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愚公移山》一文的教学中,对于愚公是愚蠢还是有智慧的讨论是不可回避的话题。一次旁听一节生成性的课堂教学,在文本解读过程中,思维活跃、思想新锐的学生虽知愚公精神值得学习,但还是几乎一致认为愚公的行为实在不可取。理由有三:1.困难太大,投入和收益不相称,不如搬家或修路;2.移山到别处,妨碍了别人的路;3.破坏环境和生态。对此,教师往往会参照这样几种意见来解读愚公:1.愚公既有雄心大志,又有实施措施,还懂得地理,在那个时代是“知识型”农民。2.他懂得哲学,有很强的语言能力,对智叟先斥后驳,而且逻辑严密,富有哲理,结果使智叟哑口无言。3.从个人出发,可能是“愚”的,但他为子孙着想,为后代造福,目光长远。这样的解读能让学生心服口服吗?学生嗫嚅的神情,也许我们只是靠权威压制了他们的质疑。之所以出现如此窘境,我意识到在此文的教学中,存在着一个严重的问题,那就是对文本的解读剥离了故事特定的时代背景,而一切剥离时代的解读都是一种臆想。因此有必要纠正学生用现代人的眼光来看这则古代寓言,让思维从过于关注移山的可行性上跳出来,从故事产生的时代背景去解读愚公。
《愚公移山》是一篇古代神话故事,收录在《列子》中。《列子》据说由战国时期列子记述或者编纂,大都为神话传说。神话出现在远古时代,马克思对它有很精辟的定义:“任何神话都是用想象和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先民对自然是一种敬畏和征服交织的情感。愚公移山这样一个故事,也许就来源于先民或计划或实干地铲平一座小山,填平一处洼地或者更大一点,比如海,大禹不就带着一帮人干过吗?“人定胜天”,不仅仅是愚公的心愿。当然,现在的我们已经不认为改天换地的事儿是多大的事了。不管怎样,这个故事反映的是战国前后先民的生活状态和理想愿望。在寓言中一切美好正义的愿望最终都会得以实现,所以故事最后借天神的帮助,让这一胜利的结果立现眼前。这里愚公移山能立竿见影,只是喻示一切美好愿望都会实现,毕竟愚公从没打算以感动天帝换得成功,所以这样的结局不会削弱这篇故事的励志意义。放在那个时代,渴望改天换地,说愚也愚,但“精卫填海”“夸父化郑林”这样的愚人愚梦,在那个时代又何其少呢?
再来看看移山这一行为在当时的实际意义。将两座“方七百里,高万仞”的山用“叩石墾壤”的方式挖平,仅靠“子孙荷担”“寒暑易节,始以反焉”,是不是太自不量力?这个故事编得是不是有些离谱?面对一个看不到希望的劳役,这样的辛苦有意思吗?在现代生活方式主导下的学生看来,愚公的努力无疑不符合他们认同的最优化选择。对此疑问,教者解释寓言只是用假托的故事,就某一点来晓谕一个道理,绝不能以今天的科学技术进步来看待愚公的“愚”和智叟的“智”,也不能以今天提倡的“巧干”来要求愚公,似乎也行得通。但事实上,愚公采用这样旷日持久的低效劳作有没有其时代根据呢?请看当时的社会特点。战国时期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学生可以借助历史知识获得,就劳动工具来讲,那是怎样的简陋和低效。大禹治水,“披九山,通九泽,决九河,定九州”,不也限于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只能一点一滴地去做,所以长达十三年之久。在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的封建社会早期,人民生活温饱三餐难继,朝不保夕,认知落后,在强大的自然力面前,生命何其卑微,甚至猛兽都显得比人更适宜生存在那个世界。在这种情形下,个体是不足道的,只有看清人作为种群的发展性、延续性,才可能获得战胜恶劣外在环境的信念。也正是坚信人的力量的积聚,那些神话鼓舞下的先民仅仅靠石头、绳子、骨针创造大汶口那些造型圆润流畅的玉石文明,用肩、木棍、绞绳堆砌起雄伟的宫殿楼宇等现代人也要叹为观止的宏大工程。不惜人力是古代文明成就的一个显著特点。不厘清这点,现在尊奉人权和最优化选择的青年学生,仅凭现代数学、地理知识计算就会因工程浩大而摇头放弃的现代人,是永远无法理解古人的狂热或者说执著的。
