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90后”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呈现出鲜明的代际特点,给高校德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采用社会学的调查与统计方法,对三峡大学“90后”大学生思想道德状况进行了抽样问卷调查,就相关数据做出分析,并提出了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关键词 “90后” 大学生 思想道德调查
基金项目:本文系湖北省十一五教育科学规划项目“创新型德育试验室构建、推广和应用研究”(2010B237)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赵志君,三峡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11)10-238-02
从2008年开始,“90后”大学生进入大学校园,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每个时代的大学生有每个时代的鲜明特征。与“80后”相比,“90后”大学生有着怎样的思想道德水平,如何引导他们朝着新的方向发展,已经成为高校德育的研究新课题。
一、研究思路与方法
为了准确掌握“90后”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大学生道德教育的科学性和实效性,三峡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和学生工作处以本校08、09、10级本科生为研究对象,遵循简洁完整、科学合理、清晰明确的原则,设计了一套有关思想道德方面的调查问卷,进行了相关的调研工作。
本研究问卷分为前言和正文两个部分,共55题。前言主要说明调查的目的、意义、填答方法、注意事项、有关匿名和保密保证;正文由学生基本信息和一系列问题构成,主要从社会责任、人际交往、爱情观念、及网络文明等多个方面对“90后”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进行综合测查。
本次调查在全校范围内按比例进行抽测,各院系、各专业分布均匀,男、女生性别比例均衡,有一定的代表性,共计发放问卷1632份,回收有效问卷1575份,占发卷总数的96.5%。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90后”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是一个“矛盾的综合体”,他们既继承了传统的道德因素,又具有现代的道德特征。无论是道德观念、道德判断还是道德实践,都体现出较强的多样性和独立性,与“80后”大学生相比,“90后”大学生思想道德呈现出独特的特质:
(一)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担纲意识,在道德认知和行为实践上存在一定的脱节
调查显示,“90后”大学生普遍具有较强的社会参与意识和社会服务意识。83.5%的“90后”大学生愿意参加例如奥运会、世博会等志愿服务活动;74.2%的大学生愿意为“希望工程”捐款,79.1%的大学生曾为贫困或受灾地区捐过衣服、棉被等,75.6%的大学生参加过为有困难的同学捐款、捐物等活动。如此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服务意识丝毫不逊色于“70后”、“80后”的大学生。这些还可以从汶川地震、玉树地震、奥运会、世博会等一系列突发事件和重大公共事件中“90后”大学生的表现中得到印证。
调查中有这样一道题目:“你认为,在‘文明宜昌’的城市创建中,大学生应该担当什么角色?”结果显示,有72%的大学生认为“应该成为市民的表率”,26%认为“做一个合格公民即可”,只有2%的同学认为“我一个人的影响太小,所以担当什么角色无所谓”。这说明,“90后”大学生有着引以为荣的身份认同,希望在道德建设中起引领作用。然而,当问道“你会向课桌抽屉乱扔果皮纸屑吗?”30.3%的学生选择了“视情况而定”;29.5%的同学选择“会,懒得带走”;28%的同学选择“会,附近没有垃圾桶”;仅有12.2%坚决选择“不会”。由此不难看出,“90后”大学生道德发展还不够成熟,在道德认知和道德实践上还存在一定的脱节,认识上“应该成为市民的表率”,而实践中,却有一些不尽人意甚至令人堪忧的行为。
(二)人际交往中提倡平等和互惠,交往目的多样化,包容性和融合性不足
调查显示,在定位人际交往中奉献和索取的关系时,36%的同学主张“奉献大于索取”;62%的同学提倡“奉献和索取应该对等”,仅有2%的同学认为“索取大于奉献”。在日常同学聚餐时,81.5%的学生选择AA制,选择请客制的仅有18.5%。可见,“90后”大学生在处理人际关系时,突出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地位,涉及到具体物质利益时,互利互惠的“双赢”模式成为他们的首选。
