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出发点是为了人民解放、人民生活的幸福,他有着为大众生活解放而教育的宏愿。“爱满天下”是陶行知先生一生教育事业的写照,他把自己的一切都奉献给了教育事业,奉献给了孩子,把学校当成了自己的家,把每一个孩子都当作是自己的孩子,把全部的爱都倾注于每一个孩子身上。
关键词:游戏;教育;环境;兴趣
正文: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爱游戏”是幼儿最重要的天性。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在游戏中身心才能得到充分的、健康的发展。游戏的价值在于幼儿通过游戏实现了认知、情感和人格的发展,它具有顺应幼儿发展的价值。它们在幼儿发展的过程中同样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我们在每一个教育活动中应充分考虑使游戏与教学得到优化结合,充分认识游戏和教学这两类活动各自的性质及其价值,并根据幼儿个性发展和社会化发展等因素来确定教育方案的价值趋向。但是,在实际的幼儿园教学中,特别是绘画教学中,我们会发现教师虽然已经认识到游戏对于幼儿学习的重要性,但在实际的教学中又陷入了机械模仿学习的困境——注重临摹训练,以画得像不像作为绘画的评价标准。幼儿感知经验少,表象贫乏,思维的直觉行动性以及对自己活动的控制和支配能力差、绘画技能临摹水平低这些特点使得一些孩子在一次一次的失败中绘画的兴趣被磨灭了,陷入了讨厌画画,怕绘画,怕画得不好,不画而更画不好的怪圈中。然而,如果我们能正视孩子的年龄特点,遵循孩子的绘画规律,把孩子的绘画过程看作是游戏的过程,情况就大相庭径了。因为游戏是孩子的生命,是幼儿的主导活动。“让幼儿在游戏中学绘画”的观点很早就有人提出来过,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
观点一:幼儿画画的动机之一是人类本能的驱动。幼儿正是在握笔涂画的游戏中获得了“动作”和“痕迹”的刺激所产生的愉快,也就是说,画画对于孩子们来说,实际上是一种游戏。
观点二:游戏是幼儿绘画过程中创造性表现的需要,幼儿创造性表现的内部心理因素之一是愿望,可以说,在幼儿绘画过程中,这种愿望就是游戏。
观点三:用画来做陈述事物的游戏是儿童绘画的出发点。儿童作画时,往往边画边发出模仿事物的声音。可见儿童绘画的出发点是用作陈述事物的游戏,而不是着意表现客观对象。
观点四:幼儿画画的过程是游戏的过程。1岁的儿童.就能拿起彩笔乱涂乱画,感到新奇和快乐。彩笔和玩具对他们来说是一个概念,能画出线条,是这种“玩具”的特殊功能。他们从不考虑有没有掌握技法和表现能力,面起来自由自在,无拘无束,没有计划性,不计较画面的效果。
一、在游戏中孕育情感,激发绘画冲动
幼儿的绘画是孩子的真情流露,在实际教学中,引导幼儿在游戏中孕育真情实廖,从而激发他们对美好事物的表现欲望和创作冲动,是十分重要的一步。幼儿的生活经验有限但又十分敏感,因此创设体验的情境,会很好地催生他们的情感,在丰富、强烈的情感基礎上,经过适当的引导,能有效激发他们绘画的冲动。
二、在游戏中学会观察,积累绘画素材
由于生活经验的缺乏,幼儿学习绘画最难的问题就是绘画素材的莸褥。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从丰富幼儿的经验入手,固此,教师在设计大班幼儿美术活动内容时应选棒幼儿熟悉和有趣的材料,帮助幼儿发现生活中的趣事,积累绘画素材。这样才能使陶行知的“解放学生的脑,解放学生的手”教育思想得以真正体现,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三、在游戏中掌握技能,提高绘画能力
儿童所画的图形没有表现出远近、立体感,而且将自己看不到却知道的东西也画出来。当然这是指儿童绘画的自然发展规律,通过教育可以使儿童的绘画突破这一规律。对于一自然发展规律的突破是需要一定的技能支持的。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特别是大班幼儿更离不开游戏,大班的幼儿认识活动以具体形象为主,因此创设一个良好的游戏环境对幼儿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
四、选择贴近幼儿生活并带有游戏性的教材
幼儿受其认知发展水平的限制,生活经验较少,他们往往只对日常社会中经常接触的熟悉的和感兴趣的物体有绘画的兴趣。因此教师在选择绘画活动教材时应选择幼儿熟悉或感兴趣的题材。比如针对小班幼儿喜欢小动物的特点,我们就可以设计“小熊吹泡泡”——画圆圈、“小蜗牛的家”——画螺旋线等绘画内容,还可以选择他们熟悉的人、玩具或食物为题材,如“我帮妈妈绕毛线”等。