有学生说,愚公的提议到底有些犯傻,因为与其搬山,不如搬家。愚公的想法是不是疯癫呢?且不论寓言只是用假托的故事,就某一点来晓谕一个道理,这里的搬山,其实是有寓意的,即铲除阻挠。再从当时的社会实际看,搬家未必就优于搬山。搬家,搬到哪里去?有天赐的某一处资源丰富且宽裕的地方吗?在还不能完全依靠农业生存的古代,适合人居住的地方,只有有限的一些水泽和山脚。搬家不是长远根本的解决之道,生活环境闭塞落后的情况在于后天的改造。也许正应了愚公移山精神的感召,中国人向来不乏改天换地的决心和毅力,一代又一代无畏且无名的华夏儿女才在高原冈峦上开辟出道道梯田,在激流回湍之地兴建起都江堰庇佑蜀中沃土两千余年。换一个角度看,就在衣食尚且不足人生七十称古稀的战国时代,所谓“今者不乐,逝者其耋”(《诗经·车邻》),“年且九十”的愚公想的不是颐养天年,而是自己身后子孙万代生存的便利,思虑不可谓不长远。所以当他的建议一经提出,立刻得到家人赞同,邻里支持。有趣的是,这样一个浩大的工程是由一个行将就木的老人提出,然后由众人附议的。作品如此安排显然有褒扬长者的智慧之意。愚公集一生经验,深思熟虑,谋定而后动,造福后代,功成不必在我,何其可敬。
愚公不愚。“中情之人,名不副实。”(三国刘劭《人物志·效难》)怎讲?“真智在中,众不能见。”(刘昞注)名愚,未必实愚。愚公之得以愚名,不外乎乡里众人对如愚公耿直之辈的善意的嘲笑。不要说那时,就是现在,人们不是还常常把那些不肯弄奸取巧,不知应时而动,认准了一条道走到底的人,那些信奉吃亏是福的人,那些多做事少空谈的人,善意称为“傻子”的吗?而智叟的形象,从名字也不难想象此公平时侃侃而谈,评头论足,精明世故的情状。智叟之智,不过是在家长里短上的精明,智在小处,智在利己。但人生大智慧,世事通透,非大智若愚者不能,所以才有后人“愚公不愚,智叟不智”的感叹。
对《愚公移山》不做剥离时代的解读,我们就会对先人艰苦卓绝地抗争自然方面表现出的坚定信念、无私忘我、吃苦耐劳、前赴后继由衷产生敬意。所以愚公移山的精神传诵至今,就因为它寄寓了我们民族众志成城、百折不挠追寻的一种大治之梦、富强之梦、幸福之梦。毛泽东赞愚公,赞他不畏高山,诚心可以感动天帝。在小米加步枪,甚至几个人合用一支枪的共产党人面前,如果不是有着一样的愚劲,推翻“三座大山”想都不用想,不如继续做老婆孩子热炕头的梦。现在的我们就没有山一样的困难摆在面前了吗?推进社会变革,惩治贪腐,一样任重道远。如果没有搬山的决心,强敌环伺,不用虎狼向前,我们先自己断了生路。即便对个人来讲,生命中左看右看都似不可能完成之任务又怎么少得了呢?认准目标,持之以恒,做愚公精神的传承者,才是正解。
(责任编辑 陈剑平)
《愚公移山》是一篇古代神话故事,收录在《列子》中。《列子》据说由战国时期列子记述或者编纂,大都为神话传说。神话出现在远古时代,马克思对它有很精辟的定义:“任何神话都是用想象和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先民对自然是一种敬畏和征服交织的情感。愚公移山这样一个故事,也许就来源于先民或计划或实干地铲平一座小山,填平一处洼地或者更大一点,比如海,大禹不就带着一帮人干过吗?“人定胜天”,不仅仅是愚公的心愿。当然,现在的我们已经不认为改天换地的事儿是多大的事了。不管怎样,这个故事反映的是战国前后先民的生活状态和理想愿望。在寓言中一切美好正义的愿望最终都会得以实现,所以故事最后借天神的帮助,让这一胜利的结果立现眼前。这里愚公移山能立竿见影,只是喻示一切美好愿望都会实现,毕竟愚公从没打算以感动天帝换得成功,所以这样的结局不会削弱这篇故事的励志意义。放在那个时代,渴望改天换地,说愚也愚,但“精卫填海”“夸父化郑林”这样的愚人愚梦,在那个时代又何其少呢?
