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0月23日,纽约曼哈顿一处六层公寓。住户里卡多·劳伦斯下楼拿信件,发现公寓门口被一大波记者围住,他回家打开电视才知道,原来他的一个邻居——从几内亚回来的无国界医生克雷格·斯潘瑟当天被检测出感染埃博拉病毒送医。这是美国本土第四名埃博拉感染者。埃博拉不知不觉已到达世界最大城市之一的纽约。
虽然美国官员早就表示,在埃博拉病毒全球范围肆虐的情况下,已为病毒“现身”纽约做了长达数月的准备,但当埃博拉终于在东部人口密集的大都市出现时,还是引发了不安。
很多纽约市民有意避开斯潘瑟发病前曾乘坐的地铁1线、A线和L线;他曾光顾的一些公共场所曾一度关闭;病患所在的贝维尔医院有非常多的职员请病假,即使上班也不太愿意进入隔离病房,其中一名护士更是假装中风,结果在急症室治疗后被送回原来工作岗位。
纽约州、新泽西州和伊利诺伊州三地开始采取强制性隔离政策,在利比里亚、塞拉利昂或几内亚接触过埃博拉患者的人士,搭机抵达当地机场时,一律需被强制隔离21天。刚从塞拉利昂疲惫归来的护士凯西·希科克斯成为该措施启动后“被筛查”的第一人。“抗埃勇士”希科克斯向媒体控诉她遭到当局的粗暴待遇。而几乎同时,国内感染埃博拉刚刚康复的护士范妮娜受到了总统奥巴马的亲自接见。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日前发表评论文章称,对于美国这样的全球大国来说,必须以身作则,为他国树立抗击埃博拉的激励人心的正面榜样。但很不幸,美国一些机构对于埃博拉的应对措施很难称得上鼓舞人心。
防线失控
事实上,埃博拉疫情今年2月在西非三国暴发后,美国媒体、政府和民众起初都并不太关注。直到8月初华盛顿召开美非峰会,西非三国领导人因疫情加剧被迫取消参会,埃博拉才成为峰会的一个议题,及至两名在利比里亚感染埃博拉病毒的美国医疗援助人员被接回美国治疗时,美国媒体才开始增加了有关疫情的报道。
当时要接回感染埃博拉病毒的美国医生让很多美国人恐慌,美国疾控中心主任弗里登曾对此表示:“只要按规定操作,美国任何医院都可安全治疗埃博拉患者。”护送两名医生的专机是经过特别改造的美国海军的训练用机,而收治两名患者的埃默里大学医院是美国拥有测试、治疗及收治接触过极危险病毒的人员所需全套设施的4家机构之一。在世界上最好的医疗照料下,这两名患者在8月底相继痊愈出院。
“美国疾控中心和美国政府的专家都认为,埃博拉在美国暴发的可能性是极低的。”奥巴马在9月16日访问位于亚特兰大的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时说道,“我们一直在采取必要预防措施,包括与西非国家合作增强机场检查,这样感染该病毒的人不会坐上飞往美国的飞机。”他称,万一感染埃博拉的人确实抵达美国海岸,美国已经采取了新措施,国内做好了准备:包括帮助空勤人员鉴别病患,更多实验室有能力快速诊断病毒,与医院合作确保其做好准备,确保医生、护士等医护人员接受了培训、做好了准备,能够安全地处理可能的案例。
但是,接下来一个月发生的事情却表明上述准备存在种种欠缺和疏漏。
