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农民工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他们在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又带来了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这不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解决这一问题最行之有效的方法是加强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这就要求准确把握农民工的思想困境,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思想认识,构建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加强以工会为主,以社区为辅的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建设;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不断探索思想政治教育行之有效的方法;充分发挥大众媒体的积极引导作用。
[关键词] 农民工; 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困境; 和谐社会
[中图分类号] D64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3)05- 0089- 02
农民工是在我国现行户籍制度向城市化转型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特殊群体,它是指以谋生盈利为主要目的,常年或大部分时间在城市企业务工,但户籍仍在农村的这部分群体。 农民工是建设社会主义的重要力量,农民工群体的思想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加强对他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农村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需要,是提高农民自身素质的需要,更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保持社会稳定,塑造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型农民的迫切需要。为此,在当前我国经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研究农民工的思想问题,加强对农民工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当前农民工的思想困境及表现
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人,所以既要从思想现象的角度来研究人,又要从心理状况的角度研究人,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农民工的思想状况,做到有针对性。农民工的思想状态,从总体上看,其主流是好的。农民工出生在农村,又长期生活在农村,所以他们有着较浓的乡土意识,中国农民的传统道德观念对他们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另一方面,农民工进城谋生,必然受到现代都市文明与外来文化的冲击,他们的生活方式与价值观念明显具有从传统型向现代化过渡的趋势。这便决定了农民工思想的矛盾性、复杂性和不平衡性。[1]具体来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自信与自卑的矛盾性思想
农民工与那些尚处于封闭落后地区的农村居民相比是现代化中的领潮族,整体素质相对较高,生活方式与价值观念变革也更超前一步。他们生活内容、生活质量、收入水平,均介于城乡居民之间。与乡下人一比,农民工找到了自信。但当农民工离开土生土长的乡村来到高楼林立、车水马龙的大都市时,当他们发现那些穿着时髦的市民向他们投来不屑一顾的目光或肆无忌惮地称他们为“乡巴佬”时,农民工的自信便会烟消云散,留给他们更多的则是愤怒与自卑。
1.2 压抑不满与无可奈何的复杂性思想
虽然农民工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他们却不被城市接受,不能像城里人一样感受到平等与尊严。一些市民在认识上出现偏见,把农民工看作是低人一等的“二等公民”。因此,农民工对城市有着极为复杂的心理:一方面,他们羡慕城市的繁荣,向往着城市的文明生活;另一方面,在城市人漠视的眼神中他们感到极度压抑,人格、尊严的不平等让他们产生了对城市的不满情绪。同时,这种压抑不满的心理倾向和思想问题又被日趋加大的城乡差别、困难的生活条件以及其他种种不公正的待遇所强化,使农民工产生了心理失衡,这正是造成社会不稳定的重要因素,其可能产生的社会负面影响不容低估。
1.3 心理失衡与反城市化的不平衡性思想
农民工进城后,城市繁荣与乡村贫困的鲜明对比给了他们直接而强烈的心理体验。收入分配的不平等和生活水平的巨大反差使他们不断地积累和体验着身处底层的失望和挫折感,容易产生相对强烈的不平衡感。在自身利益长期被忽略、被损害的情况下,容易引发他们的严重不满,并在个别人身上发展为反社会心理。这种心态不是针对某个具体居民的,而是针对所有的居民。这种情绪的极端反应就是敌视城市的情绪,这种心理倾向甚至会外化为行为,即对市民进行报复活动,如破坏城市环境卫生,损害公共财物,故意给居民的生产和生活制造障碍,甚至进行违法犯罪活动,不利于社会的稳定。
2 当前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及改进措施
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是指国家针对农民工思想观念陈旧、素质低下等种种与现代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因素,运用现代化教育观念,以及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农民工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的思想得到解放,观念得以更新,从而在工作技能和整体素质上都得到提高,同时努力提高他们自我完善与发展的能力,最终使农民工成为全面、和谐发展的现代人。早在1999年《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若干意见》中就强调“要十分注意做好下岗职工和进城务工人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2],“对进城务工人员,城市有关部门和用工单位要及时了解他们的思想状况,切实承担起对他们的管理和教育责任”[3]。但到目前为止,我国还没有一个专门的组织机构来进行农民工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无论是政府机关、城市有关部门还是用工单位都是以管理者的身份对农民工进行所谓的思想政治教育。在国家培训农民工和加强其就业的热潮中,各地对农民工的思想政治教育往往侧重于技能培训、服务于就业率,另外作为城市市民的管理者,他们在对农民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更多是基于农民工进城后带来的负面影响,而不是对农民工进行积极的引导。要改变我国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应当采取以下措施。
