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下的概念教学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jiantao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概念是抽象的,因此核心概念教学很难收到实效,然而如果方法得当,也能化虚为实,事半功倍。在生物学科核心概念教学中,可通过样例学习、列表对比、巧用概念图、微课设计、易错点拨等方法进行。有了这些方法,概念不再虚无缥缈,核心概念教学不再手忙脚乱,知识不再难以掌握。
  关键词:核心概念教学;样例学习;列表对比;微课设计;易错点拨
  一、 引言
  美国的J、S布鲁纳曾说:“概念学习是人类学习的核心。”概念教学是高中生物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如何让学生快速地掌握概念内涵,形成概念体系,是每个生物教师都应思考的问题。本文旨在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总结出关于核心概念教学的具体方法,以资与同行切磋。
  二、 样例学习,建构概念网络
  概念是高度抽象的,而样例是“实体”化的。贴近学生生活的样例,能帮助学生理解生物学概念,有利于学生概念建构。例如,在课堂上讲述“种群”的概念时,我先提供“种群”的一系列正例和反例供学生分析:(1)一个湖泊中所有的鲫鱼;(2)一个草原上所有的羊;(3)一块农田中所有的玉米;(4)一个农场中所有的母马。其中(1)(3)为正例,(2)(4)为反例。学生通过归纳推理,概括出“种群”概念的一般性描述,这样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推理能力,而且还能促进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与建构。教师在使用样例进行生物学概念教学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发现概念的本质,也可以引导学生对样例进行自我解释。例如,在组织“孟德尔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教学时,教师可以设置如下的问题引导学生:(1)F2中黄色皱粒、绿色圆粒是如何出现的?(2)根据F2的表现型及比例,请推导出F1黄色圆粒的基因型,(3)要满足F1黄色圆粒自交后代出现9∶3∶3∶1的性状分离比的条件是什么?学生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并解释,自然就能理解孟德尔提出的假说,掌握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本质属性和适用范围。
  三、 列表对比,理解概念本质
  “轉录”与“翻译”是“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中两个既相对独立又密切联系的过程,它们进行的场所,所需原料,依据的模板,生成的产物,催化的酶,碱基配对原则、过程及特点等均有所区别,若不注意辨析,极易混淆。为了让学生对比辨析,达到准确理解、快速区分、便于记忆的目的。根据高一下学期的理科班同学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和生物学基础知识,我设计了“转录和翻译的比较”表,从概念、时间、场所、原料、模板、碱基配对、酶、能量、过程、模板去向、特点、产物、信息流向等角度让学生在预习、小组互助学习中完成,以实现学生对核心概念本质的理解。
  四、 巧用概念图,把握概念核心
  构建概念图,可以将零散的知识系统化,对知识进行全面巩固。在必修三“生态系统”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反映的普遍问题是:对于生态系统的重点内容——能量流动、物质循环掌握了,反而对生态系统的一些概念却不太清楚,在课堂教学中,我积极引导学生绘制下面的概念图。
  学生运用概念图进行学习,不仅能促使自己进行有意义学习,还能更好地将自己所学的概念组织起来,主动地去感知和理解概念在知识体系中的位置和意义,有效地降低自己的解题错误率,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同时也有助于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体系,不再是对知识的碎片化记忆。
  五、 微课设计,突破概念内涵
  在组织光合速率测定的教学时,总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之间关系,以及光合速率测定方法等都是本节的核心概念,课堂上学生在理解这些概念时,或多或少都会有不同程度疑惑。通过微课设计,对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合,录制成微课,供学生课后回看和讨论,非常有利于学生对核心概念的深入理解。在这里,微课设计和制作就显得尤为重要,在设计微课时,教师要依据本课时的重难点和学情,提前规划设计,也可根据学生课堂理解程度,课后设计出更有针对性的微课供学生使用,通过课堂上教师的讲解,再结合课后的微课教学,学生突破概念内涵就显得轻而易举了。
  六、 易错点拨,扫除概念误区
  在学生的练习过程中,我经常会发现部分学生已经排除了两个选项,但是对剩下的两个选项拿不准,不知道该选哪一个,最后挑来挑去还是选错了。究其原因,还是我们学生对易错知识把握不准,模棱两可造成的。如不少学生误以为:(1)RNA聚合酶识别结合位点在RNA上,(2)起始密码子是由启动子转录得来,终止密码子是由终止子转录得来,(3)tRNA中只含有3个碱基,(4)mRNA上连续相邻的三个碱基组成一个密码子,(5)RNA中不含有氢键,(6)细胞核中遗传物质是DNA,细胞质中遗传物质是RNA,(7)豌豆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8)多聚核糖体中多个核糖体共同完成一条肽链的合成等等。针对这些易错问题,在课堂教学中,我利用图示设置问题串或利用问题思考的做法引导学生注意思考、辨析,必要时进行适当点拨,从而扫除思维的误区,提高了教学的有效性。