9月25日晚10点半,一位名叫埃里克·邓肯的男子因身体不适,来到得州达拉斯长老会医院急症室就诊,值班护士询问了他的病情,并作出如下记录:“病人腹痛、头晕、感到恶心”,随后,她给邓肯测了体温:100.1华氏度(约38.38摄氏度)。午夜12点半,第一名值班医生探视了他,但没有给出进一步诊断意见。另一名急症室主值班护士对邓肯进行了进一步病情评估并记录了邓肯的旅行记录:“2014年9月20日从非洲赴美国”。但她并没有口头上将这些信息告知急症室值班医生。9月26日凌晨3:37分,值班医生做出了让病人出院的决定,并记录“病人身体感觉良好,并且能够回家”。最终的出院诊断为鼻窦炎和腹痛,只开给了邓肯一些抗生素。
这是美国国会公布的美国第一例埃博拉患者的首次就医过程,在出院2天后,邓肯病情恶化,再度入院,9月30日被确诊感染了埃博拉病毒。在全美甚至全球的关注下,邓肯接受了全力救治,但最终医治无效于10月8日身亡。而从9月28日邓肯被救护车拉回医院到30日被确诊,这期间医院并没有马上采取隔离措施。根据护士工会从当时在场的护士处得到的匿名信息,邓肯至少有数小时和其他几名病人同处一室。到他9月30日被确诊之前,参与护理的护士们也没有被要求穿戴特别保护设备,而且在照顾完已经出现严重腹泻和剧烈呕吐的邓肯之后还去照料了其他病人。
不过,美国官方在出现第一例输入性埃博拉患者后似乎依旧信心满满,弗里登在事后表示:“我们有能力遏制埃博拉病毒在美国蔓延。”然而,话音未落就出现了美国本土的第二例和第三例埃博拉患者,她们都参与过护理美国第一例本土埃博拉患者邓肯。被邓肯感染的第一名护士叫范妮娜,第二名护士是安伯·文森。媒体推测,很可能正是由于医院的处置失当,导致两名照顾过邓肯的护士被感染。更令美国人感到不安的是,文森在邓肯去世后两天,也就是10月10号乘载有130多名乘客的飞机去了俄亥俄州的克利夫兰挑选婚纱,并于13号返回。有媒体报道说该护士在旅行之前就已经有了低烧症状,在返回前因为体温升高还曾咨询过疾控中心是否能登机,只是因为当时还没有达到38度的最低线,所以被同意登机。作为病毒感染的高危人群,不仅没有被要求监视,还被允许外出到公共场所,这让舆论大为哗然。事后弗里登也坦承文森本不应该乘坐商业航班出行,“因为她当时是已知接触过埃博拉患者的人员之一”。
民众信心受挫
从邓肯被误诊贻误治疗,到护士在工作中被感染,以及疑似感染人员竟在观察期内乘飞机出行……美国的埃博拉防线接连失守令美国民众信心大挫,疾控中心主任弗里登成为众矢之的,已经开始有声音要求弗里登辞职。
不过也有医疗和保健专家认为相关指责对弗里登并不公平,因为美国的公共医疗一向由各州负责,联邦政府层面的疾控中心和各州的医疗机构并不是上下级关系,对很多具体的医疗事务只是行使建议权和协调功能。 疾控中心称在8月初就下发了防控埃博拉的指导意见,但全美护士联合工会对46个州超过750个医疗机构的2000名护士的调查显示:76%的护士表示,他们所在的医院并没有传达给他们任何关于应对潜在出现的埃博拉病毒感染病例的政策;85%的护士说他们医院没有提供处理埃博拉病毒感染者的技能指导,及告知应该询问患者什么问题;39%的护士说他们医院没有为此装备用塑料覆盖床垫和枕头的隔离室的计划,并丢弃感染者使用后所有的床单;只有8%的人表示知道他们医院也已经制定这样的计划。护士工会还指责弗里登“说谎”,因为一开始弗里登称两名护士感染是因为违反了操作规程,言下之意是这只是个人之失,与医疗系统的软硬件设施及培训无关。但根据护士工会的调查,知名的达拉斯长老会医院对收治埃博拉病人根本没有准备,也没有制定特殊操作规程。
面对护士们的反弹,疾控中心的立场有所软化,也表示已经组建了新的应急反应小组,能保证在任何一家医院有确诊病例的几个小时之内就到达现场。有美国媒体解读,这恰恰反映出疾控中心在邓肯这一病例出现之前没有做好预案,显得掉以轻心。《华盛顿邮报》的一篇文章还认为,这次事件至少暴露出目前美国联邦与州分散式医疗体制的不足。
