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我们国家建筑行业快速发展,为了在进行正式施工时候能够对现场的人身安全进行全面的保护,也为了能够保证现场施工的进度在合理有序的安排下按期完成,在施工现场就需要对工程现场的监理进行完善的配置。也就是说,现在的现场监理工作在当前的建筑工地上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关键词】 建筑工程;现场监理;工作;探索
随着我们国家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在建筑方面对于安全以及质量意识也在飞速的提高。随着科技的发展以及各种类型的新材料的不断推出和使用,以及在正式施工的时候所使用的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建筑的施工正在逐步呈现出复杂化的趋势以及高速化的发展模式。在这样的前提之下,施工质量问题以及施工安全问题就受到了很大的挑战,因为高速的施工流程和高质量的施工作业在某种程度上是处于一种对立的关系的。在这种矛盾和统一的集合之下,把建筑进行市场化作业以及对建筑工程质量进行监理活动就成了一种势在必行的形式。
1 在现场监理当中所存在的最主要的问题
1.1 监理人员本身的不稳定性质
在进行施工监理的人选上,监理单位一般为了节约支出的成本,从而贪图便宜在进行施工的所在地点进行监理人员的招聘。这种招聘只是一种临时性的举措,一般来说所招聘的人选只需要维持到整个工程结束就可以了。同时,当工程公司转移到别的地方去进行施工的时候,这些被聘用的人员就可以自动被解聘。这么做首先造成的情况就是监理的流动性很高,不能够满足稳定性质的需要,同时由于所能招聘的监理在很大程度上具有随机性,因此这些监理人员本身所接受的培训和学习就不如长时间合作的“正规军”强。由于工资标准相对来说很低,没有了高薪的积极性,监理人员本身的工作热情也不高,这些都是监理人才质量下降、人员流失率很高的原因。正是这些原因,直接扩大了现场监理的不稳定性以及流失性。
1.2监理企业之间的恶性竞争
自从我们国家开始实行改革,把施工招标制度改成最低价中标以来,监理工作的承包工作也采用了类似的方式。在进行业务承包的投标活动当中,对于能够进行监理的单位资质已经不是唯一的条件,一个企业的本身的实力以及历年来进行监管的业绩在价格的条件下也变成了劣势。因此有的单位为了能够在争夺承包权的竞争中胜利,就互相压价,恶性竞争,结果对市场上的秩序造成了恶性冲击。
1.3 监理人员的水平需要提高
首先是现阶段监理人员的平均年龄偏向老龄化。因为这项工作本身的性质,现在的监理人员一般来说都是属于退休之后返聘或者是即将要退休的监理。尽管他们有着长时间从业的丰富经验,但是和年轻的一代相比他们在体力上有着很多的不足,由于知识的老化,其思维观念也有着很多的不足。因此,这种年龄层次单一的情况就成为了影响监理的桎梏。
其次是很多企业直接启用自己公司的技术人员作为现场监理的人员。尽管把他们委以重任,但是对这些专业技术人员却疏于培训,没有使得他们受到正规监理的知识储备。他们虽然拥有一部分的设计施工经验,但是在监理这方面的很多知识并不可以让他们能够凭借自学而掌握的。
第三是有少量的监理没有相应的职业道德。尽管大多数简历可以爱岗敬业,对于工作兢兢业业、无私奉献,并且在真正的工作中能够做到公平公正,但是还是有少量的监理在现场施工人员的影响下对于一些事实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会造成严重的后果。他们所影响到的不仅仅是一个两个施工现场,而有可能是整个一个行业的评价。
1.4 对监理本身的偏见
我们国家已经实行工程监理制有很多年了。但是在实际施工当中我们可以发现,很多现场施工监理在实际工作当中没有对自己的实际工作进行明确,对自己的工作范畴也没有进行明确认识。他们只是简单把工程监理误认为成为“专门找茬的”,在这种错误思维的理解下,施工方处处不给好脸色,监督方也是处处小心翼翼,这样本来是互相促进互相帮助的两个角色反而成了绊脚石,产生了十分强烈的消极意义。
2 提高现场监督质量的举措
2.1严格履行委托监理合同
对于现场监理来说,委托监理合同是双方作为法律层次上的合作的前提。在委托合同签订的一刹那,双方的法律关系已经生效,在这份合同的保证下,双方的权利和义务都会被正式确定,也就是说,这份合同是一份双向的保护财产利益以及义务的开路石。对于一些模糊不清的条款,比如对于施工问题当中的“过失”“故意”区分,如果没有合同的保障,是无法进行明确界定、划分责任范围的。因此,对委托监理合同的履行就是在保护自身的财产权益安全,这份合同是必须要严格遵守的。
2.2 充分建立责任制
