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马未都的观复博物馆一炮打响后,那些有个性有特色的私人博物馆便走进了人们的视野。作为体现文化平等、多元和包容性的重要一环,小型及私人博物馆同样连接着不同的时空,它们以小圈层的形式与世界对话,感知生活。而私人博物馆的馆主们,更像是在书写自己的一份情感答卷,将毕生的爱好通过收藏和展览,表达得淋漓尽致。
曾有网友说,看过苏州博物馆这样的大馆,再到这些私人博物馆看看,真是两种感受。私人博物馆为观者带来了“家常”的亲切感,而藏品中那些藏龙卧虎式的惊喜,更是从另一个角度展现了苏州的城市风格。
吴江六悦博物馆 这里藏着中国老祖宗的生活
在苏州吴江的黎里古镇有着这样一家民间私人博物馆——六悦博物馆,这是家外国人创办的私人博物馆,收纳藏品35000件,馆里满满的中国味,把“外国人眼中的中国”呈现在世人面前。
而这个博物馆的掌门人竟是一个外国人,还有一个中文名字,叫杜维明,是个土生土长的美国人,法律专业博士毕业。这个学霸告诉记者,自己人生最大兴趣爱好,就是收集中国古董家具和工艺品。
全方位感受艺术的魅力
当杜维明1980年作为留学生第一次来中国,从那时起,他就深深迷恋上中国的民间艺术。从收藏第一件玉狮子开始,他的收藏之路一直持续至今。和其他藏家不同,杜维明的收藏品类相当宽泛。从建筑构件、家具、佛龛,到石雕、木雕、玩偶……只要是关于普通百姓生活的一切,他都会收藏。最初,他的所有藏品,都是放在专门的仓库里保存,只有自己和家人朋友才能欣赏。但随着藏品越来越多,直到如今的10万多件,他意识到这些珍贵的东西,待在这里,是巨大的浪费,应该和更多人分享它们。
在吴江政府和黎里政府的支持下,杜维明将自己的展馆建在了苏州吴江的黎里古镇,取名六悦,意思是说“眼耳鼻舌身意,皆悦,是为六悦”。他希望来到这里的每一个人,都能和他一样感受到全方位的幸福与愉悦。
生活的艺术,百花齐放
六悦博物馆整个展馆面积达18000㎡,陈列着超过35000件藏品,每一处都布置的相当充盈。藏品种类非常丰富,有轿子馆、油画馆、供龛馆、雀替馆、神像馆、匾额馆、丝竹提篮馆、嫁妆提盒馆、门神像馆、药柜馆等等,每一个主题馆里,都陈列着非常多造型各异、千姿百态的藏品。即使一个简单的脸盆架,也能演绎出一千种的样子。且每一件造型,都跟当地的文化和生活习惯有着密切的关联。你能看到中国几百年来,各个地方的生活百态,同时展现在一个时空之中。
杜维明说,为了搜集这些物品,他投入了很多的精力,博物馆里大部分藏品,是他花了將近四十年,跑遍了中国大大小小的城市与村庄收集得来的。他将老百姓生活中最平凡的器物,搬上了舞台,变成耀眼的艺术。从他的收藏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中国民间艺术的喜爱,无论大小,无论细糙,他都认真对待。
站在这些老物件前,记者切身感受到:“真正的艺术,来源于生活。生活,就是最好的设计师。”虽然这些老旧物件,早已过了光鲜的时候,但斑驳的漆面,放在灯光下,仍然独具魅力。这是艺术的魅力,更是文化的魅力。
PS:六悦博物馆平时门票:60元。如有文化活动和专题节假日,免费对外开放。
苏州历史货币博物馆 苏州最袖珍的博物馆,一部经济社会发展史
