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童话的突出特点是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学生学习童话也需要发挥想象力才能轻松进入故事里的神奇世界,与童话中的人物进行对话。因此,在童话教学中,教师需要适时创设情境,引导学生顺利进入童话世界,完成童话文本所赋予的教学目标任务。创设教学情境实际上就是有效搭建情境支架,让学生借助支架,以自己的想象来对接童话的想象,使二者碰撞出新的想象火花。
在童话教学中,教师借助语言表述将学生引入童话的想象世界,是一种最便捷的手段。根据所学习的童话内容,教师可以从不同角度运用语言支架来唤起学生对童话世界的认知。学习动物童话,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聊一聊学习过的动物童话的主角身上发生的故事;学习人物童话,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忆最经典的童话人物留下的深刻印象等,以此激发学生进入童话学习的想象世界中。
如教学《青蛙卖泥塘》一课时,教师可以从童话的题目中抓住一个“卖”字,引导学生回忆前一篇课文《蜘蛛开店》中的蜘蛛“开店”发生的好玩故事:蜘蛛想打发无聊和寂寞决定开一家商店,卖自己最拿手又很简单的织品,每件只收一元;它卖口罩结果来的顾客是河马,它卖围巾结果来的顾客是长颈鹿,它卖袜子结果来的顾客是蜈蚣;这样一来,蜘蛛以为很简单的事情,出乎意料的是做起来总是很累,这不仅出乎蜘蛛的意料,也出乎我们的意料!今天,有一只青蛙要卖泥塘,会发生哪些意外的事情呢?我们不妨先来想象一番。于是,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纷纷提出青蛙卖泥塘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
在一篇童话故事中,最先吸引学生的还是其中的插图,因为画面自身的色彩、构图都能给学生带来直接的刺激。统编版语文教材中的童话课文,都安排有生动、有趣、传神的插图,在巧妙体现童话内容的同时,也能够吸引学生阅读童话的兴趣。
如《一块奶酪》这篇课文中的跨页插图就是一个十分有意思的画面支架。一位教师在学生读童话之前,就让学生看插图想象故事:开始的画面上出现的人物可能在干什么?中间的画面出现了什么情况,猜一猜此刻人物都在想什么?最后的画面反映故事的结果是什么?尽管学生借助画面想象的内容与故事有出入,但学生能够以自己的想象来对接童话的想象,在比较中明白了进一步想象的学习目标。
在童话教学中,教师能够借助或提供体现童话故事内容或结构的示意图,就是图式支架。这种示意图通常借助简洁的线条、文字组合而成,清晰地呈现童话故事的人物活动轨迹等。示意图可以是教材本身提供的助学内容,也可以是教师根据课文内容创设的体现童话情境的示意图。
如《蜘蛛开店》的课后练习1要求学生“根据示意图讲一讲这个故事”,给出的示意图就非常有特点:整幅图是一张蜘蛛网,童话题目“蜘蛛开店”像一只蜘蛛位于蜘蛛网的中心位置,由此向外延伸的网线上标示着所卖的物品与买主,分别是“卖口罩——河马”“卖围巾——长颈鹿”“卖袜子——蜈蚣”。在这样的示意图中,蜘蛛卖的物品与买主之间会发生什么故事,导致蜘蛛不断地调整自己的卖品,就给学生留下了想象的空间。教师可以借助这一图式支架,组织学生开展想象活动。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并有机融入语文课堂教学,微课、微视频等新颖的助学手段成为教师课堂上的常客。教师根据童话内容精心选择、制作微视频,不仅帮助学生生動形象地理解课文内容,而且能够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拓展学生的想象空间,使学生的想象更丰富。
如教学《那一定会很好》,童话主要讲述一粒种子因为不断有自己的向往——成为什么就一定会很好,当这些向往一一实现,它也由一粒种子经过一系列变化而成了阳台上的木地板。一位教师借助动漫图片制作了微视频《种子的一生》,清晰地呈现了童话主人公从“种子——大树——手推车——椅子——木地板”的变化过程。学生观看微视频后,教师启发学生想象,在上述变化之间或之后,这粒种子还可能发生过什么变化。有的学生想象在大树变成“手推车”之前,大树向往的是变成“木房子”;有的学生想象在“木地板”之后,还可以变成滋润种子的肥料……
