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原副部长张明远将军,是一位对革命有重要贡献的老红军。在他60多年的军旅生活中有许多传奇的故事。其中,最为人们称道的,是其在长征途中奉命在岷山县当了56天县长的事。
进入故乡被任命为县长
1936年8月上旬,随红二、四方面军行动的张明远带侦查队第三次通过草地,进入甘肃岷县,总司令部进驻岷县三十里铺。
一踏入熟悉的甘南山乡,张明远的心情就格外激动,因为这里是他的故乡,是他出生的地方啊!
1909年12月一个异常寒冷的冬日,张明远出生在穷困偏僻的岷县西寨乡砍堡塔村一个雇农家庭,他们兄弟姐妹7人,他排行老六。由于家里人口多,收成有限,全家终年少吃缺穿。为了活命,13岁那年,张明远不得不到三十里铺一个地主家去放羊,干一年只得一斗粮食的工钱。不久,父亲因病去世,欠下地主许多债。为了帮家里渡过难关,1925年,16岁的张明远卖身当壮丁,到西北军冯玉祥部当兵。
1931年,由于西北军改编的国民党军第二十六路军,被蒋介石调到江西去“围剿”红军,张明远随军来到江西宁都县。不久,“九一八”事变发生,全国人民掀起了抗日热潮,不少士兵不愿再打内战,要求北上抗日,张明远便是其中积极的一员。在红军反“围剿”不断取得胜利和全国人民反蒋浪潮的推动下,1931年12月14日,二十六路军1.7万余人,在军参谋长共产党员赵博生和旅长董振堂、季振同等人的率领下,在宁都县举行起义,加入了中国工农红军,被改编为红五军团。张明远也获得了新生,成为一名光荣的红军战士。在革命大家庭里,他的阶级觉悟提高很快,于起义的当月加入中国共产党,随即被提升为排长,他作战勇敢,不怕牺牲,4个月后被提升为连长。又过了半年,他担任了红军保卫局侦察科科长……
张明远屈指一算,自己离家已11年了。这11年中,由于交通不便,部队行军不定,他与家里中断联系,家里人一直不知道他的生死存亡,更不知道他已成为一名工农红军的指挥员。进入甘南后的一天,刘伯承对张明远说:“你到何长工同志那里去报到。组织上决定,你去岷县当苏维埃政府主席,也就是县长喽!”
原来,经党中央同意,刚过完草地的红二、四方面军在甘南一带暂时停留,休整待命。同时发动群众,建立革命政权。为使这一工作顺利进行,成立了以红九军团原政委何长工为主席的甘肃省苏维埃政府。
放羊娃出身的张明远,听说自己要当县长,有点手足无措:“这,这县长可是个大官啊,要察民情,断案件,征粮抓税,教化民众,咱能行吗?”
刘伯承看着他的样子,开玩笑说:“是呀,这县太爷历来是个肥缺,民国前要十年寒窗,考举人,中进士,才可能选上。就是民国以后,不少人也要靠行贿买官,才能坐上这把交椅。今天白送给你了,你还不要?”
张明远嘿嘿一笑说:“咱这水平,怕当不好嘛!”
刘伯承严肃地说:“共产党的官,只要为劳动人民掌好印把子,不为个人捞钱,就能得到群众的拥护——对了,你这个县长,可不发一分钱的薪水哟!”
张明远说:“这一点没问题,咱决不当贪官、糊涂官!”
接着,刘伯承告诉张明远:“你是这个地区的人,一定要利用你的乡情、乡音和影响力,迅速开展工作。我们当前的情况你是知道的,部队爬雪山、过草地吃了很多苦头,现在要休整,但群众受国民党欺骗宣传都跑光了,找不到粮食,物资得不到补充。所以要迅速建立临时政权,筹集军需粮饷,补充兵员,治疗伤员,到时还要继续行动北上。”
揭露国民党的反动本质
接受任务后,张明远立即走马上任。他在部队抽调十几名干部,搭起架子,下分组织、宣传、妇女3个部。他交待任务,要大家立即下乡,去寻找和发动群众,开展工作。
为了建立县政府的权威,张明远找人刻了一枚县苏维埃政府的大印,随身携带,发布告、出通知,他都要盖上这红红的大印。
张明远不敢贸然回老家探望,决定先去见见住在三十里铺的表兄张季农。
找到了表兄家,张明远老远看见了一个衰老的身影。他依稀记得表兄的模样,就问:“你是……是张季农吧?”