钱币,是市场流通工具,从某个角度看也可以说是历史经济社会发展的珍贵教科书。在景德路斑竹巷中,有一座“袖珍型”的民办私人博物馆——苏州历史货币博物馆。这是苏州最袖珍的一间民办博物馆,由老夫妻二人打理。
博物馆只有70多平方米,是年近八旬的馆长金国标自己的老宅,展品摆满了五个玻璃展示柜,均为金老的私家珍藏,因条件有限,只能展出小部分藏品。从贝币、蚁鼻钱到五铢币、开元通宝、永通泉货、银元等,俨然是一部见证我国货币历史发展的教科书。
这个老头,眼里只有“钱”
可别小看了这座苏州历史货币博物馆,它存在了十多年了,很多老苏州对这个小小博物馆很是熟悉。说起办馆的初衷,金老说,完全是出于自己对货币收藏的喜爱。作为江苏省、苏州市两级钱币学会会员,金国标跟钱币打交道的时间已经超过了半个世纪。
“很多人会调侃我眼里只有‘钱’,我不是爱‘钱’,其实爱的更是历史文化,希望通过‘钱币’反观历史,研究历史。”为了圆自己的收藏梦,金国标开出了自己的货币博物馆,这也是苏州第一个注册登记并获得“合法身份”的民办博物馆。
开个博物馆可不是件容易的事。为了解决场地问题,金老反复思量,最后决定腾出自己在斑竹巷的老宅作为博物馆的场地。“房子靠近观前街,便于钱币收藏者或是对货币收藏感兴趣的人前来参观。”他将70多平方米的房子一隔为二,一半开辟为展览厅,一半用作交流洽谈接待室,遇到志同道合的朋友,还能坐下来阔谈几句。
在钱币中反观历史,研究历史
每当有参观者前来,金老总是热情地向大家介绍各种钱币的历史知识,让人在品赏之余,对中国的钱币文化有进一步的了解。从最早的贝币、春秋吴国铸造,被称为“鬼脸钱”的蚁鼻钱、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的货币秦半两、太湖附近发掘出的殊宝当土斤、汉武帝时的五铢币、三国刘备时的直百五铢、南北朝陈太建年间的太货六铢,到唐武德年间的开元通宝钱币、南唐的永通泉货、宋代的铜钱铁钱、银大头、民国纸币……金国标说,自己收藏的钱币种类,可能不比一些大博物馆少。
毕竟场地和安保有限,一些更为珍贵的货币藏品,金国标无法全数展出。但单单在展厅内的这些私藏,足以让普通人感到震撼。
在这其中,不少钱币在苏州出土、在苏州铸造。他特意为记者展示了苑坪太湖大堤的五铢梁,楚国及后来的西楚霸王项羽当年在苏州起义使用的流通货币,明清的各类钱币、咸丰年间在苏州的宝苏局(在现在胥门外枣市街)铸造的咸丰重宝、通宝,还有在乐桥南堍幽兰巷老虎灶井中发现的窖藏北宋钱币。 除了展览,在闲下来的日子里,金国标还会花很多时间撰写一些关于钱币文化的文章。金老表示,自己办这样一个博物馆,也希望能让已经只能从图片上了解历史的年轻人,在这里,通过古代的实物和趣味的解说,收获到更多一些的知识和乐趣。
PS:这是个开放的博物馆,免费,开馆时间理论上是随时欢迎但请考虑老人们的作息时间。
苏州无言斋民俗博物馆 “乡村里的故宫”,这里的艺术源于生活
在市井气息浓厚的梅花新村44幢二楼,有着一家 苏州无言斋民俗博物馆,这是国内第一家设立在社区的私人民俗博物馆。
无言斋,在2013年正式注册为国家非国有博物馆。它被苏州老百姓誉为“乡村里的故宫”,以苏州旧时生活用具为主,展示老苏州生活场景,收纳了过去三百年来江南百姓日常所用万余件藏品,内设红妆馆、红床馆、瓷器馆、农耕馆、铜器馆、古代服饰馆六个主题展厅,1500多平方米的展厅,由于藏品之多,还是略显拥挤。
