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课题研究的意义
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其宗旨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了贯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进一步推动我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进程,统筹部署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依照《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征求意见稿)》等指导性文件要求,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实践探索,构建符合《纲要》精神并具有地方特点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体验性课程、实践性课程、综合性课程,具有强烈的生成性特征,其内容的选择和组织形式都是围绕学生与自然的关系、学生与他人和社会的关系、学生与自我的关系三条线索进行开展。课程的目标就是以最大限度地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通过实践活动来增强学生探索和创新意识,增进学生与自然、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通过实践活动把知识、方法和技能融入个体,从而构建自然、和谐的人。可以说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与实施,比其他任何一门课程都要特殊,这门课程不是教师“教”出来的,也不是学生“学”出来的,而是通过教师有计划的指导和引导,学生个体从“做中学”过程中进行的经验重组的活动。如何引导教师和学生实施“综合实践活动”是本课题研究的重点。让教师们通过综合实践活动的立体实施模式的研究过程来形成全新教育理念和课程生成能力,从而使学生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把学生培养成健全的个性、完整的人格并构建符合学生个性的新的知识技术体系。
二、课题提出的理论依据
1. 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理论提倡在教师指导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也就是说,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综合实践活动课不是学出来的,而是学生做出来的,学生是做的过程中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活动中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建构综合实践活动纵向衔接与横向沟通的立体实施模式;就是要让学生去主动发现、主动探索、主动建构自己的新知识体系。
2. 人本主义心理学
人本主义心理学强调人的创造性培养,发展人的理性,追求人的价值,建立人格尊严,突出发展学生的潜能,实现学生主动去探索发现和了解(理解)事件的意义。建构“立体实施模式”就是要在综合实践活动实施过程中,突破传统教学模式和传统体制的束缚,达到弘扬情感非智力因素的动力功能,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为学生提供一个安全、自由、充满人情味的心理环境,使学生固有的优异潜能自动地得以实现。
3. 素质教育原理
素质教育要求在教育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主张人的全面发展;重视学生的认识、情感、兴趣、动机以及潜能的发挥;坚持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强调教师是激发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指导者。实施素质教育的重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充分开发学生的潜能,全面塑造学生的优良品质,以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综合实践活动是进一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亮点工程,是促进个体与集体发展统一的有效手段。本研究依据素质教育原理,建构全面培养、塑造个性的综合实践活动的立体实施模式。
4. 系统论
系统论的核心思想是系统的整体观念。系统论下的教育教学观是把整个“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过程划分为设计(Plan)、实施(Do)和评价(See)等三个阶段,而教材设计与编写、动态网页沟通平台等立体实施模式建立只是一系列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阶段,也是下一层面的系统。要求我们就“综合实践活动”所包含的课程规划(地方教材)、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要素的任何一个“要素”在下一层面上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看待,从而优化其结构和功能。在系统论的整合层面的课程教学中,教师是在学生学习范畴之外客观的存在,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观察、评价和控制。教师主要发挥的作用是掌握信息、行为的控制、正确地执行计划等。学生是作为操作的对象存在的,他们根据外部设置的条件,表现出理想的行为变化。我们的课题研究和课程实施运用“系统论”就是从外部操作学生,试图达到所期待的结果。
三、课题的表达与研究目标
通过编写符合区域性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践与探索》”给学生借鉴,让学生形成课题生成意识和能力;运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动态网页”,让专家志愿者队伍及其家长和各界人士支持和参与学生的实践活动中去,从而构建教师的“指导方法立体实施模式”、学生的“设计、探索方法立体实施模式”和学生“阶段性成长‘螺旋上升式’发展”规律的课程体系;形成“综合实践活动纵向衔接与横向沟通的立体实施体系”,使学生轻松自如地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促进学生健康的成长和发展;提升教师的课程设计和开发能力,增进学校对新课程的适应能力,构建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基础教育体系。
