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教育作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要使学生掌握现代生活和学习中所需要的数学知识与技能,一方面要充分发挥数学在培养人的科学推理和创新思维方面的功能。“深度学习”是在教师引领下,学生围绕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主题,全身心积极参与、体验成功、获得发展的有意义的学习过程。掌握学科的核心知识,理解学习过程,把握学科核心思想与方法,形成健康向上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成为既具独立性、批判性、创造性又有合作精神、基础扎实的优秀学习者。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根据教学的准备、新知和练习阶段分别进行激活、开放和深度加工,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激活学生的数学思维,形成数学技能,提高小学生的数学素养。
一、多种形式 激活先期知识
数学知识是一个庞大的体系,每个体系又有无数分支,每个知识点都不是孤立呈现的,教师就是要思考新知识在哪一个旧的分支上,根据这些来设计复习题,为接受新知做好铺垫。例如:在执教《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时,很明显这是在两位数乘两位数与三位数乘一位数的方法上进行了整合,计算方法相同。所以在执教时我把例题拆分成145x2和45x12作为课前复习,让学生做完后说计算方法,这两道题的计算也为后面的估算和猜测准确值做了思维导向,为解决新知给出了思考的路径。
二、在传授新知阶段开放教学活动
《新课标》指出“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计算、证明等活动过程。”在课堂上教师要给学生创造这样的机会,在学新知时激发“矛盾”的产生。“矛盾”是学生思考的导火索,让学生产生了挑战的欲望,激发了学习动机。无论是被提问者还是提问者他的思维都处于一种紧张运转的状态,培养了思维的敏锐度。例如:在执教《三位数乘两位数》时,我让学生独立试做,巡视不同的计算方法,拿到展示台上来 145 和 145还有 145
X 12X12 X 12
290290540
145 145 1200
1740 435 1740
让学生观察这三名同学的计算方法,你和他们一样吗?哪里不明白?学生纷纷提出问题“我想问三号同学,540是怎么来的?1200又怎么算出来的呢?”还有同学对第二种做法提出质疑“我不明白145是怎么来的?”二号同学说:“145x1得到的。”同学们追问“请问那是1吗?”二号点头,学生急切地问:“你看看1在什么位上?1表示什么?”继续追问:“1个十乘145得多少呢?但你写的是145个十也就是1450吗?”二号说:“不是,我写的145,我错了。”学生还是不放过“那应该怎么写才是1450呢?”层层追问下大家得到共识。一号做法在另一个班级讲课的时候有个没做上来的同学提出了“1号同学你的145为什么那么写,我不明白?”直接针对难点,就这样在生生互动中进行交流、思考中获取了新知。从中让学生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了不同的發展。
三、在练习总结阶段形成数学能力
学生在练习过程中把新旧知识进行加工应用。例如:《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这部分新授后出示同一类型133x22的填空题再次巩固新知,然后让学生以小组形式讨论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和课前的复习题的计算方法对比,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发现是把复习题的两种计算方法合并就是今天的新知识的计算方法。在练习探究中先出示2345x23=?的四位数乘两位数让学生讨论怎么算。学生汇报后继续追问“五位数乘两位数”“六位数乘两位数呢……”学生渐渐发现多位乘两位数和今天学的计算方法是一样的。学生在一次次的追问下,知识一次一次迁移,思维逐渐发展,形成一种数学学习习惯和思考的能力。
数学学习不是教会一个知识会做一道题,而是培养学生一种数学思维方式,形成一种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不是做多少题练就的,是靠引导者的智慧设计一节节开放式的课堂,在四十分钟里努力对学生的思维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循着这样的数学思路去思考、实践、探索,逐步提高小学生的数学素养。
【作者单位:盘锦大洼区平安学校 辽宁】
一、多种形式 激活先期知识
数学知识是一个庞大的体系,每个体系又有无数分支,每个知识点都不是孤立呈现的,教师就是要思考新知识在哪一个旧的分支上,根据这些来设计复习题,为接受新知做好铺垫。例如:在执教《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时,很明显这是在两位数乘两位数与三位数乘一位数的方法上进行了整合,计算方法相同。所以在执教时我把例题拆分成145x2和45x12作为课前复习,让学生做完后说计算方法,这两道题的计算也为后面的估算和猜测准确值做了思维导向,为解决新知给出了思考的路径。
二、在传授新知阶段开放教学活动
《新课标》指出“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计算、证明等活动过程。”在课堂上教师要给学生创造这样的机会,在学新知时激发“矛盾”的产生。“矛盾”是学生思考的导火索,让学生产生了挑战的欲望,激发了学习动机。无论是被提问者还是提问者他的思维都处于一种紧张运转的状态,培养了思维的敏锐度。例如:在执教《三位数乘两位数》时,我让学生独立试做,巡视不同的计算方法,拿到展示台上来 145 和 145还有 145
X 12X12 X 12
290290540
145 145 1200
1740 435 1740
让学生观察这三名同学的计算方法,你和他们一样吗?哪里不明白?学生纷纷提出问题“我想问三号同学,540是怎么来的?1200又怎么算出来的呢?”还有同学对第二种做法提出质疑“我不明白145是怎么来的?”二号同学说:“145x1得到的。”同学们追问“请问那是1吗?”二号点头,学生急切地问:“你看看1在什么位上?1表示什么?”继续追问:“1个十乘145得多少呢?但你写的是145个十也就是1450吗?”二号说:“不是,我写的145,我错了。”学生还是不放过“那应该怎么写才是1450呢?”层层追问下大家得到共识。一号做法在另一个班级讲课的时候有个没做上来的同学提出了“1号同学你的145为什么那么写,我不明白?”直接针对难点,就这样在生生互动中进行交流、思考中获取了新知。从中让学生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了不同的發展。
三、在练习总结阶段形成数学能力
学生在练习过程中把新旧知识进行加工应用。例如:《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这部分新授后出示同一类型133x22的填空题再次巩固新知,然后让学生以小组形式讨论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和课前的复习题的计算方法对比,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发现是把复习题的两种计算方法合并就是今天的新知识的计算方法。在练习探究中先出示2345x23=?的四位数乘两位数让学生讨论怎么算。学生汇报后继续追问“五位数乘两位数”“六位数乘两位数呢……”学生渐渐发现多位乘两位数和今天学的计算方法是一样的。学生在一次次的追问下,知识一次一次迁移,思维逐渐发展,形成一种数学学习习惯和思考的能力。
数学学习不是教会一个知识会做一道题,而是培养学生一种数学思维方式,形成一种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不是做多少题练就的,是靠引导者的智慧设计一节节开放式的课堂,在四十分钟里努力对学生的思维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循着这样的数学思路去思考、实践、探索,逐步提高小学生的数学素养。
【作者单位:盘锦大洼区平安学校 辽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