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儒学几千年来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它在中国历史上的作用是无与伦比的。在不断发展的历史中,儒学自身也经历了不断的沉浮变迁。从先秦时期儒学兴起,汉代“独尊儒术”,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隐退,隋唐时期的复兴,宋朝理学的兴起,再到明清时期的衰败,儒学随着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展现了其强大的生命力。时至今日,新儒学们提出了儒学的复兴。实际上,那些思想从未离开我们,它早已深入中国人的骨髓。
关键词:中国儒学;沉浮;变迁
一、 先秦时期的儒学兴起
春秋末期,社会动荡不安,诸侯争霸,引起社会政治的激烈变动。宗法社会结构由此解体,官学失守,礼崩乐坏,学术下移。梁启超写道:“周既不纲,权力四散,游士学者,各称道其所自得以横行于天下,不容于一国,则去而之他而已。”由于诸侯之间战乱不断,各国争先抢夺人才,游士交流来往频繁。思想言论之自由大开,为各个学派的发展奠定了现实基础。
周王朝的衰败,使原本只有贵族才能学习的“六艺”散落民间,平民开始通过私学接触这些内容。孔子将六艺——诗、书、礼、乐、易、春秋整理编辑为教材,教予弟子,开私人讲学之先河。仁学不仅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也是从孔子到孟子这一时期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仁的观念在春秋时期有一个逐步被接受理解从而扩大影响的过程,据统计,“仁”字在《左传》中凡33见,在《国语》中凡24见,再加上前述《诗》、《书》中的三见,共60见。
儒学的兴起与当时的社会环境息息相关。一是由于社会动乱,诸侯争霸,周王朝走向衰败,学术下移;二是由于春秋时期文化蕴含已相当丰富;三是由于诸国之间兼并盛行,“凡思想之分合,常与政治之分合成比例”,各国诸侯争先夺取人才,各种学术思想也应运而生。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下,儒学顺应时代的变迁而产生,在百家争鸣中夺得重要的一席之地。先秦时期发展的儒家思想,奠定了整个儒家发展历史的格局。
二、秦汉时期的儒学独尊
秦汉时期是一个英雄迭起的时代。在经历了战火的洗礼之后,中国迎来了历史上的第一次大一统时代。然而,大一统的封建大帝国,它的制度、政策、思想和文化等方面都需要重新变革,从而才能在政治上统一全国。而统一全国,首先便是思想上的大一统。
从汉朝建立,到汉武帝时期的“独尊儒术”,其中经过四个主要人物为儒学做出的贡献。这四人是叔孙通、陆贾、贾谊和董仲舒。董仲舒提出了“独尊儒术”,试图恢复并发展自东周以来长期便被废止的官学。这一举措对中国封建社会的文化教育产生了较大影响。
到了东汉时期,董仲舒所提出的“天人合一”这种理论与迷信相结合,体现了它的消极一面。于是,在百姓之中形成了一股反理性的迷信思潮,再加上农民起义的冲击,儒学独尊的地位开始受到了强烈影响。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儒学隐退
东汉末年,三国鼎力,汉朝实际上已经土崩瓦解。中国迎来了统一后的第一次大分裂,而这次分裂时间长达三百六十年。这三百多年的动乱,不仅促成了少数民族与中原地区的融合,也促进了文化的一次大融合。
魏晋南北朝是我国历史上较为动乱的时代。这种动乱使得文人产生了消极心态。他们只能寄情于山水之间,这就需要一种逃避现实的人生哲学。同时,儒学强调的仁、义、礼、法在这种动乱年代已经不适用了。但又由于出生于贵族,他们依然是处于统治地位的地主阶级。他们不愿意完全放弃地主阶级的统治理论,这就使得儒学在魏晋南北朝期间不可能完全没落,而只是隐退在一旁。文人、士大夫虽然悲观失望,却还是需要儒学来维护政治对农民的统治。在这种主观和客观的夹击下,他们把老庄的道家和儒家的孔孟之道相结合,宣传无为而治,也就是所谓的玄学。
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社会的动荡不安,为了顺应政治的变化,儒学、道家和佛教产生了融合。它们之间相互斗争、又相互渗透和补充。可以说,这时期的儒学虽然隐退,却已渗透在道德伦理纲常之中。
四、隋唐时期的儒学复兴
隋唐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次大统一时代,它结束了长达三百六十年的南北分裂。隋唐是儒、释、道并举的朝代。
