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根据语文学科的性质,对于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既要让学生领悟到作品的思想情感,又要让学生掌握到一定的写作技巧,提高其驾驭语言的能力。初中语文阅读要根据不同的需要,采用不同的阅读教学法方法和技巧。
关键词:初中语文 阅读方法 技巧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5(c)-0178-01
阅读是一个古老的话题。阅读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健康高雅的审美情趣,也可以帮助学生认识世界、发展思维。另外,阅读对培养学生开放、多元的文化精神,增强适应社会的能力等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十分重要。笔者认为根据语文学科的性质,对于阅读教学,我们既要让学生领悟到作品的思想情感,从而熏陶学生道德情操,又要让学生掌握到一定的写作技巧;还要让学生感受到作品语言的精妙,潜移默化地提高其驾驭语言的能力。
1 比较阅读法
为了让学生真正领悟到优美语句的精美之处,课堂上,教师可指导学生修改语句,在不改变原句的语意基础上,运用增删词语、添加修辞、调整语序等方法改变句子,再让学生对比两组语句。
如教学《音乐迷杨科》时,笔者设置了这样一组句子:
原句:他的身体一直都很瘦小,皮肤晒得黑黑的,肚子鼓得很大,两颊凹了进去,一头差不多都是淡白色像亚麻那样的头发,遮盖着他炯炯有神的大眼睛。那双眼睛看起东西来,仿佛在眺望遥远的地方。
改句:他的身体很瘦小,眼睛看不清东西。
通过比较阅读,学生感觉到修改后的句子语意虽然没变,但文采、修辞、表意皆逊色于原句,远不及原句来的生动形象。
(2)还可以将同作者不同时期的风格作品进行比较阅读。透过作家在不同时期创作的作品,可以领会到作者在不同时期的思想感情变化的原因,可以了解作者成长和蜕变的轨迹,这样有助于提高学生鉴赏能力。
笔者在让学生了解杜甫时,先介绍杜甫一生的主要经历和思想,再结合几部创作于不同时期的作品作具体的分析,从而得到结论:杜甫在年轻时期时胸怀大志,志向远大,因此在《望岳》诗中才会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英雄气概;中年时期,饱经战乱和人生疾苦,妻离子散,四处颠沛流离,于是就有了《春望》诗中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感时伤世的句子;经历了连绵战乱,体会到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巨大灾难,就又写出了“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的诗句:诗人心念苍生,关注民生疾苦,于是又写下了著名的《三吏》、《三别》来体现他对战乱的厌恶。这样学生们不仅了解了杜甫的成长经历,对唐朝的历史演变也多少有所把握。
2 探究阅读法
探究阅读法要求“以学生为主体”,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独立阅读,调动学生的阅读情感,引导他们去感悟,体会文章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凭借自己的想象力,理解力,对作品的主体、意境、形象等,进行积极的创造,补充,真正确立学生在阅读中的主体地位。如:笔者在教学《“跛足”舞者》这一篇文章时,先让学生自行阅读,推敲文章的标题,理解作者以“跛足舞者”为标题的含义,理清文章作者的写作思路,深刻理解文章的主题,挖掘人物的内心世界。让学生充分发挥其阅读的主动性,使他们处于主体地位,使他们处在积极的探究和发现的阅读中。通过探究阅读学生了解到奶奶为了保住爱情,放弃了她自己钟爱的舞蹈艺术,为了不使在战场上失去了一条腿的爷爷自卑,她机智的制造自己跛足的假象,体现了奶奶的善良,对爱情的忠贞不渝。
在探究阅读中,我们要保护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如:笔者在教《孔乙己》一课时,学生自主阅读过后,在把握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善于绘画的同学,用漫画的方式,再现了孔乙己的人物形象。善于表演的同学,在班内进行表演,活灵活现。这样就激发了学生们的智慧,让他们的才能尽情展现,潜能得以充分释放,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培养了他们的想象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3 发现阅读法