2.1 构建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
国家应高度重视农民工的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目标定位上应以促进农民工自身素质的提高,最终实现农民工自身全面、和谐发展为教育目标。在教育方法上坚持技能培训与潜能开发和方法论教育相结合,使农民工在学会技能的同时学会学习。在教育内容上必须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国情、形势与国家政策教育和集体主义教育。此外,教育内容还应包括:城市化适应教育,法制教育,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等“三德”教育和“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通过这些教育实现农民工的全面、和谐发展。 2.2 加强工会和社区相结合的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建设
在农民工工作的地方成立工会组织是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最有效的办法。农民工在日常工作中出现问题或者思想苦闷都可以通过工会组织来解决。工会也应多组织一些关于党的路线和政策方针的学习活动,也要举办一些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充实农民工的业余文化生活。由于城市居民对农民工的歧视和排外,大部分农民工都会找老乡多的地方居住,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个独立的聚居区。针对这样的情况,政府应该成立专门的管委会,解决他们日常生活中出现的困难并及时把握他们的思想动态,使他们早日融入城市的生活。
2.3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
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是关系到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能否取得成效的重大问题。思想政治教育要想收到实效,一靠真理,二靠人格力量。而真理和人格的力量,都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来体现。面对农民工这样的特殊群体,对政工队伍素质的要求就更高。农民工自身都带有落后和愚昧的思想,对于他们,思想教育工作者除了要有耐心和爱心之外,还要学会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当他们在生活中遇到困难、挫折的时候能真心实意地为他们排忧解难。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由两部分人员组成:一是专职人员;二是兼职人员。其中专职人员是指那些专门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专家、学者等专职研究人员。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必须要有这一部分专职人员的参与。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的兼职人员是指那些既担负着其他业务工作又担负着思想政治教育任务的人员,他们是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依靠力量,对农民工进行直接的思想政治教育,并负责把在教育中遇到的问题反馈给专职人员,以便问题能够得到及时解决。[3]
2.4 探索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的多种方法
各级政府必须加强行政体制改革,如继续深化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方面的改革,解除农民工发展的制度性障碍。同时,改进对进城农民工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清除并杜绝对农民工的排斥性、非公平性乃至歧视性的政策和做法。开展农民工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细致入微地体察和关心农民工的工作和生活,了解他们的内心感受和需求,及时为农民工排忧解难;建立“绿色通道”,对农民工的医疗、子女上学等给予优惠;广泛地听取他们意见,适时开展对农民工的心理咨询;在农民工集居的地区或工作单位,要组织“农民学校”或“农民工之家”,定期对他们进行免费或减费的文化技能培训,并向他们介绍相关的法律和卫生知识;[4]举行先进农民工的事迹报告会或各种文艺演出,免费赠学习、生活实用手册和宣传材料,号召学习先进,做先进工人。
2.5 充分发挥大众媒体的积极引导作用
通过大众传媒的正确宣传导向作用,向农民工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城市的文明行为规范,帮助其学习文化知识和劳动技能,维护其合法权益,反映其心声,关注其工作和生活;要通过正确的舆论导向作用,加大对其正面形象和事迹的报道力度。要加强对城市居民的教育,引导其客观公正地评价农民工对城市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消除对农民工的偏见与歧视,化解两者之间的对立情绪,从而为农民工营造一个友善、平等的社会环境。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是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主要参考文献
[1] 陶兴林. “农民工”思想特点及其教育初探[J]. 求实,2000(2) : 41-42.
[2] 中共中央办公厅. 关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若干意见(中发[1999]17号)[Z]. 1999.
[3] 邱伟光,张耀灿.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257.
