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广播不再只是靠听,还可以读,可以看,与手机、杂志、互联网有机融合的广播立体式、全方位发展开辟了广播新时代。与此同时,广播的便携、伴随使得广播真正实现“无孔不入”。
【关键词】 全媒;整合;网络化广播;类型化网络电台;台网一体;电子杂志;手機广播
广播是几大传统媒体之一,成立早,发展快,传播作用大,生命力强。然而,从最初的发展到成熟、鼎盛,再到没落,其中也经历波折与低谷,且低谷时间较长。至今,也仍有一些省级或者地方广播无力与其他媒体抗争。然而,随着一些省市电台大胆尝试与其他媒体有机融合,使得广播迎来了改革创新与再度崛起的春天。广播以其原有优势,加上有机融合后拥有的新优势,真正成为立体、多元的现代媒体,广播也因此被重新认知和认可。
(一)广播也上网
广播面对着以网络和手机为代表的新媒体的巨大冲击,也经历了将被吞噬的危险甚至痛楚,很多地市电台已经不被重视,一些县级电台甚至完全被电视所取代。当网络和手机媒体轰轰烈烈发展起来时,甚至一些电视台也变得夹缝中生存,广播遭遇前所未有的艰难。然而,“压迫”中重生一定是广播事业的发展之路,近几年,一部分广播电台在媒体竞争异常激烈,广播几近没有容身之地的情况下迅速调整发展思路,绝境中崛起成为必由之种。一步加快。这表明在当前媒介融合的环境下,传统广播媒体必须主动加快与新兴媒体的融合,才能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1. 类型化网络电台不断涌现
网络电台是时下广播融合发展的一大热点,这里的网络电台主要是指依托各级电台与广播网站发展起来的网络广播,向受众提供包括在线收听、记忆收听、下载以及播客上传与RSS 聚合等多样服务的一种新型广播形态。近年以来类型化网络电台迅猛发展,国内第一家类型化体育资讯网络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巅峰体坛网络电台在2009 年5 月1 8 日正式开播。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倾力打造的这一具有创新性意义的全新媒体形式,依托体育运动独有的魅力以及互联网络聚集人气的强大力量,在后奥运时代打响了中国在线广播资讯类节目的第一枪。巅峰体坛网络电台集传统广播节目、在线互动点播、精美图片、视频节目等各种媒体形式于一身,提供的是全方位、新形式的在线资讯及互动内容。通过使用巅峰体坛网络电台论坛,广大网民和受众还能够第一时间加入整体节目的运行和制作,成为巅峰体坛网络电台节目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参与的乐趣给受众提供全新的感受,并吸引他们积极加入。
2.台网一体步伐全面提速
近年来,全国各级广播电台加大了广播与网络媒体的融合力度。根据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全面推进台网互动的新媒体发展战略,中国之声、中国广播网从2009 年5 月开始,全面加速台网一体化步伐,深入挖掘和包装中央台独家资源,抢时效、重首发,力求从单一广播内容生产者向全媒体内容提供商转型,全面提高原创率、落地率,利用新媒体实现服务增值。2009 年5 月1 1—1 6 日,中国之声、中国广播网关于甲型H1N1 流感、吉林化纤集团千人中毒事件等一批独家报道被各大门户网站转载,达到有史以来新高。据了解,中国之声、中国广播网从2008 年抗击冰雪、汶川地震到北京奥运会、2009 年“两会”报道等实现全天候实时互动,采编前后方互相预告、互相推广,广播每天在黄金时段播报推广中国广播网,一些重大报道在中国之声全天重要节目、滚动节目和中国广播网要闻区、中广视频发布后,及时开通中广论坛,与受众进行交流互动。
广播的媒介融合既表现为广播媒介之间的融合,也表现为跨媒体之间即广播与其他媒介的融合。不同媒介的融合通过传播形态与信息内容的重组和整合,深刻地改变了广播受众的接受方式和媒介观念,推进了广播节目形态的全新变革。
3.多媒体电子杂志成为广播网站时尚
媒介融合带来广播传播形态的全新变革,广播网站的电子杂志就是一个典型。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电子杂志的完全免费性以及最大限度的共享性,使图片、音乐、动画、视频等完美组合,成为广播网站又一种极具影响力的传播方式。广播网站多数电子杂志都设有留言板,如果网民是在线阅读,还可以进行即时互动。如中国广播网《身边·十七大特刊》,共推出了1 1 期,每期杂志固定栏目《核心阅读》《每日视点》《每日画册》。内容围绕十七大报告,以纵、横两条主线,将深度与广度相结合。图、文、音、视并茂,可读可听可看。
