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各种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层出不穷的今天,尤其是在“分数说明一切”的大背景下,苏霍姆林斯基和他的教育思想似乎正随着时光的流逝淡出我们的记忆,与我们渐行渐远。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迎接课程改革新高潮到来之际,重温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特别是他的和谐教育理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要把全体学生培养成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人
苏霍姆林斯基关于教育目标的论述最集中也最深刻的一个观点就是把青少年培养成为“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人”,这“意味着劳动与人在各类活动中的丰富精神的统一,意味着人在品行上以及同他人的相互关系上的道德纯洁,意味着体魄的完美、审美需求和趣味的丰富及社会和个人兴趣的多样。”他指出:“在这个和谐中,没有可能,也没有必要规定什么是主要的,什么是次要的。我们只能说,全面发展的某些方面对于人的整个精神世界的影响可能比其他的方面大一些。”同时,“个性全面、和谐发展”也不是意味着一个人需要不停地从一种职业转到另一种职业,而是指每一个人在精通自己所从事的专业的同时,还有兴趣和能力进入任何其他的知识领域,即我们说的一专多能。他说:“全面发展的思想是跟样样都做而又不求甚解是毫不相容的。”苏氏认为教师的教育劳动的独特之处,是为未来工作,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教师的崇高使命就是设计和造就全面、和谐发展的人。这一思想贯穿在他的教育实践的始终。苏氏认为,学校的核心任务是“要培养全面和和谐发展的合格公民和幸福个人,使学生在德育、智育、体育、劳动教育和美育五个方面得以和谐发展”。他认为这五个方面没有主次之分,没有轻重之别,这是一个完整的体系,而且“在教育作用的完整的体系里,那怕只是忽略了其中的一个环节都会破坏这个有机的统一”。他认为学校的教育理想是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社会的进步的积极参与者。而要实现全面发展,就要使智育、体育、德育,劳动教育和审美教育深入地相互渗透和相互交织,使这几方面的教育呈现为统一的完整过程,要把人的天资、才能、创造性、积极性与多方面的表现和谐地结合起来。
苏氏认为。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目标在教师头脑中不是可有可无的规则,而是渗透着他为每个孩子未来幸福着想的真挚感情。因此,这样的教育不仅是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且也是年轻一代获得“个人幸福”的根基。
二、热爱学生。做学生精神生活的榜样,塑造学生和谐的心灵世界
1 热爱学生。关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是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的具体表现。苏氏的教育思想饱含着对学生的爱和人道主义精神:“教育者最可宝贵的品质之一就是对孩子深沉的爱,兼有父母的亲昵温存和睿智的严厉与严格要求相结合的那种爱。”在《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中,苏氏提到教师在“和谐教育”的实施过程中扮演着指导者和学生朋友的双重角色,这样才能使学生个性“积极自由地发展”。关爱学生,特别要关爱后进生,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我们要认识到,不同的人其智力才能表现在不同的方面,有的擅长抽象思维,有的擅长动手实验……这正好满足了社会需求的多样性。正如苏氏所说:“远非每个人都能成为学者、作家、演员,远非每个人都能发明火药,但每个人应当成为自己行业上的能手——此乃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因此,对于后进生,我们要用辩证的、一分为二的目光来看待,要像对生病的孩子一样进行精心的治疗和护理。
在苏霍姆林斯基领导的巴甫雷什中学里,形成了这样一个观念:相信一切孩子都能被教育好。这里没有“差生”的概念,只存在“困难学生”或“难教育学生”的说法。苏氏一生中就教育过178名“难教育的学生”,这178名学生都有一个艰难的教育过程。每周他都要走访困难孩子的家庭,跟家长们、家长的邻居们、教过这些孩子的老师们进行交谈,以便深入了解形成孩子道德的最初环境。后来这些“没有希望的学生”都成了对社会有用的人,其中13人还受到了高等教育。
