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虽然新课程改革已经步入了第五个年头,但是纵观初中语文课堂,依然存在着“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怎样使语文课堂充满生机,达到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境界?笔者根据自身的教学实践做出了以下的思考:
一、倡导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观,营造语文课堂的“绿色”生态环境
古代“孟母三迁”的故事,向我们阐明了教育环境与育人之间的重要关系。新课程标准倡导师生间民主、平等、和谐、宽松的课堂教学氛围,也正是因为良好的语文课堂学习环境,是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搭建合作交流、展示自我舞台的基本要素之一。试想,倘若教师抱着传统的师道尊严和封建家长式权威意识不放,铁青着面孔,高高在上、一本正经、喋喋不休地进行枯燥乏味的说教式教学,那么,学生必然产生恐惧心理、服从心理、惰性心理、因循守旧心理。长此以往,疲惫状态、厌学情绪也将自然而然地出现,课堂教学将变成一潭死水。
1.确立“平等中的首席”地位
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师为主角,学生为配角,学生只是教师教学设计的完成者。这样的角色限定严重阻碍了学生语文学习中的主动性与创造性。新课程理念强调教师在教学全过程中必须转变角色,使自己处于“平等中的首席”地位,成为学生创新思维的“助燃剂”。因此,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精心的设计、和蔼可亲的教学态度、幽默机智的“点拨”,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尊重,学生的表现欲望得到满足,学生创新的渴求得到应有的保护,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如沐春风,勇于表达,相互激荡而绽放出智慧、创新、愉悦的花朵。
2.乐于听取不同的意见
语文教学中,许多教师听到学生不同意见时,常会用自己的想法束缚学生,或给予伤害性批评,造成学生不敢冒险提出与教师不同的意见。长久下来,课堂将出现两种趋向:一是大多数学生的想法、观念都趋向一致,缺乏流畅、变通和独创性。二是课堂上响起最多的是老师的声音,学生只是教师思维的“复印机”。因此,对具有创新意识的学生,教师应具有接受学生不同观点的雅量,鼓励学生进行创新的发散性思维:可一问多答发展思维的流畅性;可“寻找联系”发展思维的变通性;也可一问优答发展思维的独特性。如此变“一言堂”为“群言堂”,使课堂碰撞出思维的火花。
二、优化课堂教学过程,奏响语文课堂充满生命灵动的旋律
1.整合语文资源,让“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
语文学科的基本性质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在两者间,传统的初中语文教学更注重语文工具性的体现,繁复的讲解分析、日复一日的照本宣科,使处于信息化交融时代的学生感到枯燥与乏味。素质教育实践以来,许多老师提出了培养学生人文素养,通过语文教学“生活化”来促使语文知识内化这一观点,得到了一致地认同。现在看来,这一观点正印证了课程标准提出的“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这一全新理念。要实现语文“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教师必须重视教学设计前的准备期,最大限度地运用各种渠道,通过拓展、增加、整理等方法整合与课本、自身教学需要、学生学习需要相融合的资源,形成自己独有的“资源包”,为教学活动做准备。如教学《论语十则》,教师可以收集论语中相关的其他名言警句;整合历史教材中关于孔、孟对中国文化影响的篇章,使学生进一步了解《论语》作为一部教育著作对后世的影响,激发学生对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及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收集与《论语十则》意思相近的中外名家的格言,使古今相融,深化学生的运用意识。如教学《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师可以查找关于鲁迅《朝花夕拾》中的其他散文名篇,供学生在课堂上阅读,也可以查找鲁迅《呐喊》中的名篇,让学生感悟鲁迅不同题材的文章迥然不同的文风。
