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是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分析了区域创新与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的关系,并且基于秦皇岛的基本情况,指出了驻秦高校人才培养与区域科技创新存在的冲突。以秦皇岛市为例,提出了地方高校参与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主要机制:加强优势学科的建设,与区域创新体系的构建相吻合;理顺地方高校与其他创新主体之间的互动机制;积极主动革新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区域经济 地方高校 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4)09-0223-02
一、区域创新与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的关系
(一)区域创新与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的互动
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是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育所需的科技创新人才,则是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的最终落脚点。因为地方高校的产生和发展与区域经济有着天然的联系,它们逐渐成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经济结构状况,对地方高校的发展亦产生重要的影响。地方高校如果脱离了区域经济的支撑,也就丧失了生存的活力。因此,地方高校只有增强主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识和能力,才能更好的服务于区域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服务于区域经济、产业结构的调整,核心技术的创新以及综合竞争力的提升。科技创新人才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推动力量,是构筑区域竞争优势的核心要素。因此,培养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科技创新人才既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也是地方高校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根本。
(二)区域创新与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的互助
对地方高校而言,研究型大学与创业型大学是其两个理想的发展方向。但是在高考改革的驱动下,一些地方高校将向“技术型高校”或者“应用型高校”转变,与应用型的“211”和“985”高校要严格的区分开。这样一来,地方高校的未来发展道路就更加具体和单一,即便其科学研究与智力资本培育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也要将其最大限度的应用于地方经济的发展和壮大,即以区域经济的产出为主要目标,通过科研的投入换取更多的产出。此外,地方高校还应继续以人才培养与服务社会为己任,充分发掘当地资源潜力和地域特色,对其现有产业进行升级和优化,最大限度地发挥传统要素的优势,促进区域实现新一轮创新。并在这一过程中,实现对科技资源的持续投入,促进新兴支柱科技产业的形成,通过地方高校和区域政府之间的良好互动(比如产学研合作),使地方高校为区域创新体系的构建和区域经济的发展培养“适销对路”的创新创业人才,使其成为区域经济和区域文化的组织者和引领者。
与研究型大学不同,地方高校进行科学研究的基本职能在于通过人才的培养,为地方经济贡献智力支持,并与教学相结合的过程中,实现科研成果和技术的转化和推广。所以,地方高校通常以“科研创新”为区域创新提供动力。比如通过科学研究实现科技的进步和成果与科技的推广,并进一步为地方政府的决策提供可供借鉴的管理信息。此外,作为地方投资的高校,其最终的落脚点为区域经济,即为区域创新体系的建设培养科技人才,并使这些人才能够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为区域创新体系提供应用型的创新人才和人力资源支撑。
二、驻秦高校人才培养与区域创新的综合分析
(一)基本情况分析
1.高校基本情况。秦皇岛地区具有相对明显的高等教育资源。据统计,该市有燕山大学、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河北外国语职业学院、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中国环境干部管理学院、河北农业大学水产學院等11所全日制高等院校,它们有各自独特的优势学科和专业。如燕山大学,以工科为主,在重型机械成套设备研制、工业自动化控制理论与技术、大型锻件锻造工艺及热处理技术等近十项研究领域具有国际先进水平;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商贸、自动化、计算机、通信工程、材料等专业比较出名;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是全国首批职教师资培训重点建设基地,农业部现代农业技术培训基地;河北外国语职业学院,注重培养实用型的高素质外语专门人才;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是河北省的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河北省服务外包培训基地”等。
2.区域经济分析。秦皇岛市地处东北和华北两大经济区的结合部,下辖北戴河、山海关、海港三区和青龙、昌黎、卢龙、抚宁四县,位于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环渤海经济圈的中心地带,汇集了山、海、关、城等天然的优质旅游资源。作为全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秦皇岛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在过去的2013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1168.75亿元,比上年增长7.0%。铁路船舶修理、装备制造等行业的贡献率比重达到35.5%,规模以上工业累计实现增加值353.26亿元,比上年增长2.1%,实现利润总额24.38亿元,比上年增长130%,增速居全省第一位。此外,全市农业产业化经营率达到68.5%,同比提高1.7%,居全省领先位置,农林牧渔业实现总产值305.53亿元,比上年增长4.4%。
(二)驻秦高校人才培养与区域科技创新的冲突