对方惊恐地望着他:“你、你是谁?怎么知道我的名字?”
张明远肯定他就是表兄,忙说:“你看看,我是谁?”
表兄瞅着这个穿着军装的人,茫然地摇头道:“认不得,认不得!”
张明远心里一酸,说出了自己的乳名:“我是云存啊,你的表弟!”
“啊,你还活着!”两人抱在一起,热泪涟涟。
张明远说:“哥,别哭了,我不是回来了吗?我家里人都好吗?”
表兄说:“好!家里人都艰难地活着。噢,你这是从哪里来呀?”
张明远告诉表兄,自己已参加了红军,红军是共产党领导的为穷人打江山的队伍。如今,上级派自己来这里当县长了。要表兄协助自己开展工作。
此时的张明远,一点没有荣归故里的感觉。他问:“哥,人都到哪里去了,为啥村里找不到一个人?”
表兄说:“都躲到山里去了,跑光了!”
于是,在张季农的带领下,他们找回了众乡亲。大家奔走相告:“张家的云存娃当县长了,咱们闹翻身了!”
张明远用地道的家乡话,向乡亲们宣传共产党的主张,揭露国民党和土豪劣绅压榨穷苦劳动人民的反动本质,要求大家组织起来,建立自己的政权,支援红军北上抗日。
在张明远和大家的努力下,不长时间他们就在岷县三十里铺、哈达铺等地区建起了80多个基层政权,发展了一批骨干。
为了打开局面,张明远认为必须坚决镇压一批一贯横行乡里、作恶多端的恶霸和反动民团。他经过调查了解,把几个被群众称为“活剥皮”、“假善人”的劣绅及匪霸和反动地主抓了起来,召开公审大会,公布他们的罪行,然后报经上级批准,予以处决。这为群众出了一口恶气,为劳动人民撑了腰。与此同时,在全县开展了“打土豪、分浮财”的斗争活动,没收大土豪、大地主的财物和粮食,分给穷苦农民,极大地激发了群众的斗争热情。他们跟着自己的县长监视坏人,筹粮筹款,护理伤员,支援前线。
支援红军部队
在那些日子里,27岁的张明远昼夜连轴转,他不但成了老百姓心目中的“青天父母官”,而且成为部队后勤官兵追逐的对象,大家追着他,向他要人要粮要物。搞后勤供应的同志告诉他:部队每天至少要5万斤粮食(粗粮),才能维持下来。这对一个偏僻落后的小县来说,不能不说是个沉重的负担。张明远总是想方设法,全力满足部队需要。一是拿出一些现款,向群众购买余粮。当时伤病员很多,仅麻子乡就住有1700多名身体状况极差的病员。有时粮食欠缺,就派人挖鲜洋芋(土豆)和采摘青豆角来补充,基本保障了他们的需要。当红军攻打岷县县城时,张明远指派荣埠乡的干部每天套八九辆牛车给部队送粮菜,保障了部队的供应。另一个办法就是通过打土豪和没收一些恶商的粮食来补充军用;同时也欢迎一些开明绅士和爱国商户捐粮捐款支援红军。在红军的感召和张明远的宣传下,寺沟乡的开明人士寇三娃一下捐给红军粮食700公斤,羊100只;扎地村的周文廉捐粮600公斤;甘寨村的冯守安兄弟捐粮400多公斤,肥猪一头;等等。据统计,在红军长征中,岷县共为红军筹供粮食(粗粮)200多万公斤,此外还提供了一大批羊、猪、菜和柴、草等。
艰苦卓绝的长征和连续的行军作战,使部队中伤病员几乎过半。尽快帮助伤病员恢复健康,是张明远这个县长的另一项重要任务。张明远说:不少同志已倒在了长征路上,侥幸活下来的人都是革命的宝贵财富,我们一定要对得起他们。为此,他动员各乡、村都腾出房子和热炕,分头安置伤病员;还派人上山打野味、寻找中草药,为伤病员补养身体和治疗。不少乡几乎“村村住伤员,家家有看护”。伤员们又享受上了苏区时的日子。当红军继续北上时,大部分伤病员都痊愈归队,不能行动的一些重伤员,在部队的协助下,交给可靠的老乡继续掩护疗养。全国解放后,1953年经岷县人民政府统计,留在当地活着的红军战士还有70多人。
