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以韦利的《道德经》英译本为例,从特有文化词和形象比喻词入手分析韦利对中国典籍翻译的文化策略选择,探讨如何选择中国典籍的翻译策略才能更好的传播中国的传统文化。
关键词:汉学家;《道德经》;翻译策略
中图分类号:H0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3)02-0369-02
中国历史和文化主要依靠传统典籍记录其精华,跨文化交流加大了中国文化向世界传播的脚步。国内外众多翻译家也致力于翻译中国典籍,本文试大胆选择英国汉学史上有名的汉学家亚瑟·韦利,以及中国古籍英译本《道德经》作研究对象,探讨中国典籍翻译的文化策略选择。
一、翻译中国典籍的原因和意义
21世纪文化交流与融合程度是前所未有的,中国典籍只有抓住机遇才能更好的传播中国文化。我们不但要正视机遇和挑战去汲取世界各民族文化精髓,更要加强中国典籍外译的质量与数量,发扬中国文化的优良传统。
通过把中华民族的典籍作品译到外国,能弘扬中华民族文化的特殊性和独创性。将优秀的中国典籍译成多种文字到世界各地,能保存和传扬文化。而典籍里所蕴含的价值体系、生活方式、信仰等等也随之传到了国外。本文以亚瑟·韦利为例,进行进一步的分析。
二、《道德经》简介以及在西方的翻译和影响
《道德经》是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老子在《道德经》中探讨了宇宙的形成、自然的规律、国家的治理、身心的修养等一些重要问题,提出的哲学概念包括了“道”、“自然”、“无为”等。《道德经》用简单的文字揭示出深刻的哲学道理,西方学者也发现《道德经》中关于人与自然需要和谐相处的观点、加强德性的修养等,对弥补当时西方文明的精神失落和强权意志,都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三、亚瑟·韦利《道德经》翻译策略选择
(一)亚瑟·韦利《道德经》英译本语言习惯层面
《道德经》是中华文化的典籍代表作,译者韦利是著名的汉学家,他精通中国先秦典籍,先后翻译了《老子》、《诗经》、《论语》等。韦利《老子》的英译本是以王弼本作为底本,同时参照其它注本,加上自己少量的考证和诠释[2]。
首先本文从韦利译文文本的语言习惯层面分析其采用的翻译策略。在对译文文本整体的感觉上,韦利文本的英文更加流畅,在整句和虚词表达上也很灵活,使用的句式也都是“英语的树式结构”[3],惯用复句和短语来取代原文文本中的单句结构;而中国的译家如辜正坤本的句式大多是由短句构成,在形式上与原文文本靠近,也符合“汉语句子是竹式结构”[3]的特点。这也是在典籍英译活动中母语译者惯用读者熟悉的语言和句式。在对译文文本句式的感觉上,韦利文本在句式上追求异化,使得译语中的句子不能体现出原语中的节奏意境。在词的层面上:如第一章中,“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一句,除韦本将“欲”处理为名词“desire”以外,其它所有版本皆使用上文的第一种断句法。
这表明译者主观意愿上试图整体运用较为归化的翻译手法来处理典籍英译,但局限于能力,仅能在字词上满足,在更高层面上,譬如句、语篇上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而韦本在译本的句子和整体语篇上体现出来的浓厚的英语风,也让我们看到了他在不经意间给译文增添的一股异化的风格。译者在翻译文本时可能采用了两种翻译方法如归化或异化翻译策略。这主要是,“要么为了迎合本民族的文化心态,大幅度地改变原文的语言表达方式:文学形象、文学意境等等;要么为了强行引入异族文化模式,置本民族的审美趣味的接受可能性于不顾,从而故意用不等值的语言手段进行翻译。”(谢天振,1999:201)韦利先生很大程度上属于第一种归化策略,但是作为一名伟大的汉语学家,肩负着为本国引进先进文化的任务,所以在进行翻译中使译文的整体面貌有着异化的风格。
(二)韦利《道德经》英译本的特有文化词翻译策略选择
中华典籍外译中,能识别“文化词”是首先必须涉及到的。翻译的目的之一其实是原文文本和译文文本之间建立文化对等。翻译中国典籍的绝大部分人是为了传播中国的文化,使外国人了解中国文化,所以在译文中要尽可能的达到文化对等。因此采取何种翻译策略最大限度的保留中国文化词的特色显得尤为重要。
1、“道”的翻译
“道”是老子哲学的中心概念,在原作中的含义也不相同。笼统来说可以分为三个意思:一指感官不可达到的形而上得概念,是宇宙一切万物的起源;二指实物的规律;三指人生的准则或处世的道理。其中第一类含义最耐人寻味。简单的一个“道”字,是老子哲学的最高概念,也是老子哲学的中心概念。例如:
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第一章)
The Way that can be told of is not an Unvarying Way;
The names that can be named are not unvarying names.(Translated by Waley)
在这里韦利将道翻译成way,对于西方人来说有独特的味道,《圣经》中提到的way有着神圣的含义,代表着耶稣通往彼岸世界的光明大道,因此韦利将其翻译成way是有根据的。这里是用归化的策略让英国的读者更好的了解道的含义,引起他们的共鸣。此外,在翻译题目的时候,韦利则是采用的异化的策略将道翻译成Tao,这样不但会被外国的读者所接受,而且能保留中华的文化底蕴。
2、“天下”的翻译
在《道德经》中“天下”这个词语出现的频率(58次)很高,试看:
天下之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第四十章)
这段话照应的是《道德经》第1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在《道德经》中,天地万物有着一个产生的过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无生于道。[7]韦利将其翻译为:For though all creatures under heaven are the products of Being,Bing itself is the product of Not- being.“under heaven”是一个介词短语,翻译成中文是“在天下”。这是与他所坚持的翻译策略有关。他在《引言》中指出《道德经》的翻译不是“文学翻译”而是“文字翻译”,因而,在他的翻译当中,出现“天”字译成“heaven”,把“天下”译成“under heaven”也就不奇怪了。采用的异化原则,试图让英国读者了解和读懂原汁原味的中国文化。 由上面两个例子可以得出如果采用归化策略,译文虽然能够容易被读者所理解,但是翻译过程中文化信息很多已经遗失了,没有完整的表达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如果能够在适当准确的时机采用异化策略,更加有助于读者拓宽他对外国文化的理解和感知,达到比归化更好的效果。
3、形象比喻词的翻译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第五章)
Heaven and Earth are ruthless;to them the Ten Thousand Things are but as straw dogs.
The Sage too is ruthless;to him the people are but as straw dogs.
在这里本句话中“不仁”是“无所偏爱”,“刍狗”引申为自由生长、发展,而不是韦利译的“straw dogs”。无疑韦利缩小了概念的范围采取了归化策略,让本国读者能够更好的读懂。这几句话的意思是天地无所偏爱,任凭万物自然生长;圣人无所偏爱,任凭百姓自己发展。“刍狗”这个形象比喻词的本义,还有老子想通过它表达的哲学思想在译本中找不到痕迹了,如果能运用异化策略再标注加以解释刍狗等特殊形象比喻词,才能更好的表达意象,保持原文的哲理。
四、总结
本文所选取的《道德经》孕育着华夏文明的精华,是被译成外国文字仅次于《圣经》发行量的世界名著。这种文化典籍的翻译不仅仅是涉及到了各种非语言因素,而且涉及到了各种非文化因素,对于在典籍翻译中的文化策略选择,本文认为异化策略更加能够适应中华传统文化传播的需要,翻译类似《道德经》这样的名著时,既要准确的完成语言转换,又要最大限度的传播中国文化。本文中以韦利的译文中一些特殊的例子加以陈述,可以看出即便是外国有名的汉学家也无法恰当的翻译出中华名著的精髓,也造成了很多中国的哲学思想无法让外国读者明白的境地。所以本文的目的是希望译者能够用异化策略以传递中华文化为初衷,再辅以归化策略让读者能在这两种策略很好的结合当中更好的深入了解中国文化的精髓。不同时代和文化背景下的译者,都要从前人的翻译中学习,尝试新的方法。对于《道德经》英译本,我们期盼更新、更好的译本适时采取相应的翻译策略,以利于《道德经》研究方面中、西文化的沟通。
参考文献:
[1]熊文华.英国汉学史[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7.
[2]老子著,亚瑟·韦利译,陈鼓应今译,傅惠生校注.老子[M].湖南人民出版社,外文出版社,2003.