充分监理现场监督责任制的主要目的就是对工作的主要职责进行划分,使得每一位监理人员在建筑施工过程当中能够明确自己的本职工作,对自己所负责的工作尽心尽力、认真负责。在现场,所有的环节都有专人来进行监督,因此任何一个环节出现了问题,这个环节所对应的负责人就要承担起相应的责任。这样环环相扣专人盯防,就能够实现全员多立体的施工现场的监管。
2.3 维护客户关系
在维护企业形象的前提之下,以业主本身的利益为最优先考虑,再按照本职工作进行,在质量上要严加掌控,以最优质的服务,最热情的态度,最科学的方式进行监督作业,对每一位业主都要公平,一视同仁。在现场负责监理的人员则要和每一位业主都要搞好关系,这样争取让业主满意的同时还能对现场的监理工作进行统筹整理,使得现场的业主对于自己房产的质量了若指掌,更加信任以及支持监理事业。
2.4 对不正当竞争进行制止
监理工作并不是一份毫无成本的工作,如果想要达到很高质量标准的监理活动的话,就要进行高成本的规范操作。因此对于规范操作当中所产生的收费标准进行充分的重视。现在的市场竞争很厉害,为了能够在招标活动当中取胜,对于价格进行适当降低本来是一件无可非议的事情,但是为了取胜,不顾实际情况,通过强行压低成本来对其他的招标单位进行打压,获取胜利。这种方式看上去吃亏的只有监管企业自己,但是在实际工程当中却给施工项目留下了很大的隐患。如果在施工结束之后发生了一些后遗症,这些责任有很大一部分都会转嫁到监理的头上。到头来这种低价营销的做法直接导致了得不偿失,既损失了金钱又损失了口碑。所以,对于收费标准来说,一味的低价可能会使得企业“赔了夫人又折兵”,只有合理收费才能在实际工作中创造出良好的效益。 2.5 合理福利
为了保障员工的稳定性,应该在员工的薪酬上多动动脑筋,适当提高薪酬福利管理体系,对员工进行必要的培训,使得关怀理念能够深入身心,人才流失的现象大幅度降低。
3 对于现场施工监理工作的加强建议
3.1 对监理人员的素质进行提高
对于现场监理的水平和质量所反映出来的状态,完全是依赖于现场进行监理工作的员工表现。因此我们可以进行断言,员工本身的能力或者是素质的程度等级,能够直接影响甚至是直接决定施工现场质量安全的情况,甚至是对施工现场的全局掌控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这方面主要包含着以下的几个大点:
首先就是现场施工人员本身的道德素质以及思想境界。监理人员肩上担负的是整个建筑的安全职责,任何一次疏忽大意都有可能直接决定了这栋建筑的安全系数以及业主的人身安全以及财产安全。因此在现场进行监督的时候,监理人员本身就要做到的一点就是实事求是做事情,不滥用自己被赋予的宝贵权利,也不能借着职责的便利向有关部门进行吃拿卡要的各种不道德的行为。不仅如此,监理人员还应该阻止这种情况的发生,防止监管部门和施工部门联合起来进行造假活动,对建筑的所有者财产安全造成伤害。
其次就是现场进行施工人员的技术素质。在现场进行监理的人员要有一定的技术储备,要有相应的专业素养,对于和专业有关系的各种资料要进行大量而扎实的储备,并且把自身的素质进行升华和凝结,并且把这些实践活动充分应用到自己的本职工作当中,使得每一个项目的系统构成以及工艺技术能够在脑海中形成一个系统,并且把这些已经被系统化的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当中,并且在这些知识的反馈辅助之下使得自己的本职工作更加的稳妥有效,技术水平更高,对工作产生更大的帮助。
综上所述,只有把这两方面都同步并进,这两个方面的组织都给搞上去,才能在未来我们国家的现场监理活动当中拥有足够的知识储备、技术储备以及人脉储备,并且产生一种强大的向心力来管理这个项目,同时能够发挥出自身的优势,使得现场的监理人员能够运用自身的知识结构帮助企业更好地进行监管工作,产生更加长远的发展,适应监管企业的本身发展以及需要。
3.2 监管企业要主动强化自身,打下坚实的基础
建筑监理企业在进行现场监督的时候要充分发挥其本职作用,在施工现场建立起自己的监督权威。这个原因主要由以下的几点构成:首先是建筑工程的监理企业也是受雇于建设单位,建立企业本身的职责就是代表着建设单位来对整个工程的时候死进行各种意义上的监督,在保证质量保证服务的前提下对业主的监督提供便利,以一种专业的态度来对业主进行负责。其次就是因为现场监督的这个职位本身并不是一个单独存在的技术性岗位,这个职位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具有社会化含义的,除了运用自己的技术能力对整个工程进行技术层面上的监督以及指导,还要同时对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进行指导和落实,在国家的法律法规的基础上,运用自己独立监管的身份来对这个建筑进行负责,同时也要对社会负责,对国家财产负责。