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系有情,因生俘的需求、成长的追索而发生生活空间的迁移和栖居环境的变换;以群分而以类聚,性情相投或兴趣相似,生发许多契机在某个时空相约汇合,襄成或畅叙或幽思的种种殊胜。
茶聚,正可以是人们的情兴才艺得以舒展于时空的一种殊胜;而品茗时机的选择与空间的布设,则是这种殊胜之氛围与格调形成的必要前提。
尘外的茶宴
三月三,是上古即有的修禊日。人们到水边,传统的做法是“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其间,还多半要饮酒,若伴随吟诗则概作“一觞一咏”,身处山水清音之中的有感而发经秉笔实录再汇编为册就成了诗集,如由王羲之作序的《兰亭集》;而《兰亭集序》更因书圣的情怀和走笔,遂名驰千古。
中唐某年的三月三日,吕温和同为才子的两三位宾朋,“拔花砌、憩庭阴”,“卧指青霭、坐攀香枝”,作悠闲而“微觉清思”的“尘外之赏”。这一天,他们“以茶酌而代焉”,饮用的,是茶!同样风韵十足并有诗作成集,活动的类型,称为“茶宴”。花砌和庭阴,表明他们是在庭园的环境,随意甚至有些散漫地躺卧或倚坐,指点着青天的云霭或是攀拉开着香花的树枝,“闲莺”趋近茶席却不飞离,“红蕊”碰触到衣裳也不散落。这种种情形,呈现的正是春来时万物舒展且天人和谐那种意兴的自在。
生活年代比吕温早了约半个世纪的钱起,有《与赵莒茶宴》一诗,道:“竹下忘言对紫茶,全胜羽客醉流霞;尘习洗尽兴难尽,一树蝉声片影斜”。言语间流露出的感叹,是因茶而聚的时光教人脱俗,有欲罢不能的依依不舍,以至于不知不觉中日光带着树影已然斜下;那蝉鸣的时而响起,不晓得是提醒着人们天色渐晚还是因衬托得周遭愈发清静而更让你沉醉!在此,“竹下”作为一种环境,非但有一派清新可以呼吸吐纳、满目翠秀,还有其人文上源自魏晋的既蕴藉丰厚却不失洒脱隽永的意象。其殊可让人身心沉浸以致“忘言”,于斯品鉴“紫者上”香茗的身心享用则即便是沉醉于咀饮流霞的仙人也有所不及;树的枝叶间传出的蝉鸣和日影的偏斜使得环境在暮色临近的过程中形成愈噪愈静的氛围,就难怪教人脱俗而流连忘返了。在诗句简约却传达着微妙感受的叙述中可以让人领会到,在实体的竹树之外,耳闻目睹的声音和光影也可以是茶聚环境的有机组成,影响着品茗者心绪的状态。
一觞一咏和茶宴的流风余绪到了今天,承传演绎成一种名为“郊社茶礼”的茶道仪式。自周代起,冬至祭天称“郊”,夏至祭地称“社”,是天子主持祭祀天地的国家大典。郊社茶礼所呈,已然剥离历史渊源中“郊社”原本至尊上位的寡人主导的政治意图,转化为着意表达其人文底蕴即对天地的敬畏和感恩、回归自然的赤诚和渴望,旨在陶冶人与自然相和谐的情怀。其举办的条件,是“环境优美,得天时、地利、人和”,在约三丈见方的场地,正中央置香案,四侧按东南西北的顺序摆布示意春夏秋冬的茶席,上铺青赤白黑的四色桌巾。其仪式流程,为献礼人员就位、献乐、敬香、敬馔、献茗、献颂、分馔、分茶、撤茗、撤馔、撤香、乐止、献礼人员退席撤馔、礼成等十四个环节。其设计的构思,是以献礼人员的按序行进来模拟曲水流觞的动态;按方位设置的四色茶席,示意天地四方;以献乐、敬香、敬馔、献茗和献颂,来表达祝愿与心意。