  概念是虚幻的、复杂的,概念教学是枯燥的、艰难的。基于核心素养下,化虚为实,能使复杂知识简单化,让学生在掌握概念时,持之有故,轻松顺利完成知识的理解和迁移,为提高学生的生物学科素养奠定基础。
  作者简介:
  严邦军,江苏省昆山市,昆山陆家高级中学。
其他文献
摘要:教育部关于《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中指出,高职教育应“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坚持适应需求、面向人人,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高职院校的目标是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高职院校都将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作为重点,并突出职业教育的特色。  关键词:高职院校;实践教学;考核评价体系  一、 高职院校实践教学现状
摘要:低年级学生处在写字的起步和基础阶段,而且小班额教学现状下,学生少,能够关注到每一位学生是提高孩子写字水平的最有利的基石。  关键词:农村小学;小班额;写字教学;量体裁衣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尤以汉字为主,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经过不断的演绎变化,最终形成了现在我们所使用的汉字。作为泱泱中华文明古国的接班人与守护人,继承历史遗产,发扬历史文化是不可推卸的責任,所以写字要从低年级抓起。  语文课程
摘要:新时期的校园里,七年级学生大都是00后,这一届的学生对待感情更加开放,早恋的情况也比往常出现得更早。如果处在青春期的中学生对早恋缺乏正确认识,分不清“好感”与“爱”区别,就很难理性看待自己的情感,一冲动就会陷入感情困境,影响自己和他人的学习生活,甚至是会付出生命的代价。为了悲剧不上演,青春能无悔,于是建议在七年级开展“生命教育”,帮助中学生们正确看待早恋,解除感情危机,学会珍惜生命,树立人生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供需矛盾日益凸显,对于技工院校,如何培养一名合格的毕业生,如何让学生在毕业后能够快速地适应企业,能够真正的将自己所学到的东西,学以致用,对于学校而言,既解决了学生的就业问题,同时也意味着解决了学校招生难的问题。  关键词: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技工院校  近十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不断的扩大,到目前为止,我国1327所已经具有招生资格的高职院校
青年教师自我成长简单可行的策略就是听课和自学,在听课和自学中积累学科知识、教育知识、个人知识,逐渐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摘要: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培养是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环节,立德树人贯穿到培养的各个环节,充分发挥导师在育人方面的重要作用至关重要。本文通过对其必要性的论述,提出了培养工作中落实导师立德树人职责的主要任务,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落实途径。  关键词:导师;立德树人;落实职责  一、 研究生培养在落实导师立德树人职责中的必要性  研究生作为教育顶端的高水平人才,是我国人才竞争
摘要:自1895年伦琴发现X射线以来,医学影像成像技术历经了120余年的发展历程,从最初的重叠X线图像到现在空间的三维、四维成像技术,从单纯的解剖成像到现在的功能成像、分子影像,诊断方式也在悄然发生变化。随着时代发展和技术进步,原有的阅片形式发生了重大变化,从“硬拷贝”到“软拷贝”,从“阅片灯 胶片”逐渐到“软阅读”,采用网络化传输,电子报告。根据形势变化,我校改变以往传统教学手段,以培养医学影像
摘要:安全意识教育作为大学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平安校园、和谐校园”的构建过程中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对于大学生的健康发展有着深远影响。本文通过分析当前大学生安全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产生原因,深入阐述了当前加强和改善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对策思考。  关键词:高效;安全教育;现状分析;对策思考  受到传统教育思维的影响,部分高校没有重视起大学生安全教育的作用,对安全教育体系缺乏必要的规划与建设,导致
摘要:针对新工科专业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设计了一种立体滚动式的自优化教学模式,该模式首先突出C语言最普遍的函数结构,强化模块化与功能化设计思想,并把课程中的难点重点分解,重新组织,实现较为完整的程序功能。从而达到立体展示C语言知识的目标。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在知识点不断滚动出现的情况下逐步增加知识点的难点,从而让学生习惯并学会综合运用C语言知识点进行模块化程序设计
摘要: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比惩罚更强烈。”宽容看似温柔,在教育中却有着不可替代的力量,可以打开学生的心灵,带给学生成长。当然,宽容绝不是无原则的纵容,不是漠视学生的错误和过失。而是以严格要求为前提,将心比心地去理解,去引导,去包容。  关键词:宽容;温暖;心灵  在英国,有一位教师用他的宽容为世界培养了一位优秀的科学家。  麦克劳德小的时候就对动物非常好奇。有一天,他特别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