整个建筑的质量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取决于现场监理的人员的细心程度以及负责任的程度。因此树立相应的权威性,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保证现场监理施工人员在自己的本职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困难在可能的范围之内尽量缩小,使得施工单位在工作完成的方面尽量保证效率和效果,也就使得整个建筑施工工程完成得更加顺利,质量更高,速度更快。
3.3 质量监督人员和现场经理的合作应该更加紧密
在当前的条件下,工程质量监督机构的人员应该改变传统观念,对于建筑质量监理的认识进行更新,把现场质量监理的这项工作当成是在整个建筑工程当中为了完成任务二首当其冲的冲锋队员,以及在某种程度上具有内在竞争意识的盟友。尽管双方的性质不相同,但是双方的出发点都是一样的,就是尽力保证质量,使得整个建筑的质量做得到保障,顺利完工。只有双方结盟,才能保证在事情突发的时候第一时间排除困难解决问题,对于施工现场的现状进行充分了解和掌握,对于任何情况都能够从容应对。
结论:随着我们国家的建筑行业不断发展,对于现场施工监理的要求出现严格化以及规范化已经是一个不可以扭转的趋势了。现场施工监理只有对专业知识进行掌握,适应当前日新月异的变化,提升素质,才能提高自身的监理水平,在当前的建筑行业当中发挥出自己的优势,利用这些优势为社会主义建筑事业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 周晶;工民建施工监理问题及对策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1年(10)
[2] 钟雄伟;浅谈建筑施工监理信息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学之友;2010(10)
[3] 翁满丽;洪培浪;浅议建筑工程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0(07)
[4] 卢毓干;浅谈做好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监理工作的方法[J];民营科技;2010(06)
(作者单位:宁夏宁东铁路股份有限公司)
【关键词】 建筑工程;现场监理;工作;探索
随着我们国家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在建筑方面对于安全以及质量意识也在飞速的提高。随着科技的发展以及各种类型的新材料的不断推出和使用,以及在正式施工的时候所使用的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建筑的施工正在逐步呈现出复杂化的趋势以及高速化的发展模式。在这样的前提之下,施工质量问题以及施工安全问题就受到了很大的挑战,因为高速的施工流程和高质量的施工作业在某种程度上是处于一种对立的关系的。在这种矛盾和统一的集合之下,把建筑进行市场化作业以及对建筑工程质量进行监理活动就成了一种势在必行的形式。
1 在现场监理当中所存在的最主要的问题
1.1 监理人员本身的不稳定性质
在进行施工监理的人选上,监理单位一般为了节约支出的成本,从而贪图便宜在进行施工的所在地点进行监理人员的招聘。这种招聘只是一种临时性的举措,一般来说所招聘的人选只需要维持到整个工程结束就可以了。同时,当工程公司转移到别的地方去进行施工的时候,这些被聘用的人员就可以自动被解聘。这么做首先造成的情况就是监理的流动性很高,不能够满足稳定性质的需要,同时由于所能招聘的监理在很大程度上具有随机性,因此这些监理人员本身所接受的培训和学习就不如长时间合作的“正规军”强。由于工资标准相对来说很低,没有了高薪的积极性,监理人员本身的工作热情也不高,这些都是监理人才质量下降、人员流失率很高的原因。正是这些原因,直接扩大了现场监理的不稳定性以及流失性。
1.2监理企业之间的恶性竞争
自从我们国家开始实行改革,把施工招标制度改成最低价中标以来,监理工作的承包工作也采用了类似的方式。在进行业务承包的投标活动当中,对于能够进行监理的单位资质已经不是唯一的条件,一个企业的本身的实力以及历年来进行监管的业绩在价格的条件下也变成了劣势。因此有的单位为了能够在争夺承包权的竞争中胜利,就互相压价,恶性竞争,结果对市场上的秩序造成了恶性冲击。
1.3 监理人员的水平需要提高
