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案例背景
2019年8月,笔者在参加市优质课评比活动中,执教了三门球行进间单手肩上射门组合技术与体能一课。经过几次磨课,笔者发现球门对教学影响很大,突出表现为:标准的球门大而重,不利于搬运与移动;如果球门数量少,则无法满足教学需要;球门摆得多,容易产生安全隐患;球门的用途较为单一,学生学练运用时间较短,器材又相对浪费。面对以上问题,笔者开始发起愁来,不断修改教学设计,思考改进措施。笔者借助操场“摆阵”佐证自己的想法,利用借班上课检验“设计方案”的可行性。
二、案例描述
三门球行进间单手肩上射门组合技术与体能这节课,主要是借助球门进行学练,帮助学生掌握射门动作,然后利用三门球场地进行比赛,学会运用、完善动作技能,并借助练习、比赛发展学生的体能。当学生学练结束后,就要转到三门球场地进行比赛,这时就会出现球门移动和摆放的问题。最初,笔者将标准球门移到学练场地,一方面,球门数量少,满足不了学生的学练需要;另一方面,标准球门体积大、重量重,给场地布置带来一定困难。面对这些问题,我想起了“桩”,它既可以替代三门球的球门,也可以解决球门搬运困难的问题。于是,我就将“桩”带进了课堂。实践发现,“桩”太矮,大部分学生体验不到射门的快乐感。同时,学生在学练的过程中,三门球很容易碰倒“桩”,发出嘈杂的声音,且练习秩序混乱。即使我要求学生不能打“桩”,但是练习效果依旧较差。为此,我又萌生了一个想法,是否可以根据三门球球门的高度、形状,制造一个简便、相似的球门,既便于学生学练,又能运用于比赛,还不容易倒,并且立体感强,安全便捷。在这种想法的指引下,我开始制造“球门”。我先到器材室里寻找有用的器材,发现有很多托盘与横杆。我顿时喜出望外,立即尝试将横杆插入托盘里,恰巧能嵌入其中,试探性地推推,它也不倒(图1);接着,我又将两个插杆托盘放置在一起,从远处目测一下,高度适宜、美观大方;然后,我把插杆托盘涂成红、黄、绿三种颜色,上方再用塑料管连接上。就这样,一个适用于教学的非正式球门诞生了。
球门造好了,接下来的问题是放置多少个球门用于学生的学练比较适宜。这也是我很头疼的问题:球门太多浪费器材,球门太少学生练习密度又低。起初,我设计2个学生用一个球门,在足球场中线上摆了20多个球门。摆完以后发现场地布局太大,无法照顾到所有学生;同时,均匀排列在一条线上也看不出到底哪个是球门。面对这样的局面,我又一次陷入沉思。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我尝试10个学生用一个球门,发现学生们不仅能从不同的角度围绕球门进行学练,而且学练秩序井然有序。测算下来,整个班级在学练的过程中运用五个球门,就能很好地解决器材数量与学练需求的问题(图2)。
球门数量测算好之后,什么时候摆放球门也是本节课的重要问题,这直接影响教学进度与练习效果。我们在平时的体育教学中,一贯坚持“小场地、大作用”的场地器材使用原则。基于这样的原则,在有限的场地内进行各种学练,就需要体育教师运用教学智慧,根据练习内容、方式,设计摆放器材的时间、种类和方法。前几次磨课时,这个问题我处理得不是很好。如果事先把球门摆好,由于课的开始部分、热身环节都不需要这些器材,场地就会显得凌乱而不安全;假如等学生需要的时候再摆放出来,又会导致学生等待,浪费练习时间。这个问题让我非常头疼。为此,我不断地追问自己:什么时候呈现最好呢?当学生练习需要的时候,以最快的速度布置好,我哪里又有这样的“分身术”?我能不能在“教师巡回指导”的教法中做些尝试呢?教师到小组进行巡回指导,是学生在学习新技能过程中必需的教学环节。那么我可不可以把布置器材变成教学中的“巡回指导”呢?带着这些问题,我开始在课上试验。为了能让学生在热身后进行射门体验,我在热身后半部分引导学生做“耍球”练习,学生能够自主完成。于是,我开始在两队之间行走,边观察学生的练习情况,边提醒学生的动作,同时布置球门。两分钟后,学生们“耍球”活动结束了,我的场地布置也完成了。学生们自然、快速地进入到了行进间单手肩上射门的体验环节。
在每个学生体验五次射门的过程中,我一方面观察学生的射门情况,另一方面再布置一个球门,为学生体验后观看教师的侧面示范做器材准备。当学生学练进行到后半程时,我到每一个小组进行巡回指导,一边指导一边安排球门移动和摆放任务。指导结束后,球门摆放的任务也完成了,学生完成学练时,我只用了两分钟的时间。我讲解完比赛及分组方法,学生就迅速有序地进入到各个场地,开始进行比赛练习了。这种“见缝插针”式的器材布置方法,让每个教学环节衔接自然、过程流畅,彰显着课堂的真实和适切(图3)。
