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文味”不是一个新名词,但“语文味”在当代语文教学环境里,可以注入新的内涵。为使其更具时代特征,语文老师需要不断地提高语文教学水平,成为调制语文味课堂教学的能手。让语文课真正成为学生优美语言表达的场所,不仅让学生获得良好“语感”,更要的是获得语文教材中所包含的“美感”和“情感”,这样才让优秀的语言文化广为传播。因此优秀的语文课,应该是琅琅书声、嚼词析句,品赏语文味的全过程,更是体验与感受语文的全过程。
【关键词】中学语文;语文味;回归
语文课欲开学生“胃口”,一定要讲究它的味,即要有“语文味”。在实际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总是要求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养成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学会分析和解决问题,主动交流与合作。要求他们热爱文学、亲近文学,喜欢优秀的文学作品,从而提高自己的语文水平,这就要求我们语文老师不断形成新的教学技能,让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具有深厚的“语文味”。
1 由“问题课例”引发的思考
其一“综合”指挥棒下“语文味”的缺失。根据对语文课程性质的新的认识与定位,新课程标准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崭新理念,于是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教学更加强调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的联系和其他课程的沟通,但实践中把握却颇有些偏失。语文不能“包打天下”,如果搞泛化教育,“语文是个筐,什么都往里装”,不仅使语文课程负担过重,也失掉了语文独有的真味。其二“多媒体”指挥棒下“语文味”的缺失多媒体进驻语文课堂,其宽泛的资源环境、动感直观的画面、便捷简易的操作,颇受广大老师的青睐。特别是“公开课”,对于多媒体的运用更是不可或缺的。但我认为要区别看待,我们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现苏州园林的景致,但我们无法通过多媒体展示“一人独钓寒江雪”所蕴涵的意境。如,《安塞腰鼓》一文因学生对安塞腰鼓完全不知,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带领学生较早地进入文本。而像《桃花源记》等文章笔者以为不必要,桃花源本身就是作者虚构的一个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的世外桃源,完全可让学生自由想象,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桃花源不是更好吗?除了以上几点,语文课堂“语文味”的缺失还表现在另外很多方面。如,教师本意在于想提高学生素质,丰富课堂内容,于是将大量的非语文元素源源不断地搬进课堂,导致语文课堂“语文味”的缺失。所以,在新课标下如何使语文教学中日渐消失的“语文味”回归,便成了刻不容缓的任务。
2 演绎文本,再现生活场景
语言有温度、有感情,可感知,学习语文,就是在头脑中把语言文字还原成客观事实,从而获得主观感受。小语教材中,有许多内容描述了生动的场景,学生通过朗读,这些场景已在脑海中留下初步印象,若进一步组织学生表演,则可以把语言文字直接变成活生生的生活展现在学生面前,此时,声情并茂,内容会更加直观、形象、丰富,学生的体验也就愈发深刻,进入文我交融的情境之中,从而促成对课文的感悟。教学《新型玻璃》时,我在学生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安排了“玻璃贸易节”这一表演环节。一群客商根据自己的需求提出购买的玻璃用途。四组“商人”展开竞争,推销自己的玻璃,介绍玻璃的类型, “买家”与“卖家”展开对话,场面热烈,一篇过去学生提不起兴趣的说明文学生学得热火朝天。
3 适当拓展,发掘人文内涵
语文是生命之声,是文化之根,语文教学如果抽掉人文内涵,就成了无源之水。语文教学就是要把语言学习和人文渗透有机结合起来,让语言和精神同构共筑、水乳交融,在语言实践中潜移默化地熏陶人文精神。如《倔强的小红军》中小红军的那种“宁肯牺牲自己,也不拖累别人”的精神;《老人与海》中的“硬汉”情怀;《望大陆》中于右任的爱国之情;《将相和》中蔺相如表现出来的宽宏大度……诸如此类人文教育资源在教学中不容忽视。如教学《将相和》一文,我在引导学生学完课文后,进行表演,学生在表演的过程中体验了课文中人物的经历,体验了人物内心的真实感受。在这样特定的教学情境中,不仅把课文对话内化成了学生自己的语言,还能让学生的情感体验与作品中人物的情感融合,让人物的高尚人格在学生的脑海中打下深深的烙印,进而促进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在挖掘教材中人文因素的同时,还要善于整合与教材相关的人文教育内容或补充人文性较强的教学资源。