在选择最愿意交往的对象时,31.2%大学生选择“情投意合”,33.1%选择“有知识、有才华”,选择“对自己有实际帮助”的占17.7%,选择“社会地位高”的占7.7%,选择“有钱”的占7.4%。可说明,“90后”大学生的社交目的趋于理性化、多元化和复杂化,少部分大学生交友带有较强的功利色彩。
值得注意的是,调查中,有46%的女生和34%的男生都遇到了人际交往困难。在所有受调查者中,41%的学生认为与异性交往困难,22%的学生与室友相处不融洽,22%的学生与同班同学相处不融洽。特别是在与室友相处方面,女生比男生更容易碰到问题,女生的不融洽指数要比男生高出15个百分点。这表明,“90后”大学生人际关系问题比较突出,群体生活中的包容性和融合性不足,人际交往知识有待加强。
(三)渴望纯真爱情,表达爱意大胆开放,恋爱受挫后能够理性应对
爱情永远是大学校园里常谈常新的主题。“90后”大学生同他的前辈们一样,渴望纯真专一的爱情。如83%的同学主张谈恋爱要“感情专一”;75.93%的同学认为“同时和几名异性谈恋爱”“太不道德”。与“80后”相比,“90后”大学生的情爱表达更为大胆直接。对于“某男生众目睽睽之下向心仪的女孩下跪求爱”,有44.69%的同学评价为“有勇气,很佩服”;45.68%的认为“很浪漫,很感动”;仅有14.07%的评价为“这种表达太张扬,很不可取”。这说明“90后”大学生的恋爱观念相当开放,面对爱情少了“70后”、“80后”的矜持和羞涩,更多的表现出对爱情的强烈向往和追求。
调查还显示,“90后”大学生对于爱情挫折的承受力比较强,绝大多数是能够理性面对的。如有题目为“如果当恋爱失败时,你认为对你以后的学习生活意味着什么?”41.8%的同学认为“可以为以后的恋爱积累经验”;23.2%的同学认为“无所谓,可以再找一个”;24.1%的认为“从此可以解脱,集中精神去学习”;仅有12.1%的认为“打击太大,证明我是个失败者,生活学习没有意义”。这一结果告诉我们,事实上,“90后”大学生的抗挫折能力并非都如媒体报道的那样脆弱。
(四)能够积极倡导网络道德建设,但网络文明状况欠佳
“90后”大学生几乎都是伴着互联网的发展成长起来的。网络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由于网络生活的隐蔽性、匿名性和自由性,大学生们这虚拟世界中可以随心所欲,而无需承担任何的责任和义务,从而造成了网络道德的缺失。诚如调查显示,25%的同学曾经“在论坛聊天室里侮辱谩骂他人”;18%的同学曾经“盗用他人网络、QQ账号、假冒他人”;53%的同学有过“网上下载文章来完成作业的经历”,还有60%的同学阅读过“反动、造谣、色情、暴力的信息”。种种不文明的网络现象的出现,一方面是由于网络自身的不足和缺陷,另一方也和大学生们“自律”、“慎独”精神的欠缺不无关系。
值得欣慰的是,对于网络不文明行为,“90后”大学生都能站在正确的立场上,给予理性的批判,尽管有些不文明行为就发生自身。调查中,关于网络道德建设问题,42.5%同学认为网络生活中应该完全遵守现实道德,81%的同学认为提倡网络道德势在必行,而赞同和觉得应该进行网络规范管理的占85.1%。由此不难看出,“90后”大学生们对于网络道德建设还是积极倡导的,未来的网络道德建设希望还在他们身上。
三、归纳与建议
诚如调查所显示,“90后”大学生思想道德状况带有时代高速发展、急剧转型的鲜明特征。尽管在一些道德领域,会出现道德问题,但深究其内在原因,主要是由于社会转型和改革过程中,思想观念更新的延时性、新制度建设的滞后性、青年对社会变迁的敏感性以及青年的易塑性决定的。我们必须给予“90后”大学生全面、客观、理性的评价,根据他们思想道德发展的新特点,更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引导他们健康成长、成才。
(一)着眼于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实际,开展主体性教育
主体性教育是当今最令人振奋的一种教育观念和教育理论,它集中地体现了当今这个注重弘扬人的主体性的伟大时代的基本精神,反应了教育活动内在的人文精神传统的教育理念。与传统教育将学生看作被动接受教育的客体,一味强调“灌输”相反的是,主体性教育更加强调激发受教育者作为“人”所具备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90后”大学生作为新生代的群体,他们的主体意识强烈,注重主体的主观感受和情感体验,渴望独立探索,希望在平等的交流中追求真理,乐于在实践的检验中选择真知。因此,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应从学生的思想实际出发,将传统的“管理学生、约束学生、训导学生”转变为“服务学生、激励学生、引导学生”,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的主体性发展,关注学生的主体意愿和需求,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引导学生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完善。