[3]潘文国.汉英语对比纲要[M].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1997.
关键词:汉学家;《道德经》;翻译策略
中图分类号:H0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3)02-0369-02
中国历史和文化主要依靠传统典籍记录其精华,跨文化交流加大了中国文化向世界传播的脚步。国内外众多翻译家也致力于翻译中国典籍,本文试大胆选择英国汉学史上有名的汉学家亚瑟·韦利,以及中国古籍英译本《道德经》作研究对象,探讨中国典籍翻译的文化策略选择。
一、翻译中国典籍的原因和意义
21世纪文化交流与融合程度是前所未有的,中国典籍只有抓住机遇才能更好的传播中国文化。我们不但要正视机遇和挑战去汲取世界各民族文化精髓,更要加强中国典籍外译的质量与数量,发扬中国文化的优良传统。
通过把中华民族的典籍作品译到外国,能弘扬中华民族文化的特殊性和独创性。将优秀的中国典籍译成多种文字到世界各地,能保存和传扬文化。而典籍里所蕴含的价值体系、生活方式、信仰等等也随之传到了国外。本文以亚瑟·韦利为例,进行进一步的分析。
二、《道德经》简介以及在西方的翻译和影响
《道德经》是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老子在《道德经》中探讨了宇宙的形成、自然的规律、国家的治理、身心的修养等一些重要问题,提出的哲学概念包括了“道”、“自然”、“无为”等。《道德经》用简单的文字揭示出深刻的哲学道理,西方学者也发现《道德经》中关于人与自然需要和谐相处的观点、加强德性的修养等,对弥补当时西方文明的精神失落和强权意志,都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三、亚瑟·韦利《道德经》翻译策略选择
(一)亚瑟·韦利《道德经》英译本语言习惯层面
《道德经》是中华文化的典籍代表作,译者韦利是著名的汉学家,他精通中国先秦典籍,先后翻译了《老子》、《诗经》、《论语》等。韦利《老子》的英译本是以王弼本作为底本,同时参照其它注本,加上自己少量的考证和诠释[2]。
首先本文从韦利译文文本的语言习惯层面分析其采用的翻译策略。在对译文文本整体的感觉上,韦利文本的英文更加流畅,在整句和虚词表达上也很灵活,使用的句式也都是“英语的树式结构”[3],惯用复句和短语来取代原文文本中的单句结构;而中国的译家如辜正坤本的句式大多是由短句构成,在形式上与原文文本靠近,也符合“汉语句子是竹式结构”[3]的特点。这也是在典籍英译活动中母语译者惯用读者熟悉的语言和句式。在对译文文本句式的感觉上,韦利文本在句式上追求异化,使得译语中的句子不能体现出原语中的节奏意境。在词的层面上:如第一章中,“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一句,除韦本将“欲”处理为名词“desire”以外,其它所有版本皆使用上文的第一种断句法。
这表明译者主观意愿上试图整体运用较为归化的翻译手法来处理典籍英译,但局限于能力,仅能在字词上满足,在更高层面上,譬如句、语篇上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而韦本在译本的句子和整体语篇上体现出来的浓厚的英语风,也让我们看到了他在不经意间给译文增添的一股异化的风格。译者在翻译文本时可能采用了两种翻译方法如归化或异化翻译策略。这主要是,“要么为了迎合本民族的文化心态,大幅度地改变原文的语言表达方式:文学形象、文学意境等等;要么为了强行引入异族文化模式,置本民族的审美趣味的接受可能性于不顾,从而故意用不等值的语言手段进行翻译。”(谢天振,1999:201)韦利先生很大程度上属于第一种归化策略,但是作为一名伟大的汉语学家,肩负着为本国引进先进文化的任务,所以在进行翻译中使译文的整体面貌有着异化的风格。
(二)韦利《道德经》英译本的特有文化词翻译策略选择
中华典籍外译中,能识别“文化词”是首先必须涉及到的。翻译的目的之一其实是原文文本和译文文本之间建立文化对等。翻译中国典籍的绝大部分人是为了传播中国的文化,使外国人了解中国文化,所以在译文中要尽可能的达到文化对等。因此采取何种翻译策略最大限度的保留中国文化词的特色显得尤为重要。
1、“道”的翻译
“道”是老子哲学的中心概念,在原作中的含义也不相同。笼统来说可以分为三个意思:一指感官不可达到的形而上得概念,是宇宙一切万物的起源;二指实物的规律;三指人生的准则或处世的道理。其中第一类含义最耐人寻味。简单的一个“道”字,是老子哲学的最高概念,也是老子哲学的中心概念。例如:
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第一章)