2 做学生精神生活的榜样。在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中,特别注重学生的精神生活和精神需要,这是一个突出的特点。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作为教师,我们应当成为学生精神生活的榜样。教师只有德才兼备,才有道德上的权利来教育学生,才有可能实现培养新人的全面发展。首先,教师要是一个道德高尚的人,不仅仅教书,而且应当用自己的思想和人品魅力去使知识发挥威力,唤起学生做“真正的人”的渴望以及强烈的求知欲。苏氏认为教师必须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崇高的生活目的。教师在精神和道德方面,在生活目标和生活准则方面的表率作用,是推动学生追求高尚美德的力量。教师要有高度的敬业精神,这种精神表现为“热爱孩子,感到跟孩子交往是一种乐趣,关心孩子的快乐和悲伤,了解孩子的心灵,时刻都不忘自己也曾是一个孩子。”其次,教师要有渊博的知识和强烈的求知欲。一个好教师应精通和热爱他所授学科赖以建立的那门科学,并了解它的发展情况,应懂得心理学和教育学。总之,教师应当追求自身的全面发展,做学生的精神榜样,才能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和谐地发展。
三、注重实践,强调知识和能力的和谐发展
苏氏注重知识和能力的和谐发展,关注学生在学习中的情感体验,强调实践活动在知识与能力转化中的重要作用,努力激发学生各种感官共同参与学习活动,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对学生施加影响。他在学校里以一系列的创举来实践其“和谐教育”的理念,譬如让学生在“蓝天下的学校”里与大自然亲密接触,建立家长学校以保证学生在校和在家所受影响的一致性等等。苏氏强调,要使“和谐教育”得以开展,教师一要处理好学生的理论学习与实践活动的关系,使两者处在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和谐状态之中;二要处理好学生各种才能的发挥问题,使学生各方面的表现能和谐发展。苏氏提倡把新材料提供给学生,让他们独立地去解决其中的一些问题,自己去“发现”真理,以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探究能力。苏氏思想重视过程。强调学生在发现知识过程中的情感体验——“运用研究性学习法,就是教师设置问题情境,让学生个人或集体去独立解决问题”;重视思考——苏霍姆林斯基研究性学习是以思维为核心的认识活动。他指出,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教会学生学习”,把学习的能力教给学生。知识既是目的,又是手段——自己去获取新知识的手段。为此,苏氏主张要科学地组织教学过程,要加强学生的读、写、算、观察和表达能力尤其是阅读能力的培养,以达到知识和能力的和谐发展。
苏霍姆林斯基的“和谐教育”理念与我们当前建设和谐社会、构建和谐教育这一重要战略的精神是相吻合的。我们应该汲取苏氏教育思想的精髓,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创造性地发展“和谐教育”思想。
一、要把全体学生培养成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人
苏霍姆林斯基关于教育目标的论述最集中也最深刻的一个观点就是把青少年培养成为“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人”,这“意味着劳动与人在各类活动中的丰富精神的统一,意味着人在品行上以及同他人的相互关系上的道德纯洁,意味着体魄的完美、审美需求和趣味的丰富及社会和个人兴趣的多样。”他指出:“在这个和谐中,没有可能,也没有必要规定什么是主要的,什么是次要的。我们只能说,全面发展的某些方面对于人的整个精神世界的影响可能比其他的方面大一些。”同时,“个性全面、和谐发展”也不是意味着一个人需要不停地从一种职业转到另一种职业,而是指每一个人在精通自己所从事的专业的同时,还有兴趣和能力进入任何其他的知识领域,即我们说的一专多能。他说:“全面发展的思想是跟样样都做而又不求甚解是毫不相容的。”苏氏认为教师的教育劳动的独特之处,是为未来工作,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教师的崇高使命就是设计和造就全面、和谐发展的人。这一思想贯穿在他的教育实践的始终。苏氏认为,学校的核心任务是“要培养全面和和谐发展的合格公民和幸福个人,使学生在德育、智育、体育、劳动教育和美育五个方面得以和谐发展”。他认为这五个方面没有主次之分,没有轻重之别,这是一个完整的体系,而且“在教育作用的完整的体系里,那怕只是忽略了其中的一个环节都会破坏这个有机的统一”。他认为学校的教育理想是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社会的进步的积极参与者。而要实现全面发展,就要使智育、体育、德育,劳动教育和审美教育深入地相互渗透和相互交织,使这几方面的教育呈现为统一的完整过程,要把人的天资、才能、创造性、积极性与多方面的表现和谐地结合起来。
苏氏认为。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目标在教师头脑中不是可有可无的规则,而是渗透着他为每个孩子未来幸福着想的真挚感情。因此,这样的教育不仅是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且也是年轻一代获得“个人幸福”的根基。