面对埃博拉在美国的最新疫情,弗里登也开始改变措辞。之前疾控中心声称具备隔离条件的医院都可以治疗埃博拉患者,但现在则“将考虑所有可能性”。两名被感染的护士很快被转入了美国4家治疗高传染性疾病的医院中的两家。弗里登还称目前埃博拉传染情况“令人非常担心”,未来数日可能出现更多病例。但他强调,文森在飞机上没有表现出埃博拉症状,因此同机旅客染病的几率很低。因为目前认为埃博拉不会通过空气传播,而且在感染者未出现症状之前不会传播他人。不过当局还是紧急追查和联系曾乘坐过运送文森的那架飞机上的800多名乘客,因为运送文森后飞机又飞行了5次才停飞。
埃博拉是传染性较低的病毒,并不能通过空气传播,只能通过体液传播。但鉴于埃博拉的高致死率,又见识了“坚强”防线失效的美国民众开始恐慌起来。缅因州一所小学的老师近期到达拉斯开过会,住的酒店离收治埃博拉感染者托马斯·埃里克·邓肯的医院“只有15公里”,于是学校让这名老师停职待在家中;得知校长近期去过南非后,密西西比州赫斯特一所中学的家长们连拖带拽地把孩子们带离学校,尽管南非距离疫区有数千公里;美国国防部因为一名声称去过西非国家的女子在五角大楼停车场出现呕吐症状而立即关闭大楼入口并封锁停车场。
“在对抗埃博拉的战争中,美国迄今为止的成绩是0比1”。当美国近接二连三确诊埃博拉本土感染者后,路透社这样评论这个曾经被认为“不可能遭埃博拉入侵”的超级强国。《华盛顿邮报》在10月中旬的一份民调显示,三分之二的美国公众认为埃博拉疫情会在美国蔓延,40%的受访者甚至担心自己或家人会感染埃博拉病毒,而认为政府应对不力的人数是支持者的两倍。
政治“参战”
“埃博拉病毒给奥巴马带来了政治挑战,白宫现在处于危机中心。”《华盛顿邮报》的一篇报道指出,埃博拉问题已经成为了美国民众的“主要担忧”和中期选举的一个首要议题。
11月4日进行中期选举。这场选举的焦点集中在共和党人能否重夺国会参院多数党地位,进而对奥巴马最后两年执政产生怎样的影响。随着中期选举临近,埃博拉疫情的发展已成为两党争斗的新战场。国会共和党人大力攻击奥巴马政府处理埃博拉疫情措施不力。
为应对疫情,奥巴马切换到“埃博拉危机模式”。他取消了原计划10月15日和16日前往新泽西州和康涅狄格州参加中期选举募款活动的两天的安排,而在白宫举行了有关应对埃博拉的紧急内阁会议,他呼吁修订医院针对传染病的医护规则,还授权五角大楼派遣预备役士兵前往西非对付埃博拉,更表示将任命专人负责埃博拉疫情应对,“埃博拉事务总管”在此次表态后12小时内应运而生——由担任过奥巴马高级顾问的资深律师罗恩·克莱因担任。“埃博拉事务总管”是新设的职位,将直接取代疾控中心主任弗里登,成为美国政府应对埃博拉事务的全权代言人。
在“总管”出台前,共和党议员们抨击奥巴马“不负责任”,在疾控中心不称职情况下迟迟不任命新专员;“总管”出台后,他们照批不误,矛头则指向克莱因本人,指责任命他是“举亲不举贤”——因为他没有任何医学背景或传染病防控经验。克莱因上任十多天来,很少公开露面,再次被共和党人讽为“隐形人”。有纽约报纸更在头版头条用大字标题质疑克莱因“到底上哪儿去了”,甚至调侃说,克莱因在白宫打卡之后,直接去打篮球、玩保龄球了也说不定。