[4] 张成福. 公共危机管理: 全面整合的模式与中国的战略选择[J]. 中国行政管理,2003(7):7-11.
[关键词] 农民工; 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困境; 和谐社会
[中图分类号] D64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3)05- 0089- 02
农民工是在我国现行户籍制度向城市化转型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特殊群体,它是指以谋生盈利为主要目的,常年或大部分时间在城市企业务工,但户籍仍在农村的这部分群体。 农民工是建设社会主义的重要力量,农民工群体的思想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加强对他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农村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需要,是提高农民自身素质的需要,更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保持社会稳定,塑造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型农民的迫切需要。为此,在当前我国经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研究农民工的思想问题,加强对农民工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当前农民工的思想困境及表现
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人,所以既要从思想现象的角度来研究人,又要从心理状况的角度研究人,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农民工的思想状况,做到有针对性。农民工的思想状态,从总体上看,其主流是好的。农民工出生在农村,又长期生活在农村,所以他们有着较浓的乡土意识,中国农民的传统道德观念对他们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另一方面,农民工进城谋生,必然受到现代都市文明与外来文化的冲击,他们的生活方式与价值观念明显具有从传统型向现代化过渡的趋势。这便决定了农民工思想的矛盾性、复杂性和不平衡性。[1]具体来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自信与自卑的矛盾性思想
农民工与那些尚处于封闭落后地区的农村居民相比是现代化中的领潮族,整体素质相对较高,生活方式与价值观念变革也更超前一步。他们生活内容、生活质量、收入水平,均介于城乡居民之间。与乡下人一比,农民工找到了自信。但当农民工离开土生土长的乡村来到高楼林立、车水马龙的大都市时,当他们发现那些穿着时髦的市民向他们投来不屑一顾的目光或肆无忌惮地称他们为“乡巴佬”时,农民工的自信便会烟消云散,留给他们更多的则是愤怒与自卑。
1.2 压抑不满与无可奈何的复杂性思想
虽然农民工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他们却不被城市接受,不能像城里人一样感受到平等与尊严。一些市民在认识上出现偏见,把农民工看作是低人一等的“二等公民”。因此,农民工对城市有着极为复杂的心理:一方面,他们羡慕城市的繁荣,向往着城市的文明生活;另一方面,在城市人漠视的眼神中他们感到极度压抑,人格、尊严的不平等让他们产生了对城市的不满情绪。同时,这种压抑不满的心理倾向和思想问题又被日趋加大的城乡差别、困难的生活条件以及其他种种不公正的待遇所强化,使农民工产生了心理失衡,这正是造成社会不稳定的重要因素,其可能产生的社会负面影响不容低估。
1.3 心理失衡与反城市化的不平衡性思想
农民工进城后,城市繁荣与乡村贫困的鲜明对比给了他们直接而强烈的心理体验。收入分配的不平等和生活水平的巨大反差使他们不断地积累和体验着身处底层的失望和挫折感,容易产生相对强烈的不平衡感。在自身利益长期被忽略、被损害的情况下,容易引发他们的严重不满,并在个别人身上发展为反社会心理。这种心态不是针对某个具体居民的,而是针对所有的居民。这种情绪的极端反应就是敌视城市的情绪,这种心理倾向甚至会外化为行为,即对市民进行报复活动,如破坏城市环境卫生,损害公共财物,故意给居民的生产和生活制造障碍,甚至进行违法犯罪活动,不利于社会的稳定。
2 当前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及改进措施
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是指国家针对农民工思想观念陈旧、素质低下等种种与现代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因素,运用现代化教育观念,以及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农民工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的思想得到解放,观念得以更新,从而在工作技能和整体素质上都得到提高,同时努力提高他们自我完善与发展的能力,最终使农民工成为全面、和谐发展的现代人。早在1999年《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若干意见》中就强调“要十分注意做好下岗职工和进城务工人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2],“对进城务工人员,城市有关部门和用工单位要及时了解他们的思想状况,切实承担起对他们的管理和教育责任”[3]。但到目前为止,我国还没有一个专门的组织机构来进行农民工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无论是政府机关、城市有关部门还是用工单位都是以管理者的身份对农民工进行所谓的思想政治教育。在国家培训农民工和加强其就业的热潮中,各地对农民工的思想政治教育往往侧重于技能培训、服务于就业率,另外作为城市市民的管理者,他们在对农民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更多是基于农民工进城后带来的负面影响,而不是对农民工进行积极的引导。要改变我国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应当采取以下措施。