既以“郊社”为名,则确凿地要求其茶礼施行的环境必然是郊外,在离人们居住地不远却更多大自然气息的所在;按方位和时序的含意来选色布设的茶席以及流动有序的行程,则以形式的铺展来呈现与自然节律的对应及人体生命节律与自然节律相适应、相协调的愿望。其中央位置的香案和“敬”、“献”等环节的设置,突出体现举办者与天地、与大自然融洽契合的殷切和表述的郑重其事。
饮茶于这样的情境而受感化,由衷生发的是肃然起敬,敬畏造化的生生不息和天道运行的必然!在此,茶聚的氛围和格调就不止于举办地的形貌、茶席的摆布,而实在地相关于茶礼的程序及相关的举止言行这些更具动感的“环境”因素了。
尘外的茶宴,以庭园或山林或郊外的树石花乌、山水云天为环境的构成要素,由茶席的设置和行茶的流程确立茶聚空间的秩序和共襄者的心意,融人文的情怀于对自然的亲近之中。
取式的雅俗
宽泛意义上的茶聚空间,因其活动的内容和形式而有俗雅之别;相应于时代的风尚更对应于人们素养、情怀、遭际及当下心境的分别,会有各具况味之独到价值观的呈现。
西晋时,杜育(毓)和他的朋友在“月惟初秋、农功少休”时“结偶同旅”,到岷山以“是采是求”的方式做出茶汤。煮茶用水,挹取自岷山上流注下来的清泉;盛汤用器,选择越窑系的青瓷,推想或该是碗;酌汤用具,是先古圣贤公刘曾经用过的那种匏,而在流程和礼仪上也有想象中的比拟和模仿。
在这次茶聚活动中,一来是时机上的闲暇,即农事暂时停歇的初秋一段,到高峻葱郁的岷山上去,在那里采制、在那里煎煮;二来是器具上的准备,选用了分别在工艺材质上颇为精良的瓷与人文含意上颇为独特的匏,可谓文雅兼备。杜育们的“取式公刘”,在山岳这样的野外环境,因追慕而选取隐含人文历史寓意的分茶器物,形式的因循突显一种向往和推崇。山野之中,茶的采制烹瀹可以用文雅兼备的器物与形式,来品鉴“焕如积雪,晔若春敷”即如积雪般洁白晶莹、春花般鲜艳灿烂的茶汤,可谓雅致!
宋代,有小苏轼之称的唐庚,以《斗茶记》记叙了一次茶聚。当时的情形,是两三位同好中人,邀约在唐庚的书房,作斗茶的游戏。主人提瓶汲取因离茶聚所在“无数十步”而“宜茶”的龙塘水煎而点之,鉴别出各人茶品的次第排列。
唐庚作文之意,在于对饮茶真义表述他的见解,即水贵活、茶贵新;更在于抒发他的感想,即其身处“流离迁徙之中”并“在田野”,能够“与诸公从容谈笑于此,汲泉煮茗,取一时之适”,正是一种随遇而安、知足常乐的心态。由此作出的,已然是一种悠游于闲情闲趣时因不计名利而得以从容应对人生处境的价值评判了。斗茶系俗,然而俗的活动及氛围若滋长的是身心的安适自在,则俗得其所!