由于部队减员很大,急需补充兵员,壮大力量。于是张明远立即行动,做出部署,他通过各区乡政权,广泛宣传动员,全县立即掀起了一个报名当红军的热潮。张明远率先示范,动员他的几个侄子、侄女带头参加红军。很快,各区乡都根据参军人数的多少,编成了一个或几个新兵连。最后,张明远经过审验,集合各区乡的新兵连,编成了一个3000多人的新兵团,被人们称为岷山独立团。上级任命张明远为岷山独立团团长兼政委。
10月上旬,根据中央的安排,经过休整的红军奉命继续北上。刘伯承总参谋长通知张明远:结束县长的职务,率岷山独立团随军北上。
张明远屈指一算,他共当了56天的县长。张明远恋恋不舍地处理了善后工作,和故乡人民挥手告别,带着3000多家乡子弟走入了革命队伍。三大主力红军会师后,经朱德总司令同意,岷山独立团编入了红五军团序列。
张明远虽然只当了短短56天县长,但群众口碑却极佳。群众称赞他:一不做贪官,二不做糊涂官,三不做清闲官,是个实实在在为民办事的清官、好官。这事很快传开了。不少人记住了他的名字。
抗美援朝前夕,身为东北军区后勤部副部长的张明远,奉命到北京中南海晋见周恩来。见面后一报上名字,周恩来就说:“你就是长征中在甘南地区我们派出的第一任岷县县长嘛!”
其实张明远当县长时,随红一方面军行动的周恩来早已到达陕北,想不到他对十几年前的事还记得这么清楚。
进入故乡被任命为县长
1936年8月上旬,随红二、四方面军行动的张明远带侦查队第三次通过草地,进入甘肃岷县,总司令部进驻岷县三十里铺。
一踏入熟悉的甘南山乡,张明远的心情就格外激动,因为这里是他的故乡,是他出生的地方啊!
1909年12月一个异常寒冷的冬日,张明远出生在穷困偏僻的岷县西寨乡砍堡塔村一个雇农家庭,他们兄弟姐妹7人,他排行老六。由于家里人口多,收成有限,全家终年少吃缺穿。为了活命,13岁那年,张明远不得不到三十里铺一个地主家去放羊,干一年只得一斗粮食的工钱。不久,父亲因病去世,欠下地主许多债。为了帮家里渡过难关,1925年,16岁的张明远卖身当壮丁,到西北军冯玉祥部当兵。
1931年,由于西北军改编的国民党军第二十六路军,被蒋介石调到江西去“围剿”红军,张明远随军来到江西宁都县。不久,“九一八”事变发生,全国人民掀起了抗日热潮,不少士兵不愿再打内战,要求北上抗日,张明远便是其中积极的一员。在红军反“围剿”不断取得胜利和全国人民反蒋浪潮的推动下,1931年12月14日,二十六路军1.7万余人,在军参谋长共产党员赵博生和旅长董振堂、季振同等人的率领下,在宁都县举行起义,加入了中国工农红军,被改编为红五军团。张明远也获得了新生,成为一名光荣的红军战士。在革命大家庭里,他的阶级觉悟提高很快,于起义的当月加入中国共产党,随即被提升为排长,他作战勇敢,不怕牺牲,4个月后被提升为连长。又过了半年,他担任了红军保卫局侦察科科长……
张明远屈指一算,自己离家已11年了。这11年中,由于交通不便,部队行军不定,他与家里中断联系,家里人一直不知道他的生死存亡,更不知道他已成为一名工农红军的指挥员。进入甘南后的一天,刘伯承对张明远说:“你到何长工同志那里去报到。组织上决定,你去岷县当苏维埃政府主席,也就是县长喽!”