他,可是社区民俗博物馆第一人
一路穿过市井嘈杂的小区,来到无言斋民俗博物馆,墙壁上“生于自然创造本然回归坦然”的毛笔字直入眼帘。浓浓的艺术氛围和禅味,让人顿时肃然起劲。
无言斋的馆长,名叫许逊,别号江南布衣,兴许是他曾在石家庄陆军学院从戎的缘故,地道的苏州人,却是十足的北方汉子江湖作风。他大碗喝酒,大口吞饭,猛吸水烟,豪气干云,放荡不羁,天马行空,聊到某一点当即来一嗓子高歌或吟诵回应,感情丰富、声若洪钟。他在行文中这样形容自己:舞文弄墨偶有妙笔,颇有造诣,文玩鉴赏,拥有大量民俗艺品(涉及以往360行)及私人博物馆。偶有文章即兴发表,南腔北调,笑谈人生,口出狂言,若无其事……
他是女儿眼里具有伟大细胞的男人和人类的稀有物种。自幼熏习书法的许逊,尤以硬笔书法见长,曾多次获全国硬笔书法大赛一等奖、二等奖,年少成名,19岁即入选硬笔书法名人录。2008年,许逊曾患癌症,几乎被所有的医学专家判定活不过18个月,许逊凭借超强的意志力让自己活到现在,除了牙齿几乎掉光,面部瘦削,依旧体态丰硕,健康如往。因此他说:“我的人生理想就是,等我死的时候,把我的遗体捐给医学院,让他们一检查,‘乖乖,这娃娃,真的做到了江郎才尽。全身上下没有一个器官可用’,我要把人的生命用光。”
许逊是个灵魂有趣,精神幽默的人,用他女儿的话说,可谓登峰造极,神形具备。譬如,他指向自己快掉光的牙齿说:“生而无涯,何足挂齿”;譬如他说:“我老婆比我大6岁,我是搞古董的,不老的不要。”;譬如他不喜欢别人叫他许老师,他说“老师,老死,不好”;譬如他在滴眼药水的时候,忽然就扮演起了哭相,让观者开怀一笑;譬如他给女儿起名春秋、儿子起名战国,自己遂成“春秋战国之父”。
来偶遇这份社区里的意外之喜吧
许逊说:“一个人来到这世界,谁也不是自己来的,既来之则安之,总得做点啥呀,做贼也得做到燕子李三。”而在这个无言斋中,许逊将人不过三万六千五百天的旅程浓缩于此,这个博物馆成就的不仅仅是他自己的精彩。
最令记者心仪的要数红妆馆,这里主要展示以前大户人家嫁女时的嫁妆,是旧时婚俗文化的集中体现。通体红漆、局部贴金的家具器物、精巧细致的女红作品,真实反映了旧时大家小姐的生活,有浓重的地域风情。红漆的木桶,雕工考究的花轿,采用了浮雕、透雕、贴金、涂银、朱漆等装饰手法,精美华丽;绣着和合二字和花朵纹样的绣鞋,针脚细密,仿佛一针一线都饱含着对婚姻生活的期许;还有八步床、食盒、果盤等等,真真是“良田千亩,十里红妆”。
瓷器馆里的瓷器大多是民国时期的,在这里你可以看到南方称为糖罐,北方叫作粥缸的器皿,滚烫的粥直接放进去,有一定保温作用,原理就和古代的陶瓷手炉一样,惊叹古人的智慧吧。
在铜器馆,可以见到汤婆子、手炉之类的,主要是烧炭的,小的叫袖炉,中等的叫手炉,大的为脚炉,却是越小越值钱。还有各式香炉,私以为最考验技艺的是錾在上头层层叠叠的树叶,要表现出层次感,尤其是最突出的地方,稍有不慎就可能使这件铜器报废掉,更不用提须眉五官这些细节了……
馆内藏品稀奇古怪,丰富多彩,文中只是冰山一角,建议读者们自己亲自去看看,真心会有收获的。
PS:周一闭馆,周二至周日 9:00—16:30 (16:00停止入馆),票价免费!