1.产学研结合不紧密。区域创新体系的最终构建需要企业和高校、科研院所之间的良性配合,在产学研合作的过程中进行技术创新,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服务。但是,在调查中发现,驻秦高校为当地输送的人才较少。据统计,在过去3年中,该地区高校毕业生中只有不足30%选择留在当前地区,超过70%的大学毕业生最终选择了外出工作。在所调查的200家工业企业中,具有本科学历的技术人员不足企业总人数的10%,绝大部分企业家也都认为,高素质、创新型、技术型人才的缺乏是阻碍其发展的主要原因。而进一步的调查发现,当地工业企业选择和科研院所、高校进行合作的不足20%,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区域创新体系的构建。
2.创新经费支出分布不均。通过调查发现,在过去的五年间,秦皇岛市在研发投入方面给予了较大的扶持力度,所获资金占到当地的10%左右,这对其区域创新体系的构建和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起到了明显的推动作用。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由于与其他发达地区经济实力之间存在显著差距,在研发投入方面也未能达到理想的程度,对区域创新能力与发展潜力造成了消极影响。 3.部分高校在专业设置方面和区域经济发展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比如一些高校的课程体系中未能将前沿学科和交叉学科等课程置于其中,致使学科专业结构僵化,难以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有待进一步优化,一些学科的整体实力还有待加强,在办学特色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而从毕业生反馈的信息来看,他们在学校所学的知识和实际需求存在不对称的情况,尤其在实践动手能力方面显得不足,与用人单位的要求存在较大差距。当然。更为重要的是,在广大毕业生中,科技创新型人才与自主创业人才和技术技能型人才相对较少,这对区域创新目标的实现是极为不利的。
三、地方高校参与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主要机制
(一)加强优势学科的建设,使之与区域创新体系的构建相吻合
秦皇岛市主导产业群包括食品加工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工业、机械工业等。为此,可以利用燕山大学、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在工科方面的优势,发展机械工业;利用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在农业方面的学科优势,发展特色农业,延伸产业链;大力发展目前已经具备一定基础的酿酒葡萄、粮油加工、甘薯种植等特色产业,重点培育肉牛、生猪、食用菌、甜玉米等初露端倪的新型产业,应进一步在政策方面给予扶持、在技术上给予指导、在信息方面给予帮助,使其尽早成为完整的产业链;利用河北农业大学水产学院在水产养殖方面的学科优势培育以海产品养殖为中心的产业群,以市场为导向,因地制宜的发展渔业,延长渔业产业链,积极培育水产品加工产业,形成产、加、销一条龙的产业格局。另外,根据秦皇岛市建设产业发展新体系的要求,设置新兴能源、船舶制造、港口运输等方面的特色专业,适度超前培养和储备技术技能人才。
(二)理顺地方高校与其他创新主体之间的互动机制
第一,准确把握当前科技创新的需求,尤其要注重对跨学科、前沿学科的敏感性。在与省市共建科技创新平台的同时,不断推动区域创新体系的完善与产业结构升级,尤其要重点围绕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制药、光电、信息、软件等新兴产业,对应用型人才进行重点培养,为区域创新目标的实现贡献力量。第二,立足当地,面向全国,以人才与科技创新力量推动区域经济社会的进步。为此,需要树立产学研合作思想,地方高校应加强科技服务和普及,通过与企业的合作,不断推广先进技术,并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紧迫需求出发,使其能够在区域科技创新体系的构建中发挥关键作用。第三,驻秦高校要承担起帮助当地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新技术、新工艺应用的重要职责,帮助他们通过较少的投入获取较大的产出。在采用新的生产方式与管理模式的过程中,能够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开发新产品,增强区域经济的竞争力。
(三)以区域创新和区域发展为契机,积极主动革新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目前,驻秦各高校已经实施的人才培养模式各具特色,如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实施“3 1”人才培养模式,确定了厚基础、强专业、宽口径、重基础的培养方案;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坚持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为主要模式;河北建材职业技术学院积极探索和实践“建材本色、建材集团、建材品牌”的办学模式,形成工学结合“4 x 1”人才培养模式和“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教学模式;“小语种培养”,如河北外国语职业学院构建“外语 专业方向 技能”的办学模式。另外,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在工科学校、计算机专业以及软件信息类专业实施“应用型证书”培养模式。还可以探索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完善创业教育體系,结合本校实际,科学系统的设置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创新精神和能力。同时鼓励广大学生在不影响学习的情况下,利用周末及业余时间创立一些投资少、见效快、风险小的实体,在活动中培养和锻炼创业技能。
【参考文献】
[1]丁耀武.区域创新体系与地方高校发展[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3):8-10.
[2]马修水,钟伟红,何小其等.区域创新体系中地方高校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探索与实践[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129-133.
[3]孙希波.地方高校在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中的作用与参与机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7):22-24.