原来,经党中央同意,刚过完草地的红二、四方面军在甘南一带暂时停留,休整待命。同时发动群众,建立革命政权。为使这一工作顺利进行,成立了以红九军团原政委何长工为主席的甘肃省苏维埃政府。
放羊娃出身的张明远,听说自己要当县长,有点手足无措:“这,这县长可是个大官啊,要察民情,断案件,征粮抓税,教化民众,咱能行吗?”
刘伯承看着他的样子,开玩笑说:“是呀,这县太爷历来是个肥缺,民国前要十年寒窗,考举人,中进士,才可能选上。就是民国以后,不少人也要靠行贿买官,才能坐上这把交椅。今天白送给你了,你还不要?”
张明远嘿嘿一笑说:“咱这水平,怕当不好嘛!”
刘伯承严肃地说:“共产党的官,只要为劳动人民掌好印把子,不为个人捞钱,就能得到群众的拥护——对了,你这个县长,可不发一分钱的薪水哟!”
张明远说:“这一点没问题,咱决不当贪官、糊涂官!”
接着,刘伯承告诉张明远:“你是这个地区的人,一定要利用你的乡情、乡音和影响力,迅速开展工作。我们当前的情况你是知道的,部队爬雪山、过草地吃了很多苦头,现在要休整,但群众受国民党欺骗宣传都跑光了,找不到粮食,物资得不到补充。所以要迅速建立临时政权,筹集军需粮饷,补充兵员,治疗伤员,到时还要继续行动北上。”
揭露国民党的反动本质
接受任务后,张明远立即走马上任。他在部队抽调十几名干部,搭起架子,下分组织、宣传、妇女3个部。他交待任务,要大家立即下乡,去寻找和发动群众,开展工作。
为了建立县政府的权威,张明远找人刻了一枚县苏维埃政府的大印,随身携带,发布告、出通知,他都要盖上这红红的大印。
张明远不敢贸然回老家探望,决定先去见见住在三十里铺的表兄张季农。
找到了表兄家,张明远老远看见了一个衰老的身影。他依稀记得表兄的模样,就问:“你是……是张季农吧?”
对方惊恐地望着他:“你、你是谁?怎么知道我的名字?”
张明远肯定他就是表兄,忙说:“你看看,我是谁?”
表兄瞅着这个穿着军装的人,茫然地摇头道:“认不得,认不得!”
张明远心里一酸,说出了自己的乳名:“我是云存啊,你的表弟!”
“啊,你还活着!”两人抱在一起,热泪涟涟。
张明远说:“哥,别哭了,我不是回来了吗?我家里人都好吗?”
表兄说:“好!家里人都艰难地活着。噢,你这是从哪里来呀?”
张明远告诉表兄,自己已参加了红军,红军是共产党领导的为穷人打江山的队伍。如今,上级派自己来这里当县长了。要表兄协助自己开展工作。
此时的张明远,一点没有荣归故里的感觉。他问:“哥,人都到哪里去了,为啥村里找不到一个人?”
表兄说:“都躲到山里去了,跑光了!”
于是,在张季农的带领下,他们找回了众乡亲。大家奔走相告:“张家的云存娃当县长了,咱们闹翻身了!”