曾有网友说,看过苏州博物馆这样的大馆,再到这些私人博物馆看看,真是两种感受。私人博物馆为观者带来了“家常”的亲切感,而藏品中那些藏龙卧虎式的惊喜,更是从另一个角度展现了苏州的城市风格。
吴江六悦博物馆 这里藏着中国老祖宗的生活
在苏州吴江的黎里古镇有着这样一家民间私人博物馆——六悦博物馆,这是家外国人创办的私人博物馆,收纳藏品35000件,馆里满满的中国味,把“外国人眼中的中国”呈现在世人面前。
而这个博物馆的掌门人竟是一个外国人,还有一个中文名字,叫杜维明,是个土生土长的美国人,法律专业博士毕业。这个学霸告诉记者,自己人生最大兴趣爱好,就是收集中国古董家具和工艺品。
全方位感受艺术的魅力
当杜维明1980年作为留学生第一次来中国,从那时起,他就深深迷恋上中国的民间艺术。从收藏第一件玉狮子开始,他的收藏之路一直持续至今。和其他藏家不同,杜维明的收藏品类相当宽泛。从建筑构件、家具、佛龛,到石雕、木雕、玩偶……只要是关于普通百姓生活的一切,他都会收藏。最初,他的所有藏品,都是放在专门的仓库里保存,只有自己和家人朋友才能欣赏。但随着藏品越来越多,直到如今的10万多件,他意识到这些珍贵的东西,待在这里,是巨大的浪费,应该和更多人分享它们。
在吴江政府和黎里政府的支持下,杜维明将自己的展馆建在了苏州吴江的黎里古镇,取名六悦,意思是说“眼耳鼻舌身意,皆悦,是为六悦”。他希望来到这里的每一个人,都能和他一样感受到全方位的幸福与愉悦。
生活的艺术,百花齐放
六悦博物馆整个展馆面积达18000㎡,陈列着超过35000件藏品,每一处都布置的相当充盈。藏品种类非常丰富,有轿子馆、油画馆、供龛馆、雀替馆、神像馆、匾额馆、丝竹提篮馆、嫁妆提盒馆、门神像馆、药柜馆等等,每一个主题馆里,都陈列着非常多造型各异、千姿百态的藏品。即使一个简单的脸盆架,也能演绎出一千种的样子。且每一件造型,都跟当地的文化和生活习惯有着密切的关联。你能看到中国几百年来,各个地方的生活百态,同时展现在一个时空之中。
杜维明说,为了搜集这些物品,他投入了很多的精力,博物馆里大部分藏品,是他花了將近四十年,跑遍了中国大大小小的城市与村庄收集得来的。他将老百姓生活中最平凡的器物,搬上了舞台,变成耀眼的艺术。从他的收藏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中国民间艺术的喜爱,无论大小,无论细糙,他都认真对待。
站在这些老物件前,记者切身感受到:“真正的艺术,来源于生活。生活,就是最好的设计师。”虽然这些老旧物件,早已过了光鲜的时候,但斑驳的漆面,放在灯光下,仍然独具魅力。这是艺术的魅力,更是文化的魅力。
PS:六悦博物馆平时门票:60元。如有文化活动和专题节假日,免费对外开放。
苏州历史货币博物馆 苏州最袖珍的博物馆,一部经济社会发展史
钱币,是市场流通工具,从某个角度看也可以说是历史经济社会发展的珍贵教科书。在景德路斑竹巷中,有一座“袖珍型”的民办私人博物馆——苏州历史货币博物馆。这是苏州最袖珍的一间民办博物馆,由老夫妻二人打理。