本课题研究的目标:通过综合实践活动纵向衔接与横向沟通的立体实施模式的建构,建立综合实践活动立体实施平台,形成“课题的生成与指导”“搜集和处理信息”“动态的协同合作”等因素和“阶段性成长‘螺旋上升式’发展”的纵向衔接与横向沟通立体化、多元化、动态化的模式,使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的全过程中充分利用资源,有效地“推进学生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间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使教师们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和养成课程生成的能力,建立综合实践活动教师指导层面的基本行为模式——纵向衔接与横向沟通的立体实施指导模式,增强教师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指导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构建具有地方特色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四、研究内容
1. 开发课程资源
整合全市课程资源优势,分年级编写具有鲜明区域性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践与探索》”学生指导用书(地方教材),在全区内发挥其内容引领和方法指导的作用,推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全面落实。
2. 构建立体实施模式
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地方教材为实施指南逐步摸索并构建富有个性和普遍意义的可操作的课程实施模式和活动方式。帮助学生形成课题实施过程自我管理的策略,并形成“学生自我管理课题”的教学模式。
3. 建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动态网页
构建课程实施远程辅导平台,广泛合作交流,促进本地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各教育管理单位、各学校和师生领会课改精神,领悟课程目标,增强课程的设计与开发能力等。
4. 组建一支志愿者的专家队伍,形成多层面、多学科的辅导员队伍
志愿者队伍为师生建立了一条多途径(包括网页互动)、立体化、动态化的“课程实施”的渠道。为学生在开展实践活动中的“问题的提出与课题的确立”“计划和方案”“探究过程”及其遇到的“问题和现象”提供重要的衔接和沟通的手段。
5. 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课程立体实施运行体系
体系以三种活动方式推进:①以研究为主要的实践活动方式;②以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活动为主的活动方式;③以技术实践为主的活动方式;形成各活动方式的方案和策略。建构良好的“生与生”“师与生”“师生与学校”以及“校与校”之间的衔接与沟通,增强各学科之间的沟通,从而形成立体实施模式,使学生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
6. 制定和完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评价体系
形成对“管理单位(或学校)”“学生”“教师”的(课程实施过程、课题成果、学生发展成长状况、教师理念和课程生成意识等结果)多层面、立体化、动态化的课程评价体系。充分发挥其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并全面改进教学实践的作用。对每位学生建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生成长袋”。
五、课题的研究方法
1. 行动研究法
深入学校的实际,研究由实际工作者和研究者共同参与完成。选择学校中的实际问题,以实践经验为基础。通过观察和实际工作者行动以及学生的反馈信息等,不断修正和完善研究方案,与此同时,研究的成果应为实际工作者理解、掌握和实施,从而确保研究的现实性,操作性。
2. 调查研究法
通过问卷抽样、实地谈话等方式,全面了解学生、教师、家长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习态度、学生常用实施方式的状况以及教师的指导方式等。然后,分析其成因,提出合理的对策,指导学校的实践,确保课题研究顺利开展,且取得良好的实效。
3. 文献法
通过全面掌握国内外课程改革的信息动态,特别是对国家级、省级课改实验区的经验进行分析,充分认识研究的现状,调整研究的方向,调控研究的进程,确保研究的时代性、前缘性和创新性。
4. 统计法
对研究中搜集到的数据资料,在确保其原始性、真实性的基础上,进行科学统计处理,以寻找其内在联系。
六、研究的价值
1. 构建了综合实践活动纵向衔接与横向沟通的立体实施模式
这是学生和教师在实施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中需运用的方法和手段,通过课程实施过程,探究从小学、初中到高中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过程的纵向衔接规律,形成适合阶段性成长“螺旋上升式”的课程体系;围绕“学生与自然”“学生与他人和社会”“学生与自我的过去与现在”“教师与他人和社会”“学生和教师与网络”“各学科之间”等纵向和横向的关系去探究规律,从而形成立体化的实施模式,有效的提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育功能。
2. 构建了衡阳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研、科研、教育教学和培训“纵向衔接与横向沟通”的模式
开展“我与课程同成长”活动,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我市进一步深入、深化起到了显著的作用。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育教学和参与本课题的研究,使教师们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和养成课程生成的能力,建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师指导层面的基本行为模式——纵向衔接与横向沟通的立体指导模式,增强教师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指导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构建具有地方特色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3. 编写了符合区域性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试验教材
增强学生形成课题生成意识和能力;建构教师的“指导方法立体实施模式”、学生的“设计、探索方法立体实施模式”和学生“阶段性成长‘螺旋上升式’发展”规律的课程体系;形成“综合实践活动纵向衔接与横向沟通的立体实施体系”,使学生轻松自如的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促进学生健康的成长和发展;提升教师的课程设计和开发能力,增进学校对新课程的适用能力,构建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基础教育体系。
4. 制定和完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与管理中的操作层面的评价方案
形成“管理单位(或学校)”“学生”“教师”的多层面、立体化、动态化的课程评价体系,并在行动研究中不断完善,形成模式和方案。充分发挥各学校自主性,建立多元评价体系,为我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大面积提高教育质量提供保障。
