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利论

来源 :读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o123gu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义利之辨,哲学上早有了。我们最初的哲人一开始便把义看得比利高尚些。《论语》虽说“子罕言利”,但孔子对义利的表态还是十分明确的,所谓“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者即是。这句话既含有明显的褒贬,又有一些对事实的无可奈何的承认,远不似孔门亚圣孟子的偏激,什么“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唯义所在”,简直于利于小人不屑一顾。到了荀子,说法缓和一些了,“好利恶害,是君子小人之所同”,只不过小人是“唯利所在,无所不顾”,君子则“唯义所在,不顾于权,不顾其利,重死而持义不挠”罢了。基本上还是尚义薄利的。
  君子的尚义与小人的好利,确乎也是事实。但却不能由此推断出君子不好利与小人不尚义。只不过,君子者,剥削者也,攫取的生活资料已经享用不竭,固然无须再操什么心;而小人者,被剥削者也,生产出的生活资料被人剥夺,因而不能不整日价为生计奔波。当然,这样说并不排除有身在陋巷,箪食瓢饮而不改其乐的颜回这样的君子,但要以这类道德的个别代社会的普遍就未免迁阔了。
  然而孔孟及其徒子就有这种迂阔。社会本来是和谐安定的,不幸出现了纷争,原因呢就在于大家逐利——孟子是这么看的:“王曰何以利吾国,……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荀子也这么看:“故义胜利者为治世,利克义者为乱世。”义利的孰胜孰负既然是国之治乱的原因,化乱世为治世的办法也就有了,便是以义胜利。孔子一生栖栖皇皇,所做的事大抵上不过是以道德(自然是特定的具体的道德)改造人心,以有道德的人来恢复据说有过的和平之世,什么“放于利而行,多怨”的警告啦,什么“仁者爱人”的说教啦,什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规劝啦,什么“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设计啦,什么“不患寡而患不均”的担心啦,都是一个目标。
  问题在于以道德为纽带来维系社会秩序与因经济利益的不均而造成的阶级冲突之间,很难相互加以谐调。孔子对此也是有所感觉的,所以他只好凡事都“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这个问题到以后总是个问题,让人群“放于利而行”既不可能,利义之间又不好加以调和,所以宋明的理学大师们干脆提出“存天理去人欲”了。人欲既没有了,利的纷争也就如釜底抽薪。这种办法的一劳永逸与老庄的志义忘利率任自然的彻底颇相类似。
  欲利的心机既被压抑,满足欲利的途径亦多被堵塞,商品经济得不到发展,财富就永远只是一个有限的量,因而利的获得就更加困难,逐利的心机也就更加曲折、隐蔽而执着,唯利是图的小人,特别是那些口不言利,而用满嘴道德仁义来掩盖自己最卑鄙的私利的“君子”也就更多,而“存天理去人欲”的理论也就更要大肆鼓吹才行。这种循环往复一直到——似乎暂时还不好说到哪个时代已经彻底终止了。
  李贽曾指斥理学家们“阳为道学,阴为富贵”,虽然不过是一种道德上的义愤,但毕竟不失为相当有力的揭露。颜元的“利用安身,利用刑人,无不利,利者义之和也”,近乎说义利合一了。戴震鼓吹“人之有欲也,通天下之欲,仁也”,近乎说仁欲合一。不用说,这些异端思想的作用是十分有限的,何况这类清醒意识的思想家深入地讨论义利起来,大致上仍然取中庸的态度,如说利在义中,义不离利呀,又说什么私利不好,公利可行呀,诸如此类道理上极圆通的议论,其实是不含新信息的,对那个病态的偏执社会来说,也谈不上有什么大的刺激。中国的封建统治者据说很早就从大禹治水的经验里知道了堵塞不如开导的道理,但在这个问题上,却很少有人敢想象一下“放于利而行”一个时期,会是什么样子?