博物馆只有70多平方米,是年近八旬的馆长金国标自己的老宅,展品摆满了五个玻璃展示柜,均为金老的私家珍藏,因条件有限,只能展出小部分藏品。从贝币、蚁鼻钱到五铢币、开元通宝、永通泉货、银元等,俨然是一部见证我国货币历史发展的教科书。
这个老头,眼里只有“钱”
可别小看了这座苏州历史货币博物馆,它存在了十多年了,很多老苏州对这个小小博物馆很是熟悉。说起办馆的初衷,金老说,完全是出于自己对货币收藏的喜爱。作为江苏省、苏州市两级钱币学会会员,金国标跟钱币打交道的时间已经超过了半个世纪。
“很多人会调侃我眼里只有‘钱’,我不是爱‘钱’,其实爱的更是历史文化,希望通过‘钱币’反观历史,研究历史。”为了圆自己的收藏梦,金国标开出了自己的货币博物馆,这也是苏州第一个注册登记并获得“合法身份”的民办博物馆。
开个博物馆可不是件容易的事。为了解决场地问题,金老反复思量,最后决定腾出自己在斑竹巷的老宅作为博物馆的场地。“房子靠近观前街,便于钱币收藏者或是对货币收藏感兴趣的人前来参观。”他将70多平方米的房子一隔为二,一半开辟为展览厅,一半用作交流洽谈接待室,遇到志同道合的朋友,还能坐下来阔谈几句。
在钱币中反观历史,研究历史
每当有参观者前来,金老总是热情地向大家介绍各种钱币的历史知识,让人在品赏之余,对中国的钱币文化有进一步的了解。从最早的贝币、春秋吴国铸造,被称为“鬼脸钱”的蚁鼻钱、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的货币秦半两、太湖附近发掘出的殊宝当土斤、汉武帝时的五铢币、三国刘备时的直百五铢、南北朝陈太建年间的太货六铢,到唐武德年间的开元通宝钱币、南唐的永通泉货、宋代的铜钱铁钱、银大头、民国纸币……金国标说,自己收藏的钱币种类,可能不比一些大博物馆少。
毕竟场地和安保有限,一些更为珍贵的货币藏品,金国标无法全数展出。但单单在展厅内的这些私藏,足以让普通人感到震撼。
在这其中,不少钱币在苏州出土、在苏州铸造。他特意为记者展示了苑坪太湖大堤的五铢梁,楚国及后来的西楚霸王项羽当年在苏州起义使用的流通货币,明清的各类钱币、咸丰年间在苏州的宝苏局(在现在胥门外枣市街)铸造的咸丰重宝、通宝,还有在乐桥南堍幽兰巷老虎灶井中发现的窖藏北宋钱币。 除了展览,在闲下来的日子里,金国标还会花很多时间撰写一些关于钱币文化的文章。金老表示,自己办这样一个博物馆,也希望能让已经只能从图片上了解历史的年轻人,在这里,通过古代的实物和趣味的解说,收获到更多一些的知识和乐趣。
PS:这是个开放的博物馆,免费,开馆时间理论上是随时欢迎但请考虑老人们的作息时间。
苏州无言斋民俗博物馆 “乡村里的故宫”,这里的艺术源于生活
在市井气息浓厚的梅花新村44幢二楼,有着一家 苏州无言斋民俗博物馆,这是国内第一家设立在社区的私人民俗博物馆。
无言斋,在2013年正式注册为国家非国有博物馆。它被苏州老百姓誉为“乡村里的故宫”,以苏州旧时生活用具为主,展示老苏州生活场景,收纳了过去三百年来江南百姓日常所用万余件藏品,内设红妆馆、红床馆、瓷器馆、农耕馆、铜器馆、古代服饰馆六个主题展厅,1500多平方米的展厅,由于藏品之多,还是略显拥挤。
他,可是社区民俗博物馆第一人