总之,在童话教学中,教师要适时为学生提供适宜的情境支架,吸引学生进入童话的想象世界,乘着想象的翅膀在童话的天地间自由地翱翔,使学生在学习童话的过程中提升想象能力。
一、语言支架
在童话教学中,教师借助语言表述将学生引入童话的想象世界,是一种最便捷的手段。根据所学习的童话内容,教师可以从不同角度运用语言支架来唤起学生对童话世界的认知。学习动物童话,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聊一聊学习过的动物童话的主角身上发生的故事;学习人物童话,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忆最经典的童话人物留下的深刻印象等,以此激发学生进入童话学习的想象世界中。
如教学《青蛙卖泥塘》一课时,教师可以从童话的题目中抓住一个“卖”字,引导学生回忆前一篇课文《蜘蛛开店》中的蜘蛛“开店”发生的好玩故事:蜘蛛想打发无聊和寂寞决定开一家商店,卖自己最拿手又很简单的织品,每件只收一元;它卖口罩结果来的顾客是河马,它卖围巾结果来的顾客是长颈鹿,它卖袜子结果来的顾客是蜈蚣;这样一来,蜘蛛以为很简单的事情,出乎意料的是做起来总是很累,这不仅出乎蜘蛛的意料,也出乎我们的意料!今天,有一只青蛙要卖泥塘,会发生哪些意外的事情呢?我们不妨先来想象一番。于是,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纷纷提出青蛙卖泥塘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
二、画面支架
在一篇童话故事中,最先吸引学生的还是其中的插图,因为画面自身的色彩、构图都能给学生带来直接的刺激。统编版语文教材中的童话课文,都安排有生动、有趣、传神的插图,在巧妙体现童话内容的同时,也能够吸引学生阅读童话的兴趣。
如《一块奶酪》这篇课文中的跨页插图就是一个十分有意思的画面支架。一位教师在学生读童话之前,就让学生看插图想象故事:开始的画面上出现的人物可能在干什么?中间的画面出现了什么情况,猜一猜此刻人物都在想什么?最后的画面反映故事的结果是什么?尽管学生借助画面想象的内容与故事有出入,但学生能够以自己的想象来对接童话的想象,在比较中明白了进一步想象的学习目标。
三、图式支架
在童话教学中,教师能够借助或提供体现童话故事内容或结构的示意图,就是图式支架。这种示意图通常借助简洁的线条、文字组合而成,清晰地呈现童话故事的人物活动轨迹等。示意图可以是教材本身提供的助学内容,也可以是教师根据课文内容创设的体现童话情境的示意图。
如《蜘蛛开店》的课后练习1要求学生“根据示意图讲一讲这个故事”,给出的示意图就非常有特点:整幅图是一张蜘蛛网,童话题目“蜘蛛开店”像一只蜘蛛位于蜘蛛网的中心位置,由此向外延伸的网线上标示着所卖的物品与买主,分别是“卖口罩——河马”“卖围巾——长颈鹿”“卖袜子——蜈蚣”。在这样的示意图中,蜘蛛卖的物品与买主之间会发生什么故事,导致蜘蛛不断地调整自己的卖品,就给学生留下了想象的空间。教师可以借助这一图式支架,组织学生开展想象活动。
四、视频支架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并有机融入语文课堂教学,微课、微视频等新颖的助学手段成为教师课堂上的常客。教师根据童话内容精心选择、制作微视频,不仅帮助学生生動形象地理解课文内容,而且能够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拓展学生的想象空间,使学生的想象更丰富。
如教学《那一定会很好》,童话主要讲述一粒种子因为不断有自己的向往——成为什么就一定会很好,当这些向往一一实现,它也由一粒种子经过一系列变化而成了阳台上的木地板。一位教师借助动漫图片制作了微视频《种子的一生》,清晰地呈现了童话主人公从“种子——大树——手推车——椅子——木地板”的变化过程。学生观看微视频后,教师启发学生想象,在上述变化之间或之后,这粒种子还可能发生过什么变化。有的学生想象在大树变成“手推车”之前,大树向往的是变成“木房子”;有的学生想象在“木地板”之后,还可以变成滋润种子的肥料……
总之,在童话教学中,教师要适时为学生提供适宜的情境支架,吸引学生进入童话的想象世界,乘着想象的翅膀在童话的天地间自由地翱翔,使学生在学习童话的过程中提升想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