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作为农村金融服务的重要的供给者,农村新型金融机构在服务“三农”和支持村镇小微企业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对农村新型金融机构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和展望,着重关注了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为代表的新型金融机构。分析了新型金融机构在融资、金融服务、风险控制、经营管理方面存在问题和缺陷,并提出了发展新型金融机构的针对性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新型金融机构;村镇银行;风险;发展前景
一、新型金融机构发展背景
自2006年以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拓宽了农村地区融资渠道,扩大了有效投资。新型金融机构的质量和效益得到了提高,新建立的农村新型金融机构的类型、规模不断增加。从新型金融机构的设立和试点成果来看,其发展潜力得到了市场的检验。
新型金融机构应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来促进其产权结构更多元、经营方向更专业、决策更科学、管理机制更高效。政府应大力推进、完成各项改革任务,促使新型金融机构良好成长,不断提升金融服务质量和水准,从而提升实体经济发展水平。
二、新型金融机构发展现状
本着按照“低门槛、严监管;先试点、后推广”的原则,农村新型金融机构试点开展顺利并取得显著成效。2007年3月1日、9日,我国首家村镇银行四川仪陳惠民村镇银行、首家贷款公司四川仪陳惠民贷款公司分别正式成立。5月,第一家农村资金互助社吉林省四平市梨树县闻家村百信农村资金互助社挂牌建立。到2013年底,1134家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在全国得以组建,包括了1071家村镇银行、14家贷款公司和49家农村资金互助社,贷给农民贷款和小微企业的数目占其贷款总额90%以上。在服务“三农”和支持小微企业方面村镇银行、小额贷款、资金互助社这三类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已成为中流砥柱。
三、新型金融机构发展优势分析
(一)农村地区对金融需求巨大,市场前景良好。农村地区银行卡和信用卡市场空间巨大。农村商铺POS机需求市场也随之日增。农村地区农民收入随着我国城镇化的进程不断加快也不断增加,闲置资金增多的同时,储蓄愿望增强。和传统金融机构相比来说,在为中小企业、中低收入等客户提供服务,新型金融机构扮演着及其重要的角色。
(二)新型金融机构服务农村地区具有比较优势。产品服务方面,对比传统金融机构来说,新型金融机构更多自由度对业务和产品进行整合创新。运营成本方面,由于植根于农村,具有区位和信息优势,监督成本间接减少。同时新型金融机构可以充分发挥管理层级少、经营方式灵活的特点。根据不同的需求,制定不同的内部运营策略,进行“量身定做”。
(三)农村地区新型金融机构盈利能力不断增强。只有提高竞争力,满足客户需要,提高利润,才会提高新型金融机构的生命力。随着政府政策、配套设施完善、业务开展扩大,新型金融机构经营能力的日益提升,其经营状况日渐踏上轨道。相关统计数据显示在2009年末,加上退税优惠,财政支持,详细的政策有农贷贴息、支农再贷款等优惠政策的出台。多数村镇银行开始实现微利。即使利润率与其他大型国有银行有差距。随着不断经营呈现良好态势,经营能力不断提升的同时,盈利能力也在不增强,
(四)监管部门推出一系列政策支持新型金融机构发展。
2014年12月15日,在银监会公布《关于进一步促进村镇银行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文件中指出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和发展普惠金融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后进一步贯彻落实。《意见》的出台促进了村镇银行本地化、民营化和专业化发展,为新型金融机构提供了一个良好政策环境。此外,还出台了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在2015年1月8日,财政部公布的《关于延续并完善支持农村金融发展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财税[2014]102号文件表明,自2014年1月1日到2016年12月31日,针对相关农村新型金融机构和保险公司而言,农户小额贷款的利息收入和对在种植业、养殖业提供保险业务方面时取得的保费收入分别免征营业税、计算只需按90%计入收入总额为应纳税所得额时。
四、我国新型金融机构发展存在问题
(一)内外部风险
外部风险包括信用风险、监管风险和政策风险;流动性风险、盈利风险和操作风险等内部风险也并不罕见。众所周知,工商业贷款和城镇地区贷款远远小于比“三农”贷款风险。而不足的经营资本,有限的资金规模,加上放贷时抵押物的流动性较差,地区的贷款者意识信用较弱,在经营过程中出现信贷风险,这些因素都会最终导致不良贷款率攀升。由于其稳定、长期的资本注入较为缺乏,窄的融资渠道,缓慢的的存款增长,流动性不足,容易出现流动性风险。在新型金融机构高素质人才缺乏,开展业务、拓宽空间的平台业务人员技能需提高,素质和知识支持不够,法律意识不强,系统业务培训缺乏,无形当中增加了农村新型金融机构操作风险。
(二)融资困难