而对于疾控中心来说,接下来一项最核心的工作是如何保护医护人员不受感染、不成为新的传染源。疾控中心在10月20日升级埃博拉防护指南。此前认为埃博拉不能通过空气传染而允许裸露部分皮肤,因而旧指南建议使用护目镜,而新指南则推荐使用外科头罩,以确保完全覆盖头颈部。此外,疾控中心还宣布建立埃博拉快速反应小组,一旦美国再出现埃博拉患者,这个小组将迅速到现场提供各个环节的指导。不过,目前疾控中心没有明确回应是否需要动用专门的传染病医院治疗埃博拉患者,现在美国本土的埃博拉病毒感染者都在4所治疗高传染性疾病的医院接受治疗。
控制埃博拉的另一个方面是防止感染病毒的旅客入境美国。美国国土安全部10月21日升级机场检查要求,来自西非埃博拉疫区的旅客入境美国时必须飞抵指定的五大机场,即纽约肯尼迪国际机场、华盛顿杜勒斯国际机场、新泽西州纽瓦克自由国际机场、芝加哥奥黑尔国际机场和亚特兰大国际机场,接受埃博拉检测排查,包括测量体温和填写表格等。
不过仍有包括美国国会众议院议长博纳在内的不少共和党议员进一步要求对从疫情暴发国家来的旅客实行强制隔离,甚至禁止他们入境。奥巴马没有把话说死,表示并“不必然”反对旅行禁令,但他表示,这样做反而会增加感染者躲避的可能性,人们将不轻易披露信息,这样对他们检查将变得更加困难。
“一旦对这些人进行隔离,可能会被视作‘歧视’,在中期选举前夕,奥巴马必须谨慎地处理。”路透社的一篇文章评论道。不过,当纽约出现埃博拉感染病例后,上述五个机场中已有三个对在西非疫区接触埃博拉患者的抵达旅客实行21天的强制隔离。
护士凯西·希科克斯成为该措施启动后“被筛查”的第一人。“好像我就是个罪犯”——比起被埃博拉病毒感染但很快病愈出院,并受到美国总统奥巴马亲自接见的护士范妮娜,坐了两天飞机,刚从塞拉利昂疲惫归来的希科克斯受到的“礼遇”可谓天差地别。希科克斯向媒体控诉,她一下飞机就被送进了机场内的检疫隔离室接受“盘问”。一名配枪的工作人员声色俱厉地对其发问,场面“就像审问罪犯”。希科克斯的体温显示正常,但等待几个小时后,她在8辆警车的“押送”下被强制送进纽瓦克大学医院。一路警笛长鸣、警灯闪烁,这种场面让她疑惑:“我到底做错了什么?”
虽然美国官员早就表示,在埃博拉病毒全球范围肆虐的情况下,已为病毒“现身”纽约做了长达数月的准备,但当埃博拉终于在东部人口密集的大都市出现时,还是引发了不安。
很多纽约市民有意避开斯潘瑟发病前曾乘坐的地铁1线、A线和L线;他曾光顾的一些公共场所曾一度关闭;病患所在的贝维尔医院有非常多的职员请病假,即使上班也不太愿意进入隔离病房,其中一名护士更是假装中风,结果在急症室治疗后被送回原来工作岗位。
纽约州、新泽西州和伊利诺伊州三地开始采取强制性隔离政策,在利比里亚、塞拉利昂或几内亚接触过埃博拉患者的人士,搭机抵达当地机场时,一律需被强制隔离21天。刚从塞拉利昂疲惫归来的护士凯西·希科克斯成为该措施启动后“被筛查”的第一人。“抗埃勇士”希科克斯向媒体控诉她遭到当局的粗暴待遇。而几乎同时,国内感染埃博拉刚刚康复的护士范妮娜受到了总统奥巴马的亲自接见。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日前发表评论文章称,对于美国这样的全球大国来说,必须以身作则,为他国树立抗击埃博拉的激励人心的正面榜样。但很不幸,美国一些机构对于埃博拉的应对措施很难称得上鼓舞人心。
防线失控
事实上,埃博拉疫情今年2月在西非三国暴发后,美国媒体、政府和民众起初都并不太关注。直到8月初华盛顿召开美非峰会,西非三国领导人因疫情加剧被迫取消参会,埃博拉才成为峰会的一个议题,及至两名在利比里亚感染埃博拉病毒的美国医疗援助人员被接回美国治疗时,美国媒体才开始增加了有关疫情的报道。