(二)改进课堂教育模式,提升德育实效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新课改”和“素质教育”运动的推进,“90后”学生与以往的学生相比,其权利意识、批判意识、自觉意识日益增强,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有着更高的期待和要求。满足“90后”大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新要求,大学需要深化德育教学内容改革,在“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贴近实际”上下功夫。具体而言,就是要关注现实具体的生活场景,关注具有鲜活生命的大学生的当下所需。课堂教学中,就是要从政治化、抽象化、空洞化的说教王国里解脱出来,以学生为主体,回归学生的生活中,从大学生的生活中挖掘德育题材,选择、编排教学内容,使思想教育更有针对性,学生更容易接受。在授课方式上,要尽量避免“一言堂”现象,尽可能的采取多种形式,比如,情境式教学法、对话式教学法、讨论法、辩论法等等,以提高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三)挖掘课外教育资源,增强“实践性”教育
20世纪90年代以来,真理标准问题趋于成熟并深入人心,“90后”习惯于自己经过亲身实践认识过程来接受前人的实践和结论,而不是直接接受。对于思想道德教育,他们自我选择性极强,很少对某种价值观盲目认同,趋同意识很淡,他们更喜欢从实践中获得真知。因此,对“90后”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除必须的课堂理论知识教学外,还需要依据大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这一特殊规律,积极探索实践教学模式,增强实践体验。具体而言,实践教育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组织学生到企事业单位、农村、市场进行调研考察,到爱国主义基地学习和感受革命先烈和英雄人物的事迹,结合暑期“三下乡”等社会实践活动开展社会调查,到教学实践基地参加各种形式的生产劳动和社会工作等等。总之,就是要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们充分了解校情、国情、社情、民情,进而起到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
关键词 “90后” 大学生 思想道德调查
基金项目:本文系湖北省十一五教育科学规划项目“创新型德育试验室构建、推广和应用研究”(2010B237)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赵志君,三峡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11)10-238-02
从2008年开始,“90后”大学生进入大学校园,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每个时代的大学生有每个时代的鲜明特征。与“80后”相比,“90后”大学生有着怎样的思想道德水平,如何引导他们朝着新的方向发展,已经成为高校德育的研究新课题。
一、研究思路与方法
为了准确掌握“90后”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大学生道德教育的科学性和实效性,三峡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和学生工作处以本校08、09、10级本科生为研究对象,遵循简洁完整、科学合理、清晰明确的原则,设计了一套有关思想道德方面的调查问卷,进行了相关的调研工作。
本研究问卷分为前言和正文两个部分,共55题。前言主要说明调查的目的、意义、填答方法、注意事项、有关匿名和保密保证;正文由学生基本信息和一系列问题构成,主要从社会责任、人际交往、爱情观念、及网络文明等多个方面对“90后”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进行综合测查。
本次调查在全校范围内按比例进行抽测,各院系、各专业分布均匀,男、女生性别比例均衡,有一定的代表性,共计发放问卷1632份,回收有效问卷1575份,占发卷总数的96.5%。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90后”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是一个“矛盾的综合体”,他们既继承了传统的道德因素,又具有现代的道德特征。无论是道德观念、道德判断还是道德实践,都体现出较强的多样性和独立性,与“80后”大学生相比,“90后”大学生思想道德呈现出独特的特质:
