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改背景下高中体育教学的有效性要从三方面进行研究:第一是通过引导学生树立 “健康第一”的体育意识,逐步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提高学生参与体育教学的自觉性;第二是通过教学目标与学生身心发展关系的处理,帮助学生认识文化学习与体育教学之间的关系,增强体育教学的互动性;第三是通过信息化技术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提高学生体育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参与。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体育;教学有效性
随着学生进入高中之后,普通学生(除音乐、美术、体育等术科生外)学习的压力大增,他们对非高考科目如音乐、体育、美术等课程的学习积极不高,直接影响了这些课程的教学效果。作为一名体育教师,笔者对此深有感触,也促使自己对高中体育教学有效性课题进行了研究。笔者认为要提高体育教学的效果,就要从学习主体的学生出发,通过对学生“健康第一”体育意识的培养,理顺体育教学与其他文化课学习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才能进行一步提高体育教学的有效性。
一、高中体育教学引导学生树立“健康第一”的体育意识,提高学生自觉性
相对而言,大部分学生都喜欢体育课,因为通过体育课可以更好地调节学生紧张的学习,缓解学生文化课学习带来的压力。高中体育教学要利用好这一特点,通过引导学生树立并培养“健康第一”的体育意识,逐步帮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培养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从而提高学生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自觉性。一方面,“健康第一”既是课程标准的内在要求,又是新课改中体育学科的核心理念。只有培养学生“健康第一”的体育意识,才能引导学生深刻认识体育教学在学生成长中的作用,从而提高学生体育学习的自觉性。另一方面,高中体育教学的本质不是单纯的技能、技术学习,而是通过体育运动的规律、方法等结合技能、技术学习,来引导学生挖掘自己的体育潜能,增强身体素养与心理健康,从而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决定了高中体育教学的有效性,这就更要求高中体育教学要在“健康第一”的理念下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
培养学生“健康第一”的体育意识与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其方法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兴趣而制定。从一般心理学的规律上而言,学生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往往需要3周以上的持续运动,才能养成其较强的体育意识与运动习惯。
二、 高中体育教学围绕“一切为学生身心发展服务”目标,增强教学互动性
树立并培养学生“健康第一”的体育意识,是提高高中体育教学效果的第一步。要真正让学生爱上体育课,就要通过课堂教学的互动教学来实现。从教学的本质来说,高中体育教与学是师生对话的重要途径,也是正确处理体育学习与文化课学习的重要平台。通过体育教学的互动,学生对身心健康与文化课学习的关系就会理得更顺。笔者往往在体育第一节课的时间,就跟学生们开展互动教学,通过学生的口述来引起学生对体育教学的重视。
在大数据时代,高中体育教学也要运用大数据来说话、讲道理。笔者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认识体育运动与体育学习的重要性,就曾对部分学生进行长达一个月时间的体育锻炼跟踪,并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与学习效率,把这些数据一一记录到档案中。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这些档案记录的数据一一呈现学生身心发展状态,学生们就能很直观地感受到体育运动与体育学习对文化课学习带来的影响。以“劇烈对抗性运动(如篮球、足球等)影响学生学习的误区”课题为例,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呈现了篮球、足球、羽毛球三大球类运动男女生(均为住宿生)案例数据,特别是足球中的女生数据,就让学生吃了一惊:虽然这三位学生的学习成绩参差不齐,但折算成学习效率却是非常高。尤其是那位女生,在同等时间单位内,其文化课学习效率是相当成绩同学的2倍以上。这组数据一出来之后,学生们都议论纷纷,而且每个人能结合自己的体育运动经历参与到教学中。这样一来,不仅扭转了学生们对体育运动的认识误区,还引导学生观察自己同学的学习,进而落实了高中体育为学生身心发展服务的目标,提高了体育教学的效果。