2.因“材”定“教”,注重学生学习的过程
千篇一律的教学程序虽然显得规律,却容易引起疲劳,无法激发兴趣。如果要让学生总是处于好奇、求知欲望很强的状态,教师就必须根据文章的不同体裁、内容、表现手法和社会及文学价值,选取教法,帮助学生确定学法(如精讲法、讨论法、对比法、检测法、自读法、摘选法、研究性学习法等),完成对文章的学习。要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1)巧设开放性的问题,激活探究的欲望。新课程强调课堂教学中的动态生成,开放性问题的提出,正是激活学生思维,促进新知识生成的关键。教师要善于在课堂教学中抛出具有研讨价值的开放性问题,其基本原则是提出一个开放性即无单一标准答案的问题,以供学生进行思考。这类问题能给学生提供广阔的想象空间,也容易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提出开放性的问题时,必须注意以下几点:一是问题的提出应由易到难,由较低认识层次往较高认识层次的方向发展;二是问题的内容及叙述的文字要适合于学生的程度;三是问题的类型应该有所变化;四是发问之后应有适当的时间让学生思考;五是鼓励、接纳及容忍学生不同的答案;六是从学生的不完整的答案中进一步探讨。例如:七年级语文教材第六单元选编了著名作家冯骥才的《珍珠鸟》、沈石溪的《斑羚飞渡》、牛汉的《华南虎》、布封的《马》及蒲松龄的《狼》,这是一组表现人与自然的关系、介绍不同人眼中的动物形象的课文。在教学《狼》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依据对以上几篇课文的学习,思考:不同的观察角度,对动物的描写有什么不同?你还读过哪写关于狼的文章?你认为蒲松龄笔下的“狼”还有什么深刻的含义?请依据自己的学习所获写一篇读后感。这种开放性问题的设计,教师不需进行繁琐复杂的知识点解析,而给了学生较大的自由空间,让他们自主地学习,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
(2)强调个性化的学习,尊重个体的语文学习体验。杜威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中说:“一个进步的社会应该把每个人个性的培养视为珍宝,因为社会的成长依赖于每个人的个性的差异,所以,一个民主社会要符合它的理想,就必须在它的教育计划中允许个性的自由成长和发挥,使每个人的特殊天赋和兴趣都得到发展。”学生个体对文本的理解是各不相同的,教师只有引导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带入强烈自我色彩的思考与品味,感受语言文字带给自身的苦与乐、喜与悲,学生才会树立语文学习是属于“自我”范畴的概念。因此,引导个性化的学习尤为重要。教师要引导学生用读后感的形式释放自己对文章的独特感受,可以在课堂上巧设“辩论”的环节,让学生表达自己的独特感知与认识。如教学《背影》一课,让学生用一段文字、一段话表达自己学习后的感受;出示《父亲》一图,让学生讨论画家笔下与作家笔下所表述的内涵有什么不同和相同之外。说说自己生活中最难忘的一次亲情体验,将学生不同的体验收集整理后,教师加以归纳:无论是作家、画家还是普通的人,无论是正面的刻画还是对背影的描述,无论是白描还是素描,我们都能感受到作为后辈对养育自己的父母的真挚的爱。这样的学习过程,不仅让学生体会了朱自清独特白描手法所展现出的文字魅力,更让学生从文本走向生活的情感体验,使其思想得到升华。
(3)主张合作与交流,促进集体与个体成长。
新课程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型学习方式。在集体的交流,思想的交汇中,学生不仅能培养自身的协调能力、交往能力、合作能力,更重要的是,在集体合作与交流中,各个层面上的学生都能有所收益,他们都能感受到自身成长的快乐。因此,教师对有价值的问题或一些开发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如学习《水调歌头》,让学生收集现今已被谱成歌曲的或被稍做改编的名家名词),都应该组织学生自主选择合作学习的伙伴,共同探寻答案和完成学习任务。
三、利用网络与CAI,点燃语文课堂多姿多彩的快乐天地
将音乐、美术、影视作品引入课堂已不新鲜,多媒体辅助教学已使课堂生动起来。各种艺术形式之间都有相同之处,综合其他艺术作品学习语文,不仅可以提高兴趣,更能促进联想,互为补充。从各个侧面欣赏维纳斯的雕像,会更深地体会她无与伦比的残缺之美;学习《木兰诗》,再听豫剧《谁说女子不如男》,会感到异曲同工之妙……课堂生动起来,知识的展示也更加形象。另外,将学生的大作输入到班级BBS的“文章秀”上,将自己的见解发表在班级BBS的文学评论版上,绿色网络将大家的思考与交流变得更便捷并充满时代气息。
