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教学中实施任务型教学模式

来源 :广东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cv_23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传统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常常施以3P教学法,即Presentation(呈现)——Practice(操练)——Production(产出)。3P教学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多种阅读教学模式中,任务型的教学模式既能体现遵循交际意义优先的原则,又能融合传统的3P模式的优点。为了验证任务型教学模式在阅读教学中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我设计并实施了一个阅读教学实验,实验选用人数相当、男女生比例接近、均由我执教的我校2006届高中两个班。为确保实验的准确性,实验前采用统一测试进行一次前测,一学年后进行后测。
  第一阶段:前任务阶段(Pre-task)
  我于课前布置任务,让学生根据阅读课的主题收集相关的资料,包括图片、文章、磁带等。
  第二阶段:阅读阶段(Reading Period)
  1. Pre-Reading。我在堂上就该课主题展开预测活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介绍相关的背景知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阅读的欲望,用brainstorming的方式不断提问:“What will happen next?”“And what next?”同时,让学生明确阅读该材料的目的。在介绍背景知识时,扫清部分语言障碍。
  2. While-Reading。这个过程包括符号辨认过程和内容理解过程,针对不同的课文,教师精心设计课堂上的各种任务。通过任务,让学生弄清楚课文的结构和具体的内容。任务的设计对教师提出很高的要求,因此,教师必须十分熟悉教学材料,弄清每篇文章的如下信息:How is the text organized or developed? What content or information can be extracted from the text? What can the reader infer from the text? What will the students learn from the text?
  掠读(Skimming)。让学生快速扫过阅读标题和每段的主题句,从而对文章的内容、结构和写作意图有一个整体印象。然后,我根据任务型的课堂设计原则,设计相应练习,如让学生选出与课文内容匹配的标题、图片、有声材料,或让学生回答一些与课文内容相关的问题。
  扫读(Scanning)。让学生围绕5个W( when, where, what, who, why)的问题,为获取特定的信息而展开的符号辨认过程。
  细读(Close reading)。要求学生对课文进行深入细致的阅读,了解各段落的主要意思、段与段之间的关系及文章中的一些细节。教师可设计任务,如回答关于课文的细节问题,让学生交流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讨论课文的冲突问题并归纳各段的大意。
  在此三环节的阅读过程中,各环节的活动均应限时进行,根据不同的阅读方式和任务,向学生提出不同的阅读速度。
  3. Post-reading。在这一环节,教师引导学生联系个人的具体情况和实际生活,创设出一种真实情境。如假设学生是文中的主人公,表达个人观点,如喜欢与否,同意与否,提出建议或解决问题。或以group work的形式,评价文中的人物,想象故事的多种结局等。通过该环节,帮助学生巩固和表达阅读的内容,同时利用学生刚学及已有的知识兴趣或观点,完成一些交际任务。
  第三阶段:后任务阶段(Post-task)
  教师为学生课后设计并布置任务,如围绕该课主题,课后上网进一步收集素材,或是让学生为课文人物配置服装,或是让学生将课文故事改成连环画,鼓励有能力的学生围绕课文内容自行设计网页。
  在前测当中,两组学生的阅读成绩并无显著差异。而通过一学年的实验,实施任务型阅读教学的实验组学生成绩明显优于实施3P教学的对照组学生。
  责任编辑 魏文琦
其他文献
作文是最富有个性的学习和创造过程。个人的创作过程,往往集中体现了个体的生活体验,是内心世界的真实体现。可以说,作文是极具个性特征的精神产品。从教育角度看,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采取个性化的教学策略,能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其创新能力。    一、在观察中表现个性    “触景生情,情动而辞发。”这说明作文创作的动机、泉源来自于观察。作文正是作者在与外界的接触中,在参与自然与社会的实践中,观察生活,
作业,是教学流程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学生学习数学、发展思维的一项经常性的实践活动,也是师生交流的一个窗口。但长期以来,由于认识的偏狭及应试的导向,使得作业陷入了重复、单调封闭的误区,我们的学生终日陷于题海,苦不堪言,逐渐消减了学习的热情。新的形势,新的理念,给我们提出了新的任务。开展作业改革,赋予作业新的生命,成为当前课程改革的一个首要任务。  一、从枯燥走向有趣——体验快乐  1. 愉快的绘画式作
股利分配政策研究在公司理财中占有及其重要的位置。我国学术界对股利分配的研究主要理论有代理理论、信号理论,以及大小股东冲突理论。研究方法主要以多元回归法(针对代理理
电阻定律的授课目的:要求学生通过教师运用相关仪器装置的演示和讲述,理解电阻是描述导体的性质,而电阻率描述的则是导体材料的性质,同时也知道电阻率随温度变化的关系,以及不同电阻率的材料的应用以及了解超导现象。  人教版新教材《物理》选修3-1第二章第六节中电阻定律的编排确实是无违初衷。为了让学生能容易理解和掌握电阻定律,教材编置了两个探究实验:1. 探究导体电阻与其影响因素的定量关系;2. 探究导体电
薪酬设计是建立薪酬管理制度的前提和重要组成部分。如何设计和建立一套科学的、符合企业发展实际和地区特点的薪酬体系,对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和经营工作的更好开展有着重要意义。本文首先从薪酬的功能和作用出发,对某信息有限责任公司旧的薪酬体系和公司目前薪酬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剖析,并指出其对企业经营管理工作的重要影响,得出建立新的公司薪酬体系设计的必要性。依据薪酬的相关基本理论,以及薪酬体系设计的现实依据:
公路交通作为国家发展的基础性工程,随着国家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的需要,于近几年来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公路桥梁的施工建设的合理性、规范性和质量性、安全性作为其建设施工的重
在数学教学中,有意识地创设具体生动,目的性强的教学情境是教学中一个十分有效的教学手段,它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和发展个性,能让学生对数学学得有趣、学得轻松、学得愉快、学得主动、学得深刻、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学习情感,启迪思维、开发智力,并且使之忘却疲劳,专心学习,不断提高学习质量。    一、创设游戏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小学生的注意力不稳定,集中注意的时间短,持久性较差。根据这种特点,可采用游戏教
对学生来说,过分的情绪压抑、紧张的师生关系、单调的学习过程,都会导致他们自我表现能力和兴趣爱好的抑制,情绪低下,甚至发展为恐惧。在体育课中,如何根据中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的特点适当、合理的安排好教材;如何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合理的教育教学手段,培养中学生上体育课的兴趣,是一名体育教师上课的重点。  一、设疑导趣  设疑,即以问题的形式提出每堂课的教学内容,把教学的内容变成问题,使之成为一种诱因,把学
通用技术课程中的必修一“技术与设计1”(苏教版)以便携式小凳、台灯为例,阐述了设计的一般过程,是完全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的。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就是有的学生有一种误解,认为设计这些产品是雕虫小技,没有什么学习价值,主要表现为重高考科目的学习而轻非高考科目的学习,考什么就主要学什么,其他就随便应付。应试教育的思想仍在学生的头脑中根深蒂固,学生成了高考知识仓库的存储器、守护者,缺乏创新意识,与课程改革的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阅读理解不但占据着教学的一定比例,而且词汇量丰富,文体不一,语篇结构复杂。因此,如何进行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便成为英语教学的重中之重。  一、丰富学生的词汇量及语法知识  学生对词汇量的积累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教师必须要求学生在课堂学习中通过阅读注意积累,善于积累。实践证明词汇量越大的学生,就越容易阅读。有些文章生词量并不大,有的句子甚至连一个生词都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