五、创造具有游戏性的美术活动环境
要使游戏与美术教学优化结合,就要优化与美术教学相适应的物质环境,使环境创设具有可参与性和可操作性。幼儿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与被动,往往取决于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而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又常常与教育环境提供的有利机会和条件有关。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因此创设一个良好的游戏环境对幼儿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
(一)选择丰富有趣的材料
当教师为幼儿提供了丰富有趣的材料时,幼儿会为材料而吸引,自然会主动地操作材料,参与到教育活动中去。幼儿动作协调性、操作能力较差,因此教师只有为幼儿提供丰富有趣且能使画面产生较好效果的材料,才能使幼儿既能对美术活动产生兴趣,又能让幼儿轻松获得成功,而且还能使画面产生很好的效果。
(二)创设自主参与的绘画环境
要让绘画成为一种幼儿自发的游戏,成为幼儿生活的一部分,让幼儿想画的时候有东西可画,就必须为幼儿创设一种自主的、不受拘束的绘画环境。放上一些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提供一些简单的绘画工具、一面展示墙,让幼儿想画就画,并把自己的作品张贴在展示墙上,充分体验到自主绘画的乐趣。
六、让幼儿在游戏中进行绘画活动
孩子是鲜活的热情澎湃,充满了好奇,面对着生活中的事事物物,对新奇的事物,奇特的东西都会使幼儿产生好奇心。幼儿受好奇心的驱使就会通过游戏活动来学习成长。如对幼儿园门口的花市充满了好奇,老师满足孩子的需求,让孩子的五感参与活动,用她们喜欢方式在游戏中绘画。
正如陶行知说的教育不能创造什么,但它能启发儿童创造力以从事于创造工作。通过游戏化的教材、绘画活动环境、活动过程,让游戏真正成为幼儿喜爱的一种游戏,这游戏也必将成为幼儿不可缺少的一种生活。
参考文献:
[1]《幼儿早期教育》
[2]《学前教育》
[3]《幼儿教育导读》
关键词:游戏;教育;环境;兴趣
正文: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爱游戏”是幼儿最重要的天性。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在游戏中身心才能得到充分的、健康的发展。游戏的价值在于幼儿通过游戏实现了认知、情感和人格的发展,它具有顺应幼儿发展的价值。它们在幼儿发展的过程中同样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我们在每一个教育活动中应充分考虑使游戏与教学得到优化结合,充分认识游戏和教学这两类活动各自的性质及其价值,并根据幼儿个性发展和社会化发展等因素来确定教育方案的价值趋向。但是,在实际的幼儿园教学中,特别是绘画教学中,我们会发现教师虽然已经认识到游戏对于幼儿学习的重要性,但在实际的教学中又陷入了机械模仿学习的困境——注重临摹训练,以画得像不像作为绘画的评价标准。幼儿感知经验少,表象贫乏,思维的直觉行动性以及对自己活动的控制和支配能力差、绘画技能临摹水平低这些特点使得一些孩子在一次一次的失败中绘画的兴趣被磨灭了,陷入了讨厌画画,怕绘画,怕画得不好,不画而更画不好的怪圈中。然而,如果我们能正视孩子的年龄特点,遵循孩子的绘画规律,把孩子的绘画过程看作是游戏的过程,情况就大相庭径了。因为游戏是孩子的生命,是幼儿的主导活动。“让幼儿在游戏中学绘画”的观点很早就有人提出来过,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
观点一:幼儿画画的动机之一是人类本能的驱动。幼儿正是在握笔涂画的游戏中获得了“动作”和“痕迹”的刺激所产生的愉快,也就是说,画画对于孩子们来说,实际上是一种游戏。
观点二:游戏是幼儿绘画过程中创造性表现的需要,幼儿创造性表现的内部心理因素之一是愿望,可以说,在幼儿绘画过程中,这种愿望就是游戏。
观点三:用画来做陈述事物的游戏是儿童绘画的出发点。儿童作画时,往往边画边发出模仿事物的声音。可见儿童绘画的出发点是用作陈述事物的游戏,而不是着意表现客观对象。