(二)手机广播的新兴与崛起
手机广播随着时代发展而新兴并崛起。广播与手机的融合最近几年在不断地进行着,今年以来广播与手机在融合的深度上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移动国际在线”2009 年7 月1 6 日在北京正式启动,这是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发挥外语优势面向移动互联网推出的新业务。“移动国际在线”是面向移动互联网而设计的多媒体网站,是一个英文信息平台,节目形态广泛适用于摩托罗拉A31 00、苹果iPhone 等智能手机和其他手持终端。用户只需登录“http://gb.cri.cn/”,即可随时随地浏览“移动国际在线”提供的新闻、财经、娱乐、旅游等方面的信息,欣赏英语音视频节目,这为世界了解中国提供了方便、快捷的新渠道。
(三)广播与其他传统媒体融合催生传播新形态
媒介融合表现为广播传播形态之间的融合,当然也包括广播与其它传统媒介之间的融合,这方面的例子比较多。一是广播与报纸的融合。2009 年3 月9 日1 8 时,《北京晚报体育时间》在北京电台体育广播中亮相,这是《北京晚报》体育部和北京电台体育广播强强联手、共同打造的全新体育新闻报道平台。这个平台使平面媒体新闻立体化,使广播新闻杂志化,双方充分利用各自传播优势,对体育新闻进行全新解读。二是广播与广播的传播融合。2008年,黑龙江广播与三亚广播实现跨地域同步直播,《时光点唱机》《激情海越》等节目在两省两地同步互通,实现了异地受众间的密切交融。广播节目搭建了沟通平台,南北两地百姓间增进了更多的沟通交流与相互了解。与此同时,黑龙江广播在省内也广泛成立广播联盟,有效激活闲置资源,最大程度发挥传播效应。三是广播与电视的融合。在广播电视系统深化改革的大环境下,时而电视、时而广播的节目播出方式,更有效地把观众变成听众,把听众变成观众,共同提升双方的收视(听)率。
作者简介:刘伟欣,中共中央党校函授学院,黑龙江省勃利县广播电视事业局编辑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勃利县广播电视事业局)
【关键词】 全媒;整合;网络化广播;类型化网络电台;台网一体;电子杂志;手機广播
广播是几大传统媒体之一,成立早,发展快,传播作用大,生命力强。然而,从最初的发展到成熟、鼎盛,再到没落,其中也经历波折与低谷,且低谷时间较长。至今,也仍有一些省级或者地方广播无力与其他媒体抗争。然而,随着一些省市电台大胆尝试与其他媒体有机融合,使得广播迎来了改革创新与再度崛起的春天。广播以其原有优势,加上有机融合后拥有的新优势,真正成为立体、多元的现代媒体,广播也因此被重新认知和认可。
(一)广播也上网
广播面对着以网络和手机为代表的新媒体的巨大冲击,也经历了将被吞噬的危险甚至痛楚,很多地市电台已经不被重视,一些县级电台甚至完全被电视所取代。当网络和手机媒体轰轰烈烈发展起来时,甚至一些电视台也变得夹缝中生存,广播遭遇前所未有的艰难。然而,“压迫”中重生一定是广播事业的发展之路,近几年,一部分广播电台在媒体竞争异常激烈,广播几近没有容身之地的情况下迅速调整发展思路,绝境中崛起成为必由之种。一步加快。这表明在当前媒介融合的环境下,传统广播媒体必须主动加快与新兴媒体的融合,才能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1. 类型化网络电台不断涌现
网络电台是时下广播融合发展的一大热点,这里的网络电台主要是指依托各级电台与广播网站发展起来的网络广播,向受众提供包括在线收听、记忆收听、下载以及播客上传与RSS 聚合等多样服务的一种新型广播形态。近年以来类型化网络电台迅猛发展,国内第一家类型化体育资讯网络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巅峰体坛网络电台在2009 年5 月1 8 日正式开播。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倾力打造的这一具有创新性意义的全新媒体形式,依托体育运动独有的魅力以及互联网络聚集人气的强大力量,在后奥运时代打响了中国在线广播资讯类节目的第一枪。巅峰体坛网络电台集传统广播节目、在线互动点播、精美图片、视频节目等各种媒体形式于一身,提供的是全方位、新形式的在线资讯及互动内容。通过使用巅峰体坛网络电台论坛,广大网民和受众还能够第一时间加入整体节目的运行和制作,成为巅峰体坛网络电台节目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参与的乐趣给受众提供全新的感受,并吸引他们积极加入。
