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在初中地理课堂上享受思维的训练

来源 :亚太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CONG11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地理核心素养的提出,要求我们地理教师在初中地理课堂上,不能仅让学生掌握那些具体的地理知识,更要加强对学生地理思维形成的训练。本文以人教版七年级《印度》一课为案例,从训练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两方面,介绍笔者如何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地理思维的训练。
  关键词:初中教学;地理课堂;思维训练
  地理核心素养的提出,要求我们在初中地理课堂上,更要加强对学生地理思维形成的训练。现以人教版七年级《印度》一课为案例,介绍笔者如何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地理思维的训练。
  一、分析问题能力的训练
  分析问题是在读图获取信息后,能对获取的信息进行比较,分析,归纳,并能作出判断。就地理课程而言,1.进行“要素分析”,能从图中获取到自然地理要素,如地形,气候,河流等;2.进行“关系分析”,同一区域自然要素之间的关系和不同区域自然环境之间的差异,如位置与气候,地形与河流等,3.进行“原理分析”,归纳人文环境特征受到自然环境影响原因,如农业生产状况与气候,地形的关系等。
  片段一:
  师:印度的气候类型是热带季风气候,东南亚地区也为热带季风气候,种植的粮食作物是什么?优势是什么?生齐答:水稻。生1:因为东南亚气温高降水多适合水稻生长。师:好,说的很好。通过前面观察的图片,我们了解到印度人的传统主食主要是面食和米饭,这说明印度既种植水稻又种植小麦。印度也是热带季风气候啊,为什么不全部种水稻反而要种一些小麦呢?(没有学生举手。)
  师:我们来了解下水稻和小麦的习性吧,哪位同学给大家介绍下(出示图片)
  生:水稻是喜温喜湿的农作物,需要大量的水分供给,小麦是喜温喜凉的农作物,比较耐旱。
  师:介绍的很好。印度能大量种植小麦,说明有的地区不适合水稻的生长,适合种植小麦,那小麦种植区分布在哪里呢?要求学生看书,读图“印度水稻与小麦的分布”。生1:小麦分布于西部,水稻分布在东部。生2:水稻分布在沿海。
  师:说的都不错,那为什么西部地区能气温较凉呢?请大家看图思考。(出示印度的地形图)生:小麦分布地方是高原。由于海拔较高,气温较低。
  师:气温满足了温、凉的要求,这说明小麦的分布在东部考虑了什么因素?
  生:地形。师:同学们再来看看,小麦分布区的降水情况与水稻分布区又有什么不同呢?看图思考(出示印度年降水量分布图)生:小麦分布于降水量在500至1000毫米之间,水稻所在的地区降水量在1000毫米以上。
  师: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可以看出东部更适合小麦的生长,北部东部沿海更适合水稻的生长,这说明农业生产要考虑哪些因素?生:地形、气候。
  师:说的不错,因此我们说农业生产要结合农作物的特性,根据各地的自然环境的特点,最大化的发挥地区优势,这就是我们说所的农业生产要因地制宜。
  分析:我的训练思路:第一,通过区域对比的方法,在某一方面自然环境相同的情况下,如相同的气候类型或相同的地形条件等,生产与生活状况表现出了差异,设置问题分析原因,从而引导学生全方位的思考问题,找出其它的自然要素,体现了“要素分析”和“关系分析”。第二,有效利用“最近发展区”,不拔高要求,设计一些可解问题,通过设问的方式,让学生通过交流与合作,主动地从地图中不断去发掘出规律,进而判断出哪些地区适合种植小麦,哪些地区适合种植水稻。之所以进行印度与东南亚的对比,是为表现出一种差异,目的在于借助学生的经验提问,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然后通过提示与引导不断挖掘原因。从实际效果看,学生表现出了较大的兴趣,地理思维渐渐形成。
  二、解决问题能力的训练
  地理课程内容要紧密联系生活,突出反映学生生活中遇到的地理现象和可能遇到的地理问题。
  片段二:
  师:作为人口大国,吃饭问题是天大的事情,印度农业生产遵循了因地制宜的原则,使农业健康有利的发展,但是,印度又是一个水旱灾害频繁的国家,如何降低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的风险呢?(生回答不了)
  师:有没有同学住农场的。请举手。(因为农场靠近长江边,贴近实际)
  生举手。师:去年你们农场与长江之间建立了一个大工程,长江防汛大堤。它有什么用啊?学生交流。师:那水灾、旱灾发生的自然原因是什么?