当时要接回感染埃博拉病毒的美国医生让很多美国人恐慌,美国疾控中心主任弗里登曾对此表示:“只要按规定操作,美国任何医院都可安全治疗埃博拉患者。”护送两名医生的专机是经过特别改造的美国海军的训练用机,而收治两名患者的埃默里大学医院是美国拥有测试、治疗及收治接触过极危险病毒的人员所需全套设施的4家机构之一。在世界上最好的医疗照料下,这两名患者在8月底相继痊愈出院。
“美国疾控中心和美国政府的专家都认为,埃博拉在美国暴发的可能性是极低的。”奥巴马在9月16日访问位于亚特兰大的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时说道,“我们一直在采取必要预防措施,包括与西非国家合作增强机场检查,这样感染该病毒的人不会坐上飞往美国的飞机。”他称,万一感染埃博拉的人确实抵达美国海岸,美国已经采取了新措施,国内做好了准备:包括帮助空勤人员鉴别病患,更多实验室有能力快速诊断病毒,与医院合作确保其做好准备,确保医生、护士等医护人员接受了培训、做好了准备,能够安全地处理可能的案例。
但是,接下来一个月发生的事情却表明上述准备存在种种欠缺和疏漏。
9月25日晚10点半,一位名叫埃里克·邓肯的男子因身体不适,来到得州达拉斯长老会医院急症室就诊,值班护士询问了他的病情,并作出如下记录:“病人腹痛、头晕、感到恶心”,随后,她给邓肯测了体温:100.1华氏度(约38.38摄氏度)。午夜12点半,第一名值班医生探视了他,但没有给出进一步诊断意见。另一名急症室主值班护士对邓肯进行了进一步病情评估并记录了邓肯的旅行记录:“2014年9月20日从非洲赴美国”。但她并没有口头上将这些信息告知急症室值班医生。9月26日凌晨3:37分,值班医生做出了让病人出院的决定,并记录“病人身体感觉良好,并且能够回家”。最终的出院诊断为鼻窦炎和腹痛,只开给了邓肯一些抗生素。
这是美国国会公布的美国第一例埃博拉患者的首次就医过程,在出院2天后,邓肯病情恶化,再度入院,9月30日被确诊感染了埃博拉病毒。在全美甚至全球的关注下,邓肯接受了全力救治,但最终医治无效于10月8日身亡。而从9月28日邓肯被救护车拉回医院到30日被确诊,这期间医院并没有马上采取隔离措施。根据护士工会从当时在场的护士处得到的匿名信息,邓肯至少有数小时和其他几名病人同处一室。到他9月30日被确诊之前,参与护理的护士们也没有被要求穿戴特别保护设备,而且在照顾完已经出现严重腹泻和剧烈呕吐的邓肯之后还去照料了其他病人。
不过,美国官方在出现第一例输入性埃博拉患者后似乎依旧信心满满,弗里登在事后表示:“我们有能力遏制埃博拉病毒在美国蔓延。”然而,话音未落就出现了美国本土的第二例和第三例埃博拉患者,她们都参与过护理美国第一例本土埃博拉患者邓肯。被邓肯感染的第一名护士叫范妮娜,第二名护士是安伯·文森。媒体推测,很可能正是由于医院的处置失当,导致两名照顾过邓肯的护士被感染。更令美国人感到不安的是,文森在邓肯去世后两天,也就是10月10号乘载有130多名乘客的飞机去了俄亥俄州的克利夫兰挑选婚纱,并于13号返回。有媒体报道说该护士在旅行之前就已经有了低烧症状,在返回前因为体温升高还曾咨询过疾控中心是否能登机,只是因为当时还没有达到38度的最低线,所以被同意登机。作为病毒感染的高危人群,不仅没有被要求监视,还被允许外出到公共场所,这让舆论大为哗然。事后弗里登也坦承文森本不应该乘坐商业航班出行,“因为她当时是已知接触过埃博拉患者的人员之一”。
民众信心受挫