发现阅读法,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以问题为载体,以类似于研究的方式去研读作品,在对作品内涵、思考碰撞后,激疑质疑,经探寻验证,合作交流而引发对作品意蕴的创造性理解和建构的教学活动。笔者在讲授《鲁滨逊漂流记》这部名著时,笔者先让学生阅读,并且告诉他们,读书贵在读出问题,有所发现。帮助大家在阅读中发现问题,并学会寻找问题的途径,笔者让学生自主的去发现问题,而且是越多越好,于是同学们就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课堂气氛十分活跃。这部小说的写作背景是怎样的?小说的主人公是谁?讲述的主要内容是什么?鲁宾孙在荒岛上,都遇到了什么困难?他是怎样克服的?通过同学们积极的讨论都得到了很好的解答。此外,笔者有提出了新的问题,这样通过他们的合作,交流,发现,学生们了解了不少知识。一个学生在学完这部名著后深有感触地说:“读完这篇小说后,笔者真的被鲁滨逊的顽强和勇敢深深的感动着,他在哪么艰苦的环境下,把自己从绝望中解救了出来,对笔者感动最深的是他的毅力,鲁滨逊长达二十几年对生的希望就是毅力,笔者不禁想到我们自己,我们对生活,对学习是不是也应该向他学习呢?遇到困难是不是也应该勇敢的面对而不在逃避呢?”在没有压力的气氛中愉快地与老师、同学互动,只有这样,发现的火花才能随时爆发。
关于阅读教学方法很多,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实行阅读教学中,还应该注意几个问题。
3.1 注重诵读
诵读是阅读教学中一种最基本的方法,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诵读是十分重要的。通过反复诵读作者的语言,经过咀嚼,消化,吸收,领会文章的思想内容,熟悉语言的结构规律,最终提高听、说、读、写的能力,养成良好的语言习惯。诵读它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语感。指导学生诵读优美词句章段,使学生在有意识的积累、感悟理解和运用过程中,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3.2 在阅读教学中,应注重指导学生的运用与创新
在阅读教学中,应倡导“自主阅读——合作研讨——个性创新”式学习。学生阅读是学习的起点和基础。通过相互交流,质疑启发,深化理解。教师要鼓励思维的多向性和结论的多样性,培养学生多元的思维品质和思维习惯。在学生掌握阅读技巧的同时要他们学以致用。
总而言之,语文阅读教学既要有科学性,系统性又要有应变性。语文阅读教学可以教无定法,又有一定的规律可依。
参考文献
[1] 于漪.语文教育艺术研究[M].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
[2] 赖莉.髙中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分析与培养[J].科教文汇,2008(5).
[3] 夏长国.确立学生主体地位提髙语文阅读能力[J].教育艺术,2008(11).
关键词:初中语文 阅读方法 技巧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5(c)-0178-01
阅读是一个古老的话题。阅读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健康高雅的审美情趣,也可以帮助学生认识世界、发展思维。另外,阅读对培养学生开放、多元的文化精神,增强适应社会的能力等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十分重要。笔者认为根据语文学科的性质,对于阅读教学,我们既要让学生领悟到作品的思想情感,从而熏陶学生道德情操,又要让学生掌握到一定的写作技巧;还要让学生感受到作品语言的精妙,潜移默化地提高其驾驭语言的能力。
1 比较阅读法
为了让学生真正领悟到优美语句的精美之处,课堂上,教师可指导学生修改语句,在不改变原句的语意基础上,运用增删词语、添加修辞、调整语序等方法改变句子,再让学生对比两组语句。
如教学《音乐迷杨科》时,笔者设置了这样一组句子:
原句:他的身体一直都很瘦小,皮肤晒得黑黑的,肚子鼓得很大,两颊凹了进去,一头差不多都是淡白色像亚麻那样的头发,遮盖着他炯炯有神的大眼睛。那双眼睛看起东西来,仿佛在眺望遥远的地方。
改句:他的身体很瘦小,眼睛看不清东西。
通过比较阅读,学生感觉到修改后的句子语意虽然没变,但文采、修辞、表意皆逊色于原句,远不及原句来的生动形象。
(2)还可以将同作者不同时期的风格作品进行比较阅读。透过作家在不同时期创作的作品,可以领会到作者在不同时期的思想感情变化的原因,可以了解作者成长和蜕变的轨迹,这样有助于提高学生鉴赏能力。
笔者在让学生了解杜甫时,先介绍杜甫一生的主要经历和思想,再结合几部创作于不同时期的作品作具体的分析,从而得到结论:杜甫在年轻时期时胸怀大志,志向远大,因此在《望岳》诗中才会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英雄气概;中年时期,饱经战乱和人生疾苦,妻离子散,四处颠沛流离,于是就有了《春望》诗中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感时伤世的句子;经历了连绵战乱,体会到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巨大灾难,就又写出了“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的诗句:诗人心念苍生,关注民生疾苦,于是又写下了著名的《三吏》、《三别》来体现他对战乱的厌恶。这样学生们不仅了解了杜甫的成长经历,对唐朝的历史演变也多少有所把握。