三、案例反思
1.自制器材,让教学更有效
笔者在教学中发现生活中有很多废旧物品,经过简单的改造、加工,再搬到体育课上,就能成为体育课的“宝”。如,饮料瓶装进沙子,既能做沙锤,用于韵律教学中的节奏提示,又能作为“接力棒”,进行换物赛跑,还可以作为标志物,用于各种跑、跳游戏。再如,纸箱排成一列,就可以做“横杆”进行跨越式跳高的练习,分开还可以做各种跳的练习。制作一些简易器材,合理地运用于教学之中,既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还能变废为宝。正是这次球门改造的经历,激发了笔者自制器材的智慧,从而让课堂教学更具时效。
2.器材布置数量要适宜,凸显教学简约
教学中,器材的多少直接决定练习密度,影响学生的学习质量。因此,教师要预设好不同练习所需要的器材和数量,再根据练习内容的推进,把所需要的器材进行快速调整和摆放,做到器材与练习紧密结合,让所有学生都动起来,展现体育教师在器材运用上的设计和调控能力。
3.器材布置的时机得当,彰显教学高效
体育教学中,把全部的場地器材都布置好,不再进行调整,那就可能会在热身、学练、比赛、体能练习、放松等活动的转换过程中引发一些问题,甚至会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因此,在课前进行场地器材布置的基础上,还要根据教学进度,针对性地进行场地器材的调整,这样既能满足教学对器材的需求,还能保证学生的练习质量,做到布置场地器材与学练两不误。
4.器材使用坚持一物多用、一用到底的原则,充分体现教学的实效
体育教学中要充分发挥体育器材的多功能作用,在热身、学练、比赛、体能练习、放松等环节中,最大限度的一物多用充分彰显了器材运用的实效。这节课,在基本部分的体验环节,球门从学练部分使用,一直延伸到比赛环节与体能部分的“抢球游戏”,总时间达到约30分钟,切实把器材用足、用实。
2019年8月,笔者在参加市优质课评比活动中,执教了三门球行进间单手肩上射门组合技术与体能一课。经过几次磨课,笔者发现球门对教学影响很大,突出表现为:标准的球门大而重,不利于搬运与移动;如果球门数量少,则无法满足教学需要;球门摆得多,容易产生安全隐患;球门的用途较为单一,学生学练运用时间较短,器材又相对浪费。面对以上问题,笔者开始发起愁来,不断修改教学设计,思考改进措施。笔者借助操场“摆阵”佐证自己的想法,利用借班上课检验“设计方案”的可行性。
二、案例描述
三门球行进间单手肩上射门组合技术与体能这节课,主要是借助球门进行学练,帮助学生掌握射门动作,然后利用三门球场地进行比赛,学会运用、完善动作技能,并借助练习、比赛发展学生的体能。当学生学练结束后,就要转到三门球场地进行比赛,这时就会出现球门移动和摆放的问题。最初,笔者将标准球门移到学练场地,一方面,球门数量少,满足不了学生的学练需要;另一方面,标准球门体积大、重量重,给场地布置带来一定困难。面对这些问题,我想起了“桩”,它既可以替代三门球的球门,也可以解决球门搬运困难的问题。于是,我就将“桩”带进了课堂。实践发现,“桩”太矮,大部分学生体验不到射门的快乐感。同时,学生在学练的过程中,三门球很容易碰倒“桩”,发出嘈杂的声音,且练习秩序混乱。即使我要求学生不能打“桩”,但是练习效果依旧较差。为此,我又萌生了一个想法,是否可以根据三门球球门的高度、形状,制造一个简便、相似的球门,既便于学生学练,又能运用于比赛,还不容易倒,并且立体感强,安全便捷。在这种想法的指引下,我开始制造“球门”。我先到器材室里寻找有用的器材,发现有很多托盘与横杆。我顿时喜出望外,立即尝试将横杆插入托盘里,恰巧能嵌入其中,试探性地推推,它也不倒(图1);接着,我又将两个插杆托盘放置在一起,从远处目测一下,高度适宜、美观大方;然后,我把插杆托盘涂成红、黄、绿三种颜色,上方再用塑料管连接上。就这样,一个适用于教学的非正式球门诞生了。
