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设计既不是依赖技术的科学,也不是表达审美的艺术,而是介于两者之间,是合规律性和审美性的统一。设计利用了科学的内在和艺术的外在,借助两者中的共性这一载体,走出第三条路。这种共性即实用性。
科学技术审美艺术设计关系常有人把艺术与科学形容成“一个硬币的两个面”“一个手掌的面和背”。当艺术与科学经纬线交织后,产生了“设计”这一新的动词。马克·第亚尼认为:“设计在后工业社会中似乎可以变成一向各自单方面发展的科学技术文化和人文文化之间一个基本的和必要的链条或第三要素。”科学技术最接近设计的实用性目的,而设计又是一种实用的艺术,生活的艺术。是实用这一因素将科技、设计、艺术三者紧密联系在一起。
一、科学技术最接近设计的实用目的
设计是为人造物的艺术,即为人造物必须把实用功能放在首位。墨子说:“食必常饱,然后求美。衣必常暖,然后求丽。居必常安,然后求乐。”而科学技术在此扮演着功不可没的角色,科学技术的本质规定性与设计的实用性不谋而合。
1.古代
以湖北当阳赵家湖战国墓出土的戈为例,应证了科技与设计之间这种关系的存在。一件好的戈的烧造,必须有坚硬锋利的刀刃,同时需兼顾避免硬度过大,否则戈体容易折断,工匠们利用技术把戈的刃部和中部分两次铸造,戈体由于含铜量较高,而增加了韧性。锋刃由于含锡量较高,增强了坚硬度。因此,不难看出,设计受制于科学技术,并随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发展。
“材美、工巧”的造物观,说明设计依赖科学技术。中国古代“六艺”中的御,即驾车技术成为学校教育中的内容之一。造车的技术在人类长期演化积累中完善,设计日臻实用。
《考工记》中“轮人为轮……毂小而长则作柞。大而短则挚。……凡幅,量其凿深以为辐广。辐广而凿浅,则是以大机,虽有良工,莫之能固;凿深而辐小,则是固有余而强不是也。故竑其辐广以为之弱,则虽有重任,毂不折……”若辐条过宽而榫眼过浅,辐条便容易摇动。若榫眼过深而辐条过窄,辐条便容易折断。工匠们对辐条的宽度和榫眼的深度作了精确的科学的研究后,设计出的车子既能负重,又不损坏轮毂。
中国古代历史上还有很多实用性极强的具有很高科学价值和艺术水平的造物。如龙骨水车、纺织机、指南车、圭表、浑仪、漏壶、地动仪等都是科学技术开拓设计实用功能领域的典范。
2.近现代
同样,从现代设计来看,科技的实用功能在设计门类中作用非未减弱,反而加强。尤其是现代科技的象征物电脑,当它介入到设计这一领域,从设计方式上改变了设计观念,设计者利用系统符号语言表达综合构思和创意。电脑掀起了一场深刻的设计革命,它完全抛弃了传统绘画的材料和绘画方式,各种绘图软件带来的便捷和高效率,做出了手绘所不及的特殊画面效果。
现代设计受惠于科技的日新月异。设计师与设计对象,功能性与物质性,表现与再现,真实空间与信息空间,出现了一种全新的关系和设计观念。德国著名的建筑家、工业理论家哥特弗里德·泽姆佩尔认为,科学技术的进步为艺术实践提供了美学尚未掌握的材料及加工方法。
例如,钢筋混泥土的发明,为“包豪斯”形成风格奠定基础。造出适应生活实用需要,高技术和经济效益的“包式”建筑。有人说,这是平民所居住的房子。可正是设计师充分利用了科技带来的功能这一优越性,至今这种高楼林立的建筑式样仍被居住面积小的国家采用。
不仅在建筑领域,可以说,在我们生活的各个领域都充斥着科技。如精密陶瓷、碳纤维、工程塑料、无定型材料和精细化工制品这些新材料的发明与应用,丰富了也改变了人类的物质生活方式。
二、设计是一种实用的艺术,生活的艺术
1.设计中的艺术不是纯艺术
纯艺术是艺术相对独立性的表现。它可以脱离商业、脱离消费,归属意识形态范畴。所以越是纯粹的艺术,越是个人的东西。而设计却是大众的,是广大民众在衣食住行用等方面的较底层次的审美。设计中的艺术并不是纯粹的艺术,它是一种实用的艺术。
我们面对一把精雕细刻的燧石匕首,面对一件画满神秘图案的彩陶容器时,仍然会被古人类艺术创作产生的美感所折服。但他们设计这些物品的初衷并不是以欣赏为至上目的,它的存在是以实用为前提。当原始人在有意识的制造使用工具后,并不满足于此。利用刚诞生的朦胧的审美感对设计的物品从材料和结构装饰上进行秩序、光洁、和谐的组织。这的确是一种主动意识的外化行为,但不得不承认这种行为是基于功能之上。
2.生活的艺术通过设计的形式美表现出来
