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观察和分析小儿肺炎合并力衰竭患者循证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到2014年1月收治的70例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儿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即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儿科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循证护理方式进行护理,护理一段时间后,比较两组患者体温恢复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以及心功能评分和左心室射血分数变化情况。结果:治疗一段时间后,在患者体温恢复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在心功能评分和左心室射血分数变化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心功能评分和左心室射血分数变化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观察组循证护理后心功能评分和左心室射血分数明显优于对照组改善(P<0.05)。结论:在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儿临床治疗中,循证护理比常规护理临床效果更加显著,能有效地改善心功能。
关键词: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循证护理
【中图分类号】R5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1-0307-01
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是一种常见的儿科疾病,具有发病急骤、进展迅速、病死率高等特点,由于其发病因素相对较为复杂,若不及时治疗将给患儿带来生命威胁。在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治疗中,常规心理护理、病房护理以及药物治疗等措施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但小儿生理特点比较特殊,神经调节系统及身体机能尚未发展成熟[1],只有配合循证护理,才能有效地提高护理质量。本文选取我院70例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循证护理对其进行干预护理,取得了不错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1月到2014年1月收治的70例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38例,女性32例,患儿年龄6个月~6岁,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即观察组35例,对照组35例。所有患儿X线检测均显示肺纹理变粗,伴有呼吸困难、心律增快、眼睑及下肢浮肿、烦躁不安等症状,均符合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诊断标准[2],两组患儿在年龄、性别、病史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循证护理干预措施,具体循证干预措施包括:(1)组建循证护理小组,对循证护理相关知识进行学习和了解;(2)认真分析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病发因素、发病机制以及进展程度等,初步制定出治疗和循证护理的措施,再深入分析患儿病情差异,选取最佳护理方案。(3)循证护理措施包括基础护理、心理护理、饮食护理、运动护理等方面,第一基础护理中,仰卧位,头偏向一侧,清洁鼻腔和口腔,保持呼吸道通畅,需要严格无菌吸痰。时刻观察患儿生命体征变化,定时测量患儿体温、心率、尿量等,详细记录要无不良反应。第二心理护理,应主动关心和鼓励患儿,通过游戏和沟通等方式建立护患关系,增强患儿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度,使其积极配合治疗。第三是饮食护理,根据患者病情,尽可能选取易消化、高维生素等流质或半流质食物。最后是运动护理,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3],根据患儿实际病情制定出个体化运动方案,康复训练及不引起任何不适为度。
1.3 疗效评价标准[4]
连续治疗和护理一段时间后,对比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患儿临床症状和体征完全消失为显效;患儿临床症状和体制所有缓解,心律<180次/min,呼吸<60次/min为有效;患儿临床症状及体征未改善甚至加重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有效)/70×100%。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标准差表示,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一段时间后,在患者体温恢复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在心功能评分和左心室射血分数变化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心功能评分和左心室射血分数变化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观察组循证护理后心功能评分和左心室射血分数明显优于对照组改善(P<0.05)。详见下表1。
3 讨论
小儿肺炎由各种致病因素导致的肺间感染、肺泡等[5],心力衰竭是常见的肺炎并发症,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心律增快、眼睑及下肢浮肿、烦躁不安等症状,严重时可危及生命。由于小儿不能准确地叙述症状,且配合度非常差,加上其神经调节系统和身体机制尚未发展成熟,给治疗过程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循证护理主要是针对患者疾病和个性的差异,有计划、有组织地制定护理措施,对患者进行全方位的护理,从而有效地提高患者预后效果。本文采用循证护理应用于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中,根据不同患儿不同身体情况、病情等,选择科学合理的护理方案,提高了患儿及家长对疾病认识水平和预防能力,避免疾病的再次发生。
循证护理在治疗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后,观察组患儿体温恢复时间、啰音消失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护理后心功能评分和左心室射血分数变化也优于护理前对照组(P <0.05),可见循证护理有效地提高了治疗效果,比常规护理效果更加显著。
参考文献
[1] 董红伟.浅析循证护理对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应用[J].中外健康文摘,2014,(13):222-223.
[2] 陈兰,张丽英,钱海燕等.循证护理在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中的临床应用[J].医学临床研究,2013,30(3):622-623.