杜育之雅、唐庚之俗缘于人生的处境、各人喜好及具体事由而有或山野或书房的选择,茶饮的旨趣也有“取式公刘”和“取一时之适”的不同,然而茶聚形式的雅俗并非其价值高下的判断依据,而毋宁是一种取向的差异,其关乎品茗的意味或日茶汤的真意,其并非单向而实可多维! 话于禅境
唐代皎然有《九日与陆处士饮茶》诗,日:“九日山僧院,东篱菊也黄。俗人多泛酒,谁解助茶香?”叙述的是在九月九的时令,东篱的菊黄生成了山寺悠然的隐居氛围。诗僧与茶圣这对缁素忘年之交,未像大多数人撒菊入酒来饮用那样地醺然于酒乡梦境,却是煎茶自酌,在秋英的氤氲中陶然于茶的芬芳。隐约间,他们似乎是以菊花入茶汤的,使得花与茶的香意沁人肺腑。
在禅寺饮茶,不必经意就能享有宁静之致,这既缘于身处修行之地真切感受得到的清寂氛围,在深秋菊黄时,也得益于领会花助茶香之人还原清净自我的安然于当下。皎然作诗多有设问,而答案则或直接给出或隐约传递,前者如《饮茶歌诮崔石使君》中的“孰知茶道全尔真,唯有丹丘得如此”句;后者即如此诗中的“谁解助茶香”句,意向所指正是与“俗人”相对的皎然本人和陆羽——他们饮茶于重阳的山寺,借因陶渊明的采撷而包含特有放逸自在意味的“东篱菊”,提示了茶因菊而更香且助人修行,或许也透露了陆羽茶道有成的一个构建元素,对忘年之交的僧俗情谊也不无自许。
还是秋日却是在晚唐,杜牧的《题禅院》沉吟道:“觥船一棹百分空,十岁青春不负公。今日鬓丝禅榻畔,茶烟轻飏落花风。”追忆当年喝酒的豪迈,是少年意气之过往岁月的无憾挥斥,就觉得活出了自己生命的豪兴;其中辜负还是不负的人生价值评判,似乎是有些喟叹而感慨系之的。年齿及长,时至今日更让你闲适自在的是坐榻修禅时,煎茶腾起的烟云拂动着或已斑白的两鬓发丝,像是入秋吹花落地那既肃杀又绝然干净利索的风,那样的一种澹泊释然或心随风动的些许落寞。
在禅院坐禅榻,茶烟惹动人回望生命的历程,正可以是修行的菩提、自省的契机。
茶叶,主要因采制工艺的不同而形成其品质特点,在茶汤,则呈现出一种风格的差别甚或迥异。缘于此,色香味的殊相能够予人以丰富的感受,继而生发一种与人事与才情的对应关联。当文艺作品即泛称为“乐”的视听之娱所演绎的面貌或说感观形象与茶的风格能够形成关联性的对应即所谓异质同构时,交互激荡的“对话”形式就得以站得住脚。于是,就有一种茶艺与品茗的构建方式,称为“茶与乐的对话”。若在禅寺,则为“禅茶乐的对话”。
2009年谷雨时节,在杭州灵隐禅寺的一次“对话”,先以禅茶礼佛,伴随《深山禅林》的箫曲,由寺僧行茶向释尊致意。继之以在《平湖秋月》乐声中的品泉,既清口也更洁净人们当下的心头在意。
茶之首道,是在娓娓道来江南山水空间和春日林鸟翻翔的《鹧鸪飞》笛音与载歌载舞地演绎《牡丹亭》“游园惊梦”的少女情怀和生机苏醒中,泡酌西湖龙井。在器乐和昆曲的激荡下瀹品香茗,殊可咀嚼出青春年少的诗情生趣,人们似乎徜徉西湖而顾盼于湖堤的桃红柳绿、联翩于断桥的仙俗情缘,更惊艳于至性依恋的可死可生。
茶之三道,为陈年普洱。其因采制工艺和存放转化而致变化多端,呈现常为人们津津乐道之随岁月而增长的沧桑感,而其佳品,是陈韵醇厚却汤色叶底呈现活泼生意。郑板桥《道情》的唱诵,恍然月上东山、炉火通红时,渔翁的扁舟往来和头陀的打坐煮茶,有如此平凡之日常生活中的真实禅心。箫筝对话的《清明上河图》,若置听者于黄卷古画,映现出汴梁虹桥和城廓屋庐、马牛驴驼和舟车人物,是昨日繁华的历史情境。