融资困难,毋庸置疑是农村新型金融机构要面对的最现实、最难解决的问题。主要原因在以下方面:一、结算渠道不畅通,反复的汇兑结算机制使大部分的村镇银行不能直接接入央行支付系统,很多村镇银行采取只能以发起银行作为代理行,进行汇兑结算,或者选择提供代理服务的银行作为代理行,在整个支付结算系统中就变得复杂,成本方面也在无形中逐渐增加。对于小额贷款公司,不足的发展后续资金,不能对央行进行再贷款,而且银行不会给予优惠利率给其贷款,造成了吸存难,融资难。二是服务对象密度较低。办理业务网点比较少,在跨区域办理业务的方便性远远不及其他大型的金融机构,吸引顾客的现代化的手段和优势缺乏,群众基础薄弱,人气不足。再者,偏离“三农”服务对象,远离了“三农”建设,因而会导致更加缺乏农村地区群众的支持,最终影响其可持续性发展。
(三)风险管理能力和内部控制能力弱
第一,风险补偿机制不健全等问题不断出现。相关的法律监管制度不够健全,参照商业银行的监管模式,没有联系其特殊性,容易导致监管混乱,从而无法全面监督和管理;第二,公司治理不完善。独立董事和外部监事甚至没有设置,部分村镇银行董事长缺位,内部控制执行有待商榷。人员配备、岗位设置不能覆盖业务全过程,不完善的岗位制衡机制和内部稽核机制。
五、促进新型金融机构发展的建议
(一)新型金融机构参照商业银行对各种风险的管理模式,在管理好自身内部机构面临的风险同时,注重提高吸储能力,加深对农户、中小企业的了解,扩大获取借款对象信息的来源渠道,获得借款对象真实信息,减少信息不对称,从而减少经营风险。
(二)推动形成政府为主导、市场调节为辅的监督机制。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功能,通过政策性引导和约束。政府和市场共同推动构建新型金融机构风险评价与预警指标体系。
(三)完善农村金融发展的法律体系。法律体系是各新型金融机构发展的前提和保障。在政策上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定、实施专项法律条款来调节、引导农村金融机构的日常经营行为。
(四)引入市场利率、商业化操作等措施成为国外成功解决新型金融机构发展问题的亮点,相对于独立的小额信贷的专业机构、中介组织、社会团体也是有其必要性,而建立转型为商业化、动态激励机制和灵活的贷款偿还机制在国外经验来说也具有可行性。
参考文献:
[1]许继红.广东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
[2]赵小晶.我国农村新型金融机构发展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0
[3]谢升锋.我国农村新型金融机构发展刍议[J].中国农村信用合作社,2009.
[4]侯俊华.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分析[J].农村经济.2009.第7期
[5]戴桂勋.我国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理论、实证及对策[J].金融经济.2008
[6]马丽华,宋雅楠.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问题探析[J],特区经济,2010
关键词:新型金融机构;村镇银行;风险;发展前景
一、新型金融机构发展背景
自2006年以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拓宽了农村地区融资渠道,扩大了有效投资。新型金融机构的质量和效益得到了提高,新建立的农村新型金融机构的类型、规模不断增加。从新型金融机构的设立和试点成果来看,其发展潜力得到了市场的检验。
新型金融机构应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来促进其产权结构更多元、经营方向更专业、决策更科学、管理机制更高效。政府应大力推进、完成各项改革任务,促使新型金融机构良好成长,不断提升金融服务质量和水准,从而提升实体经济发展水平。
二、新型金融机构发展现状
本着按照“低门槛、严监管;先试点、后推广”的原则,农村新型金融机构试点开展顺利并取得显著成效。2007年3月1日、9日,我国首家村镇银行四川仪陳惠民村镇银行、首家贷款公司四川仪陳惠民贷款公司分别正式成立。5月,第一家农村资金互助社吉林省四平市梨树县闻家村百信农村资金互助社挂牌建立。到2013年底,1134家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在全国得以组建,包括了1071家村镇银行、14家贷款公司和49家农村资金互助社,贷给农民贷款和小微企业的数目占其贷款总额90%以上。在服务“三农”和支持小微企业方面村镇银行、小额贷款、资金互助社这三类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已成为中流砥柱。
三、新型金融机构发展优势分析
(一)农村地区对金融需求巨大,市场前景良好。农村地区银行卡和信用卡市场空间巨大。农村商铺POS机需求市场也随之日增。农村地区农民收入随着我国城镇化的进程不断加快也不断增加,闲置资金增多的同时,储蓄愿望增强。和传统金融机构相比来说,在为中小企业、中低收入等客户提供服务,新型金融机构扮演着及其重要的角色。
(二)新型金融机构服务农村地区具有比较优势。产品服务方面,对比传统金融机构来说,新型金融机构更多自由度对业务和产品进行整合创新。运营成本方面,由于植根于农村,具有区位和信息优势,监督成本间接减少。同时新型金融机构可以充分发挥管理层级少、经营方式灵活的特点。根据不同的需求,制定不同的内部运营策略,进行“量身定做”。
