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幼儿园中“自主午餐”活动逐渐“火”了起来,但包办代替、千篇一律、索然无味、放任自流等问题依然存在。如何让幼儿午餐变得更自主,更快乐?我们组织教师开展了“大班幼儿自主午餐”专题研讨活动,总结出了创新午餐的策略。
1.餐前陶冶——创设温馨自主的用餐环境
(1)打破模式——改变餐桌排列。①“变化”的餐桌:尝试将分餐桌、用餐桌、整理桌等各种餐桌多样化排列,如排成S形、三角形、心形等。②“别致”的雅座:在活动室靠窗的一角开辟用餐雅座,将它适当美化。只有在用餐评比中获得“用餐文明星”的孩子才能在雅座用餐,孩子们特别期待。
(2)激发食欲——菜谱趣味播报。①“营养小博士”美食推荐:教师借助课件对每日的午餐食物做形象生动的介绍。比如“木耳是大地的耳朵,吃了会变得更机灵”,形象的比喻能激发孩子的食欲。②“私房菜”小广播:尝试让每组幼儿自主认领播报菜名,介绍食谱。每组认领一天,组员推荐组长来播报。
(3)开胃甜点——餐前安静游戏。为了避免孩子过度兴奋和出汗,也为了不讓孩子们过多等待,我们设计了餐前安静游戏。比如:手指游戏“手指眼镜”“手指打鼓”,圆圈游戏“比比谁的气息长”,娱乐游戏“小侦探”“兔子举手”,点唱机游戏“餐前小歌星”“你点我唱”,餐前时间成了孩子们翘首期盼的时间。
2.餐中自选——让每一个幼儿爱上午餐
(1)自选三步骤。①自选餐桌:让孩子们为每桌制作餐牌,如小鱼桌、草莓桌,幼儿都拥有选择餐桌的权利。②自由结伴:幼儿有选择和自己喜欢的同伴坐在一起用餐的权利。③自主添餐:采用少盛多添原则,让幼儿自己添饭添菜。自从实行了自主添餐后,我们发现幼儿整体进餐的速度也提高了。
(2)伴乐进餐。研究表明,音乐不仅让耳朵“享福”,还能让肠胃受益。因此,我们选播一些舒缓优美的名曲,给幼儿宁静、闲适感,又能促进食物消化。
3.餐后跟进——培养幼儿良好的用餐习惯
(1)餐后活动。陆续吃完饭,孩子们自选场地搬好小椅子,可以在室外晒太阳,可以在室内自由活动。教师事先准备了丰富的材料,有孩子自带的玩具,如溜溜球、图书、拼图等;有活动材料,如美工颜料、数活动操作材料等;有各种民间游戏材料,用于开展翻花绳、打陀螺、挑棒等民间游戏。每天餐后活动都会提供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材料,孩子们可自主选择。
除此之外,教师带领孩子们到附近走走,散散步,讲讲自己的见闻,或窃窃私语,或究因探讨……总之那是孩子们的天地,孩子们的世界。餐后活动激发了幼儿的积极性,促进了幼儿身心和谐主动发展。
(2)餐后评价。①光盘小使者:鼓励幼儿以“吃光自己盘中的饭菜”实际行动践行节约精神,并让大班幼儿以打“√”的形式进行记录,让“勤俭节约”的种子在孩子们的心中生根发芽。②用餐文明星:我们采用幼儿自评的方法,只要做到餐前的要求,就能自己上来评红星,突出幼儿的主体地位。评比以时间为准,一般在半小时之内吃完中饭,并且符合要求的幼儿,可以自己上来评红星。这样幼儿通过自己的努力,只要有一点进步,就能得到一颗红星。③服务小助手:午餐时刻,是培养幼儿服务意识和劳动习惯的最佳时机。孩子们自主讨论形成服务集体的项目,如餐前服务:摆放餐具、餐牌、毛巾等;餐后整理:擦桌子,扫地,检查掉米粒和漱口、擦嘴等情况。幼儿可以自主选择其中的一个项目来为集体服务。
1.转变观念——高度重视幼儿午餐价值
午餐时间教师不能松懈下来,只顾着埋头干自己的事情,而是要认真关注孩子们就餐时的表现。比如多关注孩子们餐桌上的礼仪、就餐习惯等,从而更好地挖掘午餐的教育价值。
2.实践变革——努力打造用餐的自主空间
午餐时,教师要从原先的“冲在前”转化为“隐在后”,由权威的“前台”走向服务的“后台”。让孩子逐步融入自主取拿餐具、自主添加饭菜、自主餐后活动、自主餐后评价的自主空间,这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善于观察——捕捉有价值的教育信息
午餐时,我们可以重点观察某一方面,比如餐前孩子们洗手的情况,餐中孩子们喜欢吃的菜品,甚至是观察某一个幼儿的具体行为,一周下来他选择哪种餐后活动较多、是否会自主餐后评价等,并利用便利贴记录在“亮眼睛问题发现栏”上。我们用心做到每天一记,一周一汇总,重点研讨有价值的教育信息,确定下阶段如何调整和实施。
