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政治“再权威化”现象值得关注

来源 :领导文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fane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世界政治出现“再权威化”现象
  在民主政治时代,谈权力和权威似乎有点不合时宜。权力是一种强制性力量,被美国的“冷战政治学”改称为“威权”;而权威则被刻画为人们自愿服从的权力。但在很多时候很多地点,没有强制性权力就不会有所谓的自愿服从,因此很多国家的权威都是以强制性权力为后盾的。在民主的“第三波”退潮之后,无论在转型国家还是在老牌西式民主国家,均出现了不容忽视的“再权威化”现象,值得我们深思。
  首先是转型国家的政治“再权威化”非常普遍,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例子就是俄罗斯。普京掌控大权马上20年了,因此他最遭西方人的恨,被扣上“独裁者”“普京式民主”等一大堆帽子,但俄罗斯人民却一如既往地爱戴这个领导人。与俄罗斯相似,从前苏联分裂出来的国家,比如白俄罗斯和中亚一些国家,都被西方国家称为“选举式威权主义”。有趣的是,这些国家转型总体顺畅,并没出现多少政治动荡和流血事件,但无效的民主让老百姓难以忍受,因此不约而同地走向“再权威化”。对于很多转型失败的国家而言,重回权威政治则是一种自然而言的选择,比如,“阿拉伯之春”后的埃及回到军人政权,温和的泰国军人也在和平政变中掌权。非洲一些国家自不待言,军阀政治比比皆是,有些国家的总统和副总统居然各自拥有自己的武装部队,因为这些国家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由部族组成的。
  其次是西式民主国家的“再权威化”现象。如果说转型国家的权威化政治可以理解,那么一些西式民主国家也在谋求权威化政治就有些让人费解了。比如,韩国总统朴槿惠在被“闺蜜干政”事件弄得焦头烂额之前,曾说要在任内完成修宪,改变总统不可连任的宪法规定。朴槿惠抱怨韩国总统任期太短,羁绊太多,导致政纲难施,当时大部分韩国民众对此都表示支持。而在东亚老牌民主国家日本,联合执政的自民党修改了党章,党魁任期从“最多两届6年”延长为“最多三届9年”,这显然是为日本首相、自民党总裁安倍晋三量身定做的举措,以实现自民党的长期执政。实际上,韩日两国的这些举动都可被视为对权威政治的渴求。
  还有一些求权威政治而不能的国家。想拥有更多权威的西式民主国家何止这两家,难道乱哄哄的巴西不想要一个更有权威的政府?被称为“否决型政体”的美国又何尝不想自己的政府有权进行更有效率的施政?《纽约时报》专栏作家弗里德曼曾撰文称,希望“美国能做一天中国,哪怕仅仅一天”,那样的话美国很多难以解决的问题就能得到解决。这种说法虽然有些夸张,但确实暴露了美国政治体制的内在性问题。被自己标榜为“民主灯塔”的美国,已经因为政党政治极端化、利益集团操纵和政治司法化(政策靠打漫长的官司去执行)而变得困难重重,这使上台之初被寄予厚望的奥巴马总统难以作为。美国人真的会喜欢这样的民主吗?只要看看2016年的美国大选,就知道美国民主的糟糕现状了。两党候选人的比差比烂告诉世界,“否决型政体”还将继续,“灯塔”已经黯然失色,甚至正在失去其道德高地的优越感。
  寻求民主与权威的均衡之道
  世界政治“再权威化”无疑是一个值得关注的新现象,在政治理论上也值得思考。现代性政治要素之一就是大众权利或者说大众政治,民主政治是政治现代性的应有之义。但西方社会科学流行的是二分法思维,现代与传统对立,民主与威权对立,西方与东方对立,等等。在此思维方式引导下,现代性民主就必然要反对传统性权威,并在理论上“污名化”权威和权力。这是美国的历史所决定的,因为美国是从地方“长”出來的一个现代国家,从来没为如何建立一个现代国家而操心,所以对外推广的建国方案都是自己的自由、自治、公民社会、选举民主、分权制衡、反对权威,结果搞得很多非西方国家混乱不堪,乃至国家失败。
  第三波民主化之后的世界政治昭示人类,现代性离不开传统性,人类几千年来积累下来的智慧遗产就是如何在有序的秩序中生活,安全、秩序和有效施政是政治共同体赖于存续的根本之道。在这个意义上,现代性的民主政治只能在传统性政治中发生,或者说是传统性政治的现代性延续。在政治体制上,过去曾成功处理传统与现代的典范是英国,上议院代表传统的“尊荣”,下议院代表民主政治,而政府代表有权威的行政。但就是这样一个曾经的“模范生”,它的政府现状也开始不负责了,草率地搞什么“脱欧公投”,辜负了很多人的思想期望。按照英国模式建立起来的印度,蛋糕还没做起来就开始分割蛋糕,以族群为基础的党争民主在地方政治中就是赤裸裸的“立党为私,执政为己”,结果中央政策根本得不到有效实施。印度是民主过度而权威不足的大典型,被西方人称为“无效的民主”。
  转型国家和老牌西式民主国家的故事告诉我们:好的政治必须是现代性与传统性的均衡,也即民主与权威之间的均衡。没有民主的权威是不合时宜的,必须被抛弃;没有权威的民主则是不可治理的,因而也是不可欲求的。自古以来,政治的不变之义就是实现“共同体的善”即“善治”,目前世界政治中的“再权威化”现象是不是在回归本来意义上的政治?
