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使用多媒体 构建语文高效课堂

来源 :俪人·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tomi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这是每位语文老师都十分关心并正身体力行的事。多媒体的使用已成了当下语文老师的首选。然而,在越来越多的老师认可甚至依赖多媒体的同时,我们必须正视它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关键词】语文 高效课堂 多媒体使用
  一、多媒体给高效语文课堂带来了活力与生机
  语文课往往与枯燥、乏味联系在一起,学生兴趣缺失,老师束手无策。如果语文课堂能够适时、合理使用多媒体以调动学生的兴趣,确实能够大大提高课堂效率。
  (一)可以创设教学情境。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个良好的开端,是一柄开山的斧,是一把开启智慧之门的钥匙。一堂语文课是否能调动学生的兴趣,很多时候就在于导入课文时是否有足够的吸引力。导入课堂的方法很多,有直入主题法、故事引入法、背景介绍法等等,但我认为借助多媒体形、声、色的动态感知来创设情境最能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例如在教学《孔雀东南飞》一文时,可播放《梁祝》中的《化蝶》这一凄美的旋律,营造一种悲剧氛围;再比如教学《边城》时,播放黄磊的流行歌《等等等等》,一方面它切合当代学生少男少女的那一种多愁善感的情怀,另一方面也营造了氛围。这样,借助多媒体引入新课,引导学生进入教学情境,自然就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指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教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课堂导入时适时利用多媒体,创设与课文相应的情境,能唤醒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他们不知不觉受到感染,进入课文特定情境进而提高课堂效率。
  (二)可以拓展想象空间。多媒体将声、图、文融于一体,可形成立体的效果,容易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去领悟。启发学生依据画面的提示,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由此及彼,由感性到理性,这样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还能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能力。例如在教学《雨巷》时,通过播放《丁香花》的歌并展示关于雨巷的一些图片,学生对这首诗就有了更感性而深刻的认识;又如在教学《林黛玉进贾府》《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等文学作品时,播放相关影视片段,形象直观的画面,强化了感受,使学生原本对文学作品中人物、场景的模糊印象变成鲜明的感性认识,这对调动和提高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兴趣和能力均有极大的帮助。
  (三)可以开阔学生视野。世事皆学问,生活即语文。苏霍姆林斯基说:“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利用多媒体有利于突破书本、教参和其他辅导书的限制,使学生获取更多的信息。学生不再被封闭在孤立的课堂教学,不再只是死磕课本上的有限的几篇课文。通过多媒体,学生可以畅游在文学的长河中,可以了解世界各地的风土文化,开阔了学生视野,极大地扩充知识量,改过去单一的接受式学习为接受与体验、研究、发现相结合的学习。比如教学《祝福》一文讲到年关将近时的习俗,就可借助信息技术链接当地年关的的一些风俗习惯,还可顺带介绍一下西方的圣诞节等,一下子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又增长了见识,开阔了视野;又如在教学《陈情表》一文之后,可利用多媒体向学生补充介绍毕淑敏的《孝心无价》和《一位辛酸父亲的来信》,让学生进一步体会什么是孝,什么是感恩之心,从而调动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提高本课教学的效果。