设计也并非以实用为终极目的。从《考工记》的记载来看,当时的手工业生产除了注重实现器物功能的要求,也注重其外观的美感,结构形式的美学处理。从古埃及的王陵和太阳船,到奥林皮亚宙斯神殿和罗马康斯坦丁凯旋门,从伊斯兰木雕折叠式布经台到中国明式家具,形式美都渗透到它们的每一处。
汉代的铜制博山炉,当香料在炉中燃烧时,烟气可以从山形的镂孔中冒出。《熏炉铭》记之曰:“上似蓬莱,吐气委蛇”模仿自然,整体造型山峦起伏的盖上布满云气和飞奔其向的禽兽,造型浪漫奇特,山在虚无飘渺间,以及“以精铜制成,圆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撙”东汉张衡发明的地动仪,不仅有精巧的科学性结构,造型设计也完全艺术化了。撙外八条含铜珠的龙和龙头下面相应设置的蟾蜍,以及整个地动仪都如一个精巧的工艺品。
这些中国古代造物都在“致用为本”之上,以工艺装饰手法来处理器物的形式外观,质胜的时代随工艺演进出现了对实用物品进行雕琢,刻画,上色、装饰于形式处理的方法。造物的最初动机是围绕实用,兼顾了物体的艺术美,最终再次回到实用上。但产品的形式美不是简单的外加的孤立形式装饰,而是产品内在因素的外在表现,是内容的有机统一。“设计中的审美性不是与物理的机能相背离而存在的。真正的设计必须是追求审美性和物理的机能两者的融合,即必须是追求结合机能美的形态。”这是从属于功能之上的形式美。单纯把产品的形式美独立是违背合理原则,更不用说某种低级、劣质、过度装饰的产品了,形式主义和唯美主义皆不可取。
现代设计的先驱莫里斯说过:“不要在你家里放一件虽然有用,但是不美的东西”。虽然此话似乎把美在设计中的地位推向了极端,但另一方面的确明确了设计必须注重形式美感这一客观的事实。“设计”以其精神内涵,潜移默化的暗示唤起人们对美的憧憬,与艺术有异曲同工之妙,所以设计又常被人称为生活的艺术。
三、结语
从原古走到现代,设计中的实用因素一端连着科学技术,一端连着艺术。超越了纯粹求取物质生存的界限,注重人类精神现象的内在享受。设计被科技和艺术同时赋予了使命后,造就了设计的产品不仅是物品,也具有艺术品性。
参考文献:
[1][法]马克·第亚尼著.腾守尧译.非物质社会.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
[2]徐飚.成器之道.江苏美术出版社.
[3]列宁选集.人民出版社,1972.
[4]李龙生.设计美学.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
科学技术审美艺术设计关系常有人把艺术与科学形容成“一个硬币的两个面”“一个手掌的面和背”。当艺术与科学经纬线交织后,产生了“设计”这一新的动词。马克·第亚尼认为:“设计在后工业社会中似乎可以变成一向各自单方面发展的科学技术文化和人文文化之间一个基本的和必要的链条或第三要素。”科学技术最接近设计的实用性目的,而设计又是一种实用的艺术,生活的艺术。是实用这一因素将科技、设计、艺术三者紧密联系在一起。
一、科学技术最接近设计的实用目的
设计是为人造物的艺术,即为人造物必须把实用功能放在首位。墨子说:“食必常饱,然后求美。衣必常暖,然后求丽。居必常安,然后求乐。”而科学技术在此扮演着功不可没的角色,科学技术的本质规定性与设计的实用性不谋而合。
1.古代
以湖北当阳赵家湖战国墓出土的戈为例,应证了科技与设计之间这种关系的存在。一件好的戈的烧造,必须有坚硬锋利的刀刃,同时需兼顾避免硬度过大,否则戈体容易折断,工匠们利用技术把戈的刃部和中部分两次铸造,戈体由于含铜量较高,而增加了韧性。锋刃由于含锡量较高,增强了坚硬度。因此,不难看出,设计受制于科学技术,并随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发展。
“材美、工巧”的造物观,说明设计依赖科学技术。中国古代“六艺”中的御,即驾车技术成为学校教育中的内容之一。造车的技术在人类长期演化积累中完善,设计日臻实用。
《考工记》中“轮人为轮……毂小而长则作柞。大而短则挚。……凡幅,量其凿深以为辐广。辐广而凿浅,则是以大机,虽有良工,莫之能固;凿深而辐小,则是固有余而强不是也。故竑其辐广以为之弱,则虽有重任,毂不折……”若辐条过宽而榫眼过浅,辐条便容易摇动。若榫眼过深而辐条过窄,辐条便容易折断。工匠们对辐条的宽度和榫眼的深度作了精确的科学的研究后,设计出的车子既能负重,又不损坏轮毂。
中国古代历史上还有很多实用性极强的具有很高科学价值和艺术水平的造物。如龙骨水车、纺织机、指南车、圭表、浑仪、漏壶、地动仪等都是科学技术开拓设计实用功能领域的典范。
2.近现代