总之,语文课堂的变化是课程改革的一个缩影,教师如果能转变自己的观念,将新课程的理念用于课堂教学实践,我们的语文课堂一定会生机盎然,充满生命力。
(凌生才,江苏省江阴市长泾中学)
一、倡导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观,营造语文课堂的“绿色”生态环境
古代“孟母三迁”的故事,向我们阐明了教育环境与育人之间的重要关系。新课程标准倡导师生间民主、平等、和谐、宽松的课堂教学氛围,也正是因为良好的语文课堂学习环境,是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搭建合作交流、展示自我舞台的基本要素之一。试想,倘若教师抱着传统的师道尊严和封建家长式权威意识不放,铁青着面孔,高高在上、一本正经、喋喋不休地进行枯燥乏味的说教式教学,那么,学生必然产生恐惧心理、服从心理、惰性心理、因循守旧心理。长此以往,疲惫状态、厌学情绪也将自然而然地出现,课堂教学将变成一潭死水。
1.确立“平等中的首席”地位
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师为主角,学生为配角,学生只是教师教学设计的完成者。这样的角色限定严重阻碍了学生语文学习中的主动性与创造性。新课程理念强调教师在教学全过程中必须转变角色,使自己处于“平等中的首席”地位,成为学生创新思维的“助燃剂”。因此,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精心的设计、和蔼可亲的教学态度、幽默机智的“点拨”,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尊重,学生的表现欲望得到满足,学生创新的渴求得到应有的保护,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如沐春风,勇于表达,相互激荡而绽放出智慧、创新、愉悦的花朵。
2.乐于听取不同的意见
语文教学中,许多教师听到学生不同意见时,常会用自己的想法束缚学生,或给予伤害性批评,造成学生不敢冒险提出与教师不同的意见。长久下来,课堂将出现两种趋向:一是大多数学生的想法、观念都趋向一致,缺乏流畅、变通和独创性。二是课堂上响起最多的是老师的声音,学生只是教师思维的“复印机”。因此,对具有创新意识的学生,教师应具有接受学生不同观点的雅量,鼓励学生进行创新的发散性思维:可一问多答发展思维的流畅性;可“寻找联系”发展思维的变通性;也可一问优答发展思维的独特性。如此变“一言堂”为“群言堂”,使课堂碰撞出思维的火花。
二、优化课堂教学过程,奏响语文课堂充满生命灵动的旋律
1.整合语文资源,让“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
语文学科的基本性质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在两者间,传统的初中语文教学更注重语文工具性的体现,繁复的讲解分析、日复一日的照本宣科,使处于信息化交融时代的学生感到枯燥与乏味。素质教育实践以来,许多老师提出了培养学生人文素养,通过语文教学“生活化”来促使语文知识内化这一观点,得到了一致地认同。现在看来,这一观点正印证了课程标准提出的“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这一全新理念。要实现语文“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教师必须重视教学设计前的准备期,最大限度地运用各种渠道,通过拓展、增加、整理等方法整合与课本、自身教学需要、学生学习需要相融合的资源,形成自己独有的“资源包”,为教学活动做准备。如教学《论语十则》,教师可以收集论语中相关的其他名言警句;整合历史教材中关于孔、孟对中国文化影响的篇章,使学生进一步了解《论语》作为一部教育著作对后世的影响,激发学生对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及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收集与《论语十则》意思相近的中外名家的格言,使古今相融,深化学生的运用意识。如教学《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师可以查找关于鲁迅《朝花夕拾》中的其他散文名篇,供学生在课堂上阅读,也可以查找鲁迅《呐喊》中的名篇,让学生感悟鲁迅不同题材的文章迥然不同的文风。
2.因“材”定“教”,注重学生学习的过程
