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问题与改进策略思考

来源 :作文成功之路(高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irexuan19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文阅读教师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随着新课标的不断改革,对小学语文教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应该让学生大量的阅读,在大量的阅读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语感,更好的对知识进行感悟。但是在目前的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依然存在着许多的问题,本文主要分析了这些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有效的改进措施,旨在不断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 语文阅读 改进措施
  0.引言
  在小学高年级的语文教学过程中,阅读教学是一个重要的环节,是学生发展思维和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在提高学生审美和提高学生信息收集能力上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在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依然还存在着很多问题,教学目标模糊、阅读教学形式化以及忽视了对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等,导致阅读教学的效果并不理想,因此教师应该采取一定的措施改善教学过程。
  1.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1.1阅读教学目标模糊
  在实际的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并没有制定明确的阅读教学目标和计划,而是根据自己以往的教学经验进行教学,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过于盲目,学生在阅读之后也没有什么收获,不能真正发挥阅读教学的目的。
  1.2阅读教学过于形式化
  随着新课标的不断改革,对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重视,小学高年级的语文教师也意识到了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性,虽然很多学校和教师都对语文阅读的教学过程进行了改善,但是还是有很多教师对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视程度停留在表层,阅读教学往往流于形式[1]。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仍然更加注重教材课文的教学,没有正确的领悟新课标改革的内容,教师一味的追求学生成绩的提高,阅读教学过程华而不实,忽视了教学内容的重要性,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
  1.3阅读兴趣培养意识缺乏
  小学高年级语文课程明确的指出,为了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生学习,首先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所以在语文阅读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性格特点采取有效的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例如教师可以创建问题情境,通过提问技巧,有效的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等。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却忽视了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如果学生在阅读教学中不感兴趣,在学习过程中便会很容易走神,也取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解决阅读教学问题的策略
  2.1以教学要求明确阅读目标
  在小学高年级的阅读教学过程中,为了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也应该和其他内容的教学过程一样,首先教师应该制定一个明确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然后严格的按照教学计划来进行教学,让教学过程是一个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2]。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的时候应该根据学生特点的不同制定针对性、合理的教学目标,教师应该按照学生的实际水平设定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尊重不同学生的能力差异,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过程中,从而提高每一位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素养。
  2.2授以正确阅读方法提高阅读质量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为了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效果和阅读质量,教师应该采用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阅读习惯和阅读方法。在小学高年级的阅读教学过程中,学生做好阅读的预习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督促学生在课前对课文进行阅读。在预习课文的时候,应该带着问题去阅读,当遇到不懂的问题的时候,应该标记出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可以向教师提问。学生是否能够带着问题去阅读对阅读质量的效率是非常重要的。学生良好的阅读方法的养成需要依靠教师的帮助。
  例如,在《我不是最弱小的》的学习过程中,在上课前,教师应该提出问题“谁是最弱小的?”“‘我’是什么时候意识到我不是最弱小的?”,让学生对课文进行预习,并且在预习课文的时候能够带着问题去预习,从而取得更好的效果,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3丰富教学手段提高阅读兴趣
  对于小学高年级的学生来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只有不断丰富教学手段,才能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3]。在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需要面对一个班级的学生,如果教师只采用一种教学方式和模式对全班同学进行教学,取得的教学效果往往不理想,学生很难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还应该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模式,通过创新的教学模式为学生的阅读带来乐趣,使整个教学课堂更加活跃。
  例如,在《珍珠鸟》的学习过程中,为了有效的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应该采用有趣的方式进行导学,在学生阅读之前,教师先利用多媒体播放各种各样的小鸟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通过观看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再让学生在高涨的阅读兴趣中阅读,从而取得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3.结语
  在小学高年级的教学过程中,为了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让学生掌握有效的阅读方法,从而提高阅读质量。此外,教师还应该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对学生进行教学,增强教学过程中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从而不断提高阅读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李永青.关于改进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思考【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 2013(3)
  【2】张霞.浅谈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策略【J】.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2013(16)
  【3】曾朝晖.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问题与改进策略【J】.学生之友:小学版,2012(23)
其他文献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中心环节,培养阅读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是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教师对学生的学习始终不放心、不放手,无论是识字、写作还是阅读都是“满堂灌”,认为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达到教师所期望的目标。这种教学方法大大束缚了学生的思想个性,阻碍了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潜力。为了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效率,切实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并使其
看了这个题目,有人可能会觉得奇怪,爱与尊重,谁不会啊,干吗还要重新去学?是啊,爱孩子,连母鸡都知道做的事,何苦还要重新去学呢?
【摘 要】一堂良好的语文课不仅需要学生的积极配合,还需要教师的精准解析以及有效掌控。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教师提问也在发生着变化。本文在语文教师提问方式和问题类型上做出对比研究。更指出语文教师在讲授过程中有效提问的重要性,它既可以引导学生深入领会文章内涵,又可以提高学生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在此笔者分别在有效问题的针对性、组织问题的语言以及问题难度方面做出分析,希望为课堂教学活动献出绵薄之力。  
【摘 要】  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自新课改实施以来,口语交际被列入语文课程标准中,与识字写字、阅读、写作、综合性学习并列,成为五大教学领域之一,这凸显了口语交际教学的重要地位及意义。口语交际素质的培养已成为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这对青少年使用母语流畅地表达自己的意思情感,以及对未来成长为富有交际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起到了夯实基础的作用。而开展口语交际的一种很重要的方式就是情境教学。本文
说到“说课”,作为语文教师一定不会陌生。可说到作文,教师“下水”也是常有的事,但这次是不同的即时作文说课“体验”。  下面是笔者在参加当地教育局组织的说课活动上的说课材料。  作文材料:  泰国总理川立派86岁的老母亲川梅,是一个摆食品摊的小贩,虽然高龄了,还在曼谷的一家市场内摆摊卖虾仁豆腐、豆饼、面饼。她说:“儿子当了总理,那是儿子有出息,与我摆摊并没有什么矛盾。我不觉得有什么丢人的,我很喜欢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