[3] 张红梅.循证护理在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中的临床应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4):860-862.
[4] 齐卫敏.循证护理在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3,(33):115-116.
[5] 刘俊巧.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儿临床应用循证护理的探讨[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4,5(4):63-64.
关键词: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循证护理
【中图分类号】R5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1-0307-01
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是一种常见的儿科疾病,具有发病急骤、进展迅速、病死率高等特点,由于其发病因素相对较为复杂,若不及时治疗将给患儿带来生命威胁。在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治疗中,常规心理护理、病房护理以及药物治疗等措施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但小儿生理特点比较特殊,神经调节系统及身体机能尚未发展成熟[1],只有配合循证护理,才能有效地提高护理质量。本文选取我院70例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循证护理对其进行干预护理,取得了不错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1月到2014年1月收治的70例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38例,女性32例,患儿年龄6个月~6岁,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即观察组35例,对照组35例。所有患儿X线检测均显示肺纹理变粗,伴有呼吸困难、心律增快、眼睑及下肢浮肿、烦躁不安等症状,均符合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诊断标准[2],两组患儿在年龄、性别、病史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循证护理干预措施,具体循证干预措施包括:(1)组建循证护理小组,对循证护理相关知识进行学习和了解;(2)认真分析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病发因素、发病机制以及进展程度等,初步制定出治疗和循证护理的措施,再深入分析患儿病情差异,选取最佳护理方案。(3)循证护理措施包括基础护理、心理护理、饮食护理、运动护理等方面,第一基础护理中,仰卧位,头偏向一侧,清洁鼻腔和口腔,保持呼吸道通畅,需要严格无菌吸痰。时刻观察患儿生命体征变化,定时测量患儿体温、心率、尿量等,详细记录要无不良反应。第二心理护理,应主动关心和鼓励患儿,通过游戏和沟通等方式建立护患关系,增强患儿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度,使其积极配合治疗。第三是饮食护理,根据患者病情,尽可能选取易消化、高维生素等流质或半流质食物。最后是运动护理,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3],根据患儿实际病情制定出个体化运动方案,康复训练及不引起任何不适为度。
1.3 疗效评价标准[4]
连续治疗和护理一段时间后,对比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患儿临床症状和体征完全消失为显效;患儿临床症状和体制所有缓解,心律<180次/min,呼吸<60次/min为有效;患儿临床症状及体征未改善甚至加重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有效)/70×100%。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标准差表示,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一段时间后,在患者体温恢复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在心功能评分和左心室射血分数变化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心功能评分和左心室射血分数变化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观察组循证护理后心功能评分和左心室射血分数明显优于对照组改善(P<0.05)。详见下表1。
3 讨论
小儿肺炎由各种致病因素导致的肺间感染、肺泡等[5],心力衰竭是常见的肺炎并发症,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心律增快、眼睑及下肢浮肿、烦躁不安等症状,严重时可危及生命。由于小儿不能准确地叙述症状,且配合度非常差,加上其神经调节系统和身体机制尚未发展成熟,给治疗过程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循证护理主要是针对患者疾病和个性的差异,有计划、有组织地制定护理措施,对患者进行全方位的护理,从而有效地提高患者预后效果。本文采用循证护理应用于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中,根据不同患儿不同身体情况、病情等,选择科学合理的护理方案,提高了患儿及家长对疾病认识水平和预防能力,避免疾病的再次发生。
循证护理在治疗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后,观察组患儿体温恢复时间、啰音消失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护理后心功能评分和左心室射血分数变化也优于护理前对照组(P <0.05),可见循证护理有效地提高了治疗效果,比常规护理效果更加显著。
参考文献
[1] 董红伟.浅析循证护理对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应用[J].中外健康文摘,2014,(13):222-223.
[2] 陈兰,张丽英,钱海燕等.循证护理在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中的临床应用[J].医学临床研究,2013,30(3):622-623.
[3] 张红梅.循证护理在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中的临床应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4):860-862.
[4] 齐卫敏.循证护理在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3,(33):115-116.
[5] 刘俊巧.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儿临床应用循证护理的探讨[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4,5(4):6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