千篇一律的教学程序虽然显得规律,却容易引起疲劳,无法激发兴趣。如果要让学生总是处于好奇、求知欲望很强的状态,教师就必须根据文章的不同体裁、内容、表现手法和社会及文学价值,选取教法,帮助学生确定学法(如精讲法、讨论法、对比法、检测法、自读法、摘选法、研究性学习法等),完成对文章的学习。要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1)巧设开放性的问题,激活探究的欲望。新课程强调课堂教学中的动态生成,开放性问题的提出,正是激活学生思维,促进新知识生成的关键。教师要善于在课堂教学中抛出具有研讨价值的开放性问题,其基本原则是提出一个开放性即无单一标准答案的问题,以供学生进行思考。这类问题能给学生提供广阔的想象空间,也容易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提出开放性的问题时,必须注意以下几点:一是问题的提出应由易到难,由较低认识层次往较高认识层次的方向发展;二是问题的内容及叙述的文字要适合于学生的程度;三是问题的类型应该有所变化;四是发问之后应有适当的时间让学生思考;五是鼓励、接纳及容忍学生不同的答案;六是从学生的不完整的答案中进一步探讨。例如:七年级语文教材第六单元选编了著名作家冯骥才的《珍珠鸟》、沈石溪的《斑羚飞渡》、牛汉的《华南虎》、布封的《马》及蒲松龄的《狼》,这是一组表现人与自然的关系、介绍不同人眼中的动物形象的课文。在教学《狼》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依据对以上几篇课文的学习,思考:不同的观察角度,对动物的描写有什么不同?你还读过哪写关于狼的文章?你认为蒲松龄笔下的“狼”还有什么深刻的含义?请依据自己的学习所获写一篇读后感。这种开放性问题的设计,教师不需进行繁琐复杂的知识点解析,而给了学生较大的自由空间,让他们自主地学习,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
(2)强调个性化的学习,尊重个体的语文学习体验。杜威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中说:“一个进步的社会应该把每个人个性的培养视为珍宝,因为社会的成长依赖于每个人的个性的差异,所以,一个民主社会要符合它的理想,就必须在它的教育计划中允许个性的自由成长和发挥,使每个人的特殊天赋和兴趣都得到发展。”学生个体对文本的理解是各不相同的,教师只有引导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带入强烈自我色彩的思考与品味,感受语言文字带给自身的苦与乐、喜与悲,学生才会树立语文学习是属于“自我”范畴的概念。因此,引导个性化的学习尤为重要。教师要引导学生用读后感的形式释放自己对文章的独特感受,可以在课堂上巧设“辩论”的环节,让学生表达自己的独特感知与认识。如教学《背影》一课,让学生用一段文字、一段话表达自己学习后的感受;出示《父亲》一图,让学生讨论画家笔下与作家笔下所表述的内涵有什么不同和相同之外。说说自己生活中最难忘的一次亲情体验,将学生不同的体验收集整理后,教师加以归纳:无论是作家、画家还是普通的人,无论是正面的刻画还是对背影的描述,无论是白描还是素描,我们都能感受到作为后辈对养育自己的父母的真挚的爱。这样的学习过程,不仅让学生体会了朱自清独特白描手法所展现出的文字魅力,更让学生从文本走向生活的情感体验,使其思想得到升华。
(3)主张合作与交流,促进集体与个体成长。
新课程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型学习方式。在集体的交流,思想的交汇中,学生不仅能培养自身的协调能力、交往能力、合作能力,更重要的是,在集体合作与交流中,各个层面上的学生都能有所收益,他们都能感受到自身成长的快乐。因此,教师对有价值的问题或一些开发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如学习《水调歌头》,让学生收集现今已被谱成歌曲的或被稍做改编的名家名词),都应该组织学生自主选择合作学习的伙伴,共同探寻答案和完成学习任务。
三、利用网络与CAI,点燃语文课堂多姿多彩的快乐天地
将音乐、美术、影视作品引入课堂已不新鲜,多媒体辅助教学已使课堂生动起来。各种艺术形式之间都有相同之处,综合其他艺术作品学习语文,不仅可以提高兴趣,更能促进联想,互为补充。从各个侧面欣赏维纳斯的雕像,会更深地体会她无与伦比的残缺之美;学习《木兰诗》,再听豫剧《谁说女子不如男》,会感到异曲同工之妙……课堂生动起来,知识的展示也更加形象。另外,将学生的大作输入到班级BBS的“文章秀”上,将自己的见解发表在班级BBS的文学评论版上,绿色网络将大家的思考与交流变得更便捷并充满时代气息。
总之,语文课堂的变化是课程改革的一个缩影,教师如果能转变自己的观念,将新课程的理念用于课堂教学实践,我们的语文课堂一定会生机盎然,充满生命力。
(凌生才,江苏省江阴市长泾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