(一)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担纲意识,在道德认知和行为实践上存在一定的脱节
调查显示,“90后”大学生普遍具有较强的社会参与意识和社会服务意识。83.5%的“90后”大学生愿意参加例如奥运会、世博会等志愿服务活动;74.2%的大学生愿意为“希望工程”捐款,79.1%的大学生曾为贫困或受灾地区捐过衣服、棉被等,75.6%的大学生参加过为有困难的同学捐款、捐物等活动。如此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服务意识丝毫不逊色于“70后”、“80后”的大学生。这些还可以从汶川地震、玉树地震、奥运会、世博会等一系列突发事件和重大公共事件中“90后”大学生的表现中得到印证。
调查中有这样一道题目:“你认为,在‘文明宜昌’的城市创建中,大学生应该担当什么角色?”结果显示,有72%的大学生认为“应该成为市民的表率”,26%认为“做一个合格公民即可”,只有2%的同学认为“我一个人的影响太小,所以担当什么角色无所谓”。这说明,“90后”大学生有着引以为荣的身份认同,希望在道德建设中起引领作用。然而,当问道“你会向课桌抽屉乱扔果皮纸屑吗?”30.3%的学生选择了“视情况而定”;29.5%的同学选择“会,懒得带走”;28%的同学选择“会,附近没有垃圾桶”;仅有12.2%坚决选择“不会”。由此不难看出,“90后”大学生道德发展还不够成熟,在道德认知和道德实践上还存在一定的脱节,认识上“应该成为市民的表率”,而实践中,却有一些不尽人意甚至令人堪忧的行为。
(二)人际交往中提倡平等和互惠,交往目的多样化,包容性和融合性不足
调查显示,在定位人际交往中奉献和索取的关系时,36%的同学主张“奉献大于索取”;62%的同学提倡“奉献和索取应该对等”,仅有2%的同学认为“索取大于奉献”。在日常同学聚餐时,81.5%的学生选择AA制,选择请客制的仅有18.5%。可见,“90后”大学生在处理人际关系时,突出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地位,涉及到具体物质利益时,互利互惠的“双赢”模式成为他们的首选。
在选择最愿意交往的对象时,31.2%大学生选择“情投意合”,33.1%选择“有知识、有才华”,选择“对自己有实际帮助”的占17.7%,选择“社会地位高”的占7.7%,选择“有钱”的占7.4%。可说明,“90后”大学生的社交目的趋于理性化、多元化和复杂化,少部分大学生交友带有较强的功利色彩。
值得注意的是,调查中,有46%的女生和34%的男生都遇到了人际交往困难。在所有受调查者中,41%的学生认为与异性交往困难,22%的学生与室友相处不融洽,22%的学生与同班同学相处不融洽。特别是在与室友相处方面,女生比男生更容易碰到问题,女生的不融洽指数要比男生高出15个百分点。这表明,“90后”大学生人际关系问题比较突出,群体生活中的包容性和融合性不足,人际交往知识有待加强。
(三)渴望纯真爱情,表达爱意大胆开放,恋爱受挫后能够理性应对
爱情永远是大学校园里常谈常新的主题。“90后”大学生同他的前辈们一样,渴望纯真专一的爱情。如83%的同学主张谈恋爱要“感情专一”;75.93%的同学认为“同时和几名异性谈恋爱”“太不道德”。与“80后”相比,“90后”大学生的情爱表达更为大胆直接。对于“某男生众目睽睽之下向心仪的女孩下跪求爱”,有44.69%的同学评价为“有勇气,很佩服”;45.68%的认为“很浪漫,很感动”;仅有14.07%的评价为“这种表达太张扬,很不可取”。这说明“90后”大学生的恋爱观念相当开放,面对爱情少了“70后”、“80后”的矜持和羞涩,更多的表现出对爱情的强烈向往和追求。
调查还显示,“90后”大学生对于爱情挫折的承受力比较强,绝大多数是能够理性面对的。如有题目为“如果当恋爱失败时,你认为对你以后的学习生活意味着什么?”41.8%的同学认为“可以为以后的恋爱积累经验”;23.2%的同学认为“无所谓,可以再找一个”;24.1%的认为“从此可以解脱,集中精神去学习”;仅有12.1%的认为“打击太大,证明我是个失败者,生活学习没有意义”。这一结果告诉我们,事实上,“90后”大学生的抗挫折能力并非都如媒体报道的那样脆弱。
(四)能够积极倡导网络道德建设,但网络文明状况欠佳
“90后”大学生几乎都是伴着互联网的发展成长起来的。网络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由于网络生活的隐蔽性、匿名性和自由性,大学生们这虚拟世界中可以随心所欲,而无需承担任何的责任和义务,从而造成了网络道德的缺失。诚如调查显示,25%的同学曾经“在论坛聊天室里侮辱谩骂他人”;18%的同学曾经“盗用他人网络、QQ账号、假冒他人”;53%的同学有过“网上下载文章来完成作业的经历”,还有60%的同学阅读过“反动、造谣、色情、暴力的信息”。种种不文明的网络现象的出现,一方面是由于网络自身的不足和缺陷,另一方也和大学生们“自律”、“慎独”精神的欠缺不无关系。