  二、多媒体给高效语文教学带来的几个不利因素
  (一)课堂很热闹,课后很空洞。自从有了多媒体,不少语文教师就认为上课太轻松了,课件、视频拿来播放一下就是一节课,导致语文课堂很多时候“课件满堂飞”,将多媒体当做语文课堂的法宝,让学生成为课堂的观众。这样的课对学生而言,除了受到一点视觉和听觉的刺激之外,感受不到教师的思想, 也没有自己独立思考的空间,更谈不上师生互动。自然课堂知识就如过眼云烟,遗忘很快,结果上课很热闹,课后却很空洞,课堂和课后形成鲜明的对比。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我们在使用课件的同时,忽略了一件重要的事实,那就是语文是人们交流思想、表情达意的工具,语文课堂既要注重知识的传授、反馈,又要注重与学生感情的交流,所以语文教师对什么时候该用课件要做到心中有数,什么时候使用课件可能会限制学生对语言的品味和领悟,限制他们想象力的发挥,,而且课件使用时还应关注学生的情绪变化,及时调整教学的进度快慢和启发方式,用积极的情感交流带动知识的学习运用。要知道,有时候,老师的一个眼神,一句鼓励,一举手一投足,却能带来多媒体所无法取代的效果。
  (二)课堂多媒体,课后“倒霉体”。曾听本组一位语文教师说,今天停电,所以让学生自习,原因是没有多媒体,语文课不好上。也听过不少语文教师感慨自从有了多媒体,上语文课真是省事多了,学生喜欢,自己轻松,假如离了多媒体,都不知该如何上语文课了,这确实代表了时下相当一部分语文教师的心声。我想,多媒体固然在我们语文课堂中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但并不意味着每堂课都必须用它。由于语文学科非常讲究语感,而语感不是一种直观的东西,它必须在课堂上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吟咏、想象、思考,感悟文采,体会意境,然后再思索再创造,有了自己的体会和认识,这种过程是无法通过多媒体的声色刺激获得的,哪怕画面再直观,再形象,声音再逼真再感人。所以在语文教学中如果盲目地依赖多媒体技术而把所有的教学环节全部使用多媒体手段再现出来,认为 “无多媒体不成好课”,最终的结果是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阅读能力、想象能力退化,与语文教学的初衷背道而驰,那多媒体就真的成了“倒霉体”了。事实上,多媒体只是提高课堂效率的一种方式、手段,而不是目的。
  (三)课件很精彩,学生很无奈。由于每个学生的能力、性格、志趣有所不同,因此孔子在几千年之前就告诫我们要因材施教。然而我们有些老师为图省事,直接从电脑上下载课件,不加辨别,不加改造,不去考虑自己关于本课的教学意图,更不去考虑是否适合我们学生的学情,反正来者不拒,导致课件很精彩,学生很无奈。因此,在选用课件时,我们应采取“拿来主义”,取其精华,弃其糟粕,重新组织、加工成为符合自己教学意图、同时符合学生学情的课件。也就是说,在教学过程中,应慎重地选择地使用他人课件,从因材施教出发,从真正提高语文课堂效率出发,不必为了迎合时尚、为了多媒体而多媒体。
  总之,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有必要合理利用多媒体等教学资源,但是使用多媒体只是是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才是目的。老师们,请慎用多媒体!
其他文献
【摘要】爱情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感。美国作家沃勒在小说《廊桥遗梦》中描写了一个向往自由和幸福的女性弗朗西丝卡。在面对婚姻、家庭、爱情的选择时,她最终未能摆脱父权制度的影响,成为现实的牺牲品。  【关键词】《廊桥遗梦》 弗朗西丝卡 自我 苏醒 选择  罗伯特·詹姆斯·沃勒是美国当代享有盛名的作家、摄影家和音乐家。他于1992年创作的《廊桥遗梦》是一部描写婚外恋的小说。文中描写了一个边远小镇的已婚农妇弗朗
期刊
【摘要】中小学生正处在生长发育期,活泼好动是其天性,后进生难道就不该如此吗?他们的本质是向上的,与其他学生没有差异。爱是教育的灵魂,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我们至少要像对待其他同学一样尊重其人格,尊重其情感、意愿,尊重其要求和意见,与之心心相通,坦诚相待,给他留面子,不揭短,不当众批评,帮助其逐渐建立或恢复自尊心和自信心。在老师的眼里永远不该有教育不了和教育不好的学生,只有犯了错误的学生。----