三、 高中体育教学重视信息化技术在教学过程的运用,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要提高体育教学的教学效果,增强教学的有效性,更需要丰富多样的教学形式与教学方法。因此,高中体育教学要重视信息化技术的运用,以信息化技术切入新千禧年后出生的高中生,才能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从学生的角度来看,新千禧年出生的学生相对信息素养较高,其对信息化技术的接受远高于其他人群。学生们更乐意让信息化技术参与开展体育教学,调动其积极性。从信息化技术与学科教学的发展来看,信息化技术支撑下的新一轮课改,不仅突出了信息素养与科学素养,还将信息处理能力作为核心能力之一,高中体育教学也在这一范畴内。因此,重视信息化技术的运用既是学生学情的要求,又是学科教学改革的内在动力,高中体育教学要以此来调动学生积极性,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以羽毛球教学为例,由于羽毛球运动技术要求相对细腻,在教学过程中尽管体育教师可以进行相关动作、技巧的演示,但速度会相对较快。学生学习起来不仅有一定的难度,动作不标准,影响了教学效果。通过信息化技术,体育馆大屏幕或一体机上进行放慢播放,学生既可以仔细观察动作、技巧、而且还可以边看边练习,通过多次的反复观察与练习,学生不知不觉中就参与到教学过程中,解决了学习上的一些问题。如,网前挡远网和搓近网的技巧,通过相关经典录像的慢放,学生们很容易观察到以下几点:第一是在网前技术中如何选择这两种技巧的运用——观察对手站位与动作预判;第二是在网前技术中如何进行发力,才能使自己处于更佳防守或进攻状态;第三是如何保障网前技术的质量。通过这种信息化技术运用,学生在模仿中逐步提高了自觉性,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从而提高高中体育教学的效率。
总之,高中体育教学有效性研究包含的因素很多,在新课改背景下要从核心理念、教学目标、教学手段等角度进行研究,通过学生体育运动自觉性提高来增强教学互动性,进而调动学生积极性,实现体育教学效率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江军.提高高中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索[J].课程教育研究,2018(06):193-194
[2]林雪山.浅析新课改下高中体育教学有效性[J].考试周刊,2018(33):133
[3]朱邦亮.体育乃健康之保障,健康乃学习之后盾——提升高中体育教学有效性的几点做法[J].新课程(下),2018(02):100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体育;教学有效性
随着学生进入高中之后,普通学生(除音乐、美术、体育等术科生外)学习的压力大增,他们对非高考科目如音乐、体育、美术等课程的学习积极不高,直接影响了这些课程的教学效果。作为一名体育教师,笔者对此深有感触,也促使自己对高中体育教学有效性课题进行了研究。笔者认为要提高体育教学的效果,就要从学习主体的学生出发,通过对学生“健康第一”体育意识的培养,理顺体育教学与其他文化课学习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才能进行一步提高体育教学的有效性。
一、高中体育教学引导学生树立“健康第一”的体育意识,提高学生自觉性
相对而言,大部分学生都喜欢体育课,因为通过体育课可以更好地调节学生紧张的学习,缓解学生文化课学习带来的压力。高中体育教学要利用好这一特点,通过引导学生树立并培养“健康第一”的体育意识,逐步帮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培养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从而提高学生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自觉性。一方面,“健康第一”既是课程标准的内在要求,又是新课改中体育学科的核心理念。只有培养学生“健康第一”的体育意识,才能引导学生深刻认识体育教学在学生成长中的作用,从而提高学生体育学习的自觉性。另一方面,高中体育教学的本质不是单纯的技能、技术学习,而是通过体育运动的规律、方法等结合技能、技术学习,来引导学生挖掘自己的体育潜能,增强身体素养与心理健康,从而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决定了高中体育教学的有效性,这就更要求高中体育教学要在“健康第一”的理念下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