(三)农村地区新型金融机构盈利能力不断增强。只有提高竞争力,满足客户需要,提高利润,才会提高新型金融机构的生命力。随着政府政策、配套设施完善、业务开展扩大,新型金融机构经营能力的日益提升,其经营状况日渐踏上轨道。相关统计数据显示在2009年末,加上退税优惠,财政支持,详细的政策有农贷贴息、支农再贷款等优惠政策的出台。多数村镇银行开始实现微利。即使利润率与其他大型国有银行有差距。随着不断经营呈现良好态势,经营能力不断提升的同时,盈利能力也在不增强,
(四)监管部门推出一系列政策支持新型金融机构发展。
2014年12月15日,在银监会公布《关于进一步促进村镇银行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文件中指出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和发展普惠金融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后进一步贯彻落实。《意见》的出台促进了村镇银行本地化、民营化和专业化发展,为新型金融机构提供了一个良好政策环境。此外,还出台了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在2015年1月8日,财政部公布的《关于延续并完善支持农村金融发展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财税[2014]102号文件表明,自2014年1月1日到2016年12月31日,针对相关农村新型金融机构和保险公司而言,农户小额贷款的利息收入和对在种植业、养殖业提供保险业务方面时取得的保费收入分别免征营业税、计算只需按90%计入收入总额为应纳税所得额时。
四、我国新型金融机构发展存在问题
(一)内外部风险
外部风险包括信用风险、监管风险和政策风险;流动性风险、盈利风险和操作风险等内部风险也并不罕见。众所周知,工商业贷款和城镇地区贷款远远小于比“三农”贷款风险。而不足的经营资本,有限的资金规模,加上放贷时抵押物的流动性较差,地区的贷款者意识信用较弱,在经营过程中出现信贷风险,这些因素都会最终导致不良贷款率攀升。由于其稳定、长期的资本注入较为缺乏,窄的融资渠道,缓慢的的存款增长,流动性不足,容易出现流动性风险。在新型金融机构高素质人才缺乏,开展业务、拓宽空间的平台业务人员技能需提高,素质和知识支持不够,法律意识不强,系统业务培训缺乏,无形当中增加了农村新型金融机构操作风险。
(二)融资困难
融资困难,毋庸置疑是农村新型金融机构要面对的最现实、最难解决的问题。主要原因在以下方面:一、结算渠道不畅通,反复的汇兑结算机制使大部分的村镇银行不能直接接入央行支付系统,很多村镇银行采取只能以发起银行作为代理行,进行汇兑结算,或者选择提供代理服务的银行作为代理行,在整个支付结算系统中就变得复杂,成本方面也在无形中逐渐增加。对于小额贷款公司,不足的发展后续资金,不能对央行进行再贷款,而且银行不会给予优惠利率给其贷款,造成了吸存难,融资难。二是服务对象密度较低。办理业务网点比较少,在跨区域办理业务的方便性远远不及其他大型的金融机构,吸引顾客的现代化的手段和优势缺乏,群众基础薄弱,人气不足。再者,偏离“三农”服务对象,远离了“三农”建设,因而会导致更加缺乏农村地区群众的支持,最终影响其可持续性发展。
(三)风险管理能力和内部控制能力弱
第一,风险补偿机制不健全等问题不断出现。相关的法律监管制度不够健全,参照商业银行的监管模式,没有联系其特殊性,容易导致监管混乱,从而无法全面监督和管理;第二,公司治理不完善。独立董事和外部监事甚至没有设置,部分村镇银行董事长缺位,内部控制执行有待商榷。人员配备、岗位设置不能覆盖业务全过程,不完善的岗位制衡机制和内部稽核机制。
五、促进新型金融机构发展的建议
(一)新型金融机构参照商业银行对各种风险的管理模式,在管理好自身内部机构面临的风险同时,注重提高吸储能力,加深对农户、中小企业的了解,扩大获取借款对象信息的来源渠道,获得借款对象真实信息,减少信息不对称,从而减少经营风险。
(二)推动形成政府为主导、市场调节为辅的监督机制。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功能,通过政策性引导和约束。政府和市场共同推动构建新型金融机构风险评价与预警指标体系。
(三)完善农村金融发展的法律体系。法律体系是各新型金融机构发展的前提和保障。在政策上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定、实施专项法律条款来调节、引导农村金融机构的日常经营行为。
(四)引入市场利率、商业化操作等措施成为国外成功解决新型金融机构发展问题的亮点,相对于独立的小额信贷的专业机构、中介组织、社会团体也是有其必要性,而建立转型为商业化、动态激励机制和灵活的贷款偿还机制在国外经验来说也具有可行性。
参考文献:
[1]许继红.广东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
[2]赵小晶.我国农村新型金融机构发展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0
[3]谢升锋.我国农村新型金融机构发展刍议[J].中国农村信用合作社,2009.
[4]侯俊华.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分析[J].农村经济.2009.第7期
[5]戴桂勋.我国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理论、实证及对策[J].金融经济.2008
[6]马丽华,宋雅楠.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问题探析[J],特区经济,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