首先是现阶段监理人员的平均年龄偏向老龄化。因为这项工作本身的性质,现在的监理人员一般来说都是属于退休之后返聘或者是即将要退休的监理。尽管他们有着长时间从业的丰富经验,但是和年轻的一代相比他们在体力上有着很多的不足,由于知识的老化,其思维观念也有着很多的不足。因此,这种年龄层次单一的情况就成为了影响监理的桎梏。
其次是很多企业直接启用自己公司的技术人员作为现场监理的人员。尽管把他们委以重任,但是对这些专业技术人员却疏于培训,没有使得他们受到正规监理的知识储备。他们虽然拥有一部分的设计施工经验,但是在监理这方面的很多知识并不可以让他们能够凭借自学而掌握的。
第三是有少量的监理没有相应的职业道德。尽管大多数简历可以爱岗敬业,对于工作兢兢业业、无私奉献,并且在真正的工作中能够做到公平公正,但是还是有少量的监理在现场施工人员的影响下对于一些事实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会造成严重的后果。他们所影响到的不仅仅是一个两个施工现场,而有可能是整个一个行业的评价。
1.4 对监理本身的偏见
我们国家已经实行工程监理制有很多年了。但是在实际施工当中我们可以发现,很多现场施工监理在实际工作当中没有对自己的实际工作进行明确,对自己的工作范畴也没有进行明确认识。他们只是简单把工程监理误认为成为“专门找茬的”,在这种错误思维的理解下,施工方处处不给好脸色,监督方也是处处小心翼翼,这样本来是互相促进互相帮助的两个角色反而成了绊脚石,产生了十分强烈的消极意义。
2 提高现场监督质量的举措
2.1严格履行委托监理合同
对于现场监理来说,委托监理合同是双方作为法律层次上的合作的前提。在委托合同签订的一刹那,双方的法律关系已经生效,在这份合同的保证下,双方的权利和义务都会被正式确定,也就是说,这份合同是一份双向的保护财产利益以及义务的开路石。对于一些模糊不清的条款,比如对于施工问题当中的“过失”“故意”区分,如果没有合同的保障,是无法进行明确界定、划分责任范围的。因此,对委托监理合同的履行就是在保护自身的财产权益安全,这份合同是必须要严格遵守的。
2.2 充分建立责任制
充分监理现场监督责任制的主要目的就是对工作的主要职责进行划分,使得每一位监理人员在建筑施工过程当中能够明确自己的本职工作,对自己所负责的工作尽心尽力、认真负责。在现场,所有的环节都有专人来进行监督,因此任何一个环节出现了问题,这个环节所对应的负责人就要承担起相应的责任。这样环环相扣专人盯防,就能够实现全员多立体的施工现场的监管。
2.3 维护客户关系
在维护企业形象的前提之下,以业主本身的利益为最优先考虑,再按照本职工作进行,在质量上要严加掌控,以最优质的服务,最热情的态度,最科学的方式进行监督作业,对每一位业主都要公平,一视同仁。在现场负责监理的人员则要和每一位业主都要搞好关系,这样争取让业主满意的同时还能对现场的监理工作进行统筹整理,使得现场的业主对于自己房产的质量了若指掌,更加信任以及支持监理事业。
2.4 对不正当竞争进行制止
监理工作并不是一份毫无成本的工作,如果想要达到很高质量标准的监理活动的话,就要进行高成本的规范操作。因此对于规范操作当中所产生的收费标准进行充分的重视。现在的市场竞争很厉害,为了能够在招标活动当中取胜,对于价格进行适当降低本来是一件无可非议的事情,但是为了取胜,不顾实际情况,通过强行压低成本来对其他的招标单位进行打压,获取胜利。这种方式看上去吃亏的只有监管企业自己,但是在实际工程当中却给施工项目留下了很大的隐患。如果在施工结束之后发生了一些后遗症,这些责任有很大一部分都会转嫁到监理的头上。到头来这种低价营销的做法直接导致了得不偿失,既损失了金钱又损失了口碑。所以,对于收费标准来说,一味的低价可能会使得企业“赔了夫人又折兵”,只有合理收费才能在实际工作中创造出良好的效益。 2.5 合理福利
为了保障员工的稳定性,应该在员工的薪酬上多动动脑筋,适当提高薪酬福利管理体系,对员工进行必要的培训,使得关怀理念能够深入身心,人才流失的现象大幅度降低。
3 对于现场施工监理工作的加强建议
3.1 对监理人员的素质进行提高
对于现场监理的水平和质量所反映出来的状态,完全是依赖于现场进行监理工作的员工表现。因此我们可以进行断言,员工本身的能力或者是素质的程度等级,能够直接影响甚至是直接决定施工现场质量安全的情况,甚至是对施工现场的全局掌控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这方面主要包含着以下的几个大点:
首先就是现场施工人员本身的道德素质以及思想境界。监理人员肩上担负的是整个建筑的安全职责,任何一次疏忽大意都有可能直接决定了这栋建筑的安全系数以及业主的人身安全以及财产安全。因此在现场进行监督的时候,监理人员本身就要做到的一点就是实事求是做事情,不滥用自己被赋予的宝贵权利,也不能借着职责的便利向有关部门进行吃拿卡要的各种不道德的行为。不仅如此,监理人员还应该阻止这种情况的发生,防止监管部门和施工部门联合起来进行造假活动,对建筑的所有者财产安全造成伤害。