4 嚼词析句,品出“语文味”
语文课堂因为有了品词赏句,文章才能真正被理解、感悟和鉴赏;课堂才不会显得浮华、浅薄;学生才能更好地读出味道来,才会体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在课堂中品词赏句应该要像竹石一样“咬定青山不放松”。在教学中,教师对于课文的传神点,要指导学生通过讨论,咀嚼,激活思维,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语言的无穷魅力与韵味!如教学《行道树》一文时,笔者就紧紧抓住“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但是,也惟有这种痛苦能把深沉给予我们。”这一哲理句來进行嚼词析句:读这句话,你觉得有没有矛盾?这“神圣”、“痛苦”如何理解?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试举一些例子来说明这句话的意思。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了,有的说边防战士,他们为了守卫边关,长期忍受与家人分离的痛苦,甘愿寂寞,默默无闻地奉献自己的青春、力量;有的说伟大的科学家,他们为了祖国的科学事业,牺牲了许多休息时间,不计较个人的得失,无私奉献。还有的说环卫工人、建筑工人、警察叔叔等。通过反复咀嚼,浓浓的语文味自然就会荡漾在学生心中了。倘若我们的语文课堂真正充满了“语文味”,我们的学生一定能够享受更加广阔而自由的精神空间,一定能在丰富多彩的语文天地里,感受到语文学习的无穷魅力,他们的审美意识和人文素养也一定会因此获得极大的提高。让广大语文教师通过自己的努力,携手并肩,共创洋溢着“语文味”的语文新课堂。
总之,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需要我们不断地反思、探索、完善……在新课程改革之风吹遍大江南北之时,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都肩负着重大的使命。因此我们要高举“语文味”的大旗,致力开拓语文教改的新局面,让缺失的语文味回归课堂;让学生在对语言的理解、感悟、品味、应用的复杂过程中,感受到语文学习的无穷魅力,让“语文味儿”诗意地栖息在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中。
【关键词】中学语文;语文味;回归
语文课欲开学生“胃口”,一定要讲究它的味,即要有“语文味”。在实际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总是要求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养成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学会分析和解决问题,主动交流与合作。要求他们热爱文学、亲近文学,喜欢优秀的文学作品,从而提高自己的语文水平,这就要求我们语文老师不断形成新的教学技能,让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具有深厚的“语文味”。
1 由“问题课例”引发的思考
其一“综合”指挥棒下“语文味”的缺失。根据对语文课程性质的新的认识与定位,新课程标准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崭新理念,于是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教学更加强调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的联系和其他课程的沟通,但实践中把握却颇有些偏失。语文不能“包打天下”,如果搞泛化教育,“语文是个筐,什么都往里装”,不仅使语文课程负担过重,也失掉了语文独有的真味。其二“多媒体”指挥棒下“语文味”的缺失多媒体进驻语文课堂,其宽泛的资源环境、动感直观的画面、便捷简易的操作,颇受广大老师的青睐。特别是“公开课”,对于多媒体的运用更是不可或缺的。但我认为要区别看待,我们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现苏州园林的景致,但我们无法通过多媒体展示“一人独钓寒江雪”所蕴涵的意境。如,《安塞腰鼓》一文因学生对安塞腰鼓完全不知,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带领学生较早地进入文本。而像《桃花源记》等文章笔者以为不必要,桃花源本身就是作者虚构的一个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的世外桃源,完全可让学生自由想象,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桃花源不是更好吗?除了以上几点,语文课堂“语文味”的缺失还表现在另外很多方面。如,教师本意在于想提高学生素质,丰富课堂内容,于是将大量的非语文元素源源不断地搬进课堂,导致语文课堂“语文味”的缺失。所以,在新课标下如何使语文教学中日渐消失的“语文味”回归,便成了刻不容缓的任务。