The Way that can be told of is not an Unvarying Way;
The names that can be named are not unvarying names.(Translated by Waley)
在这里韦利将道翻译成way,对于西方人来说有独特的味道,《圣经》中提到的way有着神圣的含义,代表着耶稣通往彼岸世界的光明大道,因此韦利将其翻译成way是有根据的。这里是用归化的策略让英国的读者更好的了解道的含义,引起他们的共鸣。此外,在翻译题目的时候,韦利则是采用的异化的策略将道翻译成Tao,这样不但会被外国的读者所接受,而且能保留中华的文化底蕴。
2、“天下”的翻译
在《道德经》中“天下”这个词语出现的频率(58次)很高,试看:
天下之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第四十章)
这段话照应的是《道德经》第1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在《道德经》中,天地万物有着一个产生的过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无生于道。[7]韦利将其翻译为:For though all creatures under heaven are the products of Being,Bing itself is the product of Not- being.“under heaven”是一个介词短语,翻译成中文是“在天下”。这是与他所坚持的翻译策略有关。他在《引言》中指出《道德经》的翻译不是“文学翻译”而是“文字翻译”,因而,在他的翻译当中,出现“天”字译成“heaven”,把“天下”译成“under heaven”也就不奇怪了。采用的异化原则,试图让英国读者了解和读懂原汁原味的中国文化。 由上面两个例子可以得出如果采用归化策略,译文虽然能够容易被读者所理解,但是翻译过程中文化信息很多已经遗失了,没有完整的表达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如果能够在适当准确的时机采用异化策略,更加有助于读者拓宽他对外国文化的理解和感知,达到比归化更好的效果。
3、形象比喻词的翻译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第五章)
Heaven and Earth are ruthless;to them the Ten Thousand Things are but as straw dogs.
The Sage too is ruthless;to him the people are but as straw dogs.
在这里本句话中“不仁”是“无所偏爱”,“刍狗”引申为自由生长、发展,而不是韦利译的“straw dogs”。无疑韦利缩小了概念的范围采取了归化策略,让本国读者能够更好的读懂。这几句话的意思是天地无所偏爱,任凭万物自然生长;圣人无所偏爱,任凭百姓自己发展。“刍狗”这个形象比喻词的本义,还有老子想通过它表达的哲学思想在译本中找不到痕迹了,如果能运用异化策略再标注加以解释刍狗等特殊形象比喻词,才能更好的表达意象,保持原文的哲理。
四、总结
本文所选取的《道德经》孕育着华夏文明的精华,是被译成外国文字仅次于《圣经》发行量的世界名著。这种文化典籍的翻译不仅仅是涉及到了各种非语言因素,而且涉及到了各种非文化因素,对于在典籍翻译中的文化策略选择,本文认为异化策略更加能够适应中华传统文化传播的需要,翻译类似《道德经》这样的名著时,既要准确的完成语言转换,又要最大限度的传播中国文化。本文中以韦利的译文中一些特殊的例子加以陈述,可以看出即便是外国有名的汉学家也无法恰当的翻译出中华名著的精髓,也造成了很多中国的哲学思想无法让外国读者明白的境地。所以本文的目的是希望译者能够用异化策略以传递中华文化为初衷,再辅以归化策略让读者能在这两种策略很好的结合当中更好的深入了解中国文化的精髓。不同时代和文化背景下的译者,都要从前人的翻译中学习,尝试新的方法。对于《道德经》英译本,我们期盼更新、更好的译本适时采取相应的翻译策略,以利于《道德经》研究方面中、西文化的沟通。
参考文献:
[1]熊文华.英国汉学史[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7.
[2]老子著,亚瑟·韦利译,陈鼓应今译,傅惠生校注.老子[M].湖南人民出版社,外文出版社,2003.
[3]潘文国.汉英语对比纲要[M].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