  生:降水多会发生洪灾,降水少发生旱灾。
  师:人类无法控制降水的多少,但我们可以从人为角度去想办法,怎么使水不淹没农田呢?生1:修大堤。生2:建造水库。
  分析:设计这个环节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从原因着手解决问题,使学生能在遇到问题时,想到解决方法的途径。从实际效果看,学生在这方面的能力是有待提高的,这可能与年龄与社会阅历有关,应该鼓励学生多看书,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提高自身的知识储备。
  在每节地理课堂上,只要我们教师坚持给学生们进行类似的思维训练,相信我们初中阶段的学生会对地理学科充满兴趣,在生活中自然的形成地理思维。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金陵中学龙湖分校)
其他文献
摘 要:由于不同国家之间文化存在巨大差异,语言学习者在学习外国语言时如果不了解这些客观差异就可能难以快速地进入外语学习状态,难以掌握语言文化的精髓。本文从外语学习者自身体会出发,通过调查分析,得出解决语言学习者切身面临的客观的学习障碍的方法。笔者作为专业的日语学习者,在学习之初就遇到了很多困难,究其原因,笔者发现对国家之间文化差异的理解对语言学习者影响重大。本文就以日语学习为例阐述文化差异引起的外
期刊
摘 要:本文以医学院校生物技术专业《微生物学》课程考核体系改革为出发点,针对形成性评价目标设计,多样性评价内容的确定及实施,以及如何建立科学的考核结果分析及反馈制度等三方面,对形成性评价在课程考核中的应用策略进行了论述,其结果能为医学院校《微生物学》教学的改革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形成性评价;课程考核;微生物学  一、引言  国内大部分理工类和医学类高校均开设生物技术专业,其专业课程内容
期刊
摘 要:Moving Circles是口语合作学习的一种形式,它通过多轮口语操练,训练学生的记忆力,并提高学生口语表达的准确性和流利性。Moving Circles能克服学生学习中的焦虑感,增加学生口语交际的信心和机会,估计学生积极互动学习并促进学生的语言实践,同时又能克服大班口语教学难以操作的困难,是一种较理想的口语教学模式。  关键词:合作学习;小组;口语教学;Moving Circles  
期刊
摘 要:实验教学法具有实践性、应用性、趣味性等特点,是学生受欢迎的现代教学方法之一。普通化学是我院为刑事科学技术专业本科生开设的专业必修课,该课程与本专业其他课程之间关系紧密,应用性极强。在教学中开展一些与刑事科学技术专业紧密相连的,有针对性的化学实验,对于学生巩固知识,调动学习积极性,锻炼操作技能,开拓视野有很大的作用。  关键词:实验教学法;刑事科学技术;操作技能  一、引言  随着科技的发展
期刊
摘 要: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对国内关于德国学校体育课程设置情况进行综述,从德国学校体育课程标准的学习领域、课程目标、教学内容等方面梳理了目前的研究成果,并对德国体育课程的可供借鉴之处做了总结。  关键词:德国;体育课程;综述  一、引言  二战后,德国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而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高素质、高质量的人才。强国先强身,而如果没有好的身体,强国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望。因此在学校教育中,学校体育得到德
期刊
摘 要:行动导向教学是最近几年来我国从德国引进的职业教育教学理念,教育部相关部委在“职业院校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中曾指出“教学要实现行动化”,要求教学改革要不断创新。本文以“国际贸易支付方式—信用证”课堂教学为例,阐述了行动导向教学理念下的教学设计与实施。  关键词:行动导向;教学设计;关键能力  一、行动导向教学理念解析  行动导向教学不是某一种单纯的教学方法,它是根据为完成某一种职业工
期刊
摘 要:鉴于外语学习在当代社会的地位越来越受到重视,为解决由于文化因素导致的在外语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本文以日语学习为例,从听力、口语、翻译三大方面着手,对由于文化差异对日语学习造成的影响进行简要的归纳分析,说明了解文化差异对日语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对其进行简要的分析,并希望能够将这一影响降低到最低,更好的促进外语学习者们对日语的学习,以促进更畅通的沟通与信息交流。  关键词:外语学习;文化差异;信
期刊
摘 要:具有人格魅力的老师才能用自己的榜样引领孩子更好地成长。希望每一个与我有缘的孩子都因为我的出现而变得与众不同。如果我是花开,他们就是菩提。如果我也能满树桃李,岂非也是菩提!深受其益的我也学会用微笑、亲和去从事教学。愿做孩子们生命中够多的云翳,来造成一个美丽的黄昏。  关键词:人格魅力;成长;帮忙  缘,是人生中一场最盛大的相遇,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三十多年前的八月,在这样一个门前,一个九岁的
期刊
摘 要:如何使用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韩国语教学质量是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第三语言韩国语教学所面临的最大的问题。本文旨在提出韩国语教学与韩国文化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该专业的韩国语教学打破了传统的单一的教学模式,尝试了必选课与选修课相结合,课内教学与各种文化体验、社团活动以及与母语者“1对1”,“1对N”交流等课内外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通过这些教学模式,大大提高了学生的韩国语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期刊
我们一直追求完美的课堂,但是,现实中往往会发现课堂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缺憾,比如:多媒体没有能够充分发挥作用,课前预设的问题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课堂目标达成还有欠缺……笔者认为,有时,课堂上的一些缺憾却可以让我们的课堂变得更美。  今年4月,笔者受邀开设一节市级公开课,听课者不乏学科专家、名师。接到任务,有着些许忐忑,于是乎认真备课,屡次磨课,PPT做得尽善尽美,期待到时完美的课堂展现。  由于开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