茶之二道,则在“力拔山兮气盖世,虞兮虞兮奈若何”的琵琶曲《霸王卸甲》中、在诗仙李白《饯别》“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句的吟诵中,泡酌台湾木栅铁观音。沉着苍劲又甘苦相威的汤味风格,像是在叙说人的生涯,可能受降大任或未必铁肩担得道义,心志之苦和筋骨之劳却不可蠲免。
而人际离别,从跌宕的言语中,可以听出弃我的昨日和乱我的今日,看到酒酣高楼时秋雁南飞的长风万里和慷慨激昂后扁舟散发的率性自遣。
阿炳的《二泉映月》,琴随意动、音自心出,递解人世浮沉、生命轮转的悠悠感慨。当你徘徊于天光云影、徜徉于山水闹市,独坐于月下泉旁、怀想于人间世相,殊可自在不改,且煮水,且点茶。
三道茶后的再次品泉,舞台渐起筝曲《高山流水》的乐音,让茶人和嘉宾一同寻味于相知相悉的山水之谊,以及整个茶会过程中共有的欢欣与感叹。
在禅、茶、乐的对话中,庙宇的清净、节目的演绎以及茶席的摆置、茶品的冲瀹,更有主持人以知识、见解和一击必中的禅家语言在人文历史和当下心境中穿越折返与拈提点拔,一起形成品茗的“环境”和景象,引领着茶饮的心绪和情怀。各人的感应、领悟或许仁智各见,然而茶聚形式的独特诚为别开生面,为时人所传扬、造此地“对话”型茶会之滥觞!
结语
茶聚的引人入胜,必然以参与者的身心同诣及彼此的默契互动为基本前提,也以环境的恰当选择和茶席的创意布设来形成特定氛围。在那样的一个时空里,主客默契而和衷共济,可以作尘外之赏、领雅俗之趣,若能以人文的情怀、艺术的演绎与茶汤的点瀹互相契合、互相激发,产生当下的体悟和久长的意味,则殊可在特定的情境中实现共襄雅举的初心。
茶聚,正可以是人们的情兴才艺得以舒展于时空的一种殊胜;而品茗时机的选择与空间的布设,则是这种殊胜之氛围与格调形成的必要前提。
尘外的茶宴
三月三,是上古即有的修禊日。人们到水边,传统的做法是“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其间,还多半要饮酒,若伴随吟诗则概作“一觞一咏”,身处山水清音之中的有感而发经秉笔实录再汇编为册就成了诗集,如由王羲之作序的《兰亭集》;而《兰亭集序》更因书圣的情怀和走笔,遂名驰千古。
中唐某年的三月三日,吕温和同为才子的两三位宾朋,“拔花砌、憩庭阴”,“卧指青霭、坐攀香枝”,作悠闲而“微觉清思”的“尘外之赏”。这一天,他们“以茶酌而代焉”,饮用的,是茶!同样风韵十足并有诗作成集,活动的类型,称为“茶宴”。花砌和庭阴,表明他们是在庭园的环境,随意甚至有些散漫地躺卧或倚坐,指点着青天的云霭或是攀拉开着香花的树枝,“闲莺”趋近茶席却不飞离,“红蕊”碰触到衣裳也不散落。这种种情形,呈现的正是春来时万物舒展且天人和谐那种意兴的自在。