儒学经学从魏晋南北朝到隋唐时期,经历了一次大的转变。国家的统一促进了思想文化的发展。为适应政治上的重新统一,隋唐大力推动文化思想的发展。“安史之乱”后,唐朝国势由强盛转向衰败,学校教育也随之衰落。韩愈为了重振儒术,恢复儒学独尊做出了一系列措施。他觉得人们通过接受教育,学好仁义道德,便可立命安身,受益无穷了。韩愈的《师说》是中国古代第一篇集中论述教师问题的文章。总之,韩愈为维护儒家道统,复兴儒学,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五、宋朝时期的儒家理学兴起
北宋与南宋时期是阶级斗争与民族矛盾加剧的朝代。为了顺应时代,宋王统治者推行儒、释、道三教融合的政策。但由于儒学本身存在理论缺陷,它只能不断吸收其他思想理论进行改造。于是,宋朝时期就出现了儒、释、道三者相互依存的局面。
宋朝期间儒学最大的发展便是出现了“理学”。朱熹被称为理学的集大成者,他对周敦颐、二程、张载等人的理学理论加以总结,完成了我国封建社会后期特定的官方哲学——理学的体系。理学自宋代兴起之后,便一直占据着统治地位。后人这样评价朱熹,“朱熹及朱子学的崛起,是中国古代儒学史以至文化学术史的划时代里程碑”。
六、明清时期的儒学衰败
明朝期间,儒学出现了新的发展,即“心学”。陈献章的心学思想是心学的奠基。陈献章之后,湛若水对心学进行了进一步的发展。王明阳是心学的集大成者。
王阳明是宋明时期与朱熹、陆九渊齐名的儒学大家。他在程朱理学占据统治地位的时代,批判程朱理学,继承并发展了陆九渊的心学,并建构了完整的心学思想体系,使明代的儒学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阳明之学在明代中、后期的思想界曾风靡天下,一度取代了程朱理学的地位,给儒学的发展以深刻地影响。 清朝虽然出现了一些著名儒家,但是清朝王室延续了明朝的统治思想,继承了八股文的考试制度。到清朝末期,文人志士致力于儒学的回归原典。但这种努力已是杯水车薪,儒学依然是国家的统治思想,却再也挽不回曾经的辉煌,也不可能再出现顺应时代的新的儒学思想,儒学无可避免的走向了衰败。
七、现代儒学复兴的必要性
时至今日,儒学在经历了无数人对它弃之如敝履之后,又被提上了复兴的阶段。儒学的一些伦理思想其实从未消失过,它就是中国人骨髓里的东西。传统未必便是糟粕。纵观儒学历史,每一朝代的儒学都有所不同。实际上,每到一阶段,儒学便会产生新的主流思想。先秦时代的儒学是孔孟之道;秦汉时期的儒学是经学;至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学融入到玄学之中;再到隋唐时期,儒学融合了佛学和道家思想,发展成了新的经学;乃至到宋朝,又出现了理学;最后到明朝,出现了心学。儒学从未停止过发展的脚步。至清朝末期,王朝选择融入继承,而不是创新,这是儒学开始僵化的原因。中国近百年来所遭受的一切,并不是儒学不能适应时代,而是政府没有给它一个发展的空间。我们常说,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我们能对西方外来的思想宽容的接受,为何不能冷静客观的分析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之处。再看看人们的生活中,是否还留下了许多儒家道德伦理的痕迹。
再看下西方历史,人文主义二次复兴,未尝不是中国现代儒学复兴的未来之路。西方的人文主义可以在经历几千年后,依然举起它的旗帜,致力于改变资本主义社会带来的人性扭曲、道德沦丧、理性至上等现实问题。作为世界上唯一还存在的古国,怎能抛弃历经千年的传统文化呢?更何况儒学有着强大的适应能力。它从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会随着时代的变化改造其自身不符合社会发展的内容,而生产出新的、具有生命力的儒学思想。
参考文献:
[1] 梁启超. 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M],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6.
[2] 王钧林. 中国儒学史先秦卷[M], 广州: 广东教育出版社, 1998.
[3] 许凌云. 中国儒学史隋唐卷[M], 广州: 广东教育出版社, 1998.
[4] 韩钟文. 中国儒学史宋元卷[M], 广州: 广东教育出版社, 1998.
[5] 苗润田. 中国儒学史明清卷[M], 广州: 广东教育出版社, 1998.
[6] 罗靖. 儒学的嬗变与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的变迁[J], 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大学学报, 2001.
