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堂教学及其效率是教育工作者一直孜孜探讨的一个课题,高中阶段,是基础教育的最后阶段,面临着对整个基础教育效果的集成和检测,有效的阅读教学重要性尤为突出。高中语文课堂上对学生的语文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最为基础的环节就是阅读,所以开展有效阅读教学,提高阅读教学质量,是语文教学提高效率的重中之重。
关键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
超群的阅读能力对学好语文来说是基础和关键。新课程改革模式的践行和落实,使得原本的高中语文教学步入了瓶颈期。资料显示,大部分高中的语文课程缺乏高水平的阅读教学认知,单纯地追求课本研习。因此,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提高高中语文阅读课的教学质量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必然要求,更是拓展现代高中教育事业的必然选择。本文在结合新课程改革的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探索了提高阅读教学质量的改进思路。
一、强化学生主体意识
新课标第一次将语文的课程目标确立为“知识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对学生作为发展主体的地位更为关注了。我们在阅读教学中,一是要有效利用学生的主体意识,二是要不断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自我教育的效能得以充分体现。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只有能够去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所谓自我教育,在阅读教学中就是给学生提供独立阅读的时间和空间,给学生真正阅读的权利,尊重学生在一定范围内的阅读选择。因为我们的学生都有自己特定的生活背景,都有自己独有的个性,所以我们的教学就应该满足学生不同的个性需求,尽可能地为学生创造一个博览群书、思想自由驰骋的环境。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自我感受和自我需求,把教师善教与学生乐学结合起来,否则学生就会将我们的讲解当成一种噪音。要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教师在教学时间中就必须具备教育的民主思想,和学生多商量商量,而不是完全按照教材、教参和教师熟悉的内容和长处去教书。阅读教学中的人文性就是要尊重学生的天性,发展学生的健康个性,启迪学生的灵感,诱发学生的悟性,激发学生的创造性,让学生有一种有利于自己发展的阅读,实现独立阅读中的自我感觉和感悟。
二、想象中创设作品形象
语文教学通过一篇篇文质优美的文章对学生的理解力、想象力、感受力和审美力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每一篇文章都蕴涵着作者鲜明的个人风格和独特的创造力,每一篇文章都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无限广阔的想象空间。“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阅读文章的过程,本身就是读者的想象、思维和情感的参与过程,并体现着强烈的个性特征。如:教孙犁的小说《荷花淀》时,可以指导学生阅读茹志鹃的小说《百合花》,通过比较,深刻领悟作品中同一时代女性的形象美、人格美,深刻认识中华民族的崇高美德。如教鲁迅先生的小说《祝福》时,让学生阅读课文,在把握祥林嫂性格特征的基础上,发挥想象,写作类似“祥林嫂之死”的文章。总之,教材中有许多值得研究的内容,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选择最有兴趣的问题作为研究专题。突出个性生命活动的民主性和参与性,给学生一个独立思考、独立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创设一个展现生命个性、能力与学业成果的良好环境,使他们的生命力在创造性阅读教学中得到充分展现
三、加强学生阅读活动训练
阅读方法的掌握、能力的提高需要在不断的阅读实践活动中完成。在教学中,我们可以组织形式多样的阅读实践活动,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增强学生荣誉感,更为重要的是可以不断提升学生阅读能力。
1、课前的五分钟口语训练。利用上课开始的几分钟开展口语训练,形式灵活,更具随意性,主要是让学生交流个人的阅读心得,这样既可以使学生由课下的闲散状态过渡到学习的最佳状态,同时也可以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是对学生阅读的检测。给予必要的激励与表扬,这同样是对学生阅读成果的一种肯定,更能强化学生的阅读动机,提升学生能力。
2、开展多样的读书交流活动。利用课余时间发动学生举办诗歌朗诵会、辩论会、读书报告会等一系列读书交流活动,以此来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调剂学生紧张的学习生活,让学生感受到阅读的乐趣。大家一起闲坐聊天、会谈,这样更能为紧张中的高中生带来无穷的乐趣,让学生感受到成功与喜悦。
四、引导学生探究式阅读
让学生在课内外阅读中自己寻找答案。教师在课堂上要善于设计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在学生想知道而不知道,口欲言而又无可言时,提出问题,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探究意识,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探究问题。例如,在讲授《荷塘月色》一文时,讲到“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一句时,我说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他颇不宁静呢?请大家自己去查资料、找原因。第二次上课时,学生们都拿出了自己在课下找到的资料,分别对作者不宁静的心绪作了有理有据的分析论证。大家思维活跃,众说纷纭。为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研究能力,在课堂讨论之后,教师可要求学生们把自己的观点和列举的材料写成一篇科研小论文。
此外,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和探究意识,单纯依靠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改变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依靠环境潜移默化的熏陶和学生自身的感悟。在一个群体中,人们互相影响导致的同化力量,能使环境和氛围形成一种无形的力量,让置身于该群体的个人通过日久天长的耳濡目染,感染上这个群体共同的风尚与气质。因此,有意识培养营造一个整体优化的环境对于培养学生的自主精神、合作意识、探究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总之,阅读教学的质量的提高是一项综合的工程,需要广大一线教师从科学的角度出发,从整体出发,从自己的实践出发,努力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和教师的主导意识,既继承传统的语文教育方法又能够吸收创新,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逐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关键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
