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刀

来源 :前卫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m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青山苍翠,陵园肃穆。
  “世界这是怎么了?天地都在不停地翻滚旋转,到处是白花花焦灼的光,所有的事物好像都被打碎揉烂了,搅进一个巨大凶猛的漩涡中,混合着被翻起的污浊的泥沙,一起互相撞击碾压。”
  老人像一片枯黄的落叶,昏倒在大门石阶前,那柄钢刀,在清晨的阳光下,闪着冷冷的光。就在不远处,是一只躺倒的油漆桶。不知是林间清脆的鸟鸣?还是山下江水的喧嚣?把他从终极安静和黑暗的深渊拉上来透一透气。
  感觉自己深深陷入漩涡中的老人,定了定神,又轻轻地闭了眼睛。他在黑暗中伸出手去,那只瘦骨嶙峋的手像这山中的枯竹,手指在冷冰冰的石板地面上慢慢地爬行触碰,就像小时候在这大山里找寻吃食,找寻活下去的希望一样。他想找到一个支点,他希望能触碰到一个坚实的依托,让这个漩涡停下来。终于,他的手碰到刀柄,他用手慢慢握住,确认了一下,然后慢慢睁开了眼睛。
  “啊,是,是我的刀。”
  这么多年以来,刀一直是他最贴心的战友,他熟悉刀身上每一条纹理。多少个孤独的夜里,他就是对着刀诉说心中的苦闷。老人调匀了一下呼吸,努力调整了一下躺倒的姿势,身子下面石块传给他凉凉的感觉,就像当年在江边一样。
  “我这是在哪里啊?”老人在继续寻找着。
  “是湘江边吗?啊,是。”做出这个判断,是因为他听到湘江水激荡的声音了,那是多么熟悉的声音啊!
  “太好了,我终于又可以追赶队伍了,我又可以见到我的战友。我的战友们啊,你们可知道,我整整追了你们六十年啊,我终于又可以和你们一起行军打仗了。我们从宁都一路走来,哪怕蒋介石调集了一百万人,哪怕他们有飞机大炮,可是我们……”一滴泪水轻轻地从老人眼角滑落下来。
  “哦,不对,我记得我就是被飞机上投下的炸弹炸晕的,然后顺着江水一路漂流,恰好被姑妈救起的。啊,是这样,等我拖着断腿拄着拐回到江边的时候,除了遍地已经干了的暗红血迹,就只有这江水低低地呜咽和山林飒飒地哀叹。我一个人也没有见到,只在草丛中捡到这把刀和那枚沾满鲜血的硬币。如果不是姑妈一直把我藏在山洞里,或许我也早就和你们在马克思那里会师了。那半年里,敌人几乎天天都搜山的。”
  “会师,咱们红军长征是1936年会师。这我后来听说过,咱们在毛主席的领导下,建立了新中国。我也曾想过,去找那些活着的战友,可是,我拖着这根瘸腿,行不了军,打不了仗。又想,我走了,谁来照看那些留在这湘江边的战友呢?逢年过节的,我还能给他们烧一烧纸,和他们说一说咱们的新中国发生了什么新鲜事儿。1964年,区里通知建湘江战役烈士陵园,我拖着那根瘸腿就来了。不让我干活,我就做饭,不让我做饭,我就烧水。他们不知道我和你们是战友,可是我自己知道,我要尽我的一份责任,就算拼了命,我也要为你们站岗放哨。可我没脸说和你们是战友,你们都扛枪扛炮的,我呢?只能喂马,还不如马槽高。更何况,我娶妻生子,我,在你们跟前,就是一个逃兵。”
  飒飒的山风吹动着老人的白发,老人习惯性地扶正了一下黄军帽,微微睁开一下眼睛,看了一下手中的刀,看到了自己洗得发白的那一身黄军装。