培养学生“健康第一”的体育意识与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其方法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兴趣而制定。从一般心理学的规律上而言,学生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往往需要3周以上的持续运动,才能养成其较强的体育意识与运动习惯。
二、 高中体育教学围绕“一切为学生身心发展服务”目标,增强教学互动性
树立并培养学生“健康第一”的体育意识,是提高高中体育教学效果的第一步。要真正让学生爱上体育课,就要通过课堂教学的互动教学来实现。从教学的本质来说,高中体育教与学是师生对话的重要途径,也是正确处理体育学习与文化课学习的重要平台。通过体育教学的互动,学生对身心健康与文化课学习的关系就会理得更顺。笔者往往在体育第一节课的时间,就跟学生们开展互动教学,通过学生的口述来引起学生对体育教学的重视。
在大数据时代,高中体育教学也要运用大数据来说话、讲道理。笔者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认识体育运动与体育学习的重要性,就曾对部分学生进行长达一个月时间的体育锻炼跟踪,并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与学习效率,把这些数据一一记录到档案中。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这些档案记录的数据一一呈现学生身心发展状态,学生们就能很直观地感受到体育运动与体育学习对文化课学习带来的影响。以“劇烈对抗性运动(如篮球、足球等)影响学生学习的误区”课题为例,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呈现了篮球、足球、羽毛球三大球类运动男女生(均为住宿生)案例数据,特别是足球中的女生数据,就让学生吃了一惊:虽然这三位学生的学习成绩参差不齐,但折算成学习效率却是非常高。尤其是那位女生,在同等时间单位内,其文化课学习效率是相当成绩同学的2倍以上。这组数据一出来之后,学生们都议论纷纷,而且每个人能结合自己的体育运动经历参与到教学中。这样一来,不仅扭转了学生们对体育运动的认识误区,还引导学生观察自己同学的学习,进而落实了高中体育为学生身心发展服务的目标,提高了体育教学的效果。
三、 高中体育教学重视信息化技术在教学过程的运用,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要提高体育教学的教学效果,增强教学的有效性,更需要丰富多样的教学形式与教学方法。因此,高中体育教学要重视信息化技术的运用,以信息化技术切入新千禧年后出生的高中生,才能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从学生的角度来看,新千禧年出生的学生相对信息素养较高,其对信息化技术的接受远高于其他人群。学生们更乐意让信息化技术参与开展体育教学,调动其积极性。从信息化技术与学科教学的发展来看,信息化技术支撑下的新一轮课改,不仅突出了信息素养与科学素养,还将信息处理能力作为核心能力之一,高中体育教学也在这一范畴内。因此,重视信息化技术的运用既是学生学情的要求,又是学科教学改革的内在动力,高中体育教学要以此来调动学生积极性,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以羽毛球教学为例,由于羽毛球运动技术要求相对细腻,在教学过程中尽管体育教师可以进行相关动作、技巧的演示,但速度会相对较快。学生学习起来不仅有一定的难度,动作不标准,影响了教学效果。通过信息化技术,体育馆大屏幕或一体机上进行放慢播放,学生既可以仔细观察动作、技巧、而且还可以边看边练习,通过多次的反复观察与练习,学生不知不觉中就参与到教学过程中,解决了学习上的一些问题。如,网前挡远网和搓近网的技巧,通过相关经典录像的慢放,学生们很容易观察到以下几点:第一是在网前技术中如何选择这两种技巧的运用——观察对手站位与动作预判;第二是在网前技术中如何进行发力,才能使自己处于更佳防守或进攻状态;第三是如何保障网前技术的质量。通过这种信息化技术运用,学生在模仿中逐步提高了自觉性,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从而提高高中体育教学的效率。
总之,高中体育教学有效性研究包含的因素很多,在新课改背景下要从核心理念、教学目标、教学手段等角度进行研究,通过学生体育运动自觉性提高来增强教学互动性,进而调动学生积极性,实现体育教学效率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江军.提高高中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索[J].课程教育研究,2018(06):193-194
[2]林雪山.浅析新课改下高中体育教学有效性[J].考试周刊,2018(33):133
[3]朱邦亮.体育乃健康之保障,健康乃学习之后盾——提升高中体育教学有效性的几点做法[J].新课程(下),2018(0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