超群的阅读能力对学好语文来说是基础和关键。新课程改革模式的践行和落实,使得原本的高中语文教学步入了瓶颈期。资料显示,大部分高中的语文课程缺乏高水平的阅读教学认知,单纯地追求课本研习。因此,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提高高中语文阅读课的教学质量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必然要求,更是拓展现代高中教育事业的必然选择。本文在结合新课程改革的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探索了提高阅读教学质量的改进思路。
一、强化学生主体意识
新课标第一次将语文的课程目标确立为“知识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对学生作为发展主体的地位更为关注了。我们在阅读教学中,一是要有效利用学生的主体意识,二是要不断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自我教育的效能得以充分体现。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只有能够去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所谓自我教育,在阅读教学中就是给学生提供独立阅读的时间和空间,给学生真正阅读的权利,尊重学生在一定范围内的阅读选择。因为我们的学生都有自己特定的生活背景,都有自己独有的个性,所以我们的教学就应该满足学生不同的个性需求,尽可能地为学生创造一个博览群书、思想自由驰骋的环境。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自我感受和自我需求,把教师善教与学生乐学结合起来,否则学生就会将我们的讲解当成一种噪音。要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教师在教学时间中就必须具备教育的民主思想,和学生多商量商量,而不是完全按照教材、教参和教师熟悉的内容和长处去教书。阅读教学中的人文性就是要尊重学生的天性,发展学生的健康个性,启迪学生的灵感,诱发学生的悟性,激发学生的创造性,让学生有一种有利于自己发展的阅读,实现独立阅读中的自我感觉和感悟。
二、想象中创设作品形象
语文教学通过一篇篇文质优美的文章对学生的理解力、想象力、感受力和审美力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每一篇文章都蕴涵着作者鲜明的个人风格和独特的创造力,每一篇文章都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无限广阔的想象空间。“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阅读文章的过程,本身就是读者的想象、思维和情感的参与过程,并体现着强烈的个性特征。如:教孙犁的小说《荷花淀》时,可以指导学生阅读茹志鹃的小说《百合花》,通过比较,深刻领悟作品中同一时代女性的形象美、人格美,深刻认识中华民族的崇高美德。如教鲁迅先生的小说《祝福》时,让学生阅读课文,在把握祥林嫂性格特征的基础上,发挥想象,写作类似“祥林嫂之死”的文章。总之,教材中有许多值得研究的内容,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选择最有兴趣的问题作为研究专题。突出个性生命活动的民主性和参与性,给学生一个独立思考、独立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创设一个展现生命个性、能力与学业成果的良好环境,使他们的生命力在创造性阅读教学中得到充分展现
三、加强学生阅读活动训练
阅读方法的掌握、能力的提高需要在不断的阅读实践活动中完成。在教学中,我们可以组织形式多样的阅读实践活动,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增强学生荣誉感,更为重要的是可以不断提升学生阅读能力。
1、课前的五分钟口语训练。利用上课开始的几分钟开展口语训练,形式灵活,更具随意性,主要是让学生交流个人的阅读心得,这样既可以使学生由课下的闲散状态过渡到学习的最佳状态,同时也可以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是对学生阅读的检测。给予必要的激励与表扬,这同样是对学生阅读成果的一种肯定,更能强化学生的阅读动机,提升学生能力。
2、开展多样的读书交流活动。利用课余时间发动学生举办诗歌朗诵会、辩论会、读书报告会等一系列读书交流活动,以此来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调剂学生紧张的学习生活,让学生感受到阅读的乐趣。大家一起闲坐聊天、会谈,这样更能为紧张中的高中生带来无穷的乐趣,让学生感受到成功与喜悦。
四、引导学生探究式阅读
让学生在课内外阅读中自己寻找答案。教师在课堂上要善于设计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在学生想知道而不知道,口欲言而又无可言时,提出问题,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探究意识,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探究问题。例如,在讲授《荷塘月色》一文时,讲到“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一句时,我说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他颇不宁静呢?请大家自己去查资料、找原因。第二次上课时,学生们都拿出了自己在课下找到的资料,分别对作者不宁静的心绪作了有理有据的分析论证。大家思维活跃,众说纷纭。为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研究能力,在课堂讨论之后,教师可要求学生们把自己的观点和列举的材料写成一篇科研小论文。
此外,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和探究意识,单纯依靠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改变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依靠环境潜移默化的熏陶和学生自身的感悟。在一个群体中,人们互相影响导致的同化力量,能使环境和氛围形成一种无形的力量,让置身于该群体的个人通过日久天长的耳濡目染,感染上这个群体共同的风尚与气质。因此,有意识培养营造一个整体优化的环境对于培养学生的自主精神、合作意识、探究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总之,阅读教学的质量的提高是一项综合的工程,需要广大一线教师从科学的角度出发,从整体出发,从自己的实践出发,努力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和教师的主导意识,既继承传统的语文教育方法又能够吸收创新,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逐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