球门造好了,接下来的问题是放置多少个球门用于学生的学练比较适宜。这也是我很头疼的问题:球门太多浪费器材,球门太少学生练习密度又低。起初,我设计2个学生用一个球门,在足球场中线上摆了20多个球门。摆完以后发现场地布局太大,无法照顾到所有学生;同时,均匀排列在一条线上也看不出到底哪个是球门。面对这样的局面,我又一次陷入沉思。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我尝试10个学生用一个球门,发现学生们不仅能从不同的角度围绕球门进行学练,而且学练秩序井然有序。测算下来,整个班级在学练的过程中运用五个球门,就能很好地解决器材数量与学练需求的问题(图2)。
球门数量测算好之后,什么时候摆放球门也是本节课的重要问题,这直接影响教学进度与练习效果。我们在平时的体育教学中,一贯坚持“小场地、大作用”的场地器材使用原则。基于这样的原则,在有限的场地内进行各种学练,就需要体育教师运用教学智慧,根据练习内容、方式,设计摆放器材的时间、种类和方法。前几次磨课时,这个问题我处理得不是很好。如果事先把球门摆好,由于课的开始部分、热身环节都不需要这些器材,场地就会显得凌乱而不安全;假如等学生需要的时候再摆放出来,又会导致学生等待,浪费练习时间。这个问题让我非常头疼。为此,我不断地追问自己:什么时候呈现最好呢?当学生练习需要的时候,以最快的速度布置好,我哪里又有这样的“分身术”?我能不能在“教师巡回指导”的教法中做些尝试呢?教师到小组进行巡回指导,是学生在学习新技能过程中必需的教学环节。那么我可不可以把布置器材变成教学中的“巡回指导”呢?带着这些问题,我开始在课上试验。为了能让学生在热身后进行射门体验,我在热身后半部分引导学生做“耍球”练习,学生能够自主完成。于是,我开始在两队之间行走,边观察学生的练习情况,边提醒学生的动作,同时布置球门。两分钟后,学生们“耍球”活动结束了,我的场地布置也完成了。学生们自然、快速地进入到了行进间单手肩上射门的体验环节。
在每个学生体验五次射门的过程中,我一方面观察学生的射门情况,另一方面再布置一个球门,为学生体验后观看教师的侧面示范做器材准备。当学生学练进行到后半程时,我到每一个小组进行巡回指导,一边指导一边安排球门移动和摆放任务。指导结束后,球门摆放的任务也完成了,学生完成学练时,我只用了两分钟的时间。我讲解完比赛及分组方法,学生就迅速有序地进入到各个场地,开始进行比赛练习了。这种“见缝插针”式的器材布置方法,让每个教学环节衔接自然、过程流畅,彰显着课堂的真实和适切(图3)。
三、案例反思
1.自制器材,让教学更有效
笔者在教学中发现生活中有很多废旧物品,经过简单的改造、加工,再搬到体育课上,就能成为体育课的“宝”。如,饮料瓶装进沙子,既能做沙锤,用于韵律教学中的节奏提示,又能作为“接力棒”,进行换物赛跑,还可以作为标志物,用于各种跑、跳游戏。再如,纸箱排成一列,就可以做“横杆”进行跨越式跳高的练习,分开还可以做各种跳的练习。制作一些简易器材,合理地运用于教学之中,既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还能变废为宝。正是这次球门改造的经历,激发了笔者自制器材的智慧,从而让课堂教学更具时效。
2.器材布置数量要适宜,凸显教学简约
教学中,器材的多少直接决定练习密度,影响学生的学习质量。因此,教师要预设好不同练习所需要的器材和数量,再根据练习内容的推进,把所需要的器材进行快速调整和摆放,做到器材与练习紧密结合,让所有学生都动起来,展现体育教师在器材运用上的设计和调控能力。
3.器材布置的时机得当,彰显教学高效
体育教学中,把全部的場地器材都布置好,不再进行调整,那就可能会在热身、学练、比赛、体能练习、放松等活动的转换过程中引发一些问题,甚至会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因此,在课前进行场地器材布置的基础上,还要根据教学进度,针对性地进行场地器材的调整,这样既能满足教学对器材的需求,还能保证学生的练习质量,做到布置场地器材与学练两不误。
4.器材使用坚持一物多用、一用到底的原则,充分体现教学的实效
体育教学中要充分发挥体育器材的多功能作用,在热身、学练、比赛、体能练习、放松等环节中,最大限度的一物多用充分彰显了器材运用的实效。这节课,在基本部分的体验环节,球门从学练部分使用,一直延伸到比赛环节与体能部分的“抢球游戏”,总时间达到约30分钟,切实把器材用足、用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