  (摘自《环球时报》)
其他文献
中国军方效仿五角大楼高科技研究机构设立了一个新的部门,研制最尖端的武器,比如隐形战机和电磁炮。中央电视台播出的一部政论专题片首次透露,今年早些时候一个新的部门——中央军委军事科学研究指导委员会宣布成立。该委员会直接归中央军委领导。中央电视臺报道了知名海军工程师马伟明正在为解放军军舰研制一种新型综合电力推进系统。马伟明说,该系统的目标是解决舰载高能射频武器的部署问题。高能射频武器使用定向能摧毁诸如计
為什么队长认定屠某的说法嫌疑很大?峥嵘他们为什么能从牌子上的字,推理出作案者的年龄?案发现场留下了作案者的手印和鞋印,你发现了吗?答案本期找。
唐玄宗开元初年,民间忽然传出了一个消息:皇帝即将派人到民间征选大量宫女。此消息不胫而走。普通百姓人家,有几个愿意把孩子送进深宫的呢?消息一传开,就在百姓中间引起了骚动,家有女儿的人家便紧张起来,即使女儿没到结婚年龄,也想方设法给她找个丈夫嫁了;还有的人家一时找不着,就把女儿藏到大山里……总之,社会一时人心浮动。  其实,唐玄宗根本就没有征选宫女的打算,有关部门为了平息这个谣言,就贴出了告示向百姓申
中国政府如今已开始关注该国的水问题。正投入数以十亿美元计的资金寻求解决办法,并以全国各地的城市和河流为试点。同时,政府官员试图用严格的新法律约束排污者。南水北调工程官网称,截至去年11月24日,南水北调中線工程已从水资源较丰富的中国南方将超过60.9亿立方米的南水调至干旱的北方。高速城市化和城市设计不合理导致中国一些城市易产生内涝,使宝贵的降水得不到利用,有时降水还会带来危险。中国正在试行被称为“
为阻止皇帝弹麻雀被打掉牙齿  宋太祖赵匡胤曾是周世宗的臣子,官至殿前都点检。周世宗柴荣死后,恭帝即位。960年,赵匡胤领兵发动陈桥兵变,代周称帝,建立北宋。  宋太祖赵匡胤有一个爱好,喜欢在后花园用弹弓弹麻雀。一天,他玩得正起劲,一大臣声称有急事求见。尽管极不情愿,但听说是急事,宋太祖还是立刻接见了这位大臣。谁知大臣东拉西扯汇报后,宋太祖才发现不过是寻常小事而已,便大怒,责问他为什么要撒谎。大臣不
巴拿马外交部在一份声明中说:“按照两国建交原则,巴拿马共和国已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开设大使馆。”发布上述声明之际,一个由中国商界领导人组成的代表团正在巴拿马進行访问,此次访问旨在探索投资机会。巴拿马总统巴雷拉6月12日宣布,巴拿马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巴拿马此前与中国保持贸易关系,随着关系的升级,巴拿马如今希望成为中国在中美洲利益的一个关键点。中国已是巴拿马运河的第二大用户,仅次于美国。中国目前还是巴拿
1942年2月10日,腊月廿五  “新春节——四天哪!——应有我们的假期读书计划”  首先为你庆贺!归途,不断的思索着,心神十分愉快!  不知你们究竟要的那(应为哪——整理者注)一种参考书。所以送来一本《中国近代史初编》,太厚了,只能做参考。  新春节——四天哪!——应有我们的假期读书计划,假期读书应以软性的为主,如传记小说之类,起码也应当是随笔等。我打算读完《静静的顿河》第三卷,倘有可能,再复读
孔老夫子苦心孤诣发明的儒学到了东汉末年,算是走进了一个怪圈。皇帝是左一道圣旨右一通诏令,提倡学习六艺经典,举荐孝廉贤良,可是在实际生活中,却“听者藐藐”,人们是越来越不把朝廷的那一套真的当作一回事。东汉儒学的中衰,固然有儒学理论本身的原因,但是,其中衰没落更重要的标志,当是当时儒林人士的分化与异化。东汉末年的儒林异化,真实地标志着儒学的“载体”病入膏肓,奄奄一息,再也无法发挥正常的作用。  当时社
在全球消费主义所主导的无情社会,中国传统所倡导的朴素、勤俭、敬老和谦逊的品质因具有替代作用而有着极大的吸引力。可是,当你来到中国想要再探寻这些传统的品质时,将会有所失望。  中国的西方梦  如今,为治愈积重难返的西方文化,很多西方人士在中国寻找良药。  还是学生时,我就受到了启发,它源自中国所提倡的勤俭以及道德上倡导的知行合一。即便是富贵人家也会避免奢靡浪费和虚荣浮夸。  然而当我今天造访中国时,
宋教仁字得尊,号敦初,或钝初、遁初,因为桃源渔父所救,后来别号渔父,笔名犟斋。1882年4月5日生于湖南省桃源县上坊村湘冲(今八字路乡渔父村)。出生在19世纪80年代的宋教仁,因此在新世纪之初就已经崭露头角。1903年11月4日,黄兴在长沙筹备成立华兴会,二十一岁的宋教仁应邀参加,是筹备会十二名成员之一。  1906年2月1日,二十四岁的宋教仁入早稻田大学预科学习。在此期间,他翻译了《日本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