  “啊,真的不是湘江边啊!这刀上的那个豁口是驱赶红卫兵留下的。那帮浑小子,不调查清楚,就来刨坟掘墓。说什么这里埋了国民党的兵。吓,白狗子是没有资格和红军战士并排站在一起的。那是仇人!湘江边上流了多少血?山下挂了多少战友的人头?如果不是自己被救起,那众多的头颅中就有自己的一颗。哈,这些个穿着黄军装戴着红袖标的毛头小子,自己一瞪眼一横刀,就傻愣得蒙了。自己比他小的时候就已经刀劈了两个敌人了。革命绝不是喊喊口号就成功的,是真刀真枪你死我活的斗争。”
  老人定了定神,用手努力支撑着,把身子靠在石阶上半坐起来。就是这几个简单的动作,已经让他有些受不了了,他感觉整个山路都在摇晃。他只好又把眼睛闭上。
  “是谁在说话,是儿子拥军吧?这个兔崽子,又有小半年没有过来看望我了。”老人脑海中浮现出儿子的模样,此时此刻,他是多么希望儿子能在他身边,能扶他一把,能接过他手中的钢刀啊。
  那年,大街小巷都在唱“我们亚洲,山是高昂的头”,就是因为陵园后面的那块空地,他们父子结了仇。他又是挥着刀,把儿子儿媳赶下了山。他要让他的战友有一个清清静静安歇的地方,他要把乱七八糟的东西都赶得远远的,就连自己的儿子也不行。这些年来,单是门口的小商贩,就不知道被他赶跑了多少,四里八乡都知道陵园里有个倔老头。
  “浑小子,口口声声说闲着也是闲着。不错,那片地是不小。到处都在开荒,陵园外面,他管不着,可是他就是想不通:怎么因为赚钱,连那些革命先烈安息的地方都能侵占呢?若不是他们用生命鲜血勇敢信念换来这安定的天下,还指不定有你没你呢?”
  “爹,不就是种点菜吗?有啥大不了的,再说,这片地您说了算。”儿子谄笑着,在他面前说。
  “滚,谁说了算也不行,这就不是谁说了算的事儿。”
  “不就是看个烈士陵园吗?有啥了不起的。”儿子嘴里嘟囔了一声。
  他“呛啷”一声又拔出了刀。一声“滚”,在这山间回荡了很久。
  老人想著,手抖动了一下,刀和地面发出一声清脆的金属声音。他又慢慢睁开眼,几片黄色的落叶,带着晶莹的露水,陪着他躺着。四下里,安静极了。
  今天,是他第三次拔刀。
  前几天,一辆锃光瓦亮的轿车在山下停下来,两个戴墨镜穿着花衬衫戴着大戒指的小子提着两袋子东西来陵园里的时候,他正在给战友们打扫院落。
  几十年了,早起打扫已经是每天必不可少的工作,就算生病长灾,就算刮风下雨,也阻挡不了。他喜欢听扫帚划过地面沙沙的声音,他喜欢看整洁的园林,喜欢和高大的墓碑摆龙门阵。这陵园里的苍松翠柏,从胳膊粗细,长到现在一人合抱。这整齐的石碑,这悠长的甬道,还有这天天飘落的黄叶,已经融入他的生命里。最近半年来,他忙完这些需要歇息好几次,头部的眩晕逼迫他坐下来,他对着墓碑,告诉他的战友们说他也快不行了。那天,就在他和战友唠家常的时候,这两个小子走过来。   “大爷,是你在这管着吗?跟你商量点儿事儿,我们老板找风水先生相看过了,打算在这儿选一块墓地,也已經和你们局里的领导打了招呼了,领导说让我们来通知你一下。这是我们老板给你买的礼物,你看看,好烟好酒,还有补品,估计你这辈子都没见过,三千多块呢。你要是没啥意见,东西我就放这儿了。”他们说着,把礼物放在墓碑前的大理石板平台上,墓碑上是殷红的大字。
  他眯着眼看着两个年轻人,看着这两个被钱砍削熏染的畸形的生命,心里弥漫开一团悲哀的阴云。“什么老板?什么老板也没有资格和抛头颅洒热血的烈士相提并论!”他在心里问自己:“革命为了什么?不就是让亿万劳苦人民得解放吗?可是,可是,他们,他们算是劳苦人民吗?”