2 演绎文本,再现生活场景
语言有温度、有感情,可感知,学习语文,就是在头脑中把语言文字还原成客观事实,从而获得主观感受。小语教材中,有许多内容描述了生动的场景,学生通过朗读,这些场景已在脑海中留下初步印象,若进一步组织学生表演,则可以把语言文字直接变成活生生的生活展现在学生面前,此时,声情并茂,内容会更加直观、形象、丰富,学生的体验也就愈发深刻,进入文我交融的情境之中,从而促成对课文的感悟。教学《新型玻璃》时,我在学生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安排了“玻璃贸易节”这一表演环节。一群客商根据自己的需求提出购买的玻璃用途。四组“商人”展开竞争,推销自己的玻璃,介绍玻璃的类型, “买家”与“卖家”展开对话,场面热烈,一篇过去学生提不起兴趣的说明文学生学得热火朝天。
3 适当拓展,发掘人文内涵
语文是生命之声,是文化之根,语文教学如果抽掉人文内涵,就成了无源之水。语文教学就是要把语言学习和人文渗透有机结合起来,让语言和精神同构共筑、水乳交融,在语言实践中潜移默化地熏陶人文精神。如《倔强的小红军》中小红军的那种“宁肯牺牲自己,也不拖累别人”的精神;《老人与海》中的“硬汉”情怀;《望大陆》中于右任的爱国之情;《将相和》中蔺相如表现出来的宽宏大度……诸如此类人文教育资源在教学中不容忽视。如教学《将相和》一文,我在引导学生学完课文后,进行表演,学生在表演的过程中体验了课文中人物的经历,体验了人物内心的真实感受。在这样特定的教学情境中,不仅把课文对话内化成了学生自己的语言,还能让学生的情感体验与作品中人物的情感融合,让人物的高尚人格在学生的脑海中打下深深的烙印,进而促进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在挖掘教材中人文因素的同时,还要善于整合与教材相关的人文教育内容或补充人文性较强的教学资源。
4 嚼词析句,品出“语文味”
语文课堂因为有了品词赏句,文章才能真正被理解、感悟和鉴赏;课堂才不会显得浮华、浅薄;学生才能更好地读出味道来,才会体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在课堂中品词赏句应该要像竹石一样“咬定青山不放松”。在教学中,教师对于课文的传神点,要指导学生通过讨论,咀嚼,激活思维,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语言的无穷魅力与韵味!如教学《行道树》一文时,笔者就紧紧抓住“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但是,也惟有这种痛苦能把深沉给予我们。”这一哲理句來进行嚼词析句:读这句话,你觉得有没有矛盾?这“神圣”、“痛苦”如何理解?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试举一些例子来说明这句话的意思。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了,有的说边防战士,他们为了守卫边关,长期忍受与家人分离的痛苦,甘愿寂寞,默默无闻地奉献自己的青春、力量;有的说伟大的科学家,他们为了祖国的科学事业,牺牲了许多休息时间,不计较个人的得失,无私奉献。还有的说环卫工人、建筑工人、警察叔叔等。通过反复咀嚼,浓浓的语文味自然就会荡漾在学生心中了。倘若我们的语文课堂真正充满了“语文味”,我们的学生一定能够享受更加广阔而自由的精神空间,一定能在丰富多彩的语文天地里,感受到语文学习的无穷魅力,他们的审美意识和人文素养也一定会因此获得极大的提高。让广大语文教师通过自己的努力,携手并肩,共创洋溢着“语文味”的语文新课堂。
总之,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需要我们不断地反思、探索、完善……在新课程改革之风吹遍大江南北之时,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都肩负着重大的使命。因此我们要高举“语文味”的大旗,致力开拓语文教改的新局面,让缺失的语文味回归课堂;让学生在对语言的理解、感悟、品味、应用的复杂过程中,感受到语文学习的无穷魅力,让“语文味儿”诗意地栖息在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