[4]孙华峰,朱兴丰.地方高校在区域创新体系构建中的价值取向[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33):38-42.
责任编辑:董豐
[关键词]区域经济 地方高校 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4)09-0223-02
一、区域创新与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的关系
(一)区域创新与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的互动
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是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育所需的科技创新人才,则是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的最终落脚点。因为地方高校的产生和发展与区域经济有着天然的联系,它们逐渐成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经济结构状况,对地方高校的发展亦产生重要的影响。地方高校如果脱离了区域经济的支撑,也就丧失了生存的活力。因此,地方高校只有增强主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识和能力,才能更好的服务于区域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服务于区域经济、产业结构的调整,核心技术的创新以及综合竞争力的提升。科技创新人才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推动力量,是构筑区域竞争优势的核心要素。因此,培养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科技创新人才既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也是地方高校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根本。
(二)区域创新与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的互助
对地方高校而言,研究型大学与创业型大学是其两个理想的发展方向。但是在高考改革的驱动下,一些地方高校将向“技术型高校”或者“应用型高校”转变,与应用型的“211”和“985”高校要严格的区分开。这样一来,地方高校的未来发展道路就更加具体和单一,即便其科学研究与智力资本培育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也要将其最大限度的应用于地方经济的发展和壮大,即以区域经济的产出为主要目标,通过科研的投入换取更多的产出。此外,地方高校还应继续以人才培养与服务社会为己任,充分发掘当地资源潜力和地域特色,对其现有产业进行升级和优化,最大限度地发挥传统要素的优势,促进区域实现新一轮创新。并在这一过程中,实现对科技资源的持续投入,促进新兴支柱科技产业的形成,通过地方高校和区域政府之间的良好互动(比如产学研合作),使地方高校为区域创新体系的构建和区域经济的发展培养“适销对路”的创新创业人才,使其成为区域经济和区域文化的组织者和引领者。
与研究型大学不同,地方高校进行科学研究的基本职能在于通过人才的培养,为地方经济贡献智力支持,并与教学相结合的过程中,实现科研成果和技术的转化和推广。所以,地方高校通常以“科研创新”为区域创新提供动力。比如通过科学研究实现科技的进步和成果与科技的推广,并进一步为地方政府的决策提供可供借鉴的管理信息。此外,作为地方投资的高校,其最终的落脚点为区域经济,即为区域创新体系的建设培养科技人才,并使这些人才能够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为区域创新体系提供应用型的创新人才和人力资源支撑。
二、驻秦高校人才培养与区域创新的综合分析
(一)基本情况分析
1.高校基本情况。秦皇岛地区具有相对明显的高等教育资源。据统计,该市有燕山大学、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河北外国语职业学院、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中国环境干部管理学院、河北农业大学水产學院等11所全日制高等院校,它们有各自独特的优势学科和专业。如燕山大学,以工科为主,在重型机械成套设备研制、工业自动化控制理论与技术、大型锻件锻造工艺及热处理技术等近十项研究领域具有国际先进水平;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商贸、自动化、计算机、通信工程、材料等专业比较出名;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是全国首批职教师资培训重点建设基地,农业部现代农业技术培训基地;河北外国语职业学院,注重培养实用型的高素质外语专门人才;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是河北省的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河北省服务外包培训基地”等。
2.区域经济分析。秦皇岛市地处东北和华北两大经济区的结合部,下辖北戴河、山海关、海港三区和青龙、昌黎、卢龙、抚宁四县,位于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环渤海经济圈的中心地带,汇集了山、海、关、城等天然的优质旅游资源。作为全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秦皇岛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在过去的2013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1168.75亿元,比上年增长7.0%。铁路船舶修理、装备制造等行业的贡献率比重达到35.5%,规模以上工业累计实现增加值353.26亿元,比上年增长2.1%,实现利润总额24.38亿元,比上年增长130%,增速居全省第一位。此外,全市农业产业化经营率达到68.5%,同比提高1.7%,居全省领先位置,农林牧渔业实现总产值305.53亿元,比上年增长4.4%。
(二)驻秦高校人才培养与区域科技创新的冲突
1.产学研结合不紧密。区域创新体系的最终构建需要企业和高校、科研院所之间的良性配合,在产学研合作的过程中进行技术创新,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服务。但是,在调查中发现,驻秦高校为当地输送的人才较少。据统计,在过去3年中,该地区高校毕业生中只有不足30%选择留在当前地区,超过70%的大学毕业生最终选择了外出工作。在所调查的200家工业企业中,具有本科学历的技术人员不足企业总人数的10%,绝大部分企业家也都认为,高素质、创新型、技术型人才的缺乏是阻碍其发展的主要原因。而进一步的调查发现,当地工业企业选择和科研院所、高校进行合作的不足20%,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区域创新体系的构建。
