业经验较为丰富的专家请到学校和学生进行面对面的授课,他们丰富的生产实践经验可有效的弥补专业教师在此方面的不足。通过课堂与企业的紧密结合,课堂教学不再枯燥乏味,也能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 教学方法的改革
应用型教学课堂会采用很多方法教学,其中包括课堂讲授法、讨论式教学法、自主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每种教学方法都有适用的课堂和条件,都有利弊。是否可以让教学方法的职能充分发挥,会直接对教学资源的优化组合造成影响,如果其教学课堂与条件不符,其职能的发挥就会受限。因此,教师要把多种教学方法巧妙融合,让教学内容具有针对性。
应用学科的理论教学会用“五步”法教学,即让学生仔細阅读教材内容,对内容有一定的了解,然后引导学生给出问题,结合成功的教学案例对问题进行分析,解答问题,接着通过教师的讲解充分理解知识点。这种教学方法在理论教学中的应用,可以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但如果想要在应用教学中应用,就要做适当的调整,变成“六步”教学法。即结合生活中真实的应用案例,让学生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提出问题,组织学生讨论,给出初步解决问题的方案,再通过教师的仔细讲解细化方案,进行反思,用实验验证得出的理论是否正确。应用型课堂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应用,而所有的应用都离不开生活,所以,教师在展开实践教学时,要从生活中发现案例拉近学生与知识的距离,从而提高其学习的积极性,扩大思维模式。又因为应用型课程在课前都会有设计课题,为了让教学具有针对性,教师可以在课程开始时把课题告诉学生,确定教学中心。
四、 教学时间的调整
应用型课堂开设时间的选择非常重要,如果时间过早,学生还未掌握充足的理论知识,无法有效展开应用型课程,如果过晚,就会抑制学习的积极性,增加就业的困难。而应用型课堂大多数都在理论教学后开设,时间最好定在大三学年。但很多学校会在大三阶段安排较多的课程,挤占应用型课程所占的课程比例,针对这一情况,学校要尽量调整大三课程的密度,把开设的时间控制在大四学习之前,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比如《应用微生物及遗传育种》,现在很多学校会在前两个学年着重培养学生的理论知识,让其打下良好的基础,到了大三学年会根据应用型教学的课时,适当安排教学时间,以提高教学效果。
五、 总结
各高校在展开应用型教学时,不仅要从实践应用的角度促进教学方法的改革,还要改变理论教学方法,为应用型教学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因此,教师要调整理论教学模式,改变应用型课堂的教学方法,合理安排教学时间,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鲁珍.《啤酒工艺学》应用型课程教学方法改革初探[J].考试周刊,2015,42:7-8.
[2] 杨红军,王洋清,张勇,李勇.多媒体在应用微生物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2012,12:7608-7609.
[3] 田微,张志俊,樊金荣,张俊敏.应用型课程教学改革新探[J].科技资讯,2012,20:168-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