从邓肯被误诊贻误治疗,到护士在工作中被感染,以及疑似感染人员竟在观察期内乘飞机出行……美国的埃博拉防线接连失守令美国民众信心大挫,疾控中心主任弗里登成为众矢之的,已经开始有声音要求弗里登辞职。
不过也有医疗和保健专家认为相关指责对弗里登并不公平,因为美国的公共医疗一向由各州负责,联邦政府层面的疾控中心和各州的医疗机构并不是上下级关系,对很多具体的医疗事务只是行使建议权和协调功能。 疾控中心称在8月初就下发了防控埃博拉的指导意见,但全美护士联合工会对46个州超过750个医疗机构的2000名护士的调查显示:76%的护士表示,他们所在的医院并没有传达给他们任何关于应对潜在出现的埃博拉病毒感染病例的政策;85%的护士说他们医院没有提供处理埃博拉病毒感染者的技能指导,及告知应该询问患者什么问题;39%的护士说他们医院没有为此装备用塑料覆盖床垫和枕头的隔离室的计划,并丢弃感染者使用后所有的床单;只有8%的人表示知道他们医院也已经制定这样的计划。护士工会还指责弗里登“说谎”,因为一开始弗里登称两名护士感染是因为违反了操作规程,言下之意是这只是个人之失,与医疗系统的软硬件设施及培训无关。但根据护士工会的调查,知名的达拉斯长老会医院对收治埃博拉病人根本没有准备,也没有制定特殊操作规程。
面对护士们的反弹,疾控中心的立场有所软化,也表示已经组建了新的应急反应小组,能保证在任何一家医院有确诊病例的几个小时之内就到达现场。有美国媒体解读,这恰恰反映出疾控中心在邓肯这一病例出现之前没有做好预案,显得掉以轻心。《华盛顿邮报》的一篇文章还认为,这次事件至少暴露出目前美国联邦与州分散式医疗体制的不足。
面对埃博拉在美国的最新疫情,弗里登也开始改变措辞。之前疾控中心声称具备隔离条件的医院都可以治疗埃博拉患者,但现在则“将考虑所有可能性”。两名被感染的护士很快被转入了美国4家治疗高传染性疾病的医院中的两家。弗里登还称目前埃博拉传染情况“令人非常担心”,未来数日可能出现更多病例。但他强调,文森在飞机上没有表现出埃博拉症状,因此同机旅客染病的几率很低。因为目前认为埃博拉不会通过空气传播,而且在感染者未出现症状之前不会传播他人。不过当局还是紧急追查和联系曾乘坐过运送文森的那架飞机上的800多名乘客,因为运送文森后飞机又飞行了5次才停飞。
埃博拉是传染性较低的病毒,并不能通过空气传播,只能通过体液传播。但鉴于埃博拉的高致死率,又见识了“坚强”防线失效的美国民众开始恐慌起来。缅因州一所小学的老师近期到达拉斯开过会,住的酒店离收治埃博拉感染者托马斯·埃里克·邓肯的医院“只有15公里”,于是学校让这名老师停职待在家中;得知校长近期去过南非后,密西西比州赫斯特一所中学的家长们连拖带拽地把孩子们带离学校,尽管南非距离疫区有数千公里;美国国防部因为一名声称去过西非国家的女子在五角大楼停车场出现呕吐症状而立即关闭大楼入口并封锁停车场。
“在对抗埃博拉的战争中,美国迄今为止的成绩是0比1”。当美国近接二连三确诊埃博拉本土感染者后,路透社这样评论这个曾经被认为“不可能遭埃博拉入侵”的超级强国。《华盛顿邮报》在10月中旬的一份民调显示,三分之二的美国公众认为埃博拉疫情会在美国蔓延,40%的受访者甚至担心自己或家人会感染埃博拉病毒,而认为政府应对不力的人数是支持者的两倍。
政治“参战”
“埃博拉病毒给奥巴马带来了政治挑战,白宫现在处于危机中心。”《华盛顿邮报》的一篇报道指出,埃博拉问题已经成为了美国民众的“主要担忧”和中期选举的一个首要议题。