一、“三环节”创新午餐策略——幼儿用餐从被动到自主
1.餐前陶冶——创设温馨自主的用餐环境
(1)打破模式——改变餐桌排列。①“变化”的餐桌:尝试将分餐桌、用餐桌、整理桌等各种餐桌多样化排列,如排成S形、三角形、心形等。②“别致”的雅座:在活动室靠窗的一角开辟用餐雅座,将它适当美化。只有在用餐评比中获得“用餐文明星”的孩子才能在雅座用餐,孩子们特别期待。
(2)激发食欲——菜谱趣味播报。①“营养小博士”美食推荐:教师借助课件对每日的午餐食物做形象生动的介绍。比如“木耳是大地的耳朵,吃了会变得更机灵”,形象的比喻能激发孩子的食欲。②“私房菜”小广播:尝试让每组幼儿自主认领播报菜名,介绍食谱。每组认领一天,组员推荐组长来播报。
(3)开胃甜点——餐前安静游戏。为了避免孩子过度兴奋和出汗,也为了不讓孩子们过多等待,我们设计了餐前安静游戏。比如:手指游戏“手指眼镜”“手指打鼓”,圆圈游戏“比比谁的气息长”,娱乐游戏“小侦探”“兔子举手”,点唱机游戏“餐前小歌星”“你点我唱”,餐前时间成了孩子们翘首期盼的时间。
2.餐中自选——让每一个幼儿爱上午餐
(1)自选三步骤。①自选餐桌:让孩子们为每桌制作餐牌,如小鱼桌、草莓桌,幼儿都拥有选择餐桌的权利。②自由结伴:幼儿有选择和自己喜欢的同伴坐在一起用餐的权利。③自主添餐:采用少盛多添原则,让幼儿自己添饭添菜。自从实行了自主添餐后,我们发现幼儿整体进餐的速度也提高了。
(2)伴乐进餐。研究表明,音乐不仅让耳朵“享福”,还能让肠胃受益。因此,我们选播一些舒缓优美的名曲,给幼儿宁静、闲适感,又能促进食物消化。
3.餐后跟进——培养幼儿良好的用餐习惯
(1)餐后活动。陆续吃完饭,孩子们自选场地搬好小椅子,可以在室外晒太阳,可以在室内自由活动。教师事先准备了丰富的材料,有孩子自带的玩具,如溜溜球、图书、拼图等;有活动材料,如美工颜料、数活动操作材料等;有各种民间游戏材料,用于开展翻花绳、打陀螺、挑棒等民间游戏。每天餐后活动都会提供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材料,孩子们可自主选择。
除此之外,教师带领孩子们到附近走走,散散步,讲讲自己的见闻,或窃窃私语,或究因探讨……总之那是孩子们的天地,孩子们的世界。餐后活动激发了幼儿的积极性,促进了幼儿身心和谐主动发展。
(2)餐后评价。①光盘小使者:鼓励幼儿以“吃光自己盘中的饭菜”实际行动践行节约精神,并让大班幼儿以打“√”的形式进行记录,让“勤俭节约”的种子在孩子们的心中生根发芽。②用餐文明星:我们采用幼儿自评的方法,只要做到餐前的要求,就能自己上来评红星,突出幼儿的主体地位。评比以时间为准,一般在半小时之内吃完中饭,并且符合要求的幼儿,可以自己上来评红星。这样幼儿通过自己的努力,只要有一点进步,就能得到一颗红星。③服务小助手:午餐时刻,是培养幼儿服务意识和劳动习惯的最佳时机。孩子们自主讨论形成服务集体的项目,如餐前服务:摆放餐具、餐牌、毛巾等;餐后整理:擦桌子,扫地,检查掉米粒和漱口、擦嘴等情况。幼儿可以自主选择其中的一个项目来为集体服务。
二、“三方面”推进午餐实施——教师管理从高控到放手
1.转变观念——高度重视幼儿午餐价值
午餐时间教师不能松懈下来,只顾着埋头干自己的事情,而是要认真关注孩子们就餐时的表现。比如多关注孩子们餐桌上的礼仪、就餐习惯等,从而更好地挖掘午餐的教育价值。
2.实践变革——努力打造用餐的自主空间
午餐时,教师要从原先的“冲在前”转化为“隐在后”,由权威的“前台”走向服务的“后台”。让孩子逐步融入自主取拿餐具、自主添加饭菜、自主餐后活动、自主餐后评价的自主空间,这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善于观察——捕捉有价值的教育信息
午餐时,我们可以重点观察某一方面,比如餐前孩子们洗手的情况,餐中孩子们喜欢吃的菜品,甚至是观察某一个幼儿的具体行为,一周下来他选择哪种餐后活动较多、是否会自主餐后评价等,并利用便利贴记录在“亮眼睛问题发现栏”上。我们用心做到每天一记,一周一汇总,重点研讨有价值的教育信息,确定下阶段如何调整和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