作者简介:
陈亚萍,女(1990.9-),浙江师范大学大学,硕士研究生,中国教育史,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浙江师范大学
陶云,男(1983.12-),南京体育学院奥林匹克学院,行政人员,体育保健与康复,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浙江师范大学
关键词:中国儒学;沉浮;变迁
一、 先秦时期的儒学兴起
春秋末期,社会动荡不安,诸侯争霸,引起社会政治的激烈变动。宗法社会结构由此解体,官学失守,礼崩乐坏,学术下移。梁启超写道:“周既不纲,权力四散,游士学者,各称道其所自得以横行于天下,不容于一国,则去而之他而已。”由于诸侯之间战乱不断,各国争先抢夺人才,游士交流来往频繁。思想言论之自由大开,为各个学派的发展奠定了现实基础。
周王朝的衰败,使原本只有贵族才能学习的“六艺”散落民间,平民开始通过私学接触这些内容。孔子将六艺——诗、书、礼、乐、易、春秋整理编辑为教材,教予弟子,开私人讲学之先河。仁学不仅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也是从孔子到孟子这一时期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仁的观念在春秋时期有一个逐步被接受理解从而扩大影响的过程,据统计,“仁”字在《左传》中凡33见,在《国语》中凡24见,再加上前述《诗》、《书》中的三见,共60见。
儒学的兴起与当时的社会环境息息相关。一是由于社会动乱,诸侯争霸,周王朝走向衰败,学术下移;二是由于春秋时期文化蕴含已相当丰富;三是由于诸国之间兼并盛行,“凡思想之分合,常与政治之分合成比例”,各国诸侯争先夺取人才,各种学术思想也应运而生。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下,儒学顺应时代的变迁而产生,在百家争鸣中夺得重要的一席之地。先秦时期发展的儒家思想,奠定了整个儒家发展历史的格局。
二、秦汉时期的儒学独尊
秦汉时期是一个英雄迭起的时代。在经历了战火的洗礼之后,中国迎来了历史上的第一次大一统时代。然而,大一统的封建大帝国,它的制度、政策、思想和文化等方面都需要重新变革,从而才能在政治上统一全国。而统一全国,首先便是思想上的大一统。
从汉朝建立,到汉武帝时期的“独尊儒术”,其中经过四个主要人物为儒学做出的贡献。这四人是叔孙通、陆贾、贾谊和董仲舒。董仲舒提出了“独尊儒术”,试图恢复并发展自东周以来长期便被废止的官学。这一举措对中国封建社会的文化教育产生了较大影响。
到了东汉时期,董仲舒所提出的“天人合一”这种理论与迷信相结合,体现了它的消极一面。于是,在百姓之中形成了一股反理性的迷信思潮,再加上农民起义的冲击,儒学独尊的地位开始受到了强烈影响。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儒学隐退
东汉末年,三国鼎力,汉朝实际上已经土崩瓦解。中国迎来了统一后的第一次大分裂,而这次分裂时间长达三百六十年。这三百多年的动乱,不仅促成了少数民族与中原地区的融合,也促进了文化的一次大融合。
魏晋南北朝是我国历史上较为动乱的时代。这种动乱使得文人产生了消极心态。他们只能寄情于山水之间,这就需要一种逃避现实的人生哲学。同时,儒学强调的仁、义、礼、法在这种动乱年代已经不适用了。但又由于出生于贵族,他们依然是处于统治地位的地主阶级。他们不愿意完全放弃地主阶级的统治理论,这就使得儒学在魏晋南北朝期间不可能完全没落,而只是隐退在一旁。文人、士大夫虽然悲观失望,却还是需要儒学来维护政治对农民的统治。在这种主观和客观的夹击下,他们把老庄的道家和儒家的孔孟之道相结合,宣传无为而治,也就是所谓的玄学。
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社会的动荡不安,为了顺应政治的变化,儒学、道家和佛教产生了融合。它们之间相互斗争、又相互渗透和补充。可以说,这时期的儒学虽然隐退,却已渗透在道德伦理纲常之中。
四、隋唐时期的儒学复兴
隋唐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次大统一时代,它结束了长达三百六十年的南北分裂。隋唐是儒、释、道并举的朝代。
儒学经学从魏晋南北朝到隋唐时期,经历了一次大的转变。国家的统一促进了思想文化的发展。为适应政治上的重新统一,隋唐大力推动文化思想的发展。“安史之乱”后,唐朝国势由强盛转向衰败,学校教育也随之衰落。韩愈为了重振儒术,恢复儒学独尊做出了一系列措施。他觉得人们通过接受教育,学好仁义道德,便可立命安身,受益无穷了。韩愈的《师说》是中国古代第一篇集中论述教师问题的文章。总之,韩愈为维护儒家道统,复兴儒学,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五、宋朝时期的儒家理学兴起