生活年代比吕温早了约半个世纪的钱起,有《与赵莒茶宴》一诗,道:“竹下忘言对紫茶,全胜羽客醉流霞;尘习洗尽兴难尽,一树蝉声片影斜”。言语间流露出的感叹,是因茶而聚的时光教人脱俗,有欲罢不能的依依不舍,以至于不知不觉中日光带着树影已然斜下;那蝉鸣的时而响起,不晓得是提醒着人们天色渐晚还是因衬托得周遭愈发清静而更让你沉醉!在此,“竹下”作为一种环境,非但有一派清新可以呼吸吐纳、满目翠秀,还有其人文上源自魏晋的既蕴藉丰厚却不失洒脱隽永的意象。其殊可让人身心沉浸以致“忘言”,于斯品鉴“紫者上”香茗的身心享用则即便是沉醉于咀饮流霞的仙人也有所不及;树的枝叶间传出的蝉鸣和日影的偏斜使得环境在暮色临近的过程中形成愈噪愈静的氛围,就难怪教人脱俗而流连忘返了。在诗句简约却传达着微妙感受的叙述中可以让人领会到,在实体的竹树之外,耳闻目睹的声音和光影也可以是茶聚环境的有机组成,影响着品茗者心绪的状态。
一觞一咏和茶宴的流风余绪到了今天,承传演绎成一种名为“郊社茶礼”的茶道仪式。自周代起,冬至祭天称“郊”,夏至祭地称“社”,是天子主持祭祀天地的国家大典。郊社茶礼所呈,已然剥离历史渊源中“郊社”原本至尊上位的寡人主导的政治意图,转化为着意表达其人文底蕴即对天地的敬畏和感恩、回归自然的赤诚和渴望,旨在陶冶人与自然相和谐的情怀。其举办的条件,是“环境优美,得天时、地利、人和”,在约三丈见方的场地,正中央置香案,四侧按东南西北的顺序摆布示意春夏秋冬的茶席,上铺青赤白黑的四色桌巾。其仪式流程,为献礼人员就位、献乐、敬香、敬馔、献茗、献颂、分馔、分茶、撤茗、撤馔、撤香、乐止、献礼人员退席撤馔、礼成等十四个环节。其设计的构思,是以献礼人员的按序行进来模拟曲水流觞的动态;按方位设置的四色茶席,示意天地四方;以献乐、敬香、敬馔、献茗和献颂,来表达祝愿与心意。
既以“郊社”为名,则确凿地要求其茶礼施行的环境必然是郊外,在离人们居住地不远却更多大自然气息的所在;按方位和时序的含意来选色布设的茶席以及流动有序的行程,则以形式的铺展来呈现与自然节律的对应及人体生命节律与自然节律相适应、相协调的愿望。其中央位置的香案和“敬”、“献”等环节的设置,突出体现举办者与天地、与大自然融洽契合的殷切和表述的郑重其事。
饮茶于这样的情境而受感化,由衷生发的是肃然起敬,敬畏造化的生生不息和天道运行的必然!在此,茶聚的氛围和格调就不止于举办地的形貌、茶席的摆布,而实在地相关于茶礼的程序及相关的举止言行这些更具动感的“环境”因素了。
尘外的茶宴,以庭园或山林或郊外的树石花乌、山水云天为环境的构成要素,由茶席的设置和行茶的流程确立茶聚空间的秩序和共襄者的心意,融人文的情怀于对自然的亲近之中。
取式的雅俗
宽泛意义上的茶聚空间,因其活动的内容和形式而有俗雅之别;相应于时代的风尚更对应于人们素养、情怀、遭际及当下心境的分别,会有各具况味之独到价值观的呈现。
西晋时,杜育(毓)和他的朋友在“月惟初秋、农功少休”时“结偶同旅”,到岷山以“是采是求”的方式做出茶汤。煮茶用水,挹取自岷山上流注下来的清泉;盛汤用器,选择越窑系的青瓷,推想或该是碗;酌汤用具,是先古圣贤公刘曾经用过的那种匏,而在流程和礼仪上也有想象中的比拟和模仿。
在这次茶聚活动中,一来是时机上的闲暇,即农事暂时停歇的初秋一段,到高峻葱郁的岷山上去,在那里采制、在那里煎煮;二来是器具上的准备,选用了分别在工艺材质上颇为精良的瓷与人文含意上颇为独特的匏,可谓文雅兼备。杜育们的“取式公刘”,在山岳这样的野外环境,因追慕而选取隐含人文历史寓意的分茶器物,形式的因循突显一种向往和推崇。山野之中,茶的采制烹瀹可以用文雅兼备的器物与形式,来品鉴“焕如积雪,晔若春敷”即如积雪般洁白晶莹、春花般鲜艳灿烂的茶汤,可谓雅致!