同样,从现代设计来看,科技的实用功能在设计门类中作用非未减弱,反而加强。尤其是现代科技的象征物电脑,当它介入到设计这一领域,从设计方式上改变了设计观念,设计者利用系统符号语言表达综合构思和创意。电脑掀起了一场深刻的设计革命,它完全抛弃了传统绘画的材料和绘画方式,各种绘图软件带来的便捷和高效率,做出了手绘所不及的特殊画面效果。
现代设计受惠于科技的日新月异。设计师与设计对象,功能性与物质性,表现与再现,真实空间与信息空间,出现了一种全新的关系和设计观念。德国著名的建筑家、工业理论家哥特弗里德·泽姆佩尔认为,科学技术的进步为艺术实践提供了美学尚未掌握的材料及加工方法。
例如,钢筋混泥土的发明,为“包豪斯”形成风格奠定基础。造出适应生活实用需要,高技术和经济效益的“包式”建筑。有人说,这是平民所居住的房子。可正是设计师充分利用了科技带来的功能这一优越性,至今这种高楼林立的建筑式样仍被居住面积小的国家采用。
不仅在建筑领域,可以说,在我们生活的各个领域都充斥着科技。如精密陶瓷、碳纤维、工程塑料、无定型材料和精细化工制品这些新材料的发明与应用,丰富了也改变了人类的物质生活方式。
二、设计是一种实用的艺术,生活的艺术
1.设计中的艺术不是纯艺术
纯艺术是艺术相对独立性的表现。它可以脱离商业、脱离消费,归属意识形态范畴。所以越是纯粹的艺术,越是个人的东西。而设计却是大众的,是广大民众在衣食住行用等方面的较底层次的审美。设计中的艺术并不是纯粹的艺术,它是一种实用的艺术。
我们面对一把精雕细刻的燧石匕首,面对一件画满神秘图案的彩陶容器时,仍然会被古人类艺术创作产生的美感所折服。但他们设计这些物品的初衷并不是以欣赏为至上目的,它的存在是以实用为前提。当原始人在有意识的制造使用工具后,并不满足于此。利用刚诞生的朦胧的审美感对设计的物品从材料和结构装饰上进行秩序、光洁、和谐的组织。这的确是一种主动意识的外化行为,但不得不承认这种行为是基于功能之上。
2.生活的艺术通过设计的形式美表现出来
设计也并非以实用为终极目的。从《考工记》的记载来看,当时的手工业生产除了注重实现器物功能的要求,也注重其外观的美感,结构形式的美学处理。从古埃及的王陵和太阳船,到奥林皮亚宙斯神殿和罗马康斯坦丁凯旋门,从伊斯兰木雕折叠式布经台到中国明式家具,形式美都渗透到它们的每一处。
汉代的铜制博山炉,当香料在炉中燃烧时,烟气可以从山形的镂孔中冒出。《熏炉铭》记之曰:“上似蓬莱,吐气委蛇”模仿自然,整体造型山峦起伏的盖上布满云气和飞奔其向的禽兽,造型浪漫奇特,山在虚无飘渺间,以及“以精铜制成,圆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撙”东汉张衡发明的地动仪,不仅有精巧的科学性结构,造型设计也完全艺术化了。撙外八条含铜珠的龙和龙头下面相应设置的蟾蜍,以及整个地动仪都如一个精巧的工艺品。
这些中国古代造物都在“致用为本”之上,以工艺装饰手法来处理器物的形式外观,质胜的时代随工艺演进出现了对实用物品进行雕琢,刻画,上色、装饰于形式处理的方法。造物的最初动机是围绕实用,兼顾了物体的艺术美,最终再次回到实用上。但产品的形式美不是简单的外加的孤立形式装饰,而是产品内在因素的外在表现,是内容的有机统一。“设计中的审美性不是与物理的机能相背离而存在的。真正的设计必须是追求审美性和物理的机能两者的融合,即必须是追求结合机能美的形态。”这是从属于功能之上的形式美。单纯把产品的形式美独立是违背合理原则,更不用说某种低级、劣质、过度装饰的产品了,形式主义和唯美主义皆不可取。
现代设计的先驱莫里斯说过:“不要在你家里放一件虽然有用,但是不美的东西”。虽然此话似乎把美在设计中的地位推向了极端,但另一方面的确明确了设计必须注重形式美感这一客观的事实。“设计”以其精神内涵,潜移默化的暗示唤起人们对美的憧憬,与艺术有异曲同工之妙,所以设计又常被人称为生活的艺术。
三、结语
从原古走到现代,设计中的实用因素一端连着科学技术,一端连着艺术。超越了纯粹求取物质生存的界限,注重人类精神现象的内在享受。设计被科技和艺术同时赋予了使命后,造就了设计的产品不仅是物品,也具有艺术品性。
参考文献:
[1][法]马克·第亚尼著.腾守尧译.非物质社会.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
[2]徐飚.成器之道.江苏美术出版社.
[3]列宁选集.人民出版社,1972.
[4]李龙生.设计美学.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