二、热爱学生。做学生精神生活的榜样,塑造学生和谐的心灵世界
1 热爱学生。关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是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的具体表现。苏氏的教育思想饱含着对学生的爱和人道主义精神:“教育者最可宝贵的品质之一就是对孩子深沉的爱,兼有父母的亲昵温存和睿智的严厉与严格要求相结合的那种爱。”在《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中,苏氏提到教师在“和谐教育”的实施过程中扮演着指导者和学生朋友的双重角色,这样才能使学生个性“积极自由地发展”。关爱学生,特别要关爱后进生,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我们要认识到,不同的人其智力才能表现在不同的方面,有的擅长抽象思维,有的擅长动手实验……这正好满足了社会需求的多样性。正如苏氏所说:“远非每个人都能成为学者、作家、演员,远非每个人都能发明火药,但每个人应当成为自己行业上的能手——此乃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因此,对于后进生,我们要用辩证的、一分为二的目光来看待,要像对生病的孩子一样进行精心的治疗和护理。
在苏霍姆林斯基领导的巴甫雷什中学里,形成了这样一个观念:相信一切孩子都能被教育好。这里没有“差生”的概念,只存在“困难学生”或“难教育学生”的说法。苏氏一生中就教育过178名“难教育的学生”,这178名学生都有一个艰难的教育过程。每周他都要走访困难孩子的家庭,跟家长们、家长的邻居们、教过这些孩子的老师们进行交谈,以便深入了解形成孩子道德的最初环境。后来这些“没有希望的学生”都成了对社会有用的人,其中13人还受到了高等教育。
2 做学生精神生活的榜样。在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中,特别注重学生的精神生活和精神需要,这是一个突出的特点。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作为教师,我们应当成为学生精神生活的榜样。教师只有德才兼备,才有道德上的权利来教育学生,才有可能实现培养新人的全面发展。首先,教师要是一个道德高尚的人,不仅仅教书,而且应当用自己的思想和人品魅力去使知识发挥威力,唤起学生做“真正的人”的渴望以及强烈的求知欲。苏氏认为教师必须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崇高的生活目的。教师在精神和道德方面,在生活目标和生活准则方面的表率作用,是推动学生追求高尚美德的力量。教师要有高度的敬业精神,这种精神表现为“热爱孩子,感到跟孩子交往是一种乐趣,关心孩子的快乐和悲伤,了解孩子的心灵,时刻都不忘自己也曾是一个孩子。”其次,教师要有渊博的知识和强烈的求知欲。一个好教师应精通和热爱他所授学科赖以建立的那门科学,并了解它的发展情况,应懂得心理学和教育学。总之,教师应当追求自身的全面发展,做学生的精神榜样,才能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和谐地发展。
三、注重实践,强调知识和能力的和谐发展
苏氏注重知识和能力的和谐发展,关注学生在学习中的情感体验,强调实践活动在知识与能力转化中的重要作用,努力激发学生各种感官共同参与学习活动,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对学生施加影响。他在学校里以一系列的创举来实践其“和谐教育”的理念,譬如让学生在“蓝天下的学校”里与大自然亲密接触,建立家长学校以保证学生在校和在家所受影响的一致性等等。苏氏强调,要使“和谐教育”得以开展,教师一要处理好学生的理论学习与实践活动的关系,使两者处在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和谐状态之中;二要处理好学生各种才能的发挥问题,使学生各方面的表现能和谐发展。苏氏提倡把新材料提供给学生,让他们独立地去解决其中的一些问题,自己去“发现”真理,以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探究能力。苏氏思想重视过程。强调学生在发现知识过程中的情感体验——“运用研究性学习法,就是教师设置问题情境,让学生个人或集体去独立解决问题”;重视思考——苏霍姆林斯基研究性学习是以思维为核心的认识活动。他指出,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教会学生学习”,把学习的能力教给学生。知识既是目的,又是手段——自己去获取新知识的手段。为此,苏氏主张要科学地组织教学过程,要加强学生的读、写、算、观察和表达能力尤其是阅读能力的培养,以达到知识和能力的和谐发展。
苏霍姆林斯基的“和谐教育”理念与我们当前建设和谐社会、构建和谐教育这一重要战略的精神是相吻合的。我们应该汲取苏氏教育思想的精髓,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创造性地发展“和谐教育”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