  山下,城市高高的塔吊挥舞着长臂,驱赶着霓虹灯越来越逼近了。曾经有一段时间,来陵园的人忽然多起来,大小车辆和各种小吃摊,好像一夜之间,便挤满了这清静的山路。可是几天后,人们不屑的神情和满地的垃圾伤透了他的心。他不止一遍地问:怎么能这样对待烈士呢?怎么可以连起码的尊敬心都没有呢?于是他一气之下,把门锁了,山路的进口处堆上石块。民政局派人来找他谈过话,那意思好像是让他休息,他斩钉截铁地说:死,也要死在这园子里。
  两个小伙子见这个一身黄军装的干瘦老人默不作声,心想他是默许了,便下山交差去了。老人打开袋子,把里面的礼物一件件摆放在墓碑前,他要让战友们看一看。然后他点起火来,把礼物又一件件投到熊熊的火焰中,他要让战友们尝一尝,尝尝这味道和野菜草根是不是不一样?晚上,他又把那柄钢刀认认真真磨洗了一遍,就像60年前开战之初。果然,当他把笔挺西装大背头的老板挡在门外的时候,两个小子在山下挨了他们的主子两记耳光。而他也清楚地知道,“敌人”绝不会善罢甘休的,他需要时刻准备迎战,他要捍卫一种尊严,他决不允许有人玷污这块圣洁的陵园。
  晚上,陵园静成一块棱角分明的石头。他提着钢刀,又在陵园里巡视一次,他这是例行一个哨兵的责任。躺在床上,山风和着江流在林间激荡起浑厚的涛声,不知不觉,他耳边仿佛又传来那隆隆的炮声。老人睡着了。
  一声尖利的鸟鸣把老人从战火纷飞的梦中惊醒,他侧耳细听,是窸窸窣窣的脚步声。哈,敌人上来了!他衰老的身体里瞬间被战斗的号角激发出无穷的力量。
  他悄悄地打开后窗,蹑手蹑脚地爬出屋外,借着熹微的晨光,他看到那两个被老板打了耳光的小子,正在带着狡黠的笑容,往他房门上倒油漆。
  “杀——”
  他大喝一声,高举着钢刀冲出来。两个平日里趾高气扬耀武扬威的小子被这一声断喝差点吓得尿了裤子,扔下油漆桶,一溜烟地跑了。
  老人一直冲到大门口,耗尽了他生命里仅存的所有气力。
  他的眼睛永远停留在陵园那高高的台阶上,那上面流淌的红色油漆,就像一把血迹做成的长刀,直刺进高楼林立的城市中去。
其他文献
推开腊月门儿,年味就脚跟脚地闯进院了。  这是北方民间村落的一个典型簸箕小院:堂屋坐北朝南一拉流五大间,中堂略宽敞些,日常里多用于来人去客会亲聚友、逢年过节供奉神灵祖宗。小脚奶奶住堂屋东头两间,公爹和婆母娘住西头。东西厢房各三间,西厢厨房占两间、仓房一间。新婚小两口就住东厢。本该亲亲密密的小夫妻,大半年了,却只有新媳妇独守空房。公爹持家有方,家庭和睦,日子富裕,家和万事兴嘛!  奶奶说今年打春早,
期刊
队列训练中我是班里的老大难,为此我没少挨班长的尅,有时我恨不得用在家时和爷爷学的拳脚跟他单兵较量,可我还得忍着。他毕竟是班长,尽管年龄上还比我小两岁,俗话说官大一级压死人嘛。有一次我在训练时因和他对瞪了几眼,他就罚我围着操场旁的厕所跑了三圈。  我的训练成绩老提不上去,最大的障碍就是因为在家跟爷爷练蹲马步时练成的罗圈腿,站在那里两腿怎么也并不紧,班长在后面用拳头轻松地就从我两腿间掏过去了。班长气得
期刊
在一次对付日本鬼子的战斗中,我负伤了。我疼得昏了过去。原来我左大腿上部被鬼子的子弹打了一个眼,打穿了。不知过了多久,才感觉到了剧痛。一个老乡正给我治伤,他说:小兄弟,你喝了这碗水,这里边我放了点鸦片,能止些疼。  我有气无力地说:我不喝,那东西是害人的。  兄弟,我也不想给你喝,这东西金贵着呐。可你这枪伤,不赶紧清理干净伤口,你这条腿保不住了不说,命也得搭上。  我想了半天,还是想活命,就咬牙把那
期刊
