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探讨马尾松人工林土壤碳、氮、磷养分及其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的纬度变化,为马尾松人工林的可持续经营和生产力提高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对亚热带地区东南至西北8个研究点马尾松人工林0~20?cm矿质土层土壤有机碳、全氮、全磷含量的测定,利用回归分析法探索土壤碳、氮、磷含量及其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的纬度变化趋势,利用Pearson相关法和冗余分析法分析气候因子(年均气温和年均降水量)、林分特征(年龄、密度和胸径)和土壤性质(pH值与黏粒含量)对其纬度变化的影响,采用方差分解法分析气候、林分和土壤因子对其纬
【机 构】
: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自然保护研究所,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森林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91;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自然保护研究所,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森林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北京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马尾松人工林土壤碳、氮、磷养分及其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的纬度变化,为马尾松人工林的可持续经营和生产力提高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对亚热带地区东南至西北8个研究点马尾松人工林0~20?cm矿质土层土壤有机碳、全氮、全磷含量的测定,利用回归分析法探索土壤碳、氮、磷含量及其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的纬度变化趋势,利用Pearson相关法和冗余分析法分析气候因子(年均气温和年均降水量)、林分特征(年龄、密度和胸径)和土壤性质(pH值与黏粒含量)对其纬度变化的影响,采用方差分解法分析气候、林分和土壤因子对其纬度变化的相对贡献率.[结果](1)土壤有机碳、全氮、全磷的平均含量分别为16.02、1.22、0.35?g·kg?1,土壤碳氮比、碳磷比、氮磷比的平均值分别为14.18、47.01、3.59;(2)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均随纬度的升高而显著降低(P土壤性质(35.5%).[结论]在马尾松人工林中,土壤碳氮比、碳磷比和氮磷比表现出明显的纬度变化,年均气温、年均降水量、林分年龄、林分密度、胸径、土壤pH值、土壤黏粒含量是其驱动因素,这些因素的交互效应大于单独效应.
其他文献
由于目前马铃薯漏播补偿系统机构复杂、补偿落点偏差会出现失控等问题,故提出一种利用红外对射式漏播检测系统来实现单向离合器与电机相配合的马铃薯漏播检测与补偿控制系统.该系统正常播种时勺链被地轮带动,而当红外辐射漏种检测系统判定发生漏种事故时,通过补偿电机取代单向离合器使其在更高的速度运行,电机加速带动后一取种勺上的种薯追赶前一缺种位置,补偿结束后电机停止,勺链再次被地轮带动.该方案中种薯补偿时也在原排种通道内运动,无须附加单独的补偿种薯通道,系统体积缩小,结构和可靠性得到了大幅度的优化.经田间试验数据表明,该
名山景区内人流量大、火种监管难,导致景区火险增高、火灾损失严重.微型消防站具备消防基本功能,且安装便利,可在早期消灭火灾或缓解火势蔓延.根据调查情况和相关规范,依据火险等级、景区知名度、水源距离、人口活动密度、交通便利度等指标构建微型消防站装备等级配备标准,并结合各项指标和微型消防站装备等级,应用模糊综合评判法遴选出最佳放置微型消防站的地址及分布密度,实现灭火救援范围全覆盖,达到防火控火的目的,为景区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科学支撑.
针对于中小规模家庭式养殖模式的饲料喂料问题,设计一种饲料流量分控可调的自走式家禽喂料机,介绍了其结构组成和工作原理,并对其关键部件螺旋排料机构的排料特性进行分析,确定其螺旋排料机构的主要参数.运用EDEM建立螺旋排料机构仿真模型,以前进过程的排料量为试验指标,进料口开口高度为因素,利用单因素试验的试验方法对仿真结果进行数据分析.其结果表明:随着进料口开口高度的增加,前进的喂料机排料量成不断增加的趋势,可以实现螺旋排料机构饲料流量调整功能.
水下植被修复是治理水体污染、恢复湖泊水体生态环境的重要措施,仿生机械可以替代人工水下作业.对比现有同类仿生海龟的机构特点,设计了一种基于单电机动力输出姿态可调的新型仿生龟模型.虚拟样机仿真实验表明采用该机构能够达到所预期的水下作业姿态调整,实现水下植被的种植与采集功能.该设计结构简单、轻便实用,为湖泊水下植被修复作业提供了新思路.
研究六边形覆盖模型,并基于六边形模型,对短电弧最少覆盖次数进行优化,最后利用BP神经网络对最少次数进行预测与验证,最后得出,BP神经网络对短电弧最少覆盖次数能够精准预测,预测误差小.
木材作为一种可再生资源,可加工性强,强重比高并且装饰效果好,其制品因为独有的特点在生活中应用十分广泛.但同时它作为可燃固体,一般在使用时都要对其进行阻燃处理.木材阻燃技术是促进木材工业发展的重要部分,它是一项复杂的工艺.主要从木材组成成分和燃烧过程、木材阻燃剂、木材阻燃处理工艺等方面分析了木材阻燃技术的研究进展,同时就木材阻燃技术的发展提出了展望.
对吉林省不同地区常见的农作物剩余物进行抽样检测,检测其灰分值和燃烧值,进行区域性和种类差异性分析,并将结果和木材的性能进行对比,探索吉林省内农业剩余物资源用于颗粒燃料生产时产品性能和木材的理论差异.
随着城市化建设及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我国城市园林绿地的面积不断增长.绿化已将成为美好生活环境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公园里绿化树木的造型组成有成条状的低矮绿篱及圆球型、圆锥型、圆柱型、混合型绿篱,在人工进行造型修剪时仅凭直观大致操作工具,缺少参考对象,对于不同高度灌木的修剪,工作难度大,操作不够智能,设计一种林用灌木修剪机升降结构能够自动根据需要修剪的灌木高度进行竖直方向的调节,并对修剪机的关键部件机构进行了静力学分析,验证其结构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满足设计要求.
主要探讨多个零件的数控车数控铣综合加工工艺,以及各零件装配的注意点.如果工艺安排合理,可以减少辅助时间,提高生产效率,加工后的零件尺寸精度和形位公差更易于符合图纸要求.合理的装配还能保证零件的表面质量及整个机构的能动性.
目前,陶瓷刀具已开始逐步应用于木材加工领域,但在其加工应用中仍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通过对氧化铝基陶瓷材料以及氮化硅基陶瓷材料等刀具材料和WPC的摩擦系数以及磨损前后表面形貌的变化进行测试,探讨氧化铝和氮化硅刀具对不同成分配比的木塑复合材料的摩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陶瓷刀具对于含钙的WPC材料摩擦系数较大,这是因为钙粉颗粒较其他成分更为粗糙.而氧化铝基陶瓷刀具的摩擦系数又要较氮化硅基更大,这是因为氮化硅基陶瓷刀具的晶粒较氧化铝基略小,分布更加均匀,结构更加密实.陶瓷刀具对于木粉与聚乙烯PE三种不同配比的W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