宋代,有小苏轼之称的唐庚,以《斗茶记》记叙了一次茶聚。当时的情形,是两三位同好中人,邀约在唐庚的书房,作斗茶的游戏。主人提瓶汲取因离茶聚所在“无数十步”而“宜茶”的龙塘水煎而点之,鉴别出各人茶品的次第排列。
唐庚作文之意,在于对饮茶真义表述他的见解,即水贵活、茶贵新;更在于抒发他的感想,即其身处“流离迁徙之中”并“在田野”,能够“与诸公从容谈笑于此,汲泉煮茗,取一时之适”,正是一种随遇而安、知足常乐的心态。由此作出的,已然是一种悠游于闲情闲趣时因不计名利而得以从容应对人生处境的价值评判了。斗茶系俗,然而俗的活动及氛围若滋长的是身心的安适自在,则俗得其所!
杜育之雅、唐庚之俗缘于人生的处境、各人喜好及具体事由而有或山野或书房的选择,茶饮的旨趣也有“取式公刘”和“取一时之适”的不同,然而茶聚形式的雅俗并非其价值高下的判断依据,而毋宁是一种取向的差异,其关乎品茗的意味或日茶汤的真意,其并非单向而实可多维! 话于禅境
唐代皎然有《九日与陆处士饮茶》诗,日:“九日山僧院,东篱菊也黄。俗人多泛酒,谁解助茶香?”叙述的是在九月九的时令,东篱的菊黄生成了山寺悠然的隐居氛围。诗僧与茶圣这对缁素忘年之交,未像大多数人撒菊入酒来饮用那样地醺然于酒乡梦境,却是煎茶自酌,在秋英的氤氲中陶然于茶的芬芳。隐约间,他们似乎是以菊花入茶汤的,使得花与茶的香意沁人肺腑。
在禅寺饮茶,不必经意就能享有宁静之致,这既缘于身处修行之地真切感受得到的清寂氛围,在深秋菊黄时,也得益于领会花助茶香之人还原清净自我的安然于当下。皎然作诗多有设问,而答案则或直接给出或隐约传递,前者如《饮茶歌诮崔石使君》中的“孰知茶道全尔真,唯有丹丘得如此”句;后者即如此诗中的“谁解助茶香”句,意向所指正是与“俗人”相对的皎然本人和陆羽——他们饮茶于重阳的山寺,借因陶渊明的采撷而包含特有放逸自在意味的“东篱菊”,提示了茶因菊而更香且助人修行,或许也透露了陆羽茶道有成的一个构建元素,对忘年之交的僧俗情谊也不无自许。
还是秋日却是在晚唐,杜牧的《题禅院》沉吟道:“觥船一棹百分空,十岁青春不负公。今日鬓丝禅榻畔,茶烟轻飏落花风。”追忆当年喝酒的豪迈,是少年意气之过往岁月的无憾挥斥,就觉得活出了自己生命的豪兴;其中辜负还是不负的人生价值评判,似乎是有些喟叹而感慨系之的。年齿及长,时至今日更让你闲适自在的是坐榻修禅时,煎茶腾起的烟云拂动着或已斑白的两鬓发丝,像是入秋吹花落地那既肃杀又绝然干净利索的风,那样的一种澹泊释然或心随风动的些许落寞。
在禅院坐禅榻,茶烟惹动人回望生命的历程,正可以是修行的菩提、自省的契机。
茶叶,主要因采制工艺的不同而形成其品质特点,在茶汤,则呈现出一种风格的差别甚或迥异。缘于此,色香味的殊相能够予人以丰富的感受,继而生发一种与人事与才情的对应关联。当文艺作品即泛称为“乐”的视听之娱所演绎的面貌或说感观形象与茶的风格能够形成关联性的对应即所谓异质同构时,交互激荡的“对话”形式就得以站得住脚。于是,就有一种茶艺与品茗的构建方式,称为“茶与乐的对话”。若在禅寺,则为“禅茶乐的对话”。