再来看看移山这一行为在当时的实际意义。将两座“方七百里,高万仞”的山用“叩石墾壤”的方式挖平,仅靠“子孙荷担”“寒暑易节,始以反焉”,是不是太自不量力?这个故事编得是不是有些离谱?面对一个看不到希望的劳役,这样的辛苦有意思吗?在现代生活方式主导下的学生看来,愚公的努力无疑不符合他们认同的最优化选择。对此疑问,教者解释寓言只是用假托的故事,就某一点来晓谕一个道理,绝不能以今天的科学技术进步来看待愚公的“愚”和智叟的“智”,也不能以今天提倡的“巧干”来要求愚公,似乎也行得通。但事实上,愚公采用这样旷日持久的低效劳作有没有其时代根据呢?请看当时的社会特点。战国时期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学生可以借助历史知识获得,就劳动工具来讲,那是怎样的简陋和低效。大禹治水,“披九山,通九泽,决九河,定九州”,不也限于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只能一点一滴地去做,所以长达十三年之久。在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的封建社会早期,人民生活温饱三餐难继,朝不保夕,认知落后,在强大的自然力面前,生命何其卑微,甚至猛兽都显得比人更适宜生存在那个世界。在这种情形下,个体是不足道的,只有看清人作为种群的发展性、延续性,才可能获得战胜恶劣外在环境的信念。也正是坚信人的力量的积聚,那些神话鼓舞下的先民仅仅靠石头、绳子、骨针创造大汶口那些造型圆润流畅的玉石文明,用肩、木棍、绞绳堆砌起雄伟的宫殿楼宇等现代人也要叹为观止的宏大工程。不惜人力是古代文明成就的一个显著特点。不厘清这点,现在尊奉人权和最优化选择的青年学生,仅凭现代数学、地理知识计算就会因工程浩大而摇头放弃的现代人,是永远无法理解古人的狂热或者说执著的。
有学生说,愚公的提议到底有些犯傻,因为与其搬山,不如搬家。愚公的想法是不是疯癫呢?且不论寓言只是用假托的故事,就某一点来晓谕一个道理,这里的搬山,其实是有寓意的,即铲除阻挠。再从当时的社会实际看,搬家未必就优于搬山。搬家,搬到哪里去?有天赐的某一处资源丰富且宽裕的地方吗?在还不能完全依靠农业生存的古代,适合人居住的地方,只有有限的一些水泽和山脚。搬家不是长远根本的解决之道,生活环境闭塞落后的情况在于后天的改造。也许正应了愚公移山精神的感召,中国人向来不乏改天换地的决心和毅力,一代又一代无畏且无名的华夏儿女才在高原冈峦上开辟出道道梯田,在激流回湍之地兴建起都江堰庇佑蜀中沃土两千余年。换一个角度看,就在衣食尚且不足人生七十称古稀的战国时代,所谓“今者不乐,逝者其耋”(《诗经·车邻》),“年且九十”的愚公想的不是颐养天年,而是自己身后子孙万代生存的便利,思虑不可谓不长远。所以当他的建议一经提出,立刻得到家人赞同,邻里支持。有趣的是,这样一个浩大的工程是由一个行将就木的老人提出,然后由众人附议的。作品如此安排显然有褒扬长者的智慧之意。愚公集一生经验,深思熟虑,谋定而后动,造福后代,功成不必在我,何其可敬。
愚公不愚。“中情之人,名不副实。”(三国刘劭《人物志·效难》)怎讲?“真智在中,众不能见。”(刘昞注)名愚,未必实愚。愚公之得以愚名,不外乎乡里众人对如愚公耿直之辈的善意的嘲笑。不要说那时,就是现在,人们不是还常常把那些不肯弄奸取巧,不知应时而动,认准了一条道走到底的人,那些信奉吃亏是福的人,那些多做事少空谈的人,善意称为“傻子”的吗?而智叟的形象,从名字也不难想象此公平时侃侃而谈,评头论足,精明世故的情状。智叟之智,不过是在家长里短上的精明,智在小处,智在利己。但人生大智慧,世事通透,非大智若愚者不能,所以才有后人“愚公不愚,智叟不智”的感叹。
对《愚公移山》不做剥离时代的解读,我们就会对先人艰苦卓绝地抗争自然方面表现出的坚定信念、无私忘我、吃苦耐劳、前赴后继由衷产生敬意。所以愚公移山的精神传诵至今,就因为它寄寓了我们民族众志成城、百折不挠追寻的一种大治之梦、富强之梦、幸福之梦。毛泽东赞愚公,赞他不畏高山,诚心可以感动天帝。在小米加步枪,甚至几个人合用一支枪的共产党人面前,如果不是有着一样的愚劲,推翻“三座大山”想都不用想,不如继续做老婆孩子热炕头的梦。现在的我们就没有山一样的困难摆在面前了吗?推进社会变革,惩治贪腐,一样任重道远。如果没有搬山的决心,强敌环伺,不用虎狼向前,我们先自己断了生路。即便对个人来讲,生命中左看右看都似不可能完成之任务又怎么少得了呢?认准目标,持之以恒,做愚公精神的传承者,才是正解。
(责任编辑 陈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