观点四:幼儿画画的过程是游戏的过程。1岁的儿童.就能拿起彩笔乱涂乱画,感到新奇和快乐。彩笔和玩具对他们来说是一个概念,能画出线条,是这种“玩具”的特殊功能。他们从不考虑有没有掌握技法和表现能力,面起来自由自在,无拘无束,没有计划性,不计较画面的效果。
一、在游戏中孕育情感,激发绘画冲动
幼儿的绘画是孩子的真情流露,在实际教学中,引导幼儿在游戏中孕育真情实廖,从而激发他们对美好事物的表现欲望和创作冲动,是十分重要的一步。幼儿的生活经验有限但又十分敏感,因此创设体验的情境,会很好地催生他们的情感,在丰富、强烈的情感基礎上,经过适当的引导,能有效激发他们绘画的冲动。
二、在游戏中学会观察,积累绘画素材
由于生活经验的缺乏,幼儿学习绘画最难的问题就是绘画素材的莸褥。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从丰富幼儿的经验入手,固此,教师在设计大班幼儿美术活动内容时应选棒幼儿熟悉和有趣的材料,帮助幼儿发现生活中的趣事,积累绘画素材。这样才能使陶行知的“解放学生的脑,解放学生的手”教育思想得以真正体现,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三、在游戏中掌握技能,提高绘画能力
儿童所画的图形没有表现出远近、立体感,而且将自己看不到却知道的东西也画出来。当然这是指儿童绘画的自然发展规律,通过教育可以使儿童的绘画突破这一规律。对于一自然发展规律的突破是需要一定的技能支持的。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特别是大班幼儿更离不开游戏,大班的幼儿认识活动以具体形象为主,因此创设一个良好的游戏环境对幼儿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
四、选择贴近幼儿生活并带有游戏性的教材
幼儿受其认知发展水平的限制,生活经验较少,他们往往只对日常社会中经常接触的熟悉的和感兴趣的物体有绘画的兴趣。因此教师在选择绘画活动教材时应选择幼儿熟悉或感兴趣的题材。比如针对小班幼儿喜欢小动物的特点,我们就可以设计“小熊吹泡泡”——画圆圈、“小蜗牛的家”——画螺旋线等绘画内容,还可以选择他们熟悉的人、玩具或食物为题材,如“我帮妈妈绕毛线”等。
五、创造具有游戏性的美术活动环境
要使游戏与美术教学优化结合,就要优化与美术教学相适应的物质环境,使环境创设具有可参与性和可操作性。幼儿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与被动,往往取决于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而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又常常与教育环境提供的有利机会和条件有关。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因此创设一个良好的游戏环境对幼儿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
(一)选择丰富有趣的材料
当教师为幼儿提供了丰富有趣的材料时,幼儿会为材料而吸引,自然会主动地操作材料,参与到教育活动中去。幼儿动作协调性、操作能力较差,因此教师只有为幼儿提供丰富有趣且能使画面产生较好效果的材料,才能使幼儿既能对美术活动产生兴趣,又能让幼儿轻松获得成功,而且还能使画面产生很好的效果。
(二)创设自主参与的绘画环境
要让绘画成为一种幼儿自发的游戏,成为幼儿生活的一部分,让幼儿想画的时候有东西可画,就必须为幼儿创设一种自主的、不受拘束的绘画环境。放上一些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提供一些简单的绘画工具、一面展示墙,让幼儿想画就画,并把自己的作品张贴在展示墙上,充分体验到自主绘画的乐趣。
六、让幼儿在游戏中进行绘画活动
孩子是鲜活的热情澎湃,充满了好奇,面对着生活中的事事物物,对新奇的事物,奇特的东西都会使幼儿产生好奇心。幼儿受好奇心的驱使就会通过游戏活动来学习成长。如对幼儿园门口的花市充满了好奇,老师满足孩子的需求,让孩子的五感参与活动,用她们喜欢方式在游戏中绘画。
正如陶行知说的教育不能创造什么,但它能启发儿童创造力以从事于创造工作。通过游戏化的教材、绘画活动环境、活动过程,让游戏真正成为幼儿喜爱的一种游戏,这游戏也必将成为幼儿不可缺少的一种生活。
参考文献:
[1]《幼儿早期教育》
[2]《学前教育》
[3]《幼儿教育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