一路穿过市井嘈杂的小区,来到无言斋民俗博物馆,墙壁上“生于自然创造本然回归坦然”的毛笔字直入眼帘。浓浓的艺术氛围和禅味,让人顿时肃然起劲。
无言斋的馆长,名叫许逊,别号江南布衣,兴许是他曾在石家庄陆军学院从戎的缘故,地道的苏州人,却是十足的北方汉子江湖作风。他大碗喝酒,大口吞饭,猛吸水烟,豪气干云,放荡不羁,天马行空,聊到某一点当即来一嗓子高歌或吟诵回应,感情丰富、声若洪钟。他在行文中这样形容自己:舞文弄墨偶有妙笔,颇有造诣,文玩鉴赏,拥有大量民俗艺品(涉及以往360行)及私人博物馆。偶有文章即兴发表,南腔北调,笑谈人生,口出狂言,若无其事……
他是女儿眼里具有伟大细胞的男人和人类的稀有物种。自幼熏习书法的许逊,尤以硬笔书法见长,曾多次获全国硬笔书法大赛一等奖、二等奖,年少成名,19岁即入选硬笔书法名人录。2008年,许逊曾患癌症,几乎被所有的医学专家判定活不过18个月,许逊凭借超强的意志力让自己活到现在,除了牙齿几乎掉光,面部瘦削,依旧体态丰硕,健康如往。因此他说:“我的人生理想就是,等我死的时候,把我的遗体捐给医学院,让他们一检查,‘乖乖,这娃娃,真的做到了江郎才尽。全身上下没有一个器官可用’,我要把人的生命用光。”
许逊是个灵魂有趣,精神幽默的人,用他女儿的话说,可谓登峰造极,神形具备。譬如,他指向自己快掉光的牙齿说:“生而无涯,何足挂齿”;譬如他说:“我老婆比我大6岁,我是搞古董的,不老的不要。”;譬如他不喜欢别人叫他许老师,他说“老师,老死,不好”;譬如他在滴眼药水的时候,忽然就扮演起了哭相,让观者开怀一笑;譬如他给女儿起名春秋、儿子起名战国,自己遂成“春秋战国之父”。
来偶遇这份社区里的意外之喜吧
许逊说:“一个人来到这世界,谁也不是自己来的,既来之则安之,总得做点啥呀,做贼也得做到燕子李三。”而在这个无言斋中,许逊将人不过三万六千五百天的旅程浓缩于此,这个博物馆成就的不仅仅是他自己的精彩。
最令记者心仪的要数红妆馆,这里主要展示以前大户人家嫁女时的嫁妆,是旧时婚俗文化的集中体现。通体红漆、局部贴金的家具器物、精巧细致的女红作品,真实反映了旧时大家小姐的生活,有浓重的地域风情。红漆的木桶,雕工考究的花轿,采用了浮雕、透雕、贴金、涂银、朱漆等装饰手法,精美华丽;绣着和合二字和花朵纹样的绣鞋,针脚细密,仿佛一针一线都饱含着对婚姻生活的期许;还有八步床、食盒、果盤等等,真真是“良田千亩,十里红妆”。
瓷器馆里的瓷器大多是民国时期的,在这里你可以看到南方称为糖罐,北方叫作粥缸的器皿,滚烫的粥直接放进去,有一定保温作用,原理就和古代的陶瓷手炉一样,惊叹古人的智慧吧。
在铜器馆,可以见到汤婆子、手炉之类的,主要是烧炭的,小的叫袖炉,中等的叫手炉,大的为脚炉,却是越小越值钱。还有各式香炉,私以为最考验技艺的是錾在上头层层叠叠的树叶,要表现出层次感,尤其是最突出的地方,稍有不慎就可能使这件铜器报废掉,更不用提须眉五官这些细节了……
馆内藏品稀奇古怪,丰富多彩,文中只是冰山一角,建议读者们自己亲自去看看,真心会有收获的。
PS:周一闭馆,周二至周日 9:00—16:30 (16:00停止入馆),票价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