2.台网一体步伐全面提速
近年来,全国各级广播电台加大了广播与网络媒体的融合力度。根据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全面推进台网互动的新媒体发展战略,中国之声、中国广播网从2009 年5 月开始,全面加速台网一体化步伐,深入挖掘和包装中央台独家资源,抢时效、重首发,力求从单一广播内容生产者向全媒体内容提供商转型,全面提高原创率、落地率,利用新媒体实现服务增值。2009 年5 月1 1—1 6 日,中国之声、中国广播网关于甲型H1N1 流感、吉林化纤集团千人中毒事件等一批独家报道被各大门户网站转载,达到有史以来新高。据了解,中国之声、中国广播网从2008 年抗击冰雪、汶川地震到北京奥运会、2009 年“两会”报道等实现全天候实时互动,采编前后方互相预告、互相推广,广播每天在黄金时段播报推广中国广播网,一些重大报道在中国之声全天重要节目、滚动节目和中国广播网要闻区、中广视频发布后,及时开通中广论坛,与受众进行交流互动。
广播的媒介融合既表现为广播媒介之间的融合,也表现为跨媒体之间即广播与其他媒介的融合。不同媒介的融合通过传播形态与信息内容的重组和整合,深刻地改变了广播受众的接受方式和媒介观念,推进了广播节目形态的全新变革。
3.多媒体电子杂志成为广播网站时尚
媒介融合带来广播传播形态的全新变革,广播网站的电子杂志就是一个典型。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电子杂志的完全免费性以及最大限度的共享性,使图片、音乐、动画、视频等完美组合,成为广播网站又一种极具影响力的传播方式。广播网站多数电子杂志都设有留言板,如果网民是在线阅读,还可以进行即时互动。如中国广播网《身边·十七大特刊》,共推出了1 1 期,每期杂志固定栏目《核心阅读》《每日视点》《每日画册》。内容围绕十七大报告,以纵、横两条主线,将深度与广度相结合。图、文、音、视并茂,可读可听可看。
(二)手机广播的新兴与崛起
手机广播随着时代发展而新兴并崛起。广播与手机的融合最近几年在不断地进行着,今年以来广播与手机在融合的深度上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移动国际在线”2009 年7 月1 6 日在北京正式启动,这是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发挥外语优势面向移动互联网推出的新业务。“移动国际在线”是面向移动互联网而设计的多媒体网站,是一个英文信息平台,节目形态广泛适用于摩托罗拉A31 00、苹果iPhone 等智能手机和其他手持终端。用户只需登录“http://gb.cri.cn/”,即可随时随地浏览“移动国际在线”提供的新闻、财经、娱乐、旅游等方面的信息,欣赏英语音视频节目,这为世界了解中国提供了方便、快捷的新渠道。
(三)广播与其他传统媒体融合催生传播新形态
媒介融合表现为广播传播形态之间的融合,当然也包括广播与其它传统媒介之间的融合,这方面的例子比较多。一是广播与报纸的融合。2009 年3 月9 日1 8 时,《北京晚报体育时间》在北京电台体育广播中亮相,这是《北京晚报》体育部和北京电台体育广播强强联手、共同打造的全新体育新闻报道平台。这个平台使平面媒体新闻立体化,使广播新闻杂志化,双方充分利用各自传播优势,对体育新闻进行全新解读。二是广播与广播的传播融合。2008年,黑龙江广播与三亚广播实现跨地域同步直播,《时光点唱机》《激情海越》等节目在两省两地同步互通,实现了异地受众间的密切交融。广播节目搭建了沟通平台,南北两地百姓间增进了更多的沟通交流与相互了解。与此同时,黑龙江广播在省内也广泛成立广播联盟,有效激活闲置资源,最大程度发挥传播效应。三是广播与电视的融合。在广播电视系统深化改革的大环境下,时而电视、时而广播的节目播出方式,更有效地把观众变成听众,把听众变成观众,共同提升双方的收视(听)率。
作者简介:刘伟欣,中共中央党校函授学院,黑龙江省勃利县广播电视事业局编辑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勃利县广播电视事业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