2 探究阅读法
探究阅读法要求“以学生为主体”,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独立阅读,调动学生的阅读情感,引导他们去感悟,体会文章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凭借自己的想象力,理解力,对作品的主体、意境、形象等,进行积极的创造,补充,真正确立学生在阅读中的主体地位。如:笔者在教学《“跛足”舞者》这一篇文章时,先让学生自行阅读,推敲文章的标题,理解作者以“跛足舞者”为标题的含义,理清文章作者的写作思路,深刻理解文章的主题,挖掘人物的内心世界。让学生充分发挥其阅读的主动性,使他们处于主体地位,使他们处在积极的探究和发现的阅读中。通过探究阅读学生了解到奶奶为了保住爱情,放弃了她自己钟爱的舞蹈艺术,为了不使在战场上失去了一条腿的爷爷自卑,她机智的制造自己跛足的假象,体现了奶奶的善良,对爱情的忠贞不渝。
在探究阅读中,我们要保护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如:笔者在教《孔乙己》一课时,学生自主阅读过后,在把握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善于绘画的同学,用漫画的方式,再现了孔乙己的人物形象。善于表演的同学,在班内进行表演,活灵活现。这样就激发了学生们的智慧,让他们的才能尽情展现,潜能得以充分释放,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培养了他们的想象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3 发现阅读法
发现阅读法,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以问题为载体,以类似于研究的方式去研读作品,在对作品内涵、思考碰撞后,激疑质疑,经探寻验证,合作交流而引发对作品意蕴的创造性理解和建构的教学活动。笔者在讲授《鲁滨逊漂流记》这部名著时,笔者先让学生阅读,并且告诉他们,读书贵在读出问题,有所发现。帮助大家在阅读中发现问题,并学会寻找问题的途径,笔者让学生自主的去发现问题,而且是越多越好,于是同学们就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课堂气氛十分活跃。这部小说的写作背景是怎样的?小说的主人公是谁?讲述的主要内容是什么?鲁宾孙在荒岛上,都遇到了什么困难?他是怎样克服的?通过同学们积极的讨论都得到了很好的解答。此外,笔者有提出了新的问题,这样通过他们的合作,交流,发现,学生们了解了不少知识。一个学生在学完这部名著后深有感触地说:“读完这篇小说后,笔者真的被鲁滨逊的顽强和勇敢深深的感动着,他在哪么艰苦的环境下,把自己从绝望中解救了出来,对笔者感动最深的是他的毅力,鲁滨逊长达二十几年对生的希望就是毅力,笔者不禁想到我们自己,我们对生活,对学习是不是也应该向他学习呢?遇到困难是不是也应该勇敢的面对而不在逃避呢?”在没有压力的气氛中愉快地与老师、同学互动,只有这样,发现的火花才能随时爆发。
关于阅读教学方法很多,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实行阅读教学中,还应该注意几个问题。
3.1 注重诵读
诵读是阅读教学中一种最基本的方法,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诵读是十分重要的。通过反复诵读作者的语言,经过咀嚼,消化,吸收,领会文章的思想内容,熟悉语言的结构规律,最终提高听、说、读、写的能力,养成良好的语言习惯。诵读它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语感。指导学生诵读优美词句章段,使学生在有意识的积累、感悟理解和运用过程中,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3.2 在阅读教学中,应注重指导学生的运用与创新
在阅读教学中,应倡导“自主阅读——合作研讨——个性创新”式学习。学生阅读是学习的起点和基础。通过相互交流,质疑启发,深化理解。教师要鼓励思维的多向性和结论的多样性,培养学生多元的思维品质和思维习惯。在学生掌握阅读技巧的同时要他们学以致用。
总而言之,语文阅读教学既要有科学性,系统性又要有应变性。语文阅读教学可以教无定法,又有一定的规律可依。
参考文献
[1] 于漪.语文教育艺术研究[M].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
[2] 赖莉.髙中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分析与培养[J].科教文汇,2008(5).
[3] 夏长国.确立学生主体地位提髙语文阅读能力[J].教育艺术,20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