值得欣慰的是,对于网络不文明行为,“90后”大学生都能站在正确的立场上,给予理性的批判,尽管有些不文明行为就发生自身。调查中,关于网络道德建设问题,42.5%同学认为网络生活中应该完全遵守现实道德,81%的同学认为提倡网络道德势在必行,而赞同和觉得应该进行网络规范管理的占85.1%。由此不难看出,“90后”大学生们对于网络道德建设还是积极倡导的,未来的网络道德建设希望还在他们身上。
三、归纳与建议
诚如调查所显示,“90后”大学生思想道德状况带有时代高速发展、急剧转型的鲜明特征。尽管在一些道德领域,会出现道德问题,但深究其内在原因,主要是由于社会转型和改革过程中,思想观念更新的延时性、新制度建设的滞后性、青年对社会变迁的敏感性以及青年的易塑性决定的。我们必须给予“90后”大学生全面、客观、理性的评价,根据他们思想道德发展的新特点,更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引导他们健康成长、成才。
(一)着眼于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实际,开展主体性教育
主体性教育是当今最令人振奋的一种教育观念和教育理论,它集中地体现了当今这个注重弘扬人的主体性的伟大时代的基本精神,反应了教育活动内在的人文精神传统的教育理念。与传统教育将学生看作被动接受教育的客体,一味强调“灌输”相反的是,主体性教育更加强调激发受教育者作为“人”所具备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90后”大学生作为新生代的群体,他们的主体意识强烈,注重主体的主观感受和情感体验,渴望独立探索,希望在平等的交流中追求真理,乐于在实践的检验中选择真知。因此,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应从学生的思想实际出发,将传统的“管理学生、约束学生、训导学生”转变为“服务学生、激励学生、引导学生”,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的主体性发展,关注学生的主体意愿和需求,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引导学生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完善。
(二)改进课堂教育模式,提升德育实效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新课改”和“素质教育”运动的推进,“90后”学生与以往的学生相比,其权利意识、批判意识、自觉意识日益增强,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有着更高的期待和要求。满足“90后”大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新要求,大学需要深化德育教学内容改革,在“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贴近实际”上下功夫。具体而言,就是要关注现实具体的生活场景,关注具有鲜活生命的大学生的当下所需。课堂教学中,就是要从政治化、抽象化、空洞化的说教王国里解脱出来,以学生为主体,回归学生的生活中,从大学生的生活中挖掘德育题材,选择、编排教学内容,使思想教育更有针对性,学生更容易接受。在授课方式上,要尽量避免“一言堂”现象,尽可能的采取多种形式,比如,情境式教学法、对话式教学法、讨论法、辩论法等等,以提高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三)挖掘课外教育资源,增强“实践性”教育
20世纪90年代以来,真理标准问题趋于成熟并深入人心,“90后”习惯于自己经过亲身实践认识过程来接受前人的实践和结论,而不是直接接受。对于思想道德教育,他们自我选择性极强,很少对某种价值观盲目认同,趋同意识很淡,他们更喜欢从实践中获得真知。因此,对“90后”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除必须的课堂理论知识教学外,还需要依据大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这一特殊规律,积极探索实践教学模式,增强实践体验。具体而言,实践教育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组织学生到企事业单位、农村、市场进行调研考察,到爱国主义基地学习和感受革命先烈和英雄人物的事迹,结合暑期“三下乡”等社会实践活动开展社会调查,到教学实践基地参加各种形式的生产劳动和社会工作等等。总之,就是要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们充分了解校情、国情、社情、民情,进而起到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