2.创新经费支出分布不均。通过调查发现,在过去的五年间,秦皇岛市在研发投入方面给予了较大的扶持力度,所获资金占到当地的10%左右,这对其区域创新体系的构建和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起到了明显的推动作用。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由于与其他发达地区经济实力之间存在显著差距,在研发投入方面也未能达到理想的程度,对区域创新能力与发展潜力造成了消极影响。 3.部分高校在专业设置方面和区域经济发展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比如一些高校的课程体系中未能将前沿学科和交叉学科等课程置于其中,致使学科专业结构僵化,难以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有待进一步优化,一些学科的整体实力还有待加强,在办学特色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而从毕业生反馈的信息来看,他们在学校所学的知识和实际需求存在不对称的情况,尤其在实践动手能力方面显得不足,与用人单位的要求存在较大差距。当然。更为重要的是,在广大毕业生中,科技创新型人才与自主创业人才和技术技能型人才相对较少,这对区域创新目标的实现是极为不利的。
三、地方高校参与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主要机制
(一)加强优势学科的建设,使之与区域创新体系的构建相吻合
秦皇岛市主导产业群包括食品加工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工业、机械工业等。为此,可以利用燕山大学、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在工科方面的优势,发展机械工业;利用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在农业方面的学科优势,发展特色农业,延伸产业链;大力发展目前已经具备一定基础的酿酒葡萄、粮油加工、甘薯种植等特色产业,重点培育肉牛、生猪、食用菌、甜玉米等初露端倪的新型产业,应进一步在政策方面给予扶持、在技术上给予指导、在信息方面给予帮助,使其尽早成为完整的产业链;利用河北农业大学水产学院在水产养殖方面的学科优势培育以海产品养殖为中心的产业群,以市场为导向,因地制宜的发展渔业,延长渔业产业链,积极培育水产品加工产业,形成产、加、销一条龙的产业格局。另外,根据秦皇岛市建设产业发展新体系的要求,设置新兴能源、船舶制造、港口运输等方面的特色专业,适度超前培养和储备技术技能人才。
(二)理顺地方高校与其他创新主体之间的互动机制
第一,准确把握当前科技创新的需求,尤其要注重对跨学科、前沿学科的敏感性。在与省市共建科技创新平台的同时,不断推动区域创新体系的完善与产业结构升级,尤其要重点围绕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制药、光电、信息、软件等新兴产业,对应用型人才进行重点培养,为区域创新目标的实现贡献力量。第二,立足当地,面向全国,以人才与科技创新力量推动区域经济社会的进步。为此,需要树立产学研合作思想,地方高校应加强科技服务和普及,通过与企业的合作,不断推广先进技术,并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紧迫需求出发,使其能够在区域科技创新体系的构建中发挥关键作用。第三,驻秦高校要承担起帮助当地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新技术、新工艺应用的重要职责,帮助他们通过较少的投入获取较大的产出。在采用新的生产方式与管理模式的过程中,能够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开发新产品,增强区域经济的竞争力。
(三)以区域创新和区域发展为契机,积极主动革新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目前,驻秦各高校已经实施的人才培养模式各具特色,如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实施“3 1”人才培养模式,确定了厚基础、强专业、宽口径、重基础的培养方案;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坚持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为主要模式;河北建材职业技术学院积极探索和实践“建材本色、建材集团、建材品牌”的办学模式,形成工学结合“4 x 1”人才培养模式和“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教学模式;“小语种培养”,如河北外国语职业学院构建“外语 专业方向 技能”的办学模式。另外,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在工科学校、计算机专业以及软件信息类专业实施“应用型证书”培养模式。还可以探索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完善创业教育體系,结合本校实际,科学系统的设置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创新精神和能力。同时鼓励广大学生在不影响学习的情况下,利用周末及业余时间创立一些投资少、见效快、风险小的实体,在活动中培养和锻炼创业技能。
【参考文献】
[1]丁耀武.区域创新体系与地方高校发展[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3):8-10.
[2]马修水,钟伟红,何小其等.区域创新体系中地方高校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探索与实践[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129-133.
[3]孙希波.地方高校在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中的作用与参与机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7):22-24.
[4]孙华峰,朱兴丰.地方高校在区域创新体系构建中的价值取向[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33):38-42.
责任编辑:董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