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班主任的日常管理工作中,我们时常发现这样两种现象:一是班主任管得又严又狠,班级学生看起来很“听话”,可是班主任一离开,学生便“大乱”,而且经常会出现师生间的“对抗”,更不用说学生独立主动地去完成好一项学校布置的任务;二是班主任很民主,处处“学生至上”,看似和学生关系很近,可是班级组织纪律性很差,学生随便散漫甚至肆无忌惮,对学校布置的任务很难及时高效去完成。
我认为,出现上述两种现象主要是因为班主任没有掌握好班级管理工作中的“管”与“理”的运用之道。
“管”就是针对班级某项工作或某方面存在的问题制定制度和具体的可操作的措施,并且严格的去执行,“按章办事”,持续督查,及时矫正。
“理”就是在完成某项任务或纠正某一不良现象前,给学生摆事实讲道理,让学生认清完成这项工作的重要意义,并且给学生讲清楚完成这项工作的过程中要注意的细节,从而调动学生自身积极主动性,让学生发自内心地想去完成这件事。
我认为,班主任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应该先“理”后“管”。“理”则要说理到位,理清思路,要让学生心服口服,跃跃欲试;“管”则要措施有力,说到做到,让学生不得任意为之。
運用好“管”“理”之道,能让班级工作取得可喜的进展,现在来举几个班级管理的案例供大家参考:
案例一:
本学期,学校要求各班加强住校生的就寝纪律、宿舍卫生的管理。我所任的班级初一(10)班有19名住校生,男生一个宿舍(10人),女生一个宿舍(9人)。我单独召开了住校生会议,给他们讲清楚熄灯后不能说话,要早点入睡,这样利于第二天精力充沛的投入课堂学习;也告诉他们要学会自我管理,搞好宿舍卫生环境,对心情、健康有益。两个寝室的同学都答应要认真去做,可是每周学校行政值日通报时,经常会听到我们班的宿舍被点名批评,要么是晚上熄灯后有人大声说话,要么是宿舍打扫不到位。我感到很没面子,也很恼火,为什么我给他们讲了那么多道理就不起作用?
后来我静心思考,认为还是“管”的措施没跟上所致。后来我采取了以下措施:一、和我班住校生共同制定宿舍文明公约,让宿舍所有成员在上面签字,并且张贴到宿舍的墙上;二、每个宿舍指定专人记录每天熄灯后讲话和宿舍值日得分情况,并且在下周一班会课上点名批评;三、凡违规、值日不达标的住校生由班主任找谈话,并且根据违规程度给予不同处罚。处罚有:口头说明并保证下次做好、书面检讨并存档、抄写宿舍公约1~5遍、请家长来协助管理、取消住校资格等;四、对于表现好的宿舍与个人,每周在班会课上表扬,并且给予适当奖励;五、班主任每周不定时地在熄灯后或早上值日时深入宿舍调查指导。
通过采取以上管理措施,我们班住校生就寝纪律和宿舍卫生情况迅速扭转,由原来的经常被批评变为现在的每周被表扬,每周一国旗下讲话时,当我听到我班宿舍被表扬时(还点到我的名字),心里乐滋滋的。由此我认为,有“理”无“管”不行,“理”到位,“管”跟上才能把事情做好。
案例二:
为了丰富同学们课余生活,学校给每个班级配置了一个书柜,要求各班发动学生自愿捐赠图书,全班共享图书。可是不少班级的书柜上经常看不到几本书,有的干脆用来摆放作业和花盆。我也号召本班同学把家中看过的书带来捐给班级,可是带的人不多,即使带来的几本书也不知被谁拿去看了,再也不回到书柜上了。我想,这怎么能行呢,是同学们的素质低呢还是我这个班主任没做到位呢?
经过一番思考我决定先召开一次主题班会,班会主题为:博览群书,打开智慧的大门。让同学们清楚丰富课余生活、广泛阅读的重要性。然后宣布我们班要创办我们自己的“小小图书馆”。并且让小组讨论共同制定了创建“小小图书馆”以及班级图书管理的办法:
1.班级聘请两名认真细致并且有条理的同学作为班级图书管理员,图书管理员的职责是对同学们捐赠的图书进行登记,对同学们借书情况进行登记。
2.每位同学捐书一本以上,对捐书的本数进行统计公布,表扬捐书多、捐好书的同学。没有捐书的同学要说明原因方可参与借书。
3.捐来的书经过班主任老师审阅方可上柜。
4.由图书管理员给每位同学办理一张借书卡,每次借书在上面写明借书日期、书名、归还时间,每个月统计全班图书借阅情况,对经常借书阅读的同学提出表扬。
5.每位同学在选好图书后,必须到图书管理员跟前先登记,方可从书架上取走图书。违规者,发现一次,捐书10本以上。
6.每周末不得将书带回家,周五上午必须全部归还,周五下午由图书管理员整理好图书并统计图书是否缺少。下周一再重新开始借阅。
7.在2个月后,把原图书还给捐赠人,重新捐赠不同的图书,重新登记借阅。
通过主题班会的说“理”,并制定“小小图书馆”的“管”的制度和措施,然后按照制度认真贯彻执行,我们班图书柜上现在摆满了各种各样的图书,同学们课余时间可以遨游在书海之中了。
从这个案例我悟出:要想把班级的某一项工作抓好,“理”和“管”同等重要,“理”不可泛泛而谈,“管”不能草草了事,“管”“理”两手都要硬,任务才能顺利完成。