我爱你,归来的勇士!  □ 午 声  多少次在守望中把你悄悄想起  多少次在睡梦里和你相偎相依  你在遥远的哨位持枪挺立  守护祖国壮美的海洋大地  我的目光紧紧追随着你  给你心的支点爱的助力  你脱下军装光荣退役,我迎着晨风驱车百里  不要说辛苦和感谢,只需尽情享受这分甜蜜  归来即是成功,一束鲜花不足以表达相逢的欣喜  回家即是凯旋,一句话语不能够代表深深的情意  相对于我爱你的一生,这是多
期刊
那片狗尾巴草地,在遥远的青藏高原。  如果你真的去过那里,就会明白,为什么分层设色的地形图会用褐色来标注这么大一片土地。在这片土地上,最常见的只有三种颜色:黄褐色,是一望到天边的荒漠,或点缀着青褐色的石头或山峰。白色,是冰雪,也会是云。蓝色的天空或湖,是唯一能将褐色与白色区分开的过渡区。最罕见的是绿色,因为太多生命都经不起严酷考验。海拔3500米以上,即使是气候最好的拉萨,绿色或其他彩色的生命,也
期刊
宽容是什么?假如我能够穿越时空的隧道,回到两千多年前跟孔子老先生进行一次促膝长谈,我首先会告诉他,我似乎对“宽容”二字有了些懵懂、肤浅的认识。  窃以为,“宽容”是文明和谐的因子,更是人生饱经岁月砥砺后所绽放的无形大美。今日之中国,宽恕、包容,无疑已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诉求,也成為社会文明进步的注脚。但毋庸讳言,在百姓的日常生活中,不和谐的影子也处处可见,有时往往会因一件小事令当事人血脉贲张,甚而真的
期刊
近日读书时,一书中提及“冬心”一词,与外面的寒冬颇为相似,因此颇有感怀。冬心,顾名思义,指冬季的心,冬季又是寒冷冰冻之季,冬心便是寒冷冰冻的心了。心如四季,或热情如夏,或寒冷似冬,每个人都会有冬心,不可避免。  所谓冬心,便是人处于低谷之时、处于困顿之处、处于悲傷之情所导致的,事业停滞、身染病痛、至亲长逝,这些都会让人心灰意冷,产生冬心。被冬心笼罩后便会茶饭不思、态度消极,甚至自暴自弃,走向毁灭的
期刊
又到冬天了,一人高的铁皮桶又开始走街串巷,一路飘荡着烤红薯的味道,香甜的生活氣息扑面而来。我喜欢这样的感觉,更喜欢从小贩手里接过热腾腾的红薯时,心里浓重的快乐。  是的,每个冬天,烤红薯的铁皮桶暖暖的感觉,已经在我的记忆里烙下了金黄色的痕迹,就像冬日金黄色的暖阳,弥漫着让我无法抗拒的温暖。  最喜欢遇上下雪天,一家人守着火堆,温一壶烧酒,在火堆里烤几个红薯,父亲一边给我们剥烤好的红薯,一边回头跟在
期刊
寒冬已至,凝露为霜。《前卫文学》,我们相依相伴走过了又一个四季轮回。我是枕着你的墨香入眠的,铁马秋风,战地黄花,楼船夜雪,边关冷月,夜夜相逢。你是灯塔,在茫茫大海上引领航程;你是旗帜,在漫漫长路上指引方向。与你同行的日子,一程程风景,一程程美丽,一程程收获,一程程学习,一程程升华,一程程激励。你是翱翔的雄鹰,你是琳琅的花期,你是灿烂的阳光,你是润物的细雨。你把美好传导,你把正能量传递。心结被你打开
期刊
苏联红军攻进了柏林,德军拼死挣扎,与红军展开了激烈的巷战。突然,在一条街道中间的废墟里传来孩子的哭声,是个德国小孩。此时苏军与德军正在街道的两头对射,小孩随时可能丧命。这时,苏联士兵奥沙洛夫不顾战友们的劝说,径直地站了起来,朝小孩走去,战友们只好停止射击,把所有火力都对准奥沙洛夫的前方,准备火力接应。没想到的是,街道那边的德军突然停止了射击。奥沙洛夫从容地走到了小孩的身边,把小孩抱起来,朝街道边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