  这么说是不是意味着,只要让大家去逐利,就可以治国平天下了呢?事情不会这么简单——除了利,确实还有义。识得义利二字,良非易事。“义”的内容至少有二,一是不能见利志义,以私害公,损人利己;二是蛋糕大了,不能不考虑利益的公平。而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致富机会的公平。让人们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使真正的优者获胜。
其他文献
不久以前,人民出版社出版了马洪、孙尚清同志主编的《中国经济结构问题研究》。这本书分上、下册,六十多万字。发行后,受到读者的欢迎,很快就已销完。一本比较专门的经济学著作能够受到相当多读者的重视,这反映我国读者出于对“四化”的热忱,关心经济论著,特别是这方面有新意的著作。我曾经参加本书的一些工作,了解一些情况,这里应一些读者的要求,介绍一下编写这本书的经过,谈谈我们的体会。  为什么要在现在编写这本书
中国抗战文学国际座谈会曾于一九八○年六月十六日至十九日在巴黎召开,应邀来自中国、美国、加拿大、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德意志民主共和国、荷兰、意大利、法国、新加坡、香港等地作家、学者一百数十人,宣读论文三十篇。目前,由出面邀请并主持、接待的辛格·波利尼亚克基金会(LaFonda-tionSinger-Polignac)将全部在座谈会宣读的论文汇编成集,以十六开本、四○二页、优质纸印成一厚册出版。  或许
《一千○一夜》是古代阿拉伯文学的宝,现在几乎全世界每一个国家都有该国语言的译本,《一千○一夜》对各国文学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我从小就喜欢这本书,记得小学三年级时,看到一本旧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儿童故事书,讲的就是黑檀飞马的故事,这故事把我迷住了。后来姐姐告诉我:“那是《天方夜谭》里的一个故事罢了,《天方夜谭》里这类奇妙的故事还多着呢。”可是当我拿起《天方夜谭》,却被它印得密密麻麻的细字吓坏了,这么厚一
(左右结构,“纪”字的左部分加“巂”字)    五十余年前,湖北蕲春黄季刚先生侃,甫由日本游学归国时,曾铅印所作《华词》一小册,收词约二百首左右。卷端有汪东序文,首称“黄生大弟……”云云。除分赠友好外,并在武昌发售,大概印数不多,未久即罄。  此集均系艳词。先生宗法李煜,颇有所得,工力亦佳,与纳兰性德略相仿佛。我所得一本,早经兵燹毁失,补购未得。只记得其中一词有三句云:“知有飘零,毕竟飘零,便是飘
黑格尔《历史哲学》第一部第一篇在谈到中国的文武官员和科举制度时,有下面这样一段话:“……据说‘满大人’还有极高的诗才。这一点我们自有方法来判断,特别可以引证亚培·累睦扎所翻译的《玉娇李》或者《两个表姐妹》;那里说起一位少年,他修毕学业,开始去猎取功名。”这段译文见于商务印书馆一九六三年新一版王造时译本第169页(三联书店版同)。文中的《玉娇李》显然是《玉娇梨》的误译,而《玉娇李》和《玉娇梨》是产生
党国英  关心政治的人每年这个时候都会听到一个词——“一号文件”,这是中央一号文件的简称,原指中共中央每年发布的第一份文件,现在已经成为中共中央、国务院重视农村问题的专有名词。  2月21日,《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正式颁布,这是新世纪以来中央连续颁布的第十八个聚焦“三农”(农业、农村、农民)的一号文件。近日,国家乡村振兴局也正式挂牌亮相。在全国两会即将到来之际,“三农”
读《费巩传》随想    收到副题为“一个爱国民主教授的生与死”的《费巩传》,一边细读,一边沉思。费先生殉难已快三十七周年了。  费先生慈眉善目的脸庞,温文尔雅的仪容,回想起来,就觉得一片温暖;费先生从善如流、疾恶如仇的品德,至今仍能给人以鼓舞督促的力量。而他竟遭到残杀,死得如此凄惨。在无可奈何之中,只有默默诵念“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诗句来自我慰勉。  仅仅就这一点来说,《费巩传》的撰
不久前去爱丁堡郊外的霍普顿庄园参观,我被圆形楼梯四周的壁画吸引。它们出自荷兰17世纪画家菲利普·蒂德曼之手,描绘了大力神赫拉克勒斯在特洛伊的场景。赫拉克勒斯力大无穷,解救了普罗米修斯,最后升天成为奥林匹斯众神的一员。无论在英国,还是欧洲其他国家,他的形象都经常能见到。赫拉克勒斯,也就是罗马神话中的赫丘利,对西方文化影响巨大,身影遍布文学、艺术等各个领域。鲁本斯钟爱大力神  位于比利时安特卫普的鲁本
曾朴的《孽海花》,问世以来,一直是部畅销书。解放后也曾多次重印,说明这书颇受欢迎。  由于《孽海花》的畅销,加上这书本来就是“未完成的杰作”,继曾朴而续作的,颇不乏人。燕谷老人(张鸿)的《续孽海花》是值得推荐的一种。  燕谷老人的《续孽海花》,开始是抗日战争期间、在北平一份杂志上连载,一九四三年十二月,上海真善美书店单行本出版,销路似乎很不错,一个月之后(一九四四年一月),又重印(再版)了一次。就
读《道咸宦海见闻录》    一个镇压过太平军、捻军的刽子手,一个封建制度的捍卫者,却通过自撰年谱的形式,描绘出大清帝国日薄西山、气息奄奄、江河日下的光景,揭露了封建末世官场和吏治的黑暗腐败,这本书就是张集馨的《道咸宦海见闻录》。  张集馨字椒云,别号晴斋主人,江苏仪征人,生于嘉庆五年(一八○○年),死于光绪四年(一八七八年)。他只比龚自珍小八岁。道光九年(一八二九年)中进士,在翰林院供职。后被道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