11月4日进行中期选举。这场选举的焦点集中在共和党人能否重夺国会参院多数党地位,进而对奥巴马最后两年执政产生怎样的影响。随着中期选举临近,埃博拉疫情的发展已成为两党争斗的新战场。国会共和党人大力攻击奥巴马政府处理埃博拉疫情措施不力。
为应对疫情,奥巴马切换到“埃博拉危机模式”。他取消了原计划10月15日和16日前往新泽西州和康涅狄格州参加中期选举募款活动的两天的安排,而在白宫举行了有关应对埃博拉的紧急内阁会议,他呼吁修订医院针对传染病的医护规则,还授权五角大楼派遣预备役士兵前往西非对付埃博拉,更表示将任命专人负责埃博拉疫情应对,“埃博拉事务总管”在此次表态后12小时内应运而生——由担任过奥巴马高级顾问的资深律师罗恩·克莱因担任。“埃博拉事务总管”是新设的职位,将直接取代疾控中心主任弗里登,成为美国政府应对埃博拉事务的全权代言人。
在“总管”出台前,共和党议员们抨击奥巴马“不负责任”,在疾控中心不称职情况下迟迟不任命新专员;“总管”出台后,他们照批不误,矛头则指向克莱因本人,指责任命他是“举亲不举贤”——因为他没有任何医学背景或传染病防控经验。克莱因上任十多天来,很少公开露面,再次被共和党人讽为“隐形人”。有纽约报纸更在头版头条用大字标题质疑克莱因“到底上哪儿去了”,甚至调侃说,克莱因在白宫打卡之后,直接去打篮球、玩保龄球了也说不定。
而对于疾控中心来说,接下来一项最核心的工作是如何保护医护人员不受感染、不成为新的传染源。疾控中心在10月20日升级埃博拉防护指南。此前认为埃博拉不能通过空气传染而允许裸露部分皮肤,因而旧指南建议使用护目镜,而新指南则推荐使用外科头罩,以确保完全覆盖头颈部。此外,疾控中心还宣布建立埃博拉快速反应小组,一旦美国再出现埃博拉患者,这个小组将迅速到现场提供各个环节的指导。不过,目前疾控中心没有明确回应是否需要动用专门的传染病医院治疗埃博拉患者,现在美国本土的埃博拉病毒感染者都在4所治疗高传染性疾病的医院接受治疗。
控制埃博拉的另一个方面是防止感染病毒的旅客入境美国。美国国土安全部10月21日升级机场检查要求,来自西非埃博拉疫区的旅客入境美国时必须飞抵指定的五大机场,即纽约肯尼迪国际机场、华盛顿杜勒斯国际机场、新泽西州纽瓦克自由国际机场、芝加哥奥黑尔国际机场和亚特兰大国际机场,接受埃博拉检测排查,包括测量体温和填写表格等。
不过仍有包括美国国会众议院议长博纳在内的不少共和党议员进一步要求对从疫情暴发国家来的旅客实行强制隔离,甚至禁止他们入境。奥巴马没有把话说死,表示并“不必然”反对旅行禁令,但他表示,这样做反而会增加感染者躲避的可能性,人们将不轻易披露信息,这样对他们检查将变得更加困难。
“一旦对这些人进行隔离,可能会被视作‘歧视’,在中期选举前夕,奥巴马必须谨慎地处理。”路透社的一篇文章评论道。不过,当纽约出现埃博拉感染病例后,上述五个机场中已有三个对在西非疫区接触埃博拉患者的抵达旅客实行21天的强制隔离。
护士凯西·希科克斯成为该措施启动后“被筛查”的第一人。“好像我就是个罪犯”——比起被埃博拉病毒感染但很快病愈出院,并受到美国总统奥巴马亲自接见的护士范妮娜,坐了两天飞机,刚从塞拉利昂疲惫归来的希科克斯受到的“礼遇”可谓天差地别。希科克斯向媒体控诉,她一下飞机就被送进了机场内的检疫隔离室接受“盘问”。一名配枪的工作人员声色俱厉地对其发问,场面“就像审问罪犯”。希科克斯的体温显示正常,但等待几个小时后,她在8辆警车的“押送”下被强制送进纽瓦克大学医院。一路警笛长鸣、警灯闪烁,这种场面让她疑惑:“我到底做错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