2.1 构建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
国家应高度重视农民工的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目标定位上应以促进农民工自身素质的提高,最终实现农民工自身全面、和谐发展为教育目标。在教育方法上坚持技能培训与潜能开发和方法论教育相结合,使农民工在学会技能的同时学会学习。在教育内容上必须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国情、形势与国家政策教育和集体主义教育。此外,教育内容还应包括:城市化适应教育,法制教育,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等“三德”教育和“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通过这些教育实现农民工的全面、和谐发展。 2.2 加强工会和社区相结合的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建设
在农民工工作的地方成立工会组织是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最有效的办法。农民工在日常工作中出现问题或者思想苦闷都可以通过工会组织来解决。工会也应多组织一些关于党的路线和政策方针的学习活动,也要举办一些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充实农民工的业余文化生活。由于城市居民对农民工的歧视和排外,大部分农民工都会找老乡多的地方居住,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个独立的聚居区。针对这样的情况,政府应该成立专门的管委会,解决他们日常生活中出现的困难并及时把握他们的思想动态,使他们早日融入城市的生活。
2.3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
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是关系到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能否取得成效的重大问题。思想政治教育要想收到实效,一靠真理,二靠人格力量。而真理和人格的力量,都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来体现。面对农民工这样的特殊群体,对政工队伍素质的要求就更高。农民工自身都带有落后和愚昧的思想,对于他们,思想教育工作者除了要有耐心和爱心之外,还要学会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当他们在生活中遇到困难、挫折的时候能真心实意地为他们排忧解难。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由两部分人员组成:一是专职人员;二是兼职人员。其中专职人员是指那些专门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专家、学者等专职研究人员。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必须要有这一部分专职人员的参与。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的兼职人员是指那些既担负着其他业务工作又担负着思想政治教育任务的人员,他们是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依靠力量,对农民工进行直接的思想政治教育,并负责把在教育中遇到的问题反馈给专职人员,以便问题能够得到及时解决。[3]
2.4 探索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的多种方法
各级政府必须加强行政体制改革,如继续深化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方面的改革,解除农民工发展的制度性障碍。同时,改进对进城农民工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清除并杜绝对农民工的排斥性、非公平性乃至歧视性的政策和做法。开展农民工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细致入微地体察和关心农民工的工作和生活,了解他们的内心感受和需求,及时为农民工排忧解难;建立“绿色通道”,对农民工的医疗、子女上学等给予优惠;广泛地听取他们意见,适时开展对农民工的心理咨询;在农民工集居的地区或工作单位,要组织“农民学校”或“农民工之家”,定期对他们进行免费或减费的文化技能培训,并向他们介绍相关的法律和卫生知识;[4]举行先进农民工的事迹报告会或各种文艺演出,免费赠学习、生活实用手册和宣传材料,号召学习先进,做先进工人。
2.5 充分发挥大众媒体的积极引导作用
通过大众传媒的正确宣传导向作用,向农民工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城市的文明行为规范,帮助其学习文化知识和劳动技能,维护其合法权益,反映其心声,关注其工作和生活;要通过正确的舆论导向作用,加大对其正面形象和事迹的报道力度。要加强对城市居民的教育,引导其客观公正地评价农民工对城市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消除对农民工的偏见与歧视,化解两者之间的对立情绪,从而为农民工营造一个友善、平等的社会环境。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是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主要参考文献
[1] 陶兴林. “农民工”思想特点及其教育初探[J]. 求实,2000(2) : 41-42.
[2] 中共中央办公厅. 关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若干意见(中发[1999]17号)[Z]. 1999.
[3] 邱伟光,张耀灿.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257.
[4] 张成福. 公共危机管理: 全面整合的模式与中国的战略选择[J]. 中国行政管理,2003(7):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