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其宗旨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了贯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进一步推动我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进程,统筹部署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依照《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征求意见稿)》等指导性文件要求,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实践探索,构建符合《纲要》精神并具有地方特点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体验性课程、实践性课程、综合性课程,具有强烈的生成性特征,其内容的选择和组织形式都是围绕学生与自然的关系、学生与他人和社会的关系、学生与自我的关系三条线索进行开展。课程的目标就是以最大限度地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通过实践活动来增强学生探索和创新意识,增进学生与自然、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通过实践活动把知识、方法和技能融入个体,从而构建自然、和谐的人。可以说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与实施,比其他任何一门课程都要特殊,这门课程不是教师“教”出来的,也不是学生“学”出来的,而是通过教师有计划的指导和引导,学生个体从“做中学”过程中进行的经验重组的活动。如何引导教师和学生实施“综合实践活动”是本课题研究的重点。让教师们通过综合实践活动的立体实施模式的研究过程来形成全新教育理念和课程生成能力,从而使学生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把学生培养成健全的个性、完整的人格并构建符合学生个性的新的知识技术体系。
二、课题提出的理论依据
1. 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理论提倡在教师指导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也就是说,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综合实践活动课不是学出来的,而是学生做出来的,学生是做的过程中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活动中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建构综合实践活动纵向衔接与横向沟通的立体实施模式;就是要让学生去主动发现、主动探索、主动建构自己的新知识体系。
2. 人本主义心理学
人本主义心理学强调人的创造性培养,发展人的理性,追求人的价值,建立人格尊严,突出发展学生的潜能,实现学生主动去探索发现和了解(理解)事件的意义。建构“立体实施模式”就是要在综合实践活动实施过程中,突破传统教学模式和传统体制的束缚,达到弘扬情感非智力因素的动力功能,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为学生提供一个安全、自由、充满人情味的心理环境,使学生固有的优异潜能自动地得以实现。
3. 素质教育原理
素质教育要求在教育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主张人的全面发展;重视学生的认识、情感、兴趣、动机以及潜能的发挥;坚持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强调教师是激发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指导者。实施素质教育的重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充分开发学生的潜能,全面塑造学生的优良品质,以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综合实践活动是进一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亮点工程,是促进个体与集体发展统一的有效手段。本研究依据素质教育原理,建构全面培养、塑造个性的综合实践活动的立体实施模式。
4. 系统论
系统论的核心思想是系统的整体观念。系统论下的教育教学观是把整个“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过程划分为设计(Plan)、实施(Do)和评价(See)等三个阶段,而教材设计与编写、动态网页沟通平台等立体实施模式建立只是一系列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阶段,也是下一层面的系统。要求我们就“综合实践活动”所包含的课程规划(地方教材)、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要素的任何一个“要素”在下一层面上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看待,从而优化其结构和功能。在系统论的整合层面的课程教学中,教师是在学生学习范畴之外客观的存在,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观察、评价和控制。教师主要发挥的作用是掌握信息、行为的控制、正确地执行计划等。学生是作为操作的对象存在的,他们根据外部设置的条件,表现出理想的行为变化。我们的课题研究和课程实施运用“系统论”就是从外部操作学生,试图达到所期待的结果。
三、课题的表达与研究目标
通过编写符合区域性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践与探索》”给学生借鉴,让学生形成课题生成意识和能力;运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动态网页”,让专家志愿者队伍及其家长和各界人士支持和参与学生的实践活动中去,从而构建教师的“指导方法立体实施模式”、学生的“设计、探索方法立体实施模式”和学生“阶段性成长‘螺旋上升式’发展”规律的课程体系;形成“综合实践活动纵向衔接与横向沟通的立体实施体系”,使学生轻松自如地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促进学生健康的成长和发展;提升教师的课程设计和开发能力,增进学校对新课程的适应能力,构建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基础教育体系。
本课题研究的目标:通过综合实践活动纵向衔接与横向沟通的立体实施模式的建构,建立综合实践活动立体实施平台,形成“课题的生成与指导”“搜集和处理信息”“动态的协同合作”等因素和“阶段性成长‘螺旋上升式’发展”的纵向衔接与横向沟通立体化、多元化、动态化的模式,使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的全过程中充分利用资源,有效地“推进学生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间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使教师们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和养成课程生成的能力,建立综合实践活动教师指导层面的基本行为模式——纵向衔接与横向沟通的立体实施指导模式,增强教师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指导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构建具有地方特色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四、研究内容