其次就是现场进行施工人员的技术素质。在现场进行监理的人员要有一定的技术储备,要有相应的专业素养,对于和专业有关系的各种资料要进行大量而扎实的储备,并且把自身的素质进行升华和凝结,并且把这些实践活动充分应用到自己的本职工作当中,使得每一个项目的系统构成以及工艺技术能够在脑海中形成一个系统,并且把这些已经被系统化的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当中,并且在这些知识的反馈辅助之下使得自己的本职工作更加的稳妥有效,技术水平更高,对工作产生更大的帮助。
综上所述,只有把这两方面都同步并进,这两个方面的组织都给搞上去,才能在未来我们国家的现场监理活动当中拥有足够的知识储备、技术储备以及人脉储备,并且产生一种强大的向心力来管理这个项目,同时能够发挥出自身的优势,使得现场的监理人员能够运用自身的知识结构帮助企业更好地进行监管工作,产生更加长远的发展,适应监管企业的本身发展以及需要。
3.2 监管企业要主动强化自身,打下坚实的基础
建筑监理企业在进行现场监督的时候要充分发挥其本职作用,在施工现场建立起自己的监督权威。这个原因主要由以下的几点构成:首先是建筑工程的监理企业也是受雇于建设单位,建立企业本身的职责就是代表着建设单位来对整个工程的时候死进行各种意义上的监督,在保证质量保证服务的前提下对业主的监督提供便利,以一种专业的态度来对业主进行负责。其次就是因为现场监督的这个职位本身并不是一个单独存在的技术性岗位,这个职位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具有社会化含义的,除了运用自己的技术能力对整个工程进行技术层面上的监督以及指导,还要同时对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进行指导和落实,在国家的法律法规的基础上,运用自己独立监管的身份来对这个建筑进行负责,同时也要对社会负责,对国家财产负责。整个建筑的质量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取决于现场监理的人员的细心程度以及负责任的程度。因此树立相应的权威性,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保证现场监理施工人员在自己的本职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困难在可能的范围之内尽量缩小,使得施工单位在工作完成的方面尽量保证效率和效果,也就使得整个建筑施工工程完成得更加顺利,质量更高,速度更快。
3.3 质量监督人员和现场经理的合作应该更加紧密
在当前的条件下,工程质量监督机构的人员应该改变传统观念,对于建筑质量监理的认识进行更新,把现场质量监理的这项工作当成是在整个建筑工程当中为了完成任务二首当其冲的冲锋队员,以及在某种程度上具有内在竞争意识的盟友。尽管双方的性质不相同,但是双方的出发点都是一样的,就是尽力保证质量,使得整个建筑的质量做得到保障,顺利完工。只有双方结盟,才能保证在事情突发的时候第一时间排除困难解决问题,对于施工现场的现状进行充分了解和掌握,对于任何情况都能够从容应对。
结论:随着我们国家的建筑行业不断发展,对于现场施工监理的要求出现严格化以及规范化已经是一个不可以扭转的趋势了。现场施工监理只有对专业知识进行掌握,适应当前日新月异的变化,提升素质,才能提高自身的监理水平,在当前的建筑行业当中发挥出自己的优势,利用这些优势为社会主义建筑事业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 周晶;工民建施工监理问题及对策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1年(10)
[2] 钟雄伟;浅谈建筑施工监理信息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学之友;2010(10)
[3] 翁满丽;洪培浪;浅议建筑工程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0(07)
[4] 卢毓干;浅谈做好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监理工作的方法[J];民营科技;2010(06)
(作者单位:宁夏宁东铁路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