2009年谷雨时节,在杭州灵隐禅寺的一次“对话”,先以禅茶礼佛,伴随《深山禅林》的箫曲,由寺僧行茶向释尊致意。继之以在《平湖秋月》乐声中的品泉,既清口也更洁净人们当下的心头在意。
茶之首道,是在娓娓道来江南山水空间和春日林鸟翻翔的《鹧鸪飞》笛音与载歌载舞地演绎《牡丹亭》“游园惊梦”的少女情怀和生机苏醒中,泡酌西湖龙井。在器乐和昆曲的激荡下瀹品香茗,殊可咀嚼出青春年少的诗情生趣,人们似乎徜徉西湖而顾盼于湖堤的桃红柳绿、联翩于断桥的仙俗情缘,更惊艳于至性依恋的可死可生。
茶之三道,为陈年普洱。其因采制工艺和存放转化而致变化多端,呈现常为人们津津乐道之随岁月而增长的沧桑感,而其佳品,是陈韵醇厚却汤色叶底呈现活泼生意。郑板桥《道情》的唱诵,恍然月上东山、炉火通红时,渔翁的扁舟往来和头陀的打坐煮茶,有如此平凡之日常生活中的真实禅心。箫筝对话的《清明上河图》,若置听者于黄卷古画,映现出汴梁虹桥和城廓屋庐、马牛驴驼和舟车人物,是昨日繁华的历史情境。
茶之二道,则在“力拔山兮气盖世,虞兮虞兮奈若何”的琵琶曲《霸王卸甲》中、在诗仙李白《饯别》“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句的吟诵中,泡酌台湾木栅铁观音。沉着苍劲又甘苦相威的汤味风格,像是在叙说人的生涯,可能受降大任或未必铁肩担得道义,心志之苦和筋骨之劳却不可蠲免。
而人际离别,从跌宕的言语中,可以听出弃我的昨日和乱我的今日,看到酒酣高楼时秋雁南飞的长风万里和慷慨激昂后扁舟散发的率性自遣。
阿炳的《二泉映月》,琴随意动、音自心出,递解人世浮沉、生命轮转的悠悠感慨。当你徘徊于天光云影、徜徉于山水闹市,独坐于月下泉旁、怀想于人间世相,殊可自在不改,且煮水,且点茶。
三道茶后的再次品泉,舞台渐起筝曲《高山流水》的乐音,让茶人和嘉宾一同寻味于相知相悉的山水之谊,以及整个茶会过程中共有的欢欣与感叹。
在禅、茶、乐的对话中,庙宇的清净、节目的演绎以及茶席的摆置、茶品的冲瀹,更有主持人以知识、见解和一击必中的禅家语言在人文历史和当下心境中穿越折返与拈提点拔,一起形成品茗的“环境”和景象,引领着茶饮的心绪和情怀。各人的感应、领悟或许仁智各见,然而茶聚形式的独特诚为别开生面,为时人所传扬、造此地“对话”型茶会之滥觞!
结语
茶聚的引人入胜,必然以参与者的身心同诣及彼此的默契互动为基本前提,也以环境的恰当选择和茶席的创意布设来形成特定氛围。在那样的一个时空里,主客默契而和衷共济,可以作尘外之赏、领雅俗之趣,若能以人文的情怀、艺术的演绎与茶汤的点瀹互相契合、互相激发,产生当下的体悟和久长的意味,则殊可在特定的情境中实现共襄雅举的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