张明远用地道的家乡话,向乡亲们宣传共产党的主张,揭露国民党和土豪劣绅压榨穷苦劳动人民的反动本质,要求大家组织起来,建立自己的政权,支援红军北上抗日。
在张明远和大家的努力下,不长时间他们就在岷县三十里铺、哈达铺等地区建起了80多个基层政权,发展了一批骨干。
为了打开局面,张明远认为必须坚决镇压一批一贯横行乡里、作恶多端的恶霸和反动民团。他经过调查了解,把几个被群众称为“活剥皮”、“假善人”的劣绅及匪霸和反动地主抓了起来,召开公审大会,公布他们的罪行,然后报经上级批准,予以处决。这为群众出了一口恶气,为劳动人民撑了腰。与此同时,在全县开展了“打土豪、分浮财”的斗争活动,没收大土豪、大地主的财物和粮食,分给穷苦农民,极大地激发了群众的斗争热情。他们跟着自己的县长监视坏人,筹粮筹款,护理伤员,支援前线。
支援红军部队
在那些日子里,27岁的张明远昼夜连轴转,他不但成了老百姓心目中的“青天父母官”,而且成为部队后勤官兵追逐的对象,大家追着他,向他要人要粮要物。搞后勤供应的同志告诉他:部队每天至少要5万斤粮食(粗粮),才能维持下来。这对一个偏僻落后的小县来说,不能不说是个沉重的负担。张明远总是想方设法,全力满足部队需要。一是拿出一些现款,向群众购买余粮。当时伤病员很多,仅麻子乡就住有1700多名身体状况极差的病员。有时粮食欠缺,就派人挖鲜洋芋(土豆)和采摘青豆角来补充,基本保障了他们的需要。当红军攻打岷县县城时,张明远指派荣埠乡的干部每天套八九辆牛车给部队送粮菜,保障了部队的供应。另一个办法就是通过打土豪和没收一些恶商的粮食来补充军用;同时也欢迎一些开明绅士和爱国商户捐粮捐款支援红军。在红军的感召和张明远的宣传下,寺沟乡的开明人士寇三娃一下捐给红军粮食700公斤,羊100只;扎地村的周文廉捐粮600公斤;甘寨村的冯守安兄弟捐粮400多公斤,肥猪一头;等等。据统计,在红军长征中,岷县共为红军筹供粮食(粗粮)200多万公斤,此外还提供了一大批羊、猪、菜和柴、草等。
艰苦卓绝的长征和连续的行军作战,使部队中伤病员几乎过半。尽快帮助伤病员恢复健康,是张明远这个县长的另一项重要任务。张明远说:不少同志已倒在了长征路上,侥幸活下来的人都是革命的宝贵财富,我们一定要对得起他们。为此,他动员各乡、村都腾出房子和热炕,分头安置伤病员;还派人上山打野味、寻找中草药,为伤病员补养身体和治疗。不少乡几乎“村村住伤员,家家有看护”。伤员们又享受上了苏区时的日子。当红军继续北上时,大部分伤病员都痊愈归队,不能行动的一些重伤员,在部队的协助下,交给可靠的老乡继续掩护疗养。全国解放后,1953年经岷县人民政府统计,留在当地活着的红军战士还有70多人。
由于部队减员很大,急需补充兵员,壮大力量。于是张明远立即行动,做出部署,他通过各区乡政权,广泛宣传动员,全县立即掀起了一个报名当红军的热潮。张明远率先示范,动员他的几个侄子、侄女带头参加红军。很快,各区乡都根据参军人数的多少,编成了一个或几个新兵连。最后,张明远经过审验,集合各区乡的新兵连,编成了一个3000多人的新兵团,被人们称为岷山独立团。上级任命张明远为岷山独立团团长兼政委。
10月上旬,根据中央的安排,经过休整的红军奉命继续北上。刘伯承总参谋长通知张明远:结束县长的职务,率岷山独立团随军北上。
张明远屈指一算,他共当了56天的县长。张明远恋恋不舍地处理了善后工作,和故乡人民挥手告别,带着3000多家乡子弟走入了革命队伍。三大主力红军会师后,经朱德总司令同意,岷山独立团编入了红五军团序列。
张明远虽然只当了短短56天县长,但群众口碑却极佳。群众称赞他:一不做贪官,二不做糊涂官,三不做清闲官,是个实实在在为民办事的清官、好官。这事很快传开了。不少人记住了他的名字。
抗美援朝前夕,身为东北军区后勤部副部长的张明远,奉命到北京中南海晋见周恩来。见面后一报上名字,周恩来就说:“你就是长征中在甘南地区我们派出的第一任岷县县长嘛!”
其实张明远当县长时,随红一方面军行动的周恩来早已到达陕北,想不到他对十几年前的事还记得这么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