1. 开发课程资源
整合全市课程资源优势,分年级编写具有鲜明区域性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践与探索》”学生指导用书(地方教材),在全区内发挥其内容引领和方法指导的作用,推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全面落实。
2. 构建立体实施模式
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地方教材为实施指南逐步摸索并构建富有个性和普遍意义的可操作的课程实施模式和活动方式。帮助学生形成课题实施过程自我管理的策略,并形成“学生自我管理课题”的教学模式。
3. 建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动态网页
构建课程实施远程辅导平台,广泛合作交流,促进本地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各教育管理单位、各学校和师生领会课改精神,领悟课程目标,增强课程的设计与开发能力等。
4. 组建一支志愿者的专家队伍,形成多层面、多学科的辅导员队伍
志愿者队伍为师生建立了一条多途径(包括网页互动)、立体化、动态化的“课程实施”的渠道。为学生在开展实践活动中的“问题的提出与课题的确立”“计划和方案”“探究过程”及其遇到的“问题和现象”提供重要的衔接和沟通的手段。
5. 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课程立体实施运行体系
体系以三种活动方式推进:①以研究为主要的实践活动方式;②以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活动为主的活动方式;③以技术实践为主的活动方式;形成各活动方式的方案和策略。建构良好的“生与生”“师与生”“师生与学校”以及“校与校”之间的衔接与沟通,增强各学科之间的沟通,从而形成立体实施模式,使学生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
6. 制定和完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评价体系
形成对“管理单位(或学校)”“学生”“教师”的(课程实施过程、课题成果、学生发展成长状况、教师理念和课程生成意识等结果)多层面、立体化、动态化的课程评价体系。充分发挥其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并全面改进教学实践的作用。对每位学生建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生成长袋”。
五、课题的研究方法
1. 行动研究法
深入学校的实际,研究由实际工作者和研究者共同参与完成。选择学校中的实际问题,以实践经验为基础。通过观察和实际工作者行动以及学生的反馈信息等,不断修正和完善研究方案,与此同时,研究的成果应为实际工作者理解、掌握和实施,从而确保研究的现实性,操作性。
2. 调查研究法
通过问卷抽样、实地谈话等方式,全面了解学生、教师、家长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习态度、学生常用实施方式的状况以及教师的指导方式等。然后,分析其成因,提出合理的对策,指导学校的实践,确保课题研究顺利开展,且取得良好的实效。
3. 文献法
通过全面掌握国内外课程改革的信息动态,特别是对国家级、省级课改实验区的经验进行分析,充分认识研究的现状,调整研究的方向,调控研究的进程,确保研究的时代性、前缘性和创新性。
4. 统计法
对研究中搜集到的数据资料,在确保其原始性、真实性的基础上,进行科学统计处理,以寻找其内在联系。
六、研究的价值
1. 构建了综合实践活动纵向衔接与横向沟通的立体实施模式
这是学生和教师在实施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中需运用的方法和手段,通过课程实施过程,探究从小学、初中到高中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过程的纵向衔接规律,形成适合阶段性成长“螺旋上升式”的课程体系;围绕“学生与自然”“学生与他人和社会”“学生与自我的过去与现在”“教师与他人和社会”“学生和教师与网络”“各学科之间”等纵向和横向的关系去探究规律,从而形成立体化的实施模式,有效的提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育功能。
2. 构建了衡阳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研、科研、教育教学和培训“纵向衔接与横向沟通”的模式
开展“我与课程同成长”活动,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我市进一步深入、深化起到了显著的作用。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育教学和参与本课题的研究,使教师们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和养成课程生成的能力,建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师指导层面的基本行为模式——纵向衔接与横向沟通的立体指导模式,增强教师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指导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构建具有地方特色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3. 编写了符合区域性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试验教材
增强学生形成课题生成意识和能力;建构教师的“指导方法立体实施模式”、学生的“设计、探索方法立体实施模式”和学生“阶段性成长‘螺旋上升式’发展”规律的课程体系;形成“综合实践活动纵向衔接与横向沟通的立体实施体系”,使学生轻松自如的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促进学生健康的成长和发展;提升教师的课程设计和开发能力,增进学校对新课程的适用能力,构建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基础教育体系。
4. 制定和完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与管理中的操作层面的评价方案
形成“管理单位(或学校)”“学生”“教师”的多层面、立体化、动态化的课程评价体系,并在行动研究中不断完善,形成模式和方案。充分发挥各学校自主性,建立多元评价体系,为我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大面积提高教育质量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