期刊
【摘要】马克·吐温是19世纪后期美国的批判现实主义的文学奠基人、小说家、幽默大师、演说家,其以幽默、夸张和讽刺等独具特色的写作风格在美国文学中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其中,马克·吐温的短篇小说《百万英镑》将一幅世态讽刺画生动地、淋漓尽致地展现于读者面前。本文从写作手法、人物刻画和思想体会等方面对《百万英镑》进行赏析,结合现今社会中的现实情况,探讨了小说中多反映出的社会问题。  【关键词】赏析 世态讽刺画
期刊
【摘要】惩罚与奖赏在教育中的作用一直是大家关注的焦点,本文围绕教育中的惩罚与奖赏展开讨论。分析表明:惩罚与奖赏各有其优缺点,二者的作用都是不可替代的。因此,在教育过程中要避免出现极端态度。  【关键词】理性教育 惩罚 奖励  1. 引言  长期以来,奖励和惩罚在教育实践中的作用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认识,其中有两个极端的表现,一是认为奖励无所不能,二是谈“罚”色变。其实奖励与惩罚在教育过程中是相依相伴,
期刊
【摘要】现有高考理综试题物理部分总共有三道计算题,第一道计算题相对比较容易,第二、第三道计算题难度就相对较大些,历年的得分率都比较低,其中不乏相当数量的0分、1分卷,可见很多学生面对题目无从下手,如何学生能够尽快地找到解题思路,并尽可能的得分,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主线 分离 思路 分步  1 把握高中物理的两条主线  高中物理始终围绕着两条主线展开,一条主线是从运动学的角度分析
期刊
一、背景  现在教师对阅读文本的处理大概有以下两种:  1. 文本解读缺失:教师以“阅读课的名义”花大量时间和精力讲解语言点,他们认为语言第一,应试第一,但是却对文本支离破碎的理解以及对文本内容的“买椟还珠”,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得不到发展。  2. 文本解读失当:一些老师,对文本解读的时间不够的,把几个课件中的东西东拼西凑,被课件牵着鼻子走,面面俱到,又面面不到。  在此案例中,笔者以自己在
期刊
《叶圣陶教育名篇》真的让我爱不释手!  全书虽是一个个貌似零散的片段,时间跨越也有几十年,却系统地道出叶老的种种教育观点:教师要学习和反思(专业化成长);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合格公民(公民教育);课上课下如何与学生相处(和谐师生关系);受教育不是死读书(综合实践与直观教学);阅读的意义和如何阅读;教师魅力与为人师表,等等。在半个多世纪过去之后,再读叶老的教育思想,才发现:大师之所以为大师,确实有高屋建
期刊
【摘要】讲课不是单纯的重复和复述,不是机械灌输,不是学生的被动接受。记忆和复述虽不可缺少,但却只是养成反省思维的一个偶然因素。而被动性恰恰和思维是对立的。  【关键词】讲课 思维 教学  怀着万分崇敬的心情,十二分的认真,我用心拜读了杜威先生的《我们怎样思维》一书,虽也做了大量的笔记和批注,但说实话,我仍根本无法理解哪怕是肤浅地了解一点点这位教育大师博大精深的教育思想,我想日后必再读上若干遍,方有
期刊
【摘要】2012年于扬先生在国内提出“互联网+”这个概念,2015年李克强总理引入政府工作报告,“互联网+”随即成为热议的话题,在“互联网+金融”、“互联网+农业”等概念的启发下,我们如何理解“互联网+教育”呢?新的时代下职业教育模式又该如何变化呢?本文将以重庆财经职业学院“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为例探讨职业教育的新模式。  【关键词】互联网+ 教学模式 职业教育  一、引言  2012年11月易观国
期刊
【摘要】班主任是高校学生教育管理队伍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班级工作和学生学习生活的组织者、教育者和指导者,他们应该指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学会发展。各地高校的班主任队伍普遍存在“认识不到位、管理力度不大、管理手段与方法有待改进、队伍建设进展不平衡、班主任的素质有待提高”等问题。计算机学院创新地提出“傻瓜计划”和“大数据午餐会”等策略和计划,让老师和学生增进沟通,端正学习风气,成效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