以上两个案例说明,在班主任的日常班级管理工作中,如果运用好“管”“理”之道,“理”字当头,“管”字跟上,深思熟虑,二者兼顾,我们就一定可以创造和谐的班级氛围,一定可以出色的完成看似艰难的任务。
我认为,出现上述两种现象主要是因为班主任没有掌握好班级管理工作中的“管”与“理”的运用之道。
“管”就是针对班级某项工作或某方面存在的问题制定制度和具体的可操作的措施,并且严格的去执行,“按章办事”,持续督查,及时矫正。
“理”就是在完成某项任务或纠正某一不良现象前,给学生摆事实讲道理,让学生认清完成这项工作的重要意义,并且给学生讲清楚完成这项工作的过程中要注意的细节,从而调动学生自身积极主动性,让学生发自内心地想去完成这件事。
我认为,班主任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应该先“理”后“管”。“理”则要说理到位,理清思路,要让学生心服口服,跃跃欲试;“管”则要措施有力,说到做到,让学生不得任意为之。
運用好“管”“理”之道,能让班级工作取得可喜的进展,现在来举几个班级管理的案例供大家参考:
案例一:
本学期,学校要求各班加强住校生的就寝纪律、宿舍卫生的管理。我所任的班级初一(10)班有19名住校生,男生一个宿舍(10人),女生一个宿舍(9人)。我单独召开了住校生会议,给他们讲清楚熄灯后不能说话,要早点入睡,这样利于第二天精力充沛的投入课堂学习;也告诉他们要学会自我管理,搞好宿舍卫生环境,对心情、健康有益。两个寝室的同学都答应要认真去做,可是每周学校行政值日通报时,经常会听到我们班的宿舍被点名批评,要么是晚上熄灯后有人大声说话,要么是宿舍打扫不到位。我感到很没面子,也很恼火,为什么我给他们讲了那么多道理就不起作用?
后来我静心思考,认为还是“管”的措施没跟上所致。后来我采取了以下措施:一、和我班住校生共同制定宿舍文明公约,让宿舍所有成员在上面签字,并且张贴到宿舍的墙上;二、每个宿舍指定专人记录每天熄灯后讲话和宿舍值日得分情况,并且在下周一班会课上点名批评;三、凡违规、值日不达标的住校生由班主任找谈话,并且根据违规程度给予不同处罚。处罚有:口头说明并保证下次做好、书面检讨并存档、抄写宿舍公约1~5遍、请家长来协助管理、取消住校资格等;四、对于表现好的宿舍与个人,每周在班会课上表扬,并且给予适当奖励;五、班主任每周不定时地在熄灯后或早上值日时深入宿舍调查指导。
通过采取以上管理措施,我们班住校生就寝纪律和宿舍卫生情况迅速扭转,由原来的经常被批评变为现在的每周被表扬,每周一国旗下讲话时,当我听到我班宿舍被表扬时(还点到我的名字),心里乐滋滋的。由此我认为,有“理”无“管”不行,“理”到位,“管”跟上才能把事情做好。
案例二:
为了丰富同学们课余生活,学校给每个班级配置了一个书柜,要求各班发动学生自愿捐赠图书,全班共享图书。可是不少班级的书柜上经常看不到几本书,有的干脆用来摆放作业和花盆。我也号召本班同学把家中看过的书带来捐给班级,可是带的人不多,即使带来的几本书也不知被谁拿去看了,再也不回到书柜上了。我想,这怎么能行呢,是同学们的素质低呢还是我这个班主任没做到位呢?
经过一番思考我决定先召开一次主题班会,班会主题为:博览群书,打开智慧的大门。让同学们清楚丰富课余生活、广泛阅读的重要性。然后宣布我们班要创办我们自己的“小小图书馆”。并且让小组讨论共同制定了创建“小小图书馆”以及班级图书管理的办法:
1.班级聘请两名认真细致并且有条理的同学作为班级图书管理员,图书管理员的职责是对同学们捐赠的图书进行登记,对同学们借书情况进行登记。
2.每位同学捐书一本以上,对捐书的本数进行统计公布,表扬捐书多、捐好书的同学。没有捐书的同学要说明原因方可参与借书。
3.捐来的书经过班主任老师审阅方可上柜。
4.由图书管理员给每位同学办理一张借书卡,每次借书在上面写明借书日期、书名、归还时间,每个月统计全班图书借阅情况,对经常借书阅读的同学提出表扬。
5.每位同学在选好图书后,必须到图书管理员跟前先登记,方可从书架上取走图书。违规者,发现一次,捐书10本以上。
6.每周末不得将书带回家,周五上午必须全部归还,周五下午由图书管理员整理好图书并统计图书是否缺少。下周一再重新开始借阅。
7.在2个月后,把原图书还给捐赠人,重新捐赠不同的图书,重新登记借阅。
通过主题班会的说“理”,并制定“小小图书馆”的“管”的制度和措施,然后按照制度认真贯彻执行,我们班图书柜上现在摆满了各种各样的图书,同学们课余时间可以遨游在书海之中了。
从这个案例我悟出:要想把班级的某一项工作抓好,“理”和“管”同等重要,“理”不可泛泛而谈,“管”不能草草了事,“管”“理”两手都要硬,任务才能顺利完成。
以上两个案例说明,在班主任的日常班级管理工作中,如果运用好“管”“理”之道,“理”字当头,“管”字跟上,深思熟虑,二者兼顾,我们就一定可以创造和谐的班级氛围,一定可以出色的完成看似艰难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