北宋与南宋时期是阶级斗争与民族矛盾加剧的朝代。为了顺应时代,宋王统治者推行儒、释、道三教融合的政策。但由于儒学本身存在理论缺陷,它只能不断吸收其他思想理论进行改造。于是,宋朝时期就出现了儒、释、道三者相互依存的局面。
宋朝期间儒学最大的发展便是出现了“理学”。朱熹被称为理学的集大成者,他对周敦颐、二程、张载等人的理学理论加以总结,完成了我国封建社会后期特定的官方哲学——理学的体系。理学自宋代兴起之后,便一直占据着统治地位。后人这样评价朱熹,“朱熹及朱子学的崛起,是中国古代儒学史以至文化学术史的划时代里程碑”。
六、明清时期的儒学衰败
明朝期间,儒学出现了新的发展,即“心学”。陈献章的心学思想是心学的奠基。陈献章之后,湛若水对心学进行了进一步的发展。王明阳是心学的集大成者。
王阳明是宋明时期与朱熹、陆九渊齐名的儒学大家。他在程朱理学占据统治地位的时代,批判程朱理学,继承并发展了陆九渊的心学,并建构了完整的心学思想体系,使明代的儒学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阳明之学在明代中、后期的思想界曾风靡天下,一度取代了程朱理学的地位,给儒学的发展以深刻地影响。 清朝虽然出现了一些著名儒家,但是清朝王室延续了明朝的统治思想,继承了八股文的考试制度。到清朝末期,文人志士致力于儒学的回归原典。但这种努力已是杯水车薪,儒学依然是国家的统治思想,却再也挽不回曾经的辉煌,也不可能再出现顺应时代的新的儒学思想,儒学无可避免的走向了衰败。
七、现代儒学复兴的必要性
时至今日,儒学在经历了无数人对它弃之如敝履之后,又被提上了复兴的阶段。儒学的一些伦理思想其实从未消失过,它就是中国人骨髓里的东西。传统未必便是糟粕。纵观儒学历史,每一朝代的儒学都有所不同。实际上,每到一阶段,儒学便会产生新的主流思想。先秦时代的儒学是孔孟之道;秦汉时期的儒学是经学;至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学融入到玄学之中;再到隋唐时期,儒学融合了佛学和道家思想,发展成了新的经学;乃至到宋朝,又出现了理学;最后到明朝,出现了心学。儒学从未停止过发展的脚步。至清朝末期,王朝选择融入继承,而不是创新,这是儒学开始僵化的原因。中国近百年来所遭受的一切,并不是儒学不能适应时代,而是政府没有给它一个发展的空间。我们常说,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我们能对西方外来的思想宽容的接受,为何不能冷静客观的分析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之处。再看看人们的生活中,是否还留下了许多儒家道德伦理的痕迹。
再看下西方历史,人文主义二次复兴,未尝不是中国现代儒学复兴的未来之路。西方的人文主义可以在经历几千年后,依然举起它的旗帜,致力于改变资本主义社会带来的人性扭曲、道德沦丧、理性至上等现实问题。作为世界上唯一还存在的古国,怎能抛弃历经千年的传统文化呢?更何况儒学有着强大的适应能力。它从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会随着时代的变化改造其自身不符合社会发展的内容,而生产出新的、具有生命力的儒学思想。
参考文献:
[1] 梁启超. 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M],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6.
[2] 王钧林. 中国儒学史先秦卷[M], 广州: 广东教育出版社, 1998.
[3] 许凌云. 中国儒学史隋唐卷[M], 广州: 广东教育出版社, 1998.
[4] 韩钟文. 中国儒学史宋元卷[M], 广州: 广东教育出版社, 1998.
[5] 苗润田. 中国儒学史明清卷[M], 广州: 广东教育出版社, 1998.
[6] 罗靖. 儒学的嬗变与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的变迁[J], 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大学学报, 2001.
作者简介:
陈亚萍,女(1990.9-),浙江师范大学大学,硕士研究生,中国教育史,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浙江师范大学
陶云,男(1983.12-